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3位鐵帽子王,被賜自盡,都和慈禧有關係?

2020-12-16 小夜說歷史

在清朝為了表彰族裡皇子或者親族的榮耀,所以有設立的鐵帽子王的稱號,這個鐵帽子王是可以世襲繼承的,而且不論是從待遇上和其他的一些方面,這都是很富貴的象徵。大清朝一共封了12個鐵帽子王,其中有一個很火的,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雍正的十三弟胤祥,在皇帝登位後,為了表彰他的忠義,被封為鐵帽子王。

另外還有前幾個那都是靠著軍功掙下來的,可到了清晚期這三位就不太一樣了,他們不僅下場很悲慘,被賜死,名聲也不是很好,三個都和慈禧有關係。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

第一:怡親王-載垣

想必怡親王的名號,大家都聽說過,他是鹹豐帝的心腹,後來也是所有的國家大事,遇到自己不能決斷的時候,也是和他商量。後來到了鹹豐帝駕崩了以後,他也承擔起了幼子同治皇帝的輔政大臣,和他一起的還有七位大臣,他們不僅獨斷朝廷事物,而且還要防止母后專權,要知道當時的兩宮太后也是很想擁有權力。

所以他們的堅持,就讓這兩個太后,下決心要去剷除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的權力不被這八位給搶去,後來的慈禧太后就和恭親王一起發動了政變,在殺死了領頭的肅順之後,就罷黜了其他五大臣的職務,後來載垣也跟著賜白綾自殺死了,只活到了46歲,後來的爵位被弟弟繼承。

第二:鄭親王-端華

他是道光帝臨終時的顧命大臣,在鹹豐即位後,也是擔任了閱兵大臣一職,在鹹豐死後和載垣等八人,一起輔佐同治皇帝,當然結果和載垣一樣,被賜給了白綾,最後自盡而死。雖然被降了爵位,可是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他的外孫女阿魯特氏嫁給了同治,成為了同治的皇后,但是不怎麼受太后的喜愛,最後在皇帝駕崩以後,她也絕食死去了。

第三:莊親王-載勳

他是主動想要廢除光緒帝的,所以曾經也是假借過義和團的力量,也是事變的頭目之一,到了後來的慈禧對各國宣戰的時候,就命他統領了義和團的人,去接見各地的義和團,沒想到他就真的裹著紅巾跪接了一個自稱是關羽的人,真是喪盡天良。後來他又和幾個兄弟率領的義和團去殺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給制止了,而沒有繼續。到了八國聯軍後,和慈禧一起西逃,最終在光緒帝的命令下,不革職和圈進,最後也是奉旨被賜死。

相關焦點

  • 清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他們結局如何,又各自傳了幾世
    清朝有一種世襲罔替的王爵,就是我們俗稱的「鐵帽子王」。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的待遇和特權還要優厚,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其一,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爵;其二,俸祿優厚,歲俸銀一萬兩,祿米一萬斛;其三,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稱鐵帽子王府。
  • 清朝12位「鐵帽子王」對應12位帝王,很巧合?更巧合的,還在後面
    胤祥,也因此成為了清朝「守成」階段第一個「恩封鐵帽子王」。清鹹豐十一年,協助兩宮皇太后成功發動「辛酉政變」的恭親王奕訢,「授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命王爵世襲,食親王雙俸」;清光緒元年,慈禧太后將近支皇室宗親愛新覺羅·載湉扶上帝位以後,賜其父醇親王奕譞「王爵世襲」;清光緒二十四年,在「戊戌政變」中鼎力支持慈禧太后的慶親王奕劻
  • 歷史上的「鐵帽子王」是怎麼回事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以王爵世襲罔替者僅有十二家,他們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和慶親王。 北京俗語稱他們為:「鐵帽子王」。十二家鐵帽子王的殊榮,有的是由於軍功,有的則是其他的原因。
  • 王中之王!清朝「鐵帽子王」到底是什麼官銜?權力有多大?
    清朝兩百多年歷史,一共誕生了12頂鐵帽子王。其中前期8位鐵帽子王,是在清朝開國過程中立下卓絕功勳的皇族,因功封賞。而後來的4位鐵帽子王,則是由歷代皇帝恩封的。 什麼是「鐵帽子王」? 正式名叫「大清世襲罔替親王」,俗稱「鐵帽子王」。
  • 「鐵帽子王」:源於清代 腐朽墮落的利益集團
    呂新華表示"反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什麼樣的老虎都是藏不住的。"鐵帽子王又是怎樣一種特殊的歷史現象呢?  「鐵帽子王」是清代一種封爵制度 其後世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所謂「鐵帽子王」, 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清代的封爵制度。
  • 清朝的「鐵帽子王」到底有多鐵?放到英國又屬於什麼級別的爵位?
    在清朝歷史當中,對於一些官職都是從以前歷史上沒有的,而最出名的一個職位就是鐵帽子王,而關於鐵帽子王中,有一段非常知名的電視劇片段,那就是雍正繼位後,八爺黨深知若是是雍正真的將皇位坐穩了,自己和眾黨羽的小命可能不保,並且也不相信康熙是真的傳位給雍正,聯合八位鐵帽子王讓雍正下臺的故事。
  • 【反腐】「鐵帽子王」是誰?翻翻歷史就知道
    (恭親王奕訢 圖片來自中國經濟網)「鐵帽子王」源於清代封爵制度享特權 共有12位「鐵帽子王」是指清朝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一種俗稱,發端於清初,定製於乾隆。他們享有的特權有三,一是「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祿優厚;三是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世襲罔替」民間俗稱為「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
  • 雍正嘉獎怡親王胤祥世襲罔替的資格,為何到了慈禧時期,被她廢了
    但是鐵帽子王就不同了,這玩意兒就是個萬金油,你是鐵帽子王,那麼你的世代子孫都能繼承鐵帽子王的爵位,這就是世襲罔替,永不降級的特殊待遇。因此不知道有多少王爺們,他們爭取不到皇位以後,就想著爭取一個鐵帽子王噹噹。不過很可惜,整個大清朝,只有12位鐵帽子王。
  • 【鉤沉】反腐熱詞「鐵帽子王」究竟說的是誰?
    今年1月,《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時,借用了「鐵帽子王」一詞。今年2月,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不得罪腐敗分子 就要得罪13億人民》,再次提到「鐵帽子王」。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和「大老虎」的相繼落馬,「鐵帽子王」成了眼下出現頻率很高的熱詞。
  • 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個個都曾權傾朝野,結果命運卻千差萬別
    「鐵帽子王」這一從乾隆時,出現的稱號,大清朝到底出現 了幾位「鐵帽子王」,他們都有哪些特權。「鐵帽子王」的特權:鐵帽子王和其他親王相比,享有的特權一是「世襲罔替」, 隔代不降爵;二 是俸祿優厚 ,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各個時期,都有改動;三是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同時府在古代 也不是一般人的住宅都能稱為府,必須是公爵以上的住宅 才可稱為府。
  • 除了慶親王,還有誰是「鐵帽子王」?
    第二次出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月3日刊發的署名文章《不得罪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中,文章提到「在貪腐問題上,沒有人能當『鐵帽子王』。」接著,就是出現在3月2日「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呂新華在答記者問時提到「在反腐鬥爭中…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官方如此頻繁地使用這一清代歷史名詞,究竟有何深意?「鐵帽子王」究竟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鐵帽子王」被奪去了爵位?
  • 讀史什麼是丹書鐵券和鐵帽子王?
    近日,中紀委和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了本書《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書中收錄了習近平所說的一段話: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僥倖,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也沒有「鐵帽子王」。習這段話中用了兩個典故,來指代某些職位很高希望享有司法特權的人。那麼,什麼是丹書鐵券和鐵帽子王呢?
  • 歷史上清朝的鐵帽子王很厲害嗎?他們與普通王爺有什麼區別?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一個歷史小知識是關於歷史上清朝的鐵帽子王,我們總在關於清王朝的電視劇上聽到有人一旦談起鐵帽子王就會肅然起敬,甚至連清朝一品大學士兼軍機大臣見了鐵帽子王都要禮讓三分,那麼鐵帽子王真的有有這麼牛嗎?
  • 清朝世襲鐵帽子王及後代家譜簡介
    鐵帽子王,是對清代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俗稱,整個清代共有十二家鐵帽子王。清王朝建立後,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這個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當時確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
  • 清朝「鐵帽子王」已經消失,英國公爵也所剩無幾,爵位會消失嗎?
    我們都知道清王朝的鐵帽子,其實還有鐵帽子王,雖然聽這個名字挺奇怪的,但是鐵帽子王這個頭銜還是非常厲害的,這個頭銜和英國的爵位相當,整個王室為數不多,並且如果父親是那麼兒子也是,一代傳一代繼續下去。鐵帽子在清朝非常稀缺,只有十二頂。那這十二頂帽子都給誰了呢?想要得到這頂帽子可是有條件的,並不是隨便一個平民就能得到它。有八頂帽子是在清前期送出去的,這八個人可以說是來頭不小。他們既和皇帝有親戚關係,並且還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為清作出貢獻。
  • 鐵帽子王被賜自盡,因身體肥胖上了兩次吊才一命歸天
    因為道理很簡單,當時掌控朝政的肅順、載垣、端華等人都是出自遠支親王,而鹹豐的親兄弟奕訢、奕譞等人實際上被排斥在核心圈子之外。結果沒過多久,這些道光帝的直系後代便與正尋找機會掌權的慈禧聯合起來,最終兩大集團之間展開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殊死較量。這裡面還有一段插曲。
  • 清朝的八大鐵帽子王,幾乎一半是他的兒子,真是虎父無犬子
    導讀:每個朝代都會有幾個比較勇猛的將領,如唐朝有薛仁貴父子、北宋有楊家將、南宋有嶽飛。而清朝作為一個從關外打進關內的國家,將領之人何其重要。清朝將幾個勇猛的皇族將領追封為鐵帽子王。鐵帽子王又有兩層意思。
  • 周星馳《狀元蘇乞兒》中的僧格林沁,在歷史上真是鐵帽子王嗎?
    這段劇情雖然荒誕不經,但從中也可以看出"鐵帽子王"這四個字的地位和威懾力。在電影中,身為鐵帽子王的僧格林沁還主導了武狀元的選拔。他設計讓自己的侄子當了武狀元,而實力明顯佔優的蘇燦則被廢為乞丐,且不得從事其它職業。那麼,僧格林沁真的是清朝的鐵帽子王嗎?
  • 給光緒當「親爸爸」的慈禧,與清朝最後5位皇帝的關係有多複雜
    尤其是清朝最後5位皇帝,與她關係尤其密切。那麼,慈禧跟清朝最後5位皇帝有著什麼關係?他們之間存在什麼交集?一、道光與鹹豐,慈禧暫露鋒芒從清兵入關到1644年建立清朝,滿族人憑藉騎射和彎刀,打敗明朝,成為中華天子,入主中原。
  • 「鐵帽子王」咋翻譯?
    翻譯當時和發言人溝通,詢問「大家都很任性」的含義。呂新華表示,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在反腐問題上的態度是一致的,「大家都很任性」。猜測有沒有更大老虎落馬沒多大意義。反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什麼樣的老虎都是藏不住的。那麼,「鐵帽子王」是什麼意思?英文怎麼說?「大家都很任性」又該如何翻譯?鐵帽子王,是對清代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俗稱,整個清代共有十二家鐵帽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