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實驗顯示「只能緩解而非免疫」 英國牛津大學載體疫苗有效性存疑

2020-12-15 華爾街見聞

疫情趨緩之際,全世界翹首以盼的有效疫苗終於要來了?

5月13日上周三,牛津大學在預印版網站BioRxiv上發表題為《ChAdOx1新冠疫苗可預防恆河猴感染新冠肺炎》的文章,披露疫苗相關動物試驗數據。

論文稱,研究人員在廣泛接觸病毒的所有恆河猴的鼻分泌物樣本中都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核酸,且接種牛津疫苗的實驗組病毒載量與未接種疫苗的對照組沒有區別。

另外,在進行臨床體徵跟蹤時,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病毒後的七天裡,屬於實驗組的6隻恆河猴當中,有3隻在臨床上表現出呼吸急促的症狀,另外3隻在臨床上與對照組沒有區別。

通過對猴子肺部病毒載量的檢測,研究人員還在2隻實驗組、3隻對照組的恆河猴肺部灌洗液中檢測到了病毒核酸。不過,對照組中有2隻恆河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間質性肺炎,實驗組則全部沒有。

在哈佛醫學院前教授、基因組學領域頂級專家William Haseltine看來,上述試驗結果表明,牛津疫苗無法對新冠病毒提供作為疫苗黃金標準的「消除性免疫」保護,但可以提供部分免疫。

在發表於《福布斯》的一篇專欄文章中,Haseltine稱,試驗的鼻分泌物樣本數據表明,在遭受新冠病毒攻擊時,所有接種疫苗的恆河猴都受到了感染,實驗數據無法支持論文標題。

諾丁漢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Jonathan Ball則進一步表示,牛津疫苗數據表明,該疫苗可能無法阻止病毒在感染者之間傳播。

實驗組和對照組鼻分泌物病毒載量相同,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人類身上,那麼接種牛津疫苗也無法阻止病毒傳播。

除了鼻分泌物樣本數據之外,Haseltine還在文章中提到,牛津大學論文另一個令人不安的結果在於,研究中通過連續血清稀釋對病毒複製的抑制作用顯示,該疫苗的中和抗體滴度極低。

通常來看,有效疫苗的中和抗體可以稀釋1000倍以上仍然保持活性,但在牛津疫苗試驗中,在中和抗體喪失活性前,血清只能稀釋到4-40倍。

疫苗研發繼續賽跑

目前,在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的競跑賽道上,各大疫苗企業選擇的路線各不相同,主要有RNA疫苗、DNA疫苗、滅活疫苗、重組載體疫苗等等。

圖片來源:興業證券

其中,進展最快、率先進入2期臨床研究的是中國康希諾生物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與之相似的是,牛津疫苗也是基於腺病毒載體疫苗以及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研發而成。

不過,在Haseltine看來,從已發表的數據來看,腺病毒載體疫苗似乎不如滅活疫苗。但他也提出,儘管牛津疫苗並未保護動物免受感染,但確實能夠緩解疾病。

Haseltine注意到,相比於牛津疫苗的試驗結果,中國疫苗廠商科興生物的動物試驗結果更好,接種了滅活疫苗最高劑量的恆河猴咽、肺和直腸中均沒有發現病毒,而且實驗組血清中的中和抗體滴度也非常高。

除了牛津疫苗和科興生物疫苗,美國進展最快的、採用信使RNA技術研發的Moderna疫苗日前也在早期臨床試驗階段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研究人員發現,在研究中使用的兩個較低劑量水平下,第二次加強注射疫苗後發現的抗體水平等於或超過了從病毒中恢復的患者中發現的抗體水平。

周一,Moderna執行長Stephane Bancel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表明我們製造了可以阻止病毒複製的抗體」。

而作為英國新冠疫苗研發的領跑者,牛津大學早在4月底就正式進入候選疫苗臨床試驗階段。

英國政府周日宣布,若英國牛津大學新冠疫苗研製成功,製藥公司阿斯利康將迅速展開疫苗生產,計劃到9月份產出多達3000萬劑疫苗供英國國內使用,整體計劃生產總量為1億劑。

相關焦點

  • 牛津大學新冠疫苗有效性70%,比美國疫苗差20%以上
    周一公布的大規模試驗結果顯示,由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研製的COVID-19疫苗的有效性為70%。
  • 新冠疫苗最新進展!中國有項目進入臨床二期 牛津大學試驗動物全部...
    4疫苗研發之路仍然漫長,牛津大學的項目已經宣告失敗,中國的兩個賽道的項目雖然進入不同臨床階段,但正式應用時間依舊待定。 5新冠病毒特效藥的功效整體存疑,中美不同項目的實驗結論甚至大相逕庭。
  • 有效率遠低於mRNA疫苗,但為何牛津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如此重要
    周一牛津疫苗70%平均有效性的實驗結果公布,為全球戰勝疫情的希望再添火把。但是有了輝瑞與Moderna有效性超90%的疫苗在前,牛津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為何如此重要?研究人員推測,第一針的較低劑量可能刺激了免疫系統,使其更容易接受第二針,但表示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這一點。該試驗首席研究員Andrew Pollard表示:「我們一度都以為兩劑全劑量疫苗會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
  • 倫敦連續兩天新增清零,牛津大學疫苗動物實驗失敗
    截至英國時間5月21日,英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為250908例,累計死亡病例36042例。一個轉折性的好消息:倫敦已經持續兩天新增清零。又有媒體報導了疫情好轉的另一個關鍵數據。據最新報導,來自牛津大學的流行病學專家Carl Heneghan教授指出,英國30%的醫院通報稱,過去兩天新增新冠死亡為零。
  • 疫苗爭奪戰:70%有效性的牛津大學疫苗預售24億劑 加拿大人均10劑
    在美國公司輝瑞、Moderna、俄羅斯加馬列亞國家研究中心分別公布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有效率數據之後,11月23日,牛津大學和英國藥企阿斯利康聯合研製的疫苗也交出了有效率70.4%的成績單。與前述疫苗不同的是,牛津大學疫苗使用了兩種不同劑量的用藥方案。
  • 兩種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2期試驗同步發表,都誘導了有效免疫反應
    2020年7月20日,著名的《柳葉刀》雜誌同期發布了我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領銜研發的非複製型人類腺病毒5(Ad5)載體疫苗的2期試驗結果,和英國牛津大學領銜研發的非複製型黑猩猩腺病毒(ChAdOx1 )載體疫苗的1/2期臨床試驗結果。
  • 牛津疫苗研發失效到底意味...
    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發失效昨日一則消息引發地震!據外媒報導,牛津大學的COVID-19疫苗在試驗中未能阻止猴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打破了英國今年對擁有安全有效疫苗的希望。該疫苗是目前正在人類身上測試的頂級候選藥物之一。但是動物試驗的詳細結果表明,ChAdOx1 nCoV-19疫苗不能阻止獼猴感染病毒,也不能阻止動物將感染傳播給其他人。
  • 牛津疫苗被叫停,腺病毒疫苗是否安全?
    全球民眾正熱切期待新冠肺炎疫苗面世,其中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共同研發的疫苗原是被寄予厚望的代表之一。然而,阿斯利康日前發表聲明指,一名新冠疫苗測試者在接種後,出現「不能解釋的疾病」(unexplained illness),故決定暫停第三期臨床測試。
  • 科普:新冠病毒「牛津疫苗」有效率70%,真的不可接受嗎?
    11月25日消息,11月23日,阿斯利康公司公布其與牛津大學合作的新冠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平均有效率為70%。與前兩家公布試驗結果的公司大相逕庭的是,阿斯利康的股價並沒有因為疫苗被證明有效而股價大漲,反而下跌了3.8個百分點。
  • 新冠疫苗動物實驗出爐 需再測試ADE效應
    作者:時代財經 趙鵬宇日前,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該研究是新冠病毒(SARS-CoV-2)滅活病毒疫苗(PiCoVacc)的臨床前動物模型的中試(pilot-scale)研究,也是目前為止公開報導的第一個SARS-CoV-2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 英國牛津疫苗最終試驗效果出爐,有效率低於兩種美國新冠疫苗
    【南方+11月23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已經宣布,他們的新冠疫苗在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方面是有效的,而且在包括老年人在內的不同年齡段都顯示出了效果,有效率達到70.4%。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非免疫規劃疫苗延遲接種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華預防醫學會及多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繼發布了總的方向性指引和原則性建議,但具體疫苗延遲接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亟待釋疑。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組織專家通過檢索國內外相關文獻,及時發布了各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建議。在此基礎上,應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和兒童監護人的迫切需求,編寫此版常用的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建議,為之後疫苗補種提供科學依據。
  • 牛津大學新冠疫苗有效率可達90%!單劑價格和一杯咖啡差不多
    英國政府已預訂1億支牛津疫苗。牛津大學的研發合作夥伴阿斯利康也宣誓,在疫情結束前,不會靠新冠疫苗盈利,到今年年底可生產2億支疫苗,明年還將生產30億支疫苗,供全世界使用,單劑價格僅為3英鎊。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英國時間23日晚發表聲明,有緊急接種需求的英國民眾有希望在復活節前進行首次接種。不過,絕大部分群眾還是得等到明年才能進行接種。
  • 牛津疫苗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英國已建立全球規模最大的疫苗組合
    輝瑞疫苗就緒之際,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前日(11月23日),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合作研發的疫苗公布了III期臨床試驗中期數據。數據顯示疫苗ChAdOx1 nCoV-2019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並提供高度保護。
  • 中國和英國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哪個更有希望?
    柳葉刀雜誌在7月20日在線連續發布了兩篇新冠病毒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臨床信息,其中包括中國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的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病毒疫苗和牛津大學研發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 這兩種疫苗是現在公開的進行到臨床三期的唯二的腺病毒載體疫苗。
  • 各國激烈競逐新冠疫苗,誰能率先勝出?
    通常情況下,疫苗的臨床試驗分為三期,一期主要評價安全性,規模較小,二期評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時探索接種免疫程序和接種劑量,三期是評估疫苗有效性的關鍵,需要進行大規模試驗。 新冠疫情下,疫苗研發的時間將會大大縮減,預計最早的試驗疫苗將於今年秋冬季節可用於預防性接種。
  • 牛津大學教授說,在英國很難證明疫苗是否有效
    據《每日鏡報》報導稱,牛津大學一名研究冠狀病毒疫苗的教授說,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在英國的低傳播率,現在想要證明這種疫苗是否有效的機會變得「微乎其微」。主持牛津大學疫苗試驗的薩拉·吉爾伯特教授說,當COVID-19傳播率很高時,當局實施了封鎖措施,以降低感染率。但從那以後,感染率下降了,而疫苗試驗依賴於暴露於病毒下的足夠數量的志願者,以確定疫苗是否能保護他們。
  • 中國疫苗VS歐美疫苗,法媒對比各大新冠疫苗優缺點,有效率高不是...
    華輿訊據歐時大參報導 新冠疫苗研發競爭白熱化,各國製藥集團相繼公布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中的有效率,數據看著十分鼓舞人心:美國摩德納(Moderna)94%,美國輝瑞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95%,瑞典-英國製藥集團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有效率稍稍遜色,根據劑量的不同,平均有效率70%,而接種一劑半的劑量有效性可達90%。
  •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首戰告捷!108個受試者全部產生免疫應答,再次領跑...
    5月22日,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在線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發的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Ad5載體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研究結果顯示,一期臨床108個志願者全部有顯著的細胞免疫反應。
  • 全球新冠疫苗競賽最新進展:多款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啟動
    軍事醫學研究院&康希諾生物:腺病毒載體疫苗7月20日,《柳葉刀》發布一篇介紹了來自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和康希諾生物公司聯合開發的Ad5-nCoV新冠疫苗的II期臨床結果。結果顯示,這款候選疫苗同樣具有安全和有效性,能夠誘發免疫反應。此前,這款疫苗的I期臨床結果已在《柳葉刀》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