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式領導特質

2021-02-19 OneNewMan職場沙龍

(點擊圖片上方的藍色字體「OneNewMan職場沙龍」即可關注我們)

 

約一年前,我寫了一篇《教會與家長式領導》,算是淺談家長式領導的文章。經過一年在不同團體的觀察,覺得這論題應得到更多的關注。

 

家長式領導,是否一定不好?我們暫時放下這問題,回到基本——先看看被視為廣泛在華人地區流行,並且屬於中國傳統一部分的家長式領導,具體的領導特質是什麼。

 

第一個容易讓人聯想到,也在學者中間較沒有爭議的,是人治。我們理解人治與法治是相對的概念,其實這是今日按西方定義的看法。古代,法治也是人治,甚至極權統治的一部分。家長式領導,顧名思義,領袖就像家長一樣,可以是很自由與關愛,也可以是很獨裁專權。由於以「家長」的看法和決定作準,其他人可參與決策,全因「家長」的允許,因此,人治之說並沒有太大爭議。

 

正面看人治,是重視關係,人情味濃。不少職場人士投訴工作間沒有人情味,因此也不會長期效忠。而教會更是重視人的地方,有牧者明言不想確立人事制度,因為牧者是屬靈領袖,人事制度並不適合,牧養是難以客觀標準化的工種,難有公平的衡量準則。至於人治的弊端則不用多說,最大的問題是忽略了對人性醜惡面的防範,容讓陋習惡化,甚至出現暴政。

 

在這人治之下,法令、規條是由「家長」制定,按他/她的心意與需要來執行。不少時候,做決定也是建基於人情,而不是道理。在「家長」的心目中,所有的決策都是為大眾福祉。這是第二個特質:社群和諧。「家長」的思維方向,是維護整體利益,有時甚至要放下個人需要,大我比小我更重要。當然,有些被視為獨裁者,不論是機構/教會或社會層面,在別人眼中也許是為了私利做決定。但實際上,可能是他們心目中的「家」較為小。我們的常用語「大家」與「小家」也反映這種世界觀。為眾人著想,我們說是為了「大家」,廣東話說人思想狹隘,只為私利,是「小家」。

 

家人和睦是一般老百姓所追求的生活。中國傳統看家為社會的縮影,同時,社會是家的擴大。正面看是追求社會和睦,安居樂業,小康就是理想。但這種「縮影」與「擴大」,正正是把家族倫理與社會倫理混為一談。用一把尺量度兩個不同的領域,問題自然多。為了和諧,個人的聲音與需要被壓下來,異議本來可作改變的動力,也被埋葬。保羅強調教會合一,是多元中的合一。多元之中,異議是必要元素,但華人教會講合一,不少是沒有異議的合一,是單元的合一。

 

家長式領導,配合植根於儒家文化的華人教會,可謂如魚得水。這裡再多提一點,香港的文化在華人社群中較為獨特,有別於中國內地、臺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華人,日後再補充。

 

 

延伸閱讀之一,雖然舊了一點,但也算是這範圍的入門:

 

Silin, Robert H. Leadership and Values: The Organization of Large-scale Taiwanese Enterpris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本文經香港領導力培訓學院授權轉載。

若您使用新版微信,只需長按下方二維碼,並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快速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期待您與更多朋友分享我們的信息:)

 

長按上圖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家長式領導的利與弊
    領導行為具有很強的文化異質性,文化背景不同,領導的內涵和效能就會產生差異。因而受儒家文化薰陶的中國,生長出一種和普遍存在於西方文化背景下交易型和變革型領導不同的領導風格—家長式領導。  雖然,很多學者認為家長式領導無法決勝中國的未來,然而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在現在的商業環境下,它仍是更有效的領導方式。
  • 中國特殊而流行的領導風格:家長式領導
    所以可以說,在中國,家長式領導是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 在中國的家長式管理中,以下特色比較突出:1 道德領導,比如中國常說的「以德服人」,以及移動公司的文化「厚德載物」,都說明了在中國的家長式管理中,領導的道德規範起到了標杆和文化的作用,同時用道德和教化來約束下屬,使之自我管理,是中國傳統的管理方式,例如用「忠孝」作為最高的道德來讓民眾服從君權和父權,用「女德」來維護夫權等等。
  • 【「L」 理論】中國家長式領導模式演化分析
    但其中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家長式領導的演化邏輯路徑問題有待解決,釐清了這個問題,將有助於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式領導的本土化研究,提升家長式領導研究與現實企業運行的契合度,使研究更好地服務於現實。家長式領導不是一個靜態管理範疇,而是一個隨著組織自身發展和組織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演化的動態範疇。基於此,我們從事物演化的一般邏輯路徑出發,就家長式領導的演化提出如下思路。
  • 家長式領導的歷史詮釋 ——《資治通鑑》經典領導行為分析
    在理論上,要注重拓展家長式領導的理論內涵,用制度樹立權威,摒棄「慈而不仁」的領導行為,通過選賢任能來突出德行領導。在實踐上,要把握「立威」與「施恩」的對象與形式,提升家長式領導的效能。此外,也需要把握家長式領導在前瞻性、公平性、創新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通過在借鑑歷史智慧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理論的完備。
  • 你是哪種領導?家長式or團隊型?
    這些家長式領導十分享受支配自由和絕對的權威。這種行為模式有一些優點,比如,可以克服部門間的障礙,可以快速決策,避免拖延。然而,當問題的複雜性大於其緊迫性時,家長式的領導很難發揮其優勢的作用。慶幸的是,在管理風格上,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即團隊型領導。該風格與家長式領導的根本區別在於,團隊領導者刻意限制自己的角色,避免對團隊絕對的統治。
  • 成功的領導特質和品質
    你的最高領導力特質可能不會列在別人的理想領導力特質清單上。 如果你相信,理想的領導者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有能力領導一個團隊,那麼你可能會被領導力特質理論所吸引。如果你認為一個人只有學習了某些技能才能成為好領導,你可能更傾向於相信領導的行為理論。
  • 家長式領導真的一無是處嗎?
    迄今為止,關於「家長式領導」的概念,全球管理學界公認是由華人原創的,其代表人物是臺灣、香港的鄭博勳和樊景立,是他們通過對臺灣中小民營企業管理特徵的20年跟蹤,總結出來的本土管理學概念。「家長式領導」有三個特徵:第一、威權領導,他們表現為專權、貶低下屬、教誨別人、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第二、仁慈領導,個別化關懷、維護面子;第三、德行領導,公私分明、以身作則。
  • 辛識平: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品質
    「中國式民主」到底什麼樣?習近平總書記如何認識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專欄今天推出「辛識平」融媒體評論,與您一起思考「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和品質。  進入「兩會時間」,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國。作為「中國式民主」的重要實踐平臺,兩會不僅向世界打開了開放的窗口,也以精彩的故事展現著中國自信。
  • 偽中國式領導
    這正是企業領導的必修課。調查顯示,領導力和領導的效能是亞洲企業的員工最不滿意的問題之一。但現實中,不少偽中國式領導在深深地危害著中國企業的穩健成長。偽中國式領導,是指披著中國文化特色外衣而實際上是糟粕的領導方式。
  • 發現你的領導力:7個鮮為人知的領導特質
    遠見、激情和正直是我們所熟知的領導特質。但是還有一些我們不太熟悉的領導特質,甚至其中一些一直被誤認為是弱點。這些潛藏的特質經過發展和培養,能夠成為你推進職業生涯的助力,幫助你在社會集體中或是生活中做好一個領導者。
  • 家長式領導、團隊衝突與高管團隊決策效果:中國情景下的相互作用
    家長式領導、團隊衝突與高管團隊決策效果:中國情景下的相互作用陳璐,楊百寅,井潤田摘要:在本文中,我們假設中國情境下CEO的家長式領導行為會影響高層管理團隊的決策效果,而且,團隊衝突在家長式領導與決策效果之間發揮了中介作用。
  • 「家長式」領導:每天追著你「嘮叨」的人,年輕員工要好好珍惜
    「家長式」領導一般表現為給下屬發布很多指令,嚴格控制其工作的同時,支持程度也很高,願意傾聽下屬的意見,並適時給予指導和鼓勵。 這在《情境領導理論》裡被稱為「教練式」領導風格。這種領導風格經常被用於管理「工作能力不算特別強,但正在逐步提升,但工作熱情逐漸降溫的員工」。
  • 領導特質|憑什麼你來當「頭」
    今天,我們聊領導人的特質理論。1、概念:領導人特質關於領導人特質的研究差不多有100年的時間了,最早的研究只集中在那些取得過偉大成就的領導人身上,最開始叫「偉人理論」。「偉人理論」試圖尋找那些領導者和非領導者之間的特質上的差異,結果發現:個人特質和成功之間,關聯度很低;而且,成功的領導者之間個人特質種類繁多,差異極大。
  • 領導特質:憑什麼你來當頭
    2、專家權力與魅力 專家權力、拿講課來說,就是老師要能夠講出精彩的內容、讓學生覺得有趣、讓他們服氣、讓他們上課跟著老師走 魅力,就是老師身上有某種特質、讓學生覺得上課很舒服、願意跟著老師學習、享受學習的過程。
  • 老實人受領導的歡迎,全是得力於這3個特質,其實你也有
    都說老實人在職場上容易吃虧,但那些被領導重用的老實人有什麼情況呢?難道領導喜歡重用容易吃虧的人嗎?顯然不是的,這說明我們對老實有偏見。覺得他們的為人處事跟不上職場的節奏,是最容易成為落後被挨打的那撥人。如果你明白老實人身上的另外三個特質,就不難理解領導為什麼那麼喜歡他們了。
  • 2016《領袖特質訓練營》開始招生了
    每個贏家,每個領袖都要具備他獨有的特質。縱觀人類,所有的偉人都是因為他不凡的經歷造就了他卓越的領袖特質,成就了他輝煌的人生。擁有什麼樣的經歷,就會形成什麼樣的特質,從而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在你心中,你期望孩子擁有什麼樣的領袖特質,你期望孩子有什麼輝煌的人生呢?你去引導或幫助孩子設計經歷的嗎?
  • 如果遇到有以下幾種特質的領導,一定要珍惜,且認真追隨
    好的領導是貴人,能幫助你在職場道路上取得更高更大的成績,很多人一生都很難遇到好領導,因此假如你的領導有如下幾個特質,都值得珍惜且好好追隨,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質三:有計劃有目標的領導這樣的領導不會經常變卦,也不會突然冒出個新指標,逼著大家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領導內心有非常清晰的規劃,什麼時間點去做什麼事情,爭取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達成目標。此種領導有宏觀思維,能著眼大局,行動力非常強,在需要的時候給下屬鼓勵、打氣,激發下屬的戰鬥力。
  • 沒這五個特質,領導絕不會重用你,信不信由你
    文|齁神在職場其實並不是在領導面前做一個沒有底線十分透明的員工,還會獲得領導的重用。至少你要讓自己擁有五個特質,至於信不信,看了一下的分享,或許你就有答案了:一、好嘴---成功吸引領導的主要因素先不說自己的能力如何,要是你不能在領導面前表現的很會說,就一定不會特別迅速的獲得領導的注意。那麼會說,是不是意味著就要有一張好嘴?
  • 國民黨初選遊戲規則太重「家長式威權領導」
    朱主席要如何提名國民黨候選人,本來是國民党家務事,但國民黨走回「家長式威權領導」,只會讓更多年青人卻步,不願加入國民黨。
  • 被領導提拔的人,都具備這五個特質,你呢
    越是想獲得領導的提拔,越是到最後看著別人被提拔,自己在一旁生悶氣。自我覺得做得也不比別人差,那為什麼得到提拔的不是自己呢?想知道原因的話,就一定要知道被領導提拔的人,都具備哪些特質了。一、人氣強---更容易吸引到領導雖然領導有主動去觀察員工的動機,但是如果能主動的吸引領導的注意,對自己能不能獲得提拔的影響是不同的。不用多說,其實你內心也清楚哪一種方式更容易得到領導的提拔。所以在職場上你一定要想辦法吸引領導的注意,提升你的人氣,就是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