7歲前,該怎麼管教孩子?按年齡段教育是最好的方法

2020-12-13 齊姐育兒

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就要給他一個溫暖的家,陪伴他一點點長大。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都有非常獨特的表現,甚至在周歲裡,每個月家長都會驚奇地發現,他會長一點小本領。其實根據孩子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年齡去教育他們,你會發現陪伴孩子其實也是非常有樂趣的。

1~2歲的孩子,要注意他們的安全問題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佔有欲特別強,而且非常自私,不要因此而討厭孩子,其實這正是他的自我意識在慢慢的發展中。但因為年齡太小,不懂得控制情緒,也不懂得怎麼樣向外表達,所以就會讓大人覺得兩歲左右的孩子特別調皮,甚至有些壞。

在這個階段,要以疏導為主來教育,千萬不要告訴他這裡不能去,那裡不能動,這個東西不能往嘴裡放。你越是這樣說,他反而越會那樣去做,為了孩子的安全,那些小紐扣,小電池和一些危險的藥片刀具什麼的,該鎖的必須要鎖起來,要不就放在高高的他們夠不著的地方。

當孩子耍無賴滿地打滾時,不要去呵斥他,也不要去哄他,此時你可以不在這裡給他當觀眾,試想一下,沒有觀眾的演員他演起來怎麼還能有趣呢?

三歲的孩子,他們學會了反抗

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可以盡情的享受快樂的時光,因為他學會了控制情緒,會用友善平靜的心情去面對周圍的一切。在跟父母相處時不再胡鬧,不再撒潑打滾,而更多的是跟你笑,跟你妥協。

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這個階段並沒有多長,很快他就要到了三歲半左右這個非常有特徵的時期,這時孩子們已經有了小小的叛逆心,凡事都想跟媽媽對著幹,同時他的自我意志力也非常強。

這個年齡段已經上幼兒園小班了,一方面在脫離了父母后有些缺乏安全感,但是他又無法控制住自己,每天就這樣糾結著,可能非常的苦惱,因此在生活上過得也不是很愉快。在這時家長要給予溫情,給予體貼,多花點心思,多騰出些時間來陪孩子玩耍。

4歲的孩子,精力充沛,喜歡探索

到了4歲左右,孩子對周圍的世界會充滿好奇心,他更喜歡那些比較刺激的遊戲和項目,喜歡到一些新的地方去,玩新的遊戲和新的玩具。在這個階段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有很充沛的精力,每天活蹦亂跳的,對於什麼事情都那麼的好奇,願意參與到其中。而且這個階段孩子對於媽媽有強烈的感覺,所以說做父母的在言行方面必須要謹慎,不要因為自己的一句髒話,一句訓斥而讓孩子對你心生怨恨。

5歲的孩子,像陽光一樣溫暖

到了5歲,孩子已經基本上能夠自理,這時父母終於能夠鬆一口氣了,而且沒準還能享受一下自己養育的成果。看著這個小傢伙給你搬個小凳,拿扇子,這樣的回報也讓爸爸媽媽心中非常的高興。

5歲的小孩,他已經有了美與醜的辨別能力,也真心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當然了,自己也想在爸爸媽媽面前表現得更為成功,所以這個時期的他非常熱愛生活,溫暖開朗,像陽光一樣溫暖整個家庭。

6歲的孩子,到了人生的第二叛逆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幼兒園馬上要畢業了,自己也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也有兩極分化的現象。在他的世界裡,媽媽不再是整個重心,而自己地位已經躍然而上,他每做一件事情都是以自己的意願為先。

這時家長可能就會感受到孩子的蠻不講理,還有他的頑固勁頭,其實這也只是他在不斷的建立,和增強自己的安全感而已。在這個時期爸爸媽媽也要多體貼孩子,不要讓他的內心受到傷害,多鼓勵少批評是最好的一個方式。

7歲的孩子,更喜歡獨處的時光

在這個階段,他已經有了自己的秘密花園,記性不是那麼好,做什麼事情也容易分心,以前還給媽媽跑個腿兒拿個東西,而現在卻對幫忙做家務不感興趣了。

7歲的孩子,他們的心思更多的會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因此對於外界的這些東西和爸爸媽媽的呼喚,反應都很慢,有時候還磨磨蹭蹭,因此也少不了挑起父母的怒火。正因為這樣,家長才需要有更充分的耐心,不要過於對孩子發脾氣或者教訓他,這些不但不會奏效,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作為家長,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港灣,在育兒的這條道路上任重而道遠,大家要想收穫一個有愛的寶寶,那麼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

相關焦點

  • 1歲—10歲孩子最好的管教方式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針對每個孩子的管理方式也肯定不一樣,都需要媽媽們不斷的去摸索。在每個年齡階段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用不同的管教方法去更好的教育孩子。第四:不要跟孩子說你要不要,答案肯定是「不」,換一種說話方法,比如,你要不要去洗澡,換一種方法,你想在澡盆裡玩小鴨子還是小水桶呀。
  • 3歲前,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長該怎麼做?每個年齡段學習內容不同
    很多父母在寶寶沒出生之前就進行胎教,出生之後的每個年齡段也進行適合的早教,都想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一個聰明可愛的「小神童」,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早教方式和早教產品也因此應運而生。然而太多的理論和產品,有的時候還相互矛盾,讓不少的寶媽寶爸深感糾結,不知道到底哪種方式適合自己的孩子?
  • 叛逆期的孩子該怎麼管教?全面分析,值得收藏
    孩子的叛逆期可不止一段,最早期的沒有進行引導後面的就很越管。叛逆並非全無好處,反而是孩子成長的證明。因為自我意識覺醒,迫切證明自己,嘗試自己做主,所以經常表現出無法無天的態度。3歲左右是孩子第一個叛逆期,7歲左右是孩子第二個叛逆期,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的高峰年齡段,咱們一個個來分析一下。
  • 各個年齡段父母該怎麼去「愛」孩子?
    與其期待國家的教育變革,不如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與其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不如從家庭教育的改進做起。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應該是這樣的:根據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需求,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需要什麼樣的「愛」。各個年齡段父母怎麼去「愛」孩子,值得一看!
  • 怎麼讓孩子聽話?不同年齡段方法不一樣
    不聽話的孩子應怎麼對付?……我們可能經常忽略了,怎麼跟小孩說話,跟他們的年齡有很大關係。所以說,在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轉折期,一定要這麼管!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了強烈的自主意識,變得很有競爭性;3歲左右的孩子還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那麼該如何對待3歲左右的孩子呢?3歲的孩子一般都有了競爭意識,我們可以利用孩子的競爭意識來管理孩子。
  • 兒童成長必備:管教學齡前孩子的7個正確方式
    對學齡前兒童來說,什麼樣的懲罰是適合兒童成長且有效的?以下是如何用適合孩子年齡的方式管教孩子的方法。忽視一些行為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任何引起注意的行為——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值得重複,所以投降或責罵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再次重複該行為。相反,假裝這些不良行為並沒有困擾到你。「站在他旁邊,等他把問題解決,或者如果你在商店裡,繼續在附近購物,這樣你就知道你的孩子是安全的,」此時,孩子會意思到,你不會對他們到一些故意行為做出反應。
  • 1-10歲孩子的最好管教方法 非常詳細
    對待這麼小的小寶寶,書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  生活規律: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悶了,孩子就容易發脾氣。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採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 佐藤亮子:適合各年齡段孩子的教育方法
    在日本有這樣一位堪稱傳奇的媽媽,他將自己的四個孩子全部送進了東京大學醫學部,要知道這可是日本境內的頂尖名校,只有在全日本排名前100名的學生才敢報考。這位媽媽的名字叫做佐藤亮子,他最近寫了一本書,分享自己多年來的教育心得,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
  • 佐藤亮子:適合各年齡段孩子的教育方法
    在日本有這樣一位堪稱傳奇的媽媽,他將自己的四個孩子全部送進了東京大學醫學部,要知道這可是日本境內的頂尖名校,只有在全日本排名前100名的學生才敢報考。這位媽媽的名字叫做佐藤亮子,他最近寫了一本書,分享自己多年來的教育心得,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
  • 孩子愛打人,該怎麼教育?家長試試這幾個辦法,對管教孩子很有用
    平常我們帶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孩子可能會出現打人、推人、咬人或爭搶玩具的行為,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愛打人,家長該如何教育呢?其實,在孩子2-3歲的時候,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烈,開始意識到進入自我分離和認識自我的過程。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喜歡打人,也可以說孩子進入了「打人敏感期」的階段。
  • 管教1-6歲的孩子,沒套路可不行!——《0-6歲兒童發展指南》
    前段時間小新媽嘔心瀝血給大家總結了《0-6歲兒童發展指南》,很多媽媽覺得超!級!實!用!這一次,小新媽又給大家整理了1-6歲孩子的管教方法,各位請收好!管教孩子,沒點套路怎麼行!「管教」一詞,某百科是這樣定義的:在嚴格限制下所實施的一種賞罰嚴明的教育。
  • 1歲到2歲半寶寶的管教方法
    15時訊 這裡我們要與家長所討論提1歲到2歲半寶寶的管教方法,不要以為寶寶才1歲多,並不需要管教,但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學會做很多事情,但是不少的事情卻是讓家長哭笑不得,並不想看到的。而對於這一時期的寶寶,管教的方法卻不能用像兒童的管教方法,畢竟這時的寶寶還沒有發育走到「兒童期」,所以在試圖對寶寶的管理和管教時,用管教兒童的方式是起不到作用的。寶寶對自己向父母的挑戰其實並不是很明白,只是單純的想要以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
  • 孩子何時最好管?李玫瑾: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以後是垃圾
    文/格格鬥做父母很難,尤其管孩子。有的孩子從小脾氣暴躁,如果家長不及時管教,長大到了青春期更難管。教育孩子一定不能「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瞎管。」孩子的管教也是有黃金期的,就像種莊稼一樣,春天播種,夏天用心管理:鋤草、澆水、施肥,秋天自會收穫頗豐。
  • 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
    導讀: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叛逆的3個年齡段,家長引起重視,這樣管教比打罵管用10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公共場合該不該管教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一方面,家長覺得應該管教孩子,不應該任由孩子胡來,否則孩子養成壞習慣可咋辦;另一方面,公共場合管教孩子不僅家長自己臉上掛不住,也怕傷害了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左右為難,到底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探討下。
  • 1-10歲的最好管教方法
    對待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生活規律: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悶了,孩子就容易發脾氣。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採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老人就該「撤退」了,爸媽親自帶孩子才最好
    很多老人可能是剛退休或者又馬上退休的樣子,空閒時間是比較充分,而且老人帶孩子這方面的經驗比新晉寶爸寶媽們要豐富的多,所以很多老人也特別喜歡和樂意來幫子女帶孩子,雖說隔代親,但是在帶孩子都過程中和年輕人的觀念總會有不同,有一些落後的思想這不適合教育孩子的。
  •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保險該怎麼選?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保險該怎麼選?其實,不同年齡的孩子,身體狀況和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投保的重點和投保多少也有所不同,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保險該怎麼買!所以孩子一滿月,就可以為其選購一份合適的醫療險或重疾險,用於報銷常見疾病帶來的醫療費用支出。年齡越小保障時間越久,保費越低。【2】10歲少兒——意外險不可少風險源:【貪玩好動、無安全意識】孩子1歲左右,開始學走路;3-5歲貪玩、愛奔跑;6-10歲的孩子,大多上學了,大部分時間不在父母視線內,難以保護。
  • 2-3歲的寶寶怎麼養?心理、吃飯、遊戲、繪本、管教方法全解析!
    今天咱們從心理、吃飯、管教方法、注意事項這幾個方面來說說2-3歲的孩子怎麼養。01一會兒省心一會兒操心,是規律有的媽媽問,我孩子兩歲半前挺乖挺省心的,怎麼兩歲半以後變得執拗、愛發脾氣,和我對著幹呢?因為,孩子的成長規律是:剛剛經歷了一段平穩時期,下面就是一段動蕩時期。穩定和波動交替出現,就像螺旋一樣上升。平穩期就省心好帶,看看下圖,由兩歲半到三歲時,由於對穩定的狀態突破,問題頻發。
  •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這樣管教,你知道嗎?
    你需要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使用不同的管教方式。也就是說,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不斷進行「升級」。下面的內容以孩子們在3歲以內的行為特點為基礎,希望能為爸爸媽媽支幾招。不過,肯定不會有什麼辦法對所有的孩子都奏效,你還得多多學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