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現在這種觀念已經沒有那麼嚴重了,每個家庭都有不同教育方式,家長的教育方式,時時刻刻都在影響孩子成長。
家長根據家庭狀況,選擇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現「窮養」與「富養」兩種不同的形式,但這兩種教育方式卻是截然不同。
打腫臉充胖子
鄰居霏霏與老公,結婚幾年時間,倆人有個非常淘氣的兒子,上幼兒園大班,霏霏工作輕鬆,每天都是她接送兒子,久而久之,與幾個孩子家長熟悉起來,還經常在一起探討孩子的日常。
其中有兩個家長,家庭條件好,在家做全職太太,不用上班,天天就是家長裡短,今天給孩子買點啥、明天帶孩子去哪旅遊,霏霏與她們接觸久了,自然也受到影響,要知道,霏霏家庭並不很富裕,與老公加起來,每月收入才8000塊,不僅如此,她們還有車貸、房貸,再加上平時孩子和家庭的日常開銷,其實根本剩不下什麼錢。
孩子用錢的地方比較多,工資不夠時霏霏只好拿存款,後來霏霏老公發現存款越來越少,氣衝衝找霏霏理論,再三追問下,他才知道,原來霏霏背著他給孩子報了天價補習班。
孩子的幼兒園老師說,像霏霏這樣的家長就是典型的「沒錢還硬要假裝有錢,富養孩子」,一般有經驗的家長,在給孩子挑選補習班的時候,都會選對孩子有幫助的,而霏霏完全就是被攀比心理衝昏頭腦,浪費錢不說,孩子還沒學到東西。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再少數,「打腫臉充胖子」,沒錢硬是要富養孩子,在經濟條件不允許情況下,甚至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光鮮亮麗,接受好的教育,上所好的大學,但是這樣孩子就會有出息嗎?窮養與富養的孩子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審美眼光
窮養和富養的孩子,他們的審美眼光肯定也是不同,從衣著來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材質面料衣服層出不窮。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衣服時,都會更加注重材質與舒適度。
被窮養的孩子,一般會被家長灌輸「家裡生活條件差」「衣服有得穿就行」等思想,而富養的孩子,他們往往會注重品牌、優質面料。雖然只是簡單的穿衣問題,但卻關乎到孩子的審問眼光。
性格不同
窮養的孩子,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他們做事總是小心謹慎。而富養的孩子,他們從小衣食無憂,不用為任何事發愁,在自己做事時候,也不會有後顧之憂,充滿自信。
為人處世大不相同
對於窮養的孩子,在為人處世上很容易猶豫不決,要反覆斟酌。而富養的孩子,他們心胸更加寬闊,為人處世更自然、大方。往往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才能更順利,更容易被人接納。
總結: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長,往往會將二者相結合,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