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副良好的口才,這樣不管在學業、交友,還是未來的職場,或者身處社會,都能憑一口練達的口才遊刃有餘,處理人際關係,擁有領導才能。良好的語言表達要從小開始培養,首先要訓練三種能力,請往下看:
01訓練孩子的敘事能力
指導孩子根據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敘述事件。
利用引導性問題,例如:何時?哪兒?什麼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引導孩子較完整地描述事情。
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及給予適當的鼓勵。
多描述孩子或其他人正在進行的事情。
多描述孩子正在注意的事物。
接納孩子言語表達方面的困難,耐心聆聽他們的說話,並儘量理解他們的意思。
避免在別人面前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處,別將他們與兄弟姊妹或其他小朋友比較。
即時回應孩子的說話,對他們多加鼓勵及讚賞,如有需要可對他們作出適當的說話提示或示範。
鼓勵孩子嘗試表達,別讓兄弟姊妹或長輩代言。
可以通過以下活動,提升孩子的敘事能力:
1.故事,說故事,創作故事。
2.讓孩子多敘述日常發生的事情,學校的生活,電視的內容,電影的情節,新聞的內容等。
如孩子表現良好或有進步,例如:專注,勇於嘗試,說話有條理等,應給予鼓勵。
02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專注和清楚接收到話語訊息是理解的第一步,因此說話前宜先取得孩子的注意和減少環境的幹擾。
說話速度要適中,避免同一時間提供過多資料。
與孩子說話時,內容宜簡潔直接,應用較易明白的詞彙和簡短的句子。
如果發現孩子未能理解說話內容,家長可用比較容易明白的詞彙和簡短的句子解釋較複雜的概念。(朗讀一篇文章或講一個故事給孩子聽,再提問有關的內容,並從中加以解釋及說明。)
03提升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多與孩子對話,建立恆常溝通的習慣。耐心聆聽,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組織及表達。
多在日常生活中營造交談機會,讓孩子參與日常閒談,表達自己的意見。增加孩子對詞彙的認識,例如物件的名稱,形態及事物的發生經過等。
引導孩子擴充句子的意思,豐富要表達的內容。
給予適當的提示,協助孩子組織表達的內容。
04 給孩子一個表現的舞臺
用遊戲的方式,搭建一個表現好口才的舞臺。
小朋友稍稍長大了些之後,隨著詞彙的豐富增多,我們就會聽到孩子時不時自己瞎蹦詞,不懂得用詞的環境和時機,有時候就會鬧出些笑話。
這時候家長揪住小錯誤不放,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更好的方法是抓住這個機會,孩子愛使用新詞彙,家長可以給他分析不恰當的詞彙,趁這個機會教會孩子正確的用法,這樣既能讓孩子知道正確的用法,也能讓孩子明白家長對他的「小錯誤」是持寬容態度。
可以通過親子互動,角色扮演的方式把感興趣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來這種方法既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又增強了孩子的表現力,也比單純念故事有趣得多。
聲明:文章內容整理取材於網絡
版權屬於原作者若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