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據表明:鏡子和照片中的你,並不是你真實的相貌!

2020-12-15 科羅萬象

許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經歷,對著家中鏡子臭美時覺得自己長得特別好看,但當朋友同事合影時卻發現自己原來那麼不上鏡。

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的相貌究竟是什麼樣的?為什麼照片和鏡子中的自己判若兩人?!

民間也有傳言,認為鏡中的自己比真實相貌好看30%,雖然沒有證據證實,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鏡子中的自己確實比真人更好看,因為鏡子一直在「欺騙」你。

鏡子有一個基本屬性:左右顛倒,當你舉起你的右手,你會發現鏡中你的虛像舉起的是左手。

而大多數人的臉其實都是左右不對稱的,鏡中的你:劉海往左梳、右臉更肥、左眼更大、右邊眉毛更低等等。

如果突然把鏡中左右顛倒的臉反轉恢復正,那麼臉上所有的五官都會由「負」變「正」,心理上有很大落差不適應自己的真實樣貌,從而覺得真實的自己更醜,鏡中的自己更好看。

我們可以看上圖中這幅蒙娜麗莎,左邊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右邊是做了鏡像處理的。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會認為左邊的更美麗,而右邊的則像一位胖婦人。

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第一眼看上去感覺相貌一般,但看得越多看就會覺得其實長得還可以,比較耐看。即便是同一個人,我們也會喜歡我們更熟悉的樣子,這在社會心理學上叫「曝光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看得多了熟悉了就會覺得更好看。不管是文字、數字、圖形還是相貌,人們往往會喜歡他們更熟悉的東西,迴避新事物的刺激。

鏡子把你的相貌左右顛倒,對你的看好程度並不會產生多大影響,你認為鏡子中的你更好看就是因為存在這種「曝光效應」。

大多數人認為照片中的自己更醜是因為照片是靜態的,靜態的事物的吸引力比動態事物的吸引力要弱很多,這在心理學上叫「凍臉效應」。

如果把你說話的視頻拍攝下來回放,你會發現視頻暫停時你的樣子很醜,網上許多人也喜歡拿暫停畫面的截圖出來惡搞。

這是因為人類大腦更擅長處理動態畫面,猿類時期人類的祖先一直是利用眼睛洞察動態的世界,進化到現在,人類的大腦可以很輕鬆地進行動態面部識別。上圖左邊是大腦識別靜態畫面的掃描圖,右邊是大腦識別動態畫面的掃描圖。

可以明顯看出動態畫面下,大腦非常活躍,許多區域都參與了畫面識別,連續的動態畫面處理起來更輕鬆;而處理靜態畫面時,大腦就沒有那麼興奮了,人眼看到靜態的照片和截圖時,都只能在大腦中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

除了凍臉效應,拍照的焦距也有很大影響,上圖就是不同焦距下的同一個人。

九宮格中間的50毫米焦距就是普通人眼中看到的你的長相。如果拍照時焦距改變,哪怕變成35毫米或70毫米,也會對你的相貌產生較大影響。

所以照片中你的相貌也並非你真實的相貌。

那說了那麼多,自己的相貌究竟長什麼樣呢?

由於曝光效應的存在,熟悉的人眼中你的相貌就是:你自己照鏡子時的相貌;剛接觸或者不熟悉的人眼中你的相貌就是:鏡子中相貌反轉過來時,自己感覺醜的相貌。

相貌是否好看很難用數據量化,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真實相貌的排名應該是:美圖後的你>鏡子中的你=熟悉人眼中的你>你的真實相貌>陌生人眼中的你≈別人照片中的你

相關焦點

  • 科學證據表明:鏡子和照片裡的你,並不是真實的相貌
    自己在家對著鏡子臭美的時候,覺得自己非常好看,可是當和朋友合照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原來那麼醜,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到底長什麼樣子,為什麼鏡子裡和照片裡的自己判若兩人呢,其實民間也有傳言說鏡子中的自己比真實的自己好看百分之三十,雖然沒有證據,可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鏡子裡的你確實比自己好看,因為鏡子一直在欺騙你。
  • 我們興許都被鏡子騙了?科學數據表明:鏡子很可能不是你真實模樣
    文/行走天涯我們興許都被鏡子騙了?科學數據表明:鏡子很可能不是你真實模樣你有沒有在一瞬間對自己的長相,感到非常的陌生?儘管腦子中一直在努力地勾勒出自己的外在形態,但是卻描繪不出確切的長相。最終只能打開手機的前置攝像頭,又或者在一面鏡子前細細的觀摩自己的長相。
  • 鏡子中的你和照片中的你,哪個更接近別人眼中真實的自己?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鏡子裡的你和照片中的你到底哪一個更接近於別人眼中最真實的你呢?當我們早上醒來,洗漱完之後都會對著鏡子讚美一下自己的驚世顏值,每天都會被鏡子前的自己帥到。但是回過頭來一看,別人給自己拍的那麼多張照片,沒有幾張好看的,又像是瞬間被拉回了現實一樣。很多人都好奇,到底是鏡子中的自己更真實,還是照片中的自己更真實。
  • 事實證明:鏡子和照片裡的你,其實並不是你真實的樣貌
    文/行走天涯事實證明:鏡子和照片裡的你,其實並不是你真實的樣貌每個人都會照鏡子,那鏡子中的我們是真實的我們的長相嗎?特別是一些美顏相機,讓不少人都在鏡頭中迷失了自我。但是如果大家不小心打開蘋果的前置攝像頭的話,也許會竟然的發現手機中的這個人究竟是誰?那麼究竟是鏡子中的我們,還是前置攝像頭中的我們是真實的我們呢?可能很多人更加傾向於是鏡子當中的我們。這是因為美顏相機的攝像頭早就已經將人臉自行的鏡像過了。
  • 是鏡子裡的自己真實還是照片裡的自己真實
    現在我來告訴大家到底是鏡子裡的自己真實還是照片裡的自己真實,肯定有很多人照鏡子的時候感覺自己長得還可以,但是一拍照片就感覺特別醜。正常來說鏡子裡的自己會比照片裡的自己更加真實,鏡子裡的自己是動態的,通常人們照鏡子的時候都會找最好的角度跟表情,所以看起來會好看很多。
  • 科學實驗已證明:鏡子和照片中的你,和別人眼中的你不一樣!
    提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每次出門都是去照一下鏡子並且會感覺十分的良好,甚至還會對著鏡子拍些姿勢來證明自己是十分的帥氣,但實際上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後發現這其實並非是自己的真實長相,科學實驗已證明:鏡子和照片中的你,和別人眼中的你不一樣!
  • 鏡子裡好看的你和照片裡醜到爆的你是一個人嗎?
    朋友圈的你總是P之又P鏡子裡的你卻只需要稍微打扮就很漂亮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總是比照片好看一萬倍。這究竟是為什麼?是鏡子騙了我們還是照片騙了我們?別急,看下去你就知道了。壹照片裡的你和鏡子裡的你確實不一樣我們從小就知道,鏡子中的畫面是鏡面反射的結果。我們的臉看上去是對稱的,實際上,左臉和右臉差了很多。如果我們拿出一張照片,仔細對比,就可以發現事實如此。
  • 鏡子、照片、手機黑屏,哪個才是真實的你?
    無處理照片中的你(左)、鏡子中的你(中)和手機黑屏中的你(右) | 作者改編自慈禧皇太后光緒癸卯年照片之一及TR美術修復作品不過,好看程度見仁見智,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是: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這套「選擇性失明+選擇性提取」的視覺信號處理模式意味著,我們從鏡子中看到的自己肯定不是最真實的。此外,中學物理也告訴我們,鏡子裡的像是虛像,也就是說那個像是你自己身上發出的光碰到鏡子再被反射進你眼中的。但你的大腦會讓你覺得光線是從鏡子後面傳來的。
  •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你呢?
    但是大家應該都會發現鏡子裡的樣子總會比照片裡的樣子好看一些,而照片裡的樣子總是感覺有些不像自己,說難聽點,就是有些醜了。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照片裡的醜樣才是真實的自己,鏡子裡的都是美化和虛假的。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也未必。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長得不一樣?那麼到底哪個才是你最真實的樣子呢?
  • 鏡子中的你和自拍的你,哪個才是真實的?別活在美顏裡面了!
    鏡子中的你和自拍的你,哪個才是真實的?別活在美顏裡面了!在這兩年的時間內,網紅是一個特別熱門的行業,很多人通過成為網紅掙得盆滿缽滿。這句俗語的來源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很多人都發現了自己在照鏡子的時候會感覺到自己非常的好看,和自拍的時候完全是兩個人,在照鏡子的時候通過鏡子看自己會感覺五官非常的立體,但是拍照的時候卻又非常的不上鏡,這應該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我們通常認為自己眼中看到的自己是真實的,為什麼在自拍的時候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簡直就像兩個人一樣,那麼到底真實的自己長什麼樣子呢?
  • 你比鏡子中的你醜30%,鏡子中的人到底是誰?
    筆者:三體-小遙每當拿起鏡子,我們總能從中感覺到一種陌生感,尤其是長時間對鏡子裡的事物進行觀察後,人們甚至還會懷疑自身所處世界的真實性。此外,在對比鏡子中的自己與日常自拍時,我們還會發現,鏡子中的自己仿佛更好看。甚至有說法認為,鏡子中的自己還會比真實的自己狀態更勝一籌,最少比真實的自己美30%。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腦仿佛在觀察鏡子中的自己時,就對其增加了高強度的美化。
  • 到底是照片裡的自己真實還是鏡子裡真實?
    你覺得照片中的自己不真實,可能是由於「凍臉效應」。【凍臉效應】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家Robert Post提出的一個理論:人們會認為視頻中的人比同一個視頻的截圖更好看。意思就是說,動態的你會比靜態的你會讓人感覺更加真實,因為動態臉能夠更好地激活我們的面部識別神經機制。
  • 鏡子裡和照片裡的,哪個才是真實的我? 鏡子裡的我好看,還是照片裡...
    無論哪一種,實則就一個情況,照片中的、鏡子裡的、別人眼中的你都有出入,甚至出入還比較大。於是,網上鋪天蓋地便有了以下這樣的問題:鏡子裡和照片裡的,哪個才是真實的我?鏡子裡的我好看,還是照片裡的我好看?別人看到的我,是鏡子裡的我還是照片裡的我?
  • 為什麼你會覺得照片中的自己很醜?
    當你正在網絡上翻閱朋友的相冊,突然看到一張照片中有你自己——而且還是很醜的自己。按下快門的時候,真正的「你」被綁架了,換上的是一個假冒的「你」,這個時候你會問自己:我真的看起來這個樣子嗎?你真的就長那樣,照片中的你看起來和你自己很像,但是總有哪點不對,但是不要擔心,我們有一套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
  • 鏡子和原相機裡的你,哪個才是真實的你?
    鏡子中的自己,更貼近別人眼中看到的自己,因為鏡子照出的人是立體的動態的。而相片是用平面的,圖片從一個角靜態的描繪我們現實中是動態的立體的人。而別人眼中看到的自己當然是立體動態的,所以鏡子中的自己更貼近別人眼中看到的自己 。 相機不一定能正確描述你的樣子。首先,相機的鏡頭會產生透視變形。
  • 研究顯示:你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至少比鏡子中的自己丑3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感覺自己不夠上鏡,明明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還行,可一拍照就顯得特別呆板,因此很多人都拒絕照相。其實,科學家們一直以來都在對人類的相貌進行探索,近些年,有學者指出我們平日裡在鏡子中所看見的自己,其實與別人眼中的不一樣,真實的自己會比鏡像中所呈現的醜30%,這是為何?
  • 證件照底線是相貌特徵真實
    周家和寧寧是一名應屆畢業生,寫求職簡歷當然少不了證件照,但她覺得真實的證件照比較醜。於是跟風拍了「最美證件照」。但拿到照片後,寧寧覺得每個人都長得差不多,她有點茫然:自己花費百元拍出的美顏證件照真的有意義嗎?
  • 鏡子裡和照片中的自己,真的比本人更美嗎?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
    鏡子裡和照片中的自己,真的比本人更美嗎?聽聽心理學家怎麼說!偶爾,興致來潮,愛美的小仙女們會照起鏡子!有些小仙女們,照鏡子一照就是一天,對自己的美貌「愛不釋手」呀!不過,夥伴知道嗎~其實鏡子中的你不是真實的你。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照鏡子和照片裡看到的自己不一樣的7個原因
    由於人們在自我增強意識中真正相信自己具有理想的特徵,因此更有信心可以自我提升。自我增強也可以可以讓自己更有信心。研究表明,信心在人們面臨被選擇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比如,選舉領袖和選擇伴侶,有自信心的人會更加讓人信任。要徹底弄清楚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更好看?首先需要明白大腦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 鏡子裡完美的自己,被照片醜哭了,心理學告訴你顏值為何忽高忽低
    為什麼照片中的自己和我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相差甚遠呢?我們在別人眼中到底是什麼樣子?更接近鏡子中的自己還是照片中的自己呢?全文約2000字,有興趣的可以用三分鐘時間仔細閱讀。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主要基於鏡子中的自我形象。其次,多倍美顏外加精修的自拍照片,本文不予討論。最重要的,我們暫且把自己在陌生人眼中的樣子設定為最接近真實的標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