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竟是古羅馬人發明的?一塊手錶凝結著許多古老文明的精華

2020-12-14 小璽歷史

小璽君,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歷史

歡迎來到小璽君第28期節目

輝煌的古羅馬經濟和文化都是十分發達的!但是古羅馬給近代人們都帶來了什麼呢?

其實古羅馬帶給我們許多東西我們現在仍在使用,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什麼?是一種拉丁字母,拉丁字母就是羅馬人用的

在2003—2004年的國家展覽裡面有一塊古羅馬的石碑。

石碑上的字母一豎前邊必有一橫,這是為了怕字母崩裂,這一豎如果不用一橫來固定它,它會持續地裂開

而且在鐘錶上羅馬數字也用了很長時間。

一塊表的上的學問就有很多,錶盤子一般為玻璃製品,玻璃是古埃及人發明的!雖然也有人說是兩河流域的

但是目前留下的實物是埃及人最多。

1小時=60分鐘,60進位是兩河流域發明的。表上的數字1,2,3,4……

這些數字是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

0的概念最終是瑪雅人引入的,一塊手錶就包括了這麼多的文明

我們在享受古老文明文化結晶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它們,了解它們的歷史和文化

相關焦點

  • 古羅馬文明——伊達拉裡人和拉丁人
    義大利是古代羅馬文明的發源地,它位於地中海的中部,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居民生活了。這裡的居民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開始耕作、畜牧和制陶了。到公元前8世紀,伊達拉裡亞人進入義大利的第伯河和亞努河流域,並不停地擴張勢力範圍。
  • 美媒:中華文明憑什麼是最古老文明,埃及或羅馬文明難道不古老?
    我是:中外歷史觀作者筆名:周行天下最近有位外國網友有一個問題非常疑惑,困擾了許久,他提問到:為什麼中國的中華文明會被認定為世界最古老文明,而不是古羅馬或者埃及文明?,這個問題非常好,相信不管是外國朋友還是中國朋友,關於此問題的答案也可能會模稜兩可,不能確定回答。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古希臘古羅馬
    古印度文明約存在於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300年之間,現代出土的印章上有類似文字的圖案。古巴比倫的起始時間與古印度大致相當,以斜行文字書寫的漢莫拉比法典最為有名。丹這三個古文明均被洇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中國文明延續至今,從未中斷。很多人不禁要問,作為現代歐洲文明先驅的古希臘,古羅馬為什麼沒有上榜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看看四大文明古國是怎麼來的?
  • 古羅馬人與現代日本人共同點
    越是了解羅馬人的歷史,就越是感到與日本人之間的格調差距,讓人感到有點頹喪。為了讓人能夠重振精神回顧羅馬史,能不能談談古羅馬人與現代日本人之間的共通點呢?」首先要說明的是,會感到格調差距的,並不只是日本人。除了脫胎自羅馬帝國的歐洲各國以外,就連羅馬帝國圈外的德國與美國,也興盛著研究古羅馬的風氣。
  • 蔡國強將「炸」到古龐貝,個展「在火山裡」對話古羅馬文明
    此次展覽「在火山裡」,藝術家將試圖與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代表的古羅馬文明對話,尤其以該館收藏折射的龐貝浩劫和古希臘文明的迴響為靈感。相比烏菲齊陰柔的美與浪漫,「在火山裡」是陽剛的浩蕩、哀殤、野性、色情。據悉,此次展覽由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與大皇宮戰略總監、巴黎盧森堡美術館館長哲羅姆·努泰(Jérme Neutres)策劃。展覽得到了Morra基金會的支持。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西方文明最古老的莫過於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最具代表性,作者弗裡曼也是以這三者作為研究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切入點,帶領讀者體會他那種潛移默化的「史學教育方式」,帶領讀者穿越回公元前5000年領略古代文明的興衰。
  • 為什麼羅馬在黑暗的中世紀能保留下來許多古羅馬遺址?
    市中心也從中心的古羅馬廣場周圍轉移到了臺伯河對岸的梵蒂岡地區。羅馬進入六十世紀的時候,人口為100,000人,但是到了570年,由於戰爭、圍困和饑荒,羅馬人口已經下降到了30,000人。直到最近一段時間,羅馬的人口數量仍然很少:在中世紀的後半段羅馬人口開始有所增長之後,羅馬教皇與阿維尼翁(Avignone)教皇之間的衝突使人口再次下降約一萬人。
  • 漢語拼音竟然是一個外國人發明的!
    一直以來,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當中,現在通用的漢語拼音,也就是拉丁字母拼音注音法是:「五·四」文學革命的一項成果,是「五·四」前後以錢玄同,章太炎、吳玉章等等為代表的一代中國文字學者的集體發明。 因為之前從沒見過哪份資料,把這份如此重大發明歸在某一人的名下,也沒聽說有誰或誰的子孫後代,要認領這份功業,這在我們這個有光宗耀祖傳統的民族來說,確實是很讓人驚訝的事情。
  • 十大手錶品牌最新出爐,至尊名表勞力士居然墊底
    江詩丹頓不僅傳承了瑞士的傳統制表精華,而且創新了許多制表技術,對制表業有莫大的貢獻。江詩丹頓在整個二十世紀推出了多款令人永世難忘的設計。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品牌的機械腕錶,無論是手動上弦還是自動上弦,至少有兩項技術、發明、專利、裝置來自於寶璣。如果把屬於寶璣的部分拿走,沒有一塊腕錶能夠正常運行。 每一塊機械腕錶上都有寶璣的影子,因此寶璣是最純粹的高級制表師品牌。
  • ...的最重要的20件工具,它們影響了人類文明的走向,改變了歷史的形態
    人類發明的某些工具,是可以開創一個全新時代的。是什麼工具支撐了農業文明的生產?鐮刀還是斧頭?農業文明時代,我們的祖先不用再過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中國的古代文明為什麼會長時間處於世界的巔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而又是什麼工具支撐了工業文明的發展?蒸汽機還是電力?如果把人類的歷史分為兩段,使用機器就是分段的節點。在那之前,人類的衣食住行都取決於大自然。
  • 偽造的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
    按理說,蒙古的侵略,帶來的應是燦爛文明的毀滅。怎麼反而是是歐洲隨之崛起?按歐洲自述,早期有過羅馬和希臘兩個引以為傲的燦爛文明。後來進入漫長的中世紀。再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文藝復興到現在。蘇格拉底,柏拉圖都是聞名於世的古希臘人物。生平都很詳細。生卒年也很精確。但就是這生卒年,讓我困惑。除了中國這種有長期系統記史傳統的國家。誰敢把兩千年前的事,精確到年。
  • 也聊漢語拼音之過
    這裡從浪費的角度來聊聊現代漢語拼音之過。金尼閣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首次準確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那些拉丁字母就是現代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1958年秋季起,洋人發明的那個漢語拼音方案成為我國小學生的必修課。不容置疑,漢語拼音為識字無師自通的中國人作出了最偉大的貢獻。然而也讓中國學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成都蕭邦手錶售後中心地點
    手錶採用時下流行的玫瑰金表殼材質,配以鱷魚皮錶帶。蕭邦手錶特別設計的白色陶瓷錶盤採用了黑色古羅馬時標,六點鐘位置的小秒針錶盤採用了當時懷表特有的「軌道式」刻度。運用柳葉形時針與分針的設計,讓人覺得比較儒雅的風格,整體搭配起來,就是讓人覺得很儒雅,很簡潔
  • 足不出戶漫遊古羅馬,大英博物館歷史繪本系列,尋找湯姆的遊戲
    聰明的人,都會更加注重對於歷史的回看,讀史使人明智,尤其是那些古老的文明,那些重大歷史事件的背後,藏著太多的人性的通病以及世界的客觀規律。當然,歷史中還有眾多的奇蹟,越是古老的民族,越是神秘。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它們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
  • 以圖證史2:西臺鐵器文明子虛烏有,鋼鐵是中華文明第五大發明之三
    這把刀長12.5釐米,寬2.4釐米,是中國最古老、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青銅器,被稱為「天下第一刀」,現藏於北京國家博物館。 那裡的人獲得了中國黃金和白銀,都拿來製作器物,不拿來當貨幣。(這一句也可以戳破漢代以前中亞以西「古希臘」「古羅馬」地區發行金幣銀幣是謊言) 再重複一遍:「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國……不知鑄鐵器。」 《漢書》這句話,明白無誤、無可置疑地宣判:在漢朝以前,中亞和西亞根本不懂得鑄造鐵器。
  • 是外國人發明了漢語拼音
    那麼漢語拼音之父到底是誰呢?漢語拼音的中國之路中國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切音字運動開始的。盧戇章(1854-1928)是我國第一個創製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廈門出版《一目了然初階》,公布了他創製的「中國切音新字」
  • 影響了整個西方發展的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究竟誰更厲害
    後來,希臘北部的蠻族人,入侵「克裡特島」,蠻族人與「克裡特文明」的文化相融合之後,便成了真正的「希臘文明」。再後來,已經「文明起來」的希臘,又被古羅馬人給野蠻地佔領了,這時期的「希臘文明」不得不融入了「羅馬文明」之中。
  • 建立在古羅馬文明上的「沐浴之城」,英國最高貴優雅的城市
    我一向喜歡光輝燦爛的古羅馬文明,而英國小城巴斯(Bath),就是建立在這種文明上的「英倫」範兒。從巨石陣駕車至巴斯,僅需1小時車程。進入老城區已是下午,英國特有的陰鬱天氣下,街道兩旁曲線優美的建築撲面而來。不由得暗自感嘆:不愧是被譽為「英國最高貴優雅的城市」。
  • 瑞士手錶排名十大瑞士手錶有哪些?
    瑞士手錶排名瑞士手錶在制表工藝最初幾乎全靠手工操作。1845年有了制表機械,出現大批生產,這個行業才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工業部門。在其後的一個世紀中,手錶產量迅猛上升,最高年產量曾達1.04億隻,佔世界總產量40%,幾乎全部為出口。全世界的出口手錶中,每10塊就有7塊來自瑞士。
  • 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學文字,希臘人把兩個流域稱為美索不達米亞!
    古代明代起源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兩個流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臘人把兩個流域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相當於今天的伊拉克。兩河文明時期最早的居民是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來到這裡的蘇美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