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的一篇散文,禪意濃濃,令人動容

2020-12-22 品詩賞詞

春暖花開的季節,三五好友一起踏青出遊、共同聚餐暢談,享受春光、嬉戲笑鬧,人生也仿佛沒有了煩惱。薄暮時分、輕寒翦翦,獨倚小窗、燕子低喃,幻覺翩然而至,好像進入岑寂的曠野。前有花香、後有荊棘,春風拂動、明月初升,生活就是這樣戲劇,時空也如此變幻。下面介紹林清玄的一篇散文,禪意濃濃,令人動容。

《晴窗一扇》(精彩片段)

作者:林清玄

人的生命雖然渺小短暫,但它像一扇晴窗,是由自己小的心眼裡來照見大的世界。一扇晴窗,在面對時空的流變時,飛進春花,就有春花;飄來螢火,就有螢火;傳進秋聲,就來了秋聲;侵進冬寒,就有冬寒。

闖進來情愛,就有情愛;刺進來憂傷,就有憂傷。一任什麼事物到了我們的晴窗,都能讓我們更真切地體驗生命的深味。

林清玄是臺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耐人尋味,不僅語言清新雋永,立意由表及裡,而且充滿禪意,展現出佛學慈悲。這篇散文選自他的散文集《用歲月在蓮上寫詩》,旨在抒發對時空無情流逝的感慨,並思考人生與時間的關係。

在這篇散文的開頭,作者就講述了一個古老的故事:一位青年登山家不小心跌落在冰河之中,數十年之後,他的妻子偶然在冰河裡找到了封凍的丈夫,他居然還保持著年輕的容顏,而妻子因為在塵世裡,早已兩鬢飛霜、年華老去。

林清玄感到非常震撼,於是又引經據典,轉述了另一個例子:一位青年在登山時闖入了失去的地平線,並在那裡愛上一位美麗的少女。兩人不顧世俗反對,歷盡艱辛才回到人間。但在青年回首的一刻,少女已是滿頭銀髮、皺紋滿布。原來他們分別處在流動的時空和不變的時空,相遇的剎那,時空拉遠,也跌進了哀傷的迷霧中。

作者藉助這兩個事例,抒發了對時空無情流逝的無限感慨。接下來就闡述了散文的主題:人們無法掌控時空,卻可以擁有一扇心靈的晴窗,給世界加一個溫柔美麗的濾鏡,用愛去換時空,從而體驗活在當下的生命之美。佛家也說,「色相是幻,人間無常。」作者還曾說,「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這種觀點其實就表現了一種恬淡的胸襟。 時間和空間這兩道為人生織錦的梭子,它們的穿梭來去,如此無情。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離鄉幾十載,竟然主客易勢。作者還舉例說明,《紅樓夢》宣揚出縱然數不盡的溫柔富貴,最後也會走到了時空的死角;《水遊傳》表達了英雄豪傑重義輕生,卻依然下場悽涼。

而一部《三國演義》,更是讓讀者明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金瓶梅》更是告訴大家,一切都是色與相的夢幻散滅。所有這些都說明一個道理,處在時空裡的凡夫俗子這般無助、又如此渺小。

作者指出,無情的時空會把善惡、美醜以及雅俗、正邪等都滌洗乾淨,讓人們絲毫無力挽救。但是大家也無須盲目悲觀,只要努力維持窗的晶明,就能有一種自在的心情,不致心亂神迷。

讀完這篇散文,也許人們會感嘆人生如白駒過隙,也會惆悵歡樂的時光如此短暫。其實作者寫這篇文章,不是希望大家陷入痛苦之中,而是要正視現實、活在當下。林清玄把生活比作一扇晴窗,讓春花飛進、夏雨飄來,使秋風送爽、冬雪開懷。

人們可以在在季節的輪迴中感受生命之流轉,同時也欣然地打開自己的心窗,留下歡樂和幸福,拋開痛苦和孤獨,在清日暖陽中體驗人生的五味雜陳。

相關焦點

  • 林清玄的一篇散文,富有理趣,讀完令人超凡脫俗
    林清玄是臺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立意新穎,經常可以由表及裡地發掘深意。看似很平常的事情,以及很多司空見慣的物體,經過他的思考與加工,仿佛就變得富有玄機,更令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共鳴。例如,林清玄有一次去買麵包,挑來撿去,竟然半天無法做出選擇。回家後他就思考,要選擇麵包的餡兒都很難,生活過得有內容、有滋味就更難。他又進一步感慨,人生的追求也是如此,物質與心靈到底哪樣更重要,只有視野開闊之人,才知道心靈與物質需要協調和平衡。下面介紹林清玄的一篇散文,富有理趣,讀完令人超凡脫俗。
  • 林清玄散文為何受中小學語文教學青睞,聽資深語文老師怎麼說
    1月22日凌晨,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享年65歲。林清玄的散文作品深受中小學語文教材的青睞,多篇作品被收入課本,也時常出現在語文試卷上。林清玄的文章《百合花開》被收入了滬教版六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材。上海市建平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蔣文革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林清玄的文章《百合花開》被收入了滬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材,不過2018年進入初中的六年級學生已開始用全國統編教材,現在的上海六年級學生已不學這篇文章了。「他的文章還經常被用作中小學語文閱讀材料。」
  • 林清玄《不聞是一種清淨》:閒暇來讀林清玄,闔書心中萬千浪
    林清玄,以禪入文,以禪意寫人生。此書同樣如此。書中感觸較多的有以下幾篇;《信仰使人清淨》《溫一壺月光下酒》《小千世界》《國王的鑽石戒指》《蓮花湯匙》《一粒沙,或一條河岸》《把煩惱寫在沙灘上》《清風匝地,有聲》等十七篇,其中,要數《把煩惱寫在沙灘上》最富智慧和人生教義;而《溫一壺月光下酒》和《歸彼大荒》最富禪意和佛旨,卻也最能道盡人生興味。
  • 重溫經典散文丨林清玄:清淨之蓮
    據媒體報導,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於1月23日在臺灣去世,終年65歲。林清玄是臺灣作家中的高產作家,至今已出版一百三十多部作品,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林清玄微博截圖網友紛紛在其微博下留言送別:在中國文學裡,與蓮有關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
  • 青書單|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幸好,人生有別離
    立志從文的林清玄每天都在不斷地寫——小學時每天500字,中學時代每天1000字,大學時每天2000字,畢業後每天3000字,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輟。暢銷書表達生態禪意林清玄最為明顯的一個標籤,是中國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 暢銷書作家林清玄逝世,你應該在語文課本裡見過他的散文
    據臺媒中央社報導,臺灣作家林清玄於 1 月 23 日凌晨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 65 歲。他因散文作品廣泛選用於中小學語文教材、教輔和考試試題而幾近家喻戶曉。自此,林清玄開始常年位居臺灣各類暢銷書榜單前列。雖然林清玄的作品也涉及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但最為大眾所知的,毋庸置疑是他的那些充滿「禪思」的散文作品。而散文暢銷的背後,與商業出版的興起和營銷手段的推波助瀾不無關係。
  • 親近、中產、佛系:為什麼林清玄在大陸暢銷不絕?
    1月23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著名作家林清玄過世,享年65歲。林清玄的散文集不僅曾是臺灣圖書暢銷榜的第一名,在大陸也有很高的銷量,僅2013年4月出版的《林清玄散文精選》,發行冊數就有約99.6萬冊。林清玄也和余光中、餘秋雨、畢淑敏等人一道,是中學課文的常客。說這幾位散文家影響了一代青年的成長,並不誇張。是什麼特質讓林清玄的散文可以在大陸暢銷不絕?
  • 臺灣作家林清玄逝世:你還記得他哪一篇文章在你課本出現
    林清玄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有三百萬人次聽過林清玄的演講,林清玄成為許多人的「心靈導師」。寫作之路寫作之路,其實並非最初的願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當畫家,甚至還跟著林崇漢畫了一陣子。
  • 臺灣作家林清玄逝世:往散文與佛法深處去
    1月23日,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終年65歲。他於20歲開始散文創作,當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蓮花開落》。得獎的速度非常快——在自己30歲前,他獲得了臺灣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等臺灣地區的各項文學大獎。
  • 臺灣作家林清玄來廈「傳遞美學」 做客外圖與讀者交流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杜曉蕾)臺灣作家林清玄的文章清新禪意,平淡生活中流淌出的文字有天然去飾之大美,有春風拂面之靈動,在出塵入世間自有一股意蘊從容之態,在祖國大陸擁有大批讀者。6月10日下午3:30,這位散文名家將攜其新書「美學三書」系列《凡事喜悅自在生活》《人生不樂復何如》《持續做一個深情的人》,做客外圖廈門書城,與廈門讀者交流,傳遞清風流水之美。  「美學三書」系列,是林清玄關於「生活美學」「人生美學」「情感美學」的清澈感悟與優美描寫。他在《凡事喜悅自在生活》裡寫道:「『清歡』是什麼呢?
  • 林清玄:花落有禪意,因緣皆是空
    01一枝椿樹花林清玄先生在他所著的《如意菩提》裡講到這樣一個故事,日本的茶道大師千利休02花落有禪意花謝花開是隨季節變動的自然,是一切的「因」;小和尚持花步行而散落——林清玄《如意菩提》從花開到花落,是一個多麼自然地事,又是一件多麼讓人惋惜的事情。《紅樓夢》裡,黛玉葬花的片段,一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曾經讓我們體會到落花的憂傷,年少時讀這一段,仿佛體會到了人生如夢的開悟。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作品入選教科書,30歲拿下臺灣所有文學大獎
    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書裡有這樣的一篇文章《和時間賽跑》,小時候我們也記不住這篇文章到底在說什麼,但是我卻對這句話記憶猶新:「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一轉眼,時間過了好久,但即使我現在看到,依舊被震撼。
  • 林清玄最後一書談生死別離成絕筆:會者必離,有聚有散
    林清玄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多家媒體記者、主編等職,從17歲便開始發表作品,其中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他的創作數量頗豐,既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得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長期以來,林清玄飄逸靈動、不乏哲理的散文受到了不少讀者的追捧和喜愛。
  • 林清玄去世享年65歲 林清玄最值得讀的書是哪一本?
    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是不是真的?據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享年65歲。他身上有諸多為人熟知的標籤,其中大多數與文字有關——曾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創下150次再版的熱賣紀錄;30歲前拿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文章數度被摘錄進入語文課本;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 林清玄:人間自是有情生
    無論何時何地,逸心與你同行 ◆◆◆ 文 | 林清玄 主播 | 海潮明月 我很喜歡英國詩人布雷克的一首短詩:
  • 林清玄最後一書《人生幸好有別離》中談生死:會者必離,有聚有散
    1月23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終年65歲。林清玄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多家媒體記者、主編等職,從17歲便開始發表作品,其中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他的創作數量頗豐,既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得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 書信記載了草嬰和高莽兩位文學翻譯家交往點滴,濃濃友情令人動容
    翻譯工作上的探討暫且不計,單是那些平淡的生活瑣碎,就流露出令人動容的濃濃友情——高莽兄:您的信和照相簿已經收到,真使我受寵若驚。我這人難得照相,照了也從不搜集,更沒有貼成專集。虛度了一個甲子,只感到惋惜,也從未想到要慶祝留念。如今您這位有心人竟用這麼隆重的方式來向我祝賀,實在使我和愛人十分感動。
  • 明代的一首禪詩,首句就引人入勝,頸聯更是禪意濃濃
    禪宗自唐代以來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很多文人墨客也願意接觸並研究禪理,同時還經常在詩文中體現禪意。下面介紹明代的一首禪詩,首句就引人入勝,頸聯更是禪意濃濃。早過懸空寺明代:鄭洛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溪通。
  • 林清玄寫給孩子的最後一封信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篇林清玄先生寫給孩子的最後一封信 第一次看見的美,是令人心顫的,每次在歲月時空回想,就有雙倍的美。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 終年65歲
    臺灣作家林清玄(圖源:臺媒)海外網1月23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林清玄醫生陳耀昌23日在社交平臺發布內容也證實了這一消息。他說:「林清玄過世了......」,並附上2017年林清玄夫婦拜訪臺灣「好心肝基金會」的文字和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