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特寧」,一款咖啡店裡常見的單品咖啡,也是印尼咖啡真正的「扛把子」!今天豬咖就跟大家聊聊有關「曼特寧」的故事。
中赫時尚咖啡學院
印尼的咖啡種植歷史要追溯到荷蘭殖民時期,1696年,當時荷蘭駐印度Malabar的總督將一批咖啡苗送給荷蘭駐巴達維亞batavia(今雅加達Jarkata)的總督,這是印尼首次種植咖啡。不過,這第一批咖啡苗被洪水衝毀。1699年,巴達維亞再次接受饋贈,這一次,咖啡苗順利成活下來,並在1701年迎來第一次收穫,開啟了印尼的咖啡之旅。
中赫時尚咖啡學院
在荷蘭殖民者的督促下,印尼的咖啡種植髮展很快,短短10年時間即1711年,就開始開始供應歐洲市場,成為非洲及阿拉伯之外,第一個大規模種植咖啡的國家。並在1780年左右躍居當時世界最大咖啡出口地。Java咖啡的聲名始於此。然而好景不長,一場發現於西爪哇的葉銹病迅速蔓延摧毀了印尼的阿拉比卡咖啡莊園。咖啡貿易的首領地位被美洲產國取代。直到2005年8月,印尼結束了長期的內戰實現了真正的統一後,古老的印尼咖啡才在內部的和平氛圍、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外部世界日漸成熟的咖啡種植技術、交易模式最終再度迎來了繁榮。
中赫時尚咖啡學院
中赫時尚咖啡學院
據ICO(世界咖啡交易中心)數據表明自2013年開始印尼咖啡的產量已持續穩居世界第四。雖然其中大量都是羅布斯塔,但是以多巴湖、塔瓦湖產區為代表的精品咖啡種植業在逐漸擴大市場份額,並以「曼特寧」的身份贏得了世界咖啡市場的認可與好評。
「曼特寧」不是咖啡的品種、不是咖啡的產區,其淵源最早來自蘇門答臘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交界的曼代寧高地。在Java咖啡享譽世界的時候,荷蘭殖民者為了方便咖啡出口,縮短運往歐洲的距離,將咖啡種植移往到瀕臨印度洋的丘陵地帶,即曼代寧高地,當時的人們稱這種咖啡為爪哇曼代寧咖啡。
中赫時尚咖啡學院
中赫時尚咖啡學院
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日本士兵到一家由曼代寧族人開的咖啡館去喝咖啡,醇厚的咖啡如瓊漿玉液一般,另日本士兵大為讚嘆。於是,就向店主人打聽這種咖啡的名稱,而店主誤以為他們在問自己是什麼人,就回答自己是曼代寧人,而日本士兵就以為這種咖啡名叫曼代寧,因為日本人發音的原因被讀成了曼特寧。據說其中的一個日本人退伍以後認為他們在印尼喝到的咖啡極具商業價值,他很想將這種咖啡引入日本市場,於是他就聯絡了一位印尼的商人,向他購買「曼特寧」咖啡。這個精明的印尼商人名叫帕尼(Pwani),他並未因為沒有名叫曼特寧的咖啡而拒絕了這樁買賣,而是將15噸蘇門答臘島出產的咖啡運到了日本。從這以後,「曼特寧」的名字開始在全世界流傳。
中赫時尚咖啡學院
咖啡風味與其地域種植的植物有相當大的關係。由於蘇門答臘多種植草藥和香料,曼特寧自然也會有一些草本、香料的風味,還會帶有一些木質和巧克力的味道,苦香濃鬱,醇厚度高。這樣的風味特點使得曼特寧在保存條件良好的條件下即使存放3—5年也不會流失很多風味。豬咖本人就有幸喝過存放10年之久的陳年曼特寧。衝煮之後呈現堅果和黑巧克力的調性,伴有淡淡的香料和草本的風味,口感醇厚粘稠。
中赫時尚咖啡學院
隨著精品咖啡文化在全球的不斷推廣與深入,如今曼特寧也開始有了更加細化的品牌意識,普通曼特寧、黃金曼特寧、陳年曼特寧、GAYO曼特寧等等令人應接不暇。而因為教學研究的需要,中赫時尚咖啡學院會不定期的選購一些不同品質的曼特寧供同學們品鑑。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識別海報中的二維碼,加入或持續關注中赫時尚咖啡學院,豬咖和小夥伴們將持續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咖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