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2020-12-20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一、模擬真題

很多家長都為怎樣給孩子立規矩而煩惱。規矩輕了,孩子不聽;規矩重了,自己心疼;規矩少了,孩子會不會放任?規矩多了,會不會約束孩子的發展?執行嚴格,擔心孩子受不了;執行得寬泛,家長的權威就失去了……真是規矩何其多,規矩何其難啊!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二、寨主立意點撥

這個作文題,涉及到家庭教育的問題,也就是家長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把握了基本要點,可以從以下角度去立意:

1.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應該講究適度原則。所謂適度,就是在程度上,不嚴也不松,拿捏得當,剛好合適。另外,在數量上,不多不少,剛好足夠用。執行標準上,不寬泛,也不過於嚴厲,處於比較適中的程度。

2.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應該剛柔相濟。原則問題上,比如,不允許偷拿別人的東西,必須嚴厲,不能退讓。而在非原則問題上,比如,穿什麼衣服出門,可以寬泛一些,給孩子更多的選擇空間和權利。

3.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應該順時而變。孩子在不斷成長,時代在不斷變化,這些,都要求家長所立的規矩,也隨之而變化。如果墨守成規,一成不變,那這個規矩會慢慢不適合孩子的需求,也不適應時代需要,到時候就會弊大於利,甚至遺患無窮。

總之,以上三個寫作角度,挑一個去寫就可以。寫的時候注意緊扣題目素材,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三、高分作文及點評

生命一路蜿蜒,規矩一直改變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第一高級中學 趙婕

眺望蒼穹,八大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各自運轉,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於是有了春花秋月夏陽冬雪的變化。星空寰宇制定的規矩給了我們一片祥和美好的天地,而聚焦到渺小的生命個體人的身上,又何嘗不需要規矩呢?

玉不琢不成器,可是即使一塊玉不被雕琢,也可以憑藉它不變的特性成為一塊玉。人卻不同,人的性情隨萬物而變,若不加規範的話,恐怕就要舍君子而為小人了。故有歐陽文忠公在千年前的喟嘆:「可不念哉!」

人之於玉,又有其相似之處,其狀都可變。人非高山,毅然不動,而似流水不斷改變。幼年時期的我們是高原出口處剛發育的一條河流,一瀉而下,無知無畏,奔湧向前,勇氣誠然可嘉,可若不加限制的話,就會泛濫成災。這時,父母必須要制定一些規矩,讓孩子知道什麼不該做,哪裡不能去,應該朝著什麼方向奮力。再長大一些,地勢逐漸低平了,河流流速漸緩,到了中遊,河道也漸寬,幼年時定下的規矩慢慢融入孩子的血液,成為一種習慣。這時規矩就要改變了,至於要改變什麼規矩,並不由父母的意志決定,如果河流的兩岸是乾裂的土地,那河水就要去補給每一寸乾旱;如果兩岸是滂沱的大雨,那河水就要接納每一滴水珠。給孩子立的規矩,亦要隨時代而變。越向前流淌,水速越慢。成年之後,就到了下遊三角洲地區了。一路走來匯入的支流也日益增多,清水匯入的同時也攜帶著雜質。這時父母立的規矩也要有一些新內容了,告訴孩子明辨是非,幫他學會什麼樣的泥沙應該留在原處,才不致阻塞他前行的路。直到有一天,這條自高山發源的河流匯入了汪洋大海,父母的規矩也要漸漸隱去了,因為那是一片他們一生未曾涉足的蔚藍,等待孩子自己去搏出一座海上仙山。

一路蜿蜒一路變換,一路規矩也一直改變。可無論哪個階段,立下的規矩都必須執行,而這種言出必行的行事風格,是給予孩子一生的財富。他可能成為孩子對朋友一諾千金的執念,對伴侶忠貞不渝的信仰,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對生命充滿敬畏的準則。

從冰雪覆蓋的高原到蔚藍壯闊的大海,父母用規矩的小舟擺渡著孩子,幫他們找到自己的軌跡。這一路蜿蜒風光無限,不斷變化;這一路規矩,也必須要不停地改變。

寨主點評:這篇作文亮點如下:第一,巧妙運用比喻論證。文中把孩子成長過程,比作河流流經不同的階段,由此,需要不同的規則。這種比喻論證生動貼切,形象具體,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可以給人帶來啟發。第二,思路非常清晰,層次很分明,語言也比較準確,較好展現了議論文的特點。第三,扣題準確,緊密圍繞題目素材去寫作,觀點鮮明,論點突出。第四,板書整潔美觀,看上去賞心悅目,提升了不少印象分。不足之處是內容不夠豐富,論證手法比較單調,部分句子的前後銜接不夠流暢。當然,對於考場作文,不能求全責備,整體而言,還是一篇很不錯的作文,考場上也得到了高分!

相關焦點

  •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也就自己比較有說話權。例如:如何給孩子立規矩,這是尤為重要的。我記得有一次,孩子的同學一起去旅遊,我們住在一個民宿裡,他同學十分興奮,直接跳上民宿老闆家的靈堂上的桌子,東玩西玩別人家祭祖的各種貢品,桌子上全是鞋子踩的黃泥印子。家長全然沉默不語。總之,我是不會允許我的孩子這樣做的,極為不禮貌。
  • 給孩子立規矩,別超過6周歲,家長要「溫柔且堅定」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守規矩,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只有懂得守規矩,才能夠更受歡迎,也會養成很多好習慣,將來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很多家長都知道給孩子立規矩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也不知道應該怎樣給孩子立規矩。今天就和大家講講,想給孩子立規矩的話,家長需要怎樣做。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聽話?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
    1.端正孩子行為規範生活中讓人討厭的熊孩子,往往是因為他們總是做出一些讓人討厭的行為與舉動,比如說:去了親戚與朋友家不講禮貌,亂翻人家的東西,和人交流時喜歡說髒話。這樣的不良行為都需要家長控制和引導,給孩子立規矩,才能端正孩子的行為規範。
  • 黃仕明:如何立規矩,孩子才會聽?| 第二期
    但在評價孩子的行為之前,首先,我們要先與孩子一起建立一些行為的「界線」,也就是「立規矩」。但很多大人立規矩,一生氣就改或又立新的規矩,一切全憑心情,這樣孩子也很難做,所以到底該如何立規矩能讓孩子信服呢?本期我們繼續向「正向催眠」大師黃仕明老師請教孩子行為背後的秘密,揭示有效「立規矩」的幾個原則,以及如何正確地回應孩子的行為。
  • 2歲的孩子,該立下哪些規矩?立規矩的這些小竅門,建議家長收藏
    那麼,孩子可能會產生自己是「世界中心」的錯覺,從而養成自我中心、無理取鬧的性格。要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自律的人格和強大的內心,從2歲開始,教孩子立規矩,最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因為如此,安昕媽媽想和大家聊聊2歲的孩子該立哪些規矩?立規矩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什麼?以及有哪些小竅門。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請家長為孩子收藏
    作者丨飯飯老師轉自:園長薈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後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 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越早立規矩,孩子越優秀!
    其實不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3歲時,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當他20多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 所以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趁早,那麼家長在生活中要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呢?
  • 「愛孩子」和「立規矩」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後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 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在規矩中培養良好品格,家長可以這樣做
    有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會根據孩子的喜好,一味的慣著孩子,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可以說無底線的驕縱。因為家長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家長沒有想過,真正對孩子好,並不是看他眼前是不是好,而是考慮他以後的發展,以長遠的眼光去教育孩子。
  • 有規劃的教育——給孩子立規矩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教養、有規矩,社會能力強。但是立規矩也不能太早,家長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要進行有規劃的教育。家長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如:家長要去了解孩子渴望什麼、需要什麼?什麼時候開始立規矩?這些話對孩子來說,跟廢話差不多,因為兩歲前的孩子,時間感和空間感都很弱,所以你給他立規矩,他不理解,不聽還大哭大鬧。到了兩歲以後,差不多三歲就可以制定規矩啦,但是在立規矩前一定要知道,沒規矩和調皮之間的關係,頑皮淘氣是一種有創造性的探索行為。規矩呢?就是標準,是習慣。
  • 幾歲給孩子立規矩?不是1歲,也不是2歲,大部分家長都做錯了
    嘿,集美們,我是糖媽~前段時間,我們的一場關於「如何給孩子立規矩關於給孩子立規矩這事兒,咱大人啊,可一定要擺正心態。1 立規矩≠提要求所謂的「規矩」不是家長要求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和孩子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而不是從家長的角度出發。
  • 幾歲給孩子立規矩更好?李玫瑾:比想像中要早,多數家長都管晚了
    因為孩子長大了,他們的自我意識更加獨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這時候家長在給孩子立規矩,未免太遲了。這時候,他們會變得特別淘氣,家長不好好管教,孩子就會變得我行我素,未來再給他們立規矩就難了。家長給孩子立規矩,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孩子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那樣,孩子無法理解家長的用心,家長也沒辦法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簡而言之,立規矩,就是家長給孩子做事提供一個行為「黃線」,只要他們不踩「黃線」就行了。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立規矩?經歷過這些,你就知道如何從小培養
    估計生活中像小王家這樣的情況還挺多的,養育孩子過程中只要孩子高興怎麼著都行,更不用提給孩子立規矩啦!但是不給孩子立規矩就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一、家長要不要給孩子立規矩,答案是肯定的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用給孩子立規矩,等到孩子大了孩子自然能夠明白,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 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家長要注意哪幾個誤區?這四個方法可以試試
    給孩子立規矩是好事,若是沒掌握正確的方法,很容易適得其反。首先要知道在孩子什麼時候立規矩最合適,太早,或是太晚,都不可取。太早,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很大的個性,太早立規矩會扼殺他的天性。太晚,孩子已經長大了,很多生活、學習習慣都已成型,很難再糾正,再立規矩就沒多大意義,比較合適的年紀在孩子2~6歲左右。
  • 愛孩子是本能,立規矩是責任,如何愛才是最好?
    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愛孩子是本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懂得愛孩子的父母,則為其立規矩,這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那麼如何愛,才是愛孩子?為孩子立規矩,要怎麼立?蒙臺梭利教育解讀,愛孩子與立規矩的那些事。
  • 別再這樣給孩子立規矩了,沒效果還坑娃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進入社會後是受歡迎的。那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學會合作和尊重他人就是非常必要的。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如何給孩子立規矩,會收斂很多,所以家長屢試不爽。繪本當中可愛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備受孩子喜愛。家長利用好繪本,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是非常容易的。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以後好管教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以後好管教家裡有2歲寶寶的家長,能深刻體會到為什麼「2歲」會跟「可怕」這個詞連在一起!隨時隨地可能爆發的壞脾氣,你要他吃飯他說不,你要他穿衣他說不!「拒絕」成為2歲寶寶每天的主要內容!你若稍有強迫,接下來必然是撒潑打滾、大哭大鬧的情節,時時刻刻在測試著父母的耐心!
  •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幾歲應該立規矩合適,規矩如何立?
    終於坐在後面的大姨忍不住對麗麗發火了:「這麼大的孩子了,怎麼一點規矩都不懂,家長怎麼教的呀?」這麼一說,麗麗媽媽也火了,自己明明有說孩子,孩子不聽自己也沒有辦法啊。麗麗媽還責怪大姨沒有好好跟麗麗說,兩個人就這麼爭執起來。
  • 不給孩子立規矩?小心養出巨嬰!5個原則教你成功給孩子立規矩
    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遵守規矩,是保證孩子在秩序中成長,學會判斷是非善惡,學會自我約束,將來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中。如果家長沒有從小給孩子立規矩,他就不會懂得自己的言行是否妥當,是否越界,長大後很容易變成一個任意妄為、不遵守社會規則的人,他的人際、工作、情感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種不適應社會規則的人,有的會一蹶不振,有的會變得暴躁無禮甚至變成反社會人格。很多巨嬰就是從小沒有規矩的人。
  • 孩子無理取鬧,家長不要哄,這樣給孩子立規矩
    家裡有個小孩子後,多了很多歡聲笑語,同時也多了孩子的吵鬧聲,尤其是孩子提出無理要求家長不答應時,孩子就開始大哭大鬧,甚至地上打滾耍賴,這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當孩子無理取鬧,家長應該怎麼辦?1、理解孩子孩子的要求在你看來可能是不合時宜的,甚至有點過分,比如大冬天想喝冰可樂、看電視看到不肯吃飯、玩具隨手玩隨手丟等等,家長也要適當的理解孩子,畢竟誰都有想要放縱偷懶的時候,不要直接生氣去拒絕孩子,也不要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這樣孩子會感覺到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自然也就會變得 越來越無理取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