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中國式領導

2020-12-16 網易商業

■ 文/黎衝森

有個寓言故事:一條獵狗把一隻兔子趕出窩後正在追趕,牧羊人見狀便調侃:「小的比大的跑得更快!」獵狗回應:「我是為一頓飯而跑,而兔子是為性命奔跑!」

在企業團隊中,由於角色和目標不同,就像獵狗和兔子一樣被激發出來的潛能和動力自然也不一樣。這正是企業領導的必修課。調查顯示,領導力和領導的效能是亞洲企業的員工最不滿意的問題之一。

但現實中,不少偽中國式領導在深深地危害著中國企業的穩健成長。

偽中國式領導,是指披著中國文化特色外衣而實際上是糟粕的領導方式。典型的偽中國式領導包括以下三類:一是新型演化者,如政治軍事化領導、權謀領導、中庸式領導;二是與生俱來者,如家長式領導、集權文化領導;三是深藏不露者,如領導與管理不分。

新型演化者之一:過度的政治軍事化領導

信奉政治軍事化的領導者,大多與其軍人出身不無關係。統計表明,截至2004年底,在中國按營業額排名前500位的企業中,具有軍人背景的總裁、副總裁達200人。在房地產行業,企業總裁中軍人出身的達80%以上。儘管政治軍事化領導在特定階段可以創造神話,但隨著決策和激勵機制的日益精確和複雜化,以理想和鬥志為核心的政治軍事化領導為主導的企業變革就變得漸趨危險。

TCL智能家電工業設計公司副總經理李勁在接受 《經理人》採訪時說:「這種領導方式主觀性太強,決策不夠民主,權威太大,總認為企業的江山是自己打出來的,錯誤決定也要下屬貫徹執行,而自己不管犯多大的錯誤,總是輕描淡寫,容易給下屬帶來傷害,甚至使他們不敢貿然諫言。」

2005年11月,65歲的「三九教父」趙新先被刑事拘留。執掌三九集團近20年的他曾身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和CEO等重職。他曾帶領三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趙新先的領導風格具有濃重的軍人色彩。公司運營、管理、人事任免等都顯示出趙氏的鐵腕和權威。他在三九集團會上對企業中層幹部發言時就說:「三九是我一手做大的,沒有我趙新先,哪有你們的今天。」他還一直試圖用政治軍事化的領導和管理方式去解決企業所有問題。但企業畢竟不是軍隊,企業完全政治軍事化領導的背後往往是簡單化、偏激化、專斷化。這既是他興盛之道,也是他最終走向末路的主因。

「病根」批判:企業文化和執行規則過於政治軍事化,領導行事過於專斷,個人權威「奴役」團隊力量。

新型演化者之二:權謀領導

權謀術已從過去的政治領域嫁接到企業經管領域,不少企業家和經理人還樂此不疲。由於權謀領導思維在中國根深蒂固,所以企業常常有意無意地產生諸侯文化和派系鬥爭。

TCL總裁李東生已經感覺到了內部的派系諸侯對企業的傷害。他在反思自己的失誤時說:「對一些沒有能力承擔責任的管理幹部過分礙於情面,繼續讓他們身居高位」,致使「在企業內部形成諸侯文化的習氣長期不能克服,形成許多盤根錯節的小山頭和利益小團體,嚴重毒化了企業的組織氛圍,使一些正直而有才能的員工失去在企業的生存環境」。

TCL遇到的問題,在中國企業中比較普遍,並已成頑疾。權謀領導雖然一時能擺平對手或時局,但從長期看,它製造出的企業文化和氛圍是可怕和破壞性的。因為它不是以制度和業績為根本,而是以人情和幫派為基礎,這與現代企業制度和領導本質背道而馳。

「病根」批判:企業政治生態惡化,部門領導之間或領導與團隊之間出現信任危機,良性溝通機制難以建立。

新型演化者之三:中庸式領導

《一個浙商的22條商規》要人們切記有所得就有所失、有所失就有所得的古訓。「天下無事不可為,但商人有所為也有所不為。」要注意「保持中立,不要捲入派系紛爭」。不要把獲得商業利益的希望寄托在有派系紛爭可能的任何一方。同時,「不要輕易讓別人知道你有多大的發言權」,並要「給自己留條後路,預防眾叛親離」。

這不僅僅是一個現代中國企業家的經營實踐心得,恐怕也是幾千年來中國商人普遍推崇的經營「聖經」—— 中庸之道。從領導風格上講,它屬於「無為」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好人領導」。它的本質,是對領導方式進行定性而不是定量,所以領導行為常常見風使舵、彈性很大,亦可稱之為「彈性領導」。

試想,一個只會描述夢幻般遠景、協調關係、圓滑,以及激勵只有口號的企業領導,其下屬會信賴嗎?

「病根」批判:領導行為原則性不足,不利於樹立領導威信,常常延誤甚至耽誤企業發展機遇。

與生俱來者之一:家長式領導

在中國,推崇親情文化和家長式領導的企業不在少數。家長式領導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獨裁性領導。

原雅虎中國總裁、現奇虎總裁周鴻事必躬親,處世方式比較強勢,給人一種壓迫感,所以有員工用「沙皇」來形容他獨裁性的領導風格。其實他的願望並非如此,而是希望有一個充滿戰鬥激情的團隊,但事與願違,後來他把自己的思路歸納為「弱管理、強領導力」。

在國內企業尤其民營企業中,扛著所謂「強領導力」旗幟的老總並非少數,他們實施的其實就是獨裁性領導。

原巨人公司老闆史玉柱檢討自己失敗教訓時就表示,原來公司董事會是空的,決策就是由自己一個人說了算,並告誡別人,決策權過度集中危險很大。

「病根」批判:企業領導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下屬或團隊跟自己一樣擁有出眾的才華。領導長此以往,將使員工最後都由「狼」退化成「羊」。

與生俱來者之二:集權文化領導

2006年6月,TCL高層人事變動頻繁,一些創業元老級人物紛紛隱退。李東生則身兼TCL集團董事長、總裁、執行長、TTE董事長等多職,由幕後走向前臺。

這場變革與李東生最近的反思息息相關。現在「要開展一輪徹底的、觸及靈魂的文化變革與創新活動」。在此背景下,TCL終於由分權而治轉變為集權領導,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TCL分權而治的傳統。有業內人士認為,「分權而治不利於樹立領導權威,領導反而受制於部屬,國際化決策難以有效執行」。

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態度。中大集團總裁助理、戰略研究專家邵雨接受《經理人》採訪時說:「領導要保持創新活力,就要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集權制將嚴重製約企業的創新意識。」他還認為,國內企業領導不是權威不夠,而是權威過頭;TCL真正的癥結不是文化變革問題,而是國際化戰略本身有問題,李東生及其團隊應改變領導風格來提升領導力。

事實上,國內企業採用集權式領導的很多。但它是不是企業全球化需要的中國式領導呢?恐怕沒人敢肯定。

「病根」批判:採取集權制,決策權過分集中,導致決策難以民主化與科學化而使企業風險難料。

深藏不露者:領導與管理不分

韋爾奇曾語重心長地說:「別沉溺於管理了,趕緊領導吧!」

但領導與管理可否兼而為之?事實是,過度管理常導致領導缺乏,而過度領導又常導致管理缺乏。如何讓二者有機平衡,是企業常勝的關鍵。由於領導和管理的角色和定位不同,所以其行為模式差異也很大。領導者是創新地指引團隊邁向未來,而管理者則是按部就班地帶領團隊完成預定目標。

約翰·科特則進一步指出,高效率的企業領導花在領導上的時間,已由40%增加至80%,即使是最基層的管理者,也要花20%的時間用於領導。由於企業變革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於領導而非管理,因此缺乏領導將導致發生錯誤的機率激增,也常使不事領導的高階主管落入各種陷阱。

國內企業家尤其民營企業家在企業壯大後,有多少能心甘情願地把企業交給經理人去打理,自己真正去做「領導」的工作?

「病根」批判:角色定位不清,不利於領導與管理團隊發揮協同作用。

批判偽中國式領導現象,並不是與某個企業或具體企業家有什麼過結。我們急切希望中國企業能由偽中國式領導質變為真正的中國式領導。

艾歐史密斯(中國)熱水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威在接受 《經理人》採訪時表示:「我不覺得中國式領導與西方式領導會產生衝突,我們的中國員工就非常喜歡史密斯公司這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西方企業文化,它成為我們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中國企業領導者注重人情化,西方領導者追求理性化,但兩者具有優勢互補性,一旦有機結合,對企業發展就非常有利。」 中大集團總裁助理邵雨補充說。

「在實際領導過程中,我們應該學習西方領導的科學性,同時將中國式領導的藝術性結合起來,切不可只強調藝術性,因為失去科學性的藝術性領導將導致隨意性。」 大連振邦集團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慈煥玉在接受《經理人》採訪時說。

領導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既需要中國元素,也需要他國養分。正如國內學者所認為的那樣,關鍵要把握好中國式領導的核心——「中國理念,西方標準」。

附文:

領導與管理的區別

大管理包括領導,小管理則不包括,但兩者概念又不同。管理主要在於計劃、組織和控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預見性,並把事情做對,以建立企業秩序;領導主要是確定方向與願景、協調關係和激勵員工,並做對的事情,以打破陳規而著力變革。

領導是藝術,管理是技能,但兩者沒有優劣之分,也不能相互取代。企業處於不同發展時期和不同行業,領導和管理各有偏重。

相關焦點

  • 【專題】向李嘉誠學中國式領導
    當提到中國式領導,大家腦海裡會閃出一個印象:一種老朽的領導方式《經理人》總編輯/楊俊傑過去20多年,大家都這麼認為。不過這兩年,倡導中國式領導、中國式管理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知名專家鞏勝利指出,凡在美國運作很好的方法,拿回中國用註定是失敗的。
  • 中國特殊而流行的領導風格:家長式領導
    家長式領導,顧名思義就是企業家象管理家庭一樣地管理企業,象養育、教導自己的孩子、小輩一樣地去領導追隨者的領導方式。
  • 家長式領導的利與弊
    領導行為具有很強的文化異質性,文化背景不同,領導的內涵和效能就會產生差異。因而受儒家文化薰陶的中國,生長出一種和普遍存在於西方文化背景下交易型和變革型領導不同的領導風格—家長式領導。  雖然,很多學者認為家長式領導無法決勝中國的未來,然而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在現在的商業環境下,它仍是更有效的領導方式。
  • 家長式領導特質
    (點擊圖片上方的藍色字體「OneNewMan職場沙龍」即可關注我們) 約一年前,我寫了一篇《教會與家長式領導
  • 家長式領導的歷史詮釋 ——《資治通鑑》經典領導行為分析
    在理論上,要注重拓展家長式領導的理論內涵,用制度樹立權威,摒棄「慈而不仁」的領導行為,通過選賢任能來突出德行領導。在實踐上,要把握「立威」與「施恩」的對象與形式,提升家長式領導的效能。此外,也需要把握家長式領導在前瞻性、公平性、創新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通過在借鑑歷史智慧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理論的完備。
  • 請假那天才告知領導,為什麼領導討厭通知式的請假?
    混跡職場總是會遇到很多突發情況需要請假,昨天我臨時有事要請假,給領導打電話告知。雖然領導容易了請假,但是我能從老闆回應的口氣中聽出不滿與牢騷。可能老闆覺得你還有用,所以沒有直接慫你,但是通知式的請假,真的不好。何為通知式請假?
  • 你是哪種領導?家長式or團隊型?
    這些家長式領導十分享受支配自由和絕對的權威。這種行為模式有一些優點,比如,可以克服部門間的障礙,可以快速決策,避免拖延。然而,當問題的複雜性大於其緊迫性時,家長式的領導很難發揮其優勢的作用。慶幸的是,在管理風格上,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即團隊型領導。該風格與家長式領導的根本區別在於,團隊領導者刻意限制自己的角色,避免對團隊絕對的統治。
  • 傳話筒式的領導也挺不容易的
    傳話筒式的領導,即自己拍不了板,繼續向他的上級反饋,他的上級拍板結束後,再向他的下屬傳遞旨意。
  • 家長式領導真的一無是處嗎?
    迄今為止,關於「家長式領導」的概念,全球管理學界公認是由華人原創的,其代表人物是臺灣、香港的鄭博勳和樊景立,是他們通過對臺灣中小民營企業管理特徵的20年跟蹤,總結出來的本土管理學概念。「家長式領導」有三個特徵:第一、威權領導,他們表現為專權、貶低下屬、教誨別人、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第二、仁慈領導,個別化關懷、維護面子;第三、德行領導,公私分明、以身作則。
  • 【「L」 理論】中國家長式領導模式演化分析
    但其中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家長式領導的演化邏輯路徑問題有待解決,釐清了這個問題,將有助於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式領導的本土化研究,提升家長式領導研究與現實企業運行的契合度,使研究更好地服務於現實。家長式領導不是一個靜態管理範疇,而是一個隨著組織自身發展和組織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演化的動態範疇。基於此,我們從事物演化的一般邏輯路徑出發,就家長式領導的演化提出如下思路。
  • 為什麼領導討厭通知式的請假?這樣的員工你會用?
    什麼是通知式請假?一般是指以簡訊、微信的方式向領導告知式請假。只是單方面通知上司自己要請假,不和領導提前打招呼。請假的語言和方式也是通知或命令口吻。意思直接告訴上司我要請假了,不管你批不批我今天也去不了了。一般來說,對這種通知式請假,領導都會心情不爽。
  • 深度 差序式領導對員工利社會行為的影響(2)
    也就是說,從消極方面看,差序式領導風格易於誘發職場「冷」暴力,透過職場排斥和群體隔離而阻礙「外人」下屬對領導者及其「自己人」以及「組織」從事利社會行為。在實際的工作場域中,領導者與下屬是相互依賴的,並鑲嵌於情境中,因此,將差序式領導從個 體層次提升到團隊層次,有助於對整體現象的理解。
  • 「家長式」領導:每天追著你「嘮叨」的人,年輕員工要好好珍惜
    事實上,「家長式」領導形成,是領導自身性格和員工行為的雙向結果:《情境領導理論》就對這種情形進行了詮釋:領導者的風格和方式,應與下屬員工的成熟程度(包括員工的能力以及工作熱情)相適應,在下屬員工成熟度變化時,領導者應該隨之改變領導風格以取得更有效的領導成果。
  • 家長式領導、團隊衝突與高管團隊決策效果:中國情景下的相互作用
    家長式領導、團隊衝突與高管團隊決策效果:中國情景下的相互作用陳璐,楊百寅,井潤田摘要:在本文中,我們假設中國情境下CEO的家長式領導行為會影響高層管理團隊的決策效果,而且,團隊衝突在家長式領導與決策效果之間發揮了中介作用。
  • 服從式溝通,容易被領導當槍使,別再這麼輕賤自己了
    伴君如伴虎,說得不止是古代臣與君的關係,現代職場員工與領導之間也是這樣的關係。所以,有些人以為,跟領導溝通,必要要服從。但是,你服從了,就不會有問題了嗎?不是的,跟領導服從式的溝通,容易被領導當槍使,輕賤了自己不說,還得不到領導的好。
  • 職場上:領導討厭通知式的請假,原因有3點,第一個尤為重要
    領導討厭通知式的請假,有多種原因,最核心問題是,領導感到員工不尊重自己。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通知式請假。   第一:不尊重領導   通知式請假是最不尊重領導的行為,是職場的大忌。
  • 領導討厭的通知式請假,你千萬不要再用了,除非想被人在背後討厭
    從前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本文由超級智能三號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前來閱讀我們都知道在單位上班的時候,領導非常討厭通知式的請假
  • 沃頓四大領導力「羅漢」,CHAMP全學程教練式導航
    Michael Useem我們目前正處在一個動蕩、無常、複雜且模糊的VUCA時代,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顛覆式的創新也越來越多,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就必須主動轉型,而轉型過程中極為關鍵的是要做到:戰略思路轉型、領導能力轉型及組織機制轉型,而最終決定企業轉型成功與否的在於領導力轉型。
  • 無領導小組討論兩難式題目_廣東公務員面試形式無領導
    無領導小組討論兩難式題目_廣東公務員面試形式無領導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省考無領導小組面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中國式應酬:學會這3點,同事間關係鐵,領導不幫你都難
    中國又是以飯桌文化聞名的國家,那麼中國式的應酬就經常和飯局掛鈎。我聽見總是有人抱怨,現在這個社會「會做得不如會說的。」有的人也許平時看似不起眼,但一場應酬,從此同事關係好,領導重用他。應酬學問博大精深,有各式各樣的說法,在這些所謂的道理中,既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