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一、模擬真題
很多家長都為怎樣給孩子立規矩而煩惱。規矩輕了,孩子不聽;規矩重了,自己心疼;規矩少了,孩子會不會放任?規矩多了,會不會約束孩子的發展?執行嚴格,擔心孩子受不了;執行得寬泛,家長的權威就失去了……真是規矩何其多,規矩何其難啊!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二、寨主立意點撥
這個作文題,涉及到家庭教育的問題,也就是家長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把握了基本要點,可以從以下角度去立意:
1.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應該講究適度原則。所謂適度,就是在程度上,不嚴也不松,拿捏得當,剛好合適。另外,在數量上,不多不少,剛好足夠用。執行標準上,不寬泛,也不過於嚴厲,處於比較適中的程度。
2.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應該剛柔相濟。原則問題上,比如,不允許偷拿別人的東西,必須嚴厲,不能退讓。而在非原則問題上,比如,穿什麼衣服出門,可以寬泛一些,給孩子更多的選擇空間和權利。
3.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應該順時而變。孩子在不斷成長,時代在不斷變化,這些,都要求家長所立的規矩,也隨之而變化。如果墨守成規,一成不變,那這個規矩會慢慢不適合孩子的需求,也不適應時代需要,到時候就會弊大於利,甚至遺患無窮。
總之,以上三個寫作角度,挑一個去寫就可以。寫的時候注意緊扣題目素材,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三、高分作文及點評
生命一路蜿蜒,規矩一直改變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第一高級中學 趙婕
眺望蒼穹,八大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各自運轉,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於是有了春花秋月夏陽冬雪的變化。星空寰宇制定的規矩給了我們一片祥和美好的天地,而聚焦到渺小的生命個體人的身上,又何嘗不需要規矩呢?
玉不琢不成器,可是即使一塊玉不被雕琢,也可以憑藉它不變的特性成為一塊玉。人卻不同,人的性情隨萬物而變,若不加規範的話,恐怕就要舍君子而為小人了。故有歐陽文忠公在千年前的喟嘆:「可不念哉!」
人之於玉,又有其相似之處,其狀都可變。人非高山,毅然不動,而似流水不斷改變。幼年時期的我們是高原出口處剛發育的一條河流,一瀉而下,無知無畏,奔湧向前,勇氣誠然可嘉,可若不加限制的話,就會泛濫成災。這時,父母必須要制定一些規矩,讓孩子知道什麼不該做,哪裡不能去,應該朝著什麼方向奮力。再長大一些,地勢逐漸低平了,河流流速漸緩,到了中遊,河道也漸寬,幼年時定下的規矩慢慢融入孩子的血液,成為一種習慣。這時規矩就要改變了,至於要改變什麼規矩,並不由父母的意志決定,如果河流的兩岸是乾裂的土地,那河水就要去補給每一寸乾旱;如果兩岸是滂沱的大雨,那河水就要接納每一滴水珠。給孩子立的規矩,亦要隨時代而變。越向前流淌,水速越慢。成年之後,就到了下遊三角洲地區了。一路走來匯入的支流也日益增多,清水匯入的同時也攜帶著雜質。這時父母立的規矩也要有一些新內容了,告訴孩子明辨是非,幫他學會什麼樣的泥沙應該留在原處,才不致阻塞他前行的路。直到有一天,這條自高山發源的河流匯入了汪洋大海,父母的規矩也要漸漸隱去了,因為那是一片他們一生未曾涉足的蔚藍,等待孩子自己去搏出一座海上仙山。
一路蜿蜒一路變換,一路規矩也一直改變。可無論哪個階段,立下的規矩都必須執行,而這種言出必行的行事風格,是給予孩子一生的財富。他可能成為孩子對朋友一諾千金的執念,對伴侶忠貞不渝的信仰,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對生命充滿敬畏的準則。
從冰雪覆蓋的高原到蔚藍壯闊的大海,父母用規矩的小舟擺渡著孩子,幫他們找到自己的軌跡。這一路蜿蜒風光無限,不斷變化;這一路規矩,也必須要不停地改變。
寨主點評:這篇作文亮點如下:第一,巧妙運用比喻論證。文中把孩子成長過程,比作河流流經不同的階段,由此,需要不同的規則。這種比喻論證生動貼切,形象具體,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可以給人帶來啟發。第二,思路非常清晰,層次很分明,語言也比較準確,較好展現了議論文的特點。第三,扣題準確,緊密圍繞題目素材去寫作,觀點鮮明,論點突出。第四,板書整潔美觀,看上去賞心悅目,提升了不少印象分。不足之處是內容不夠豐富,論證手法比較單調,部分句子的前後銜接不夠流暢。當然,對於考場作文,不能求全責備,整體而言,還是一篇很不錯的作文,考場上也得到了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