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2020-12-25 綜合快報小鼠

現在 教育 教學理論認為,數學教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是師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 發展 的過程.學生間的交往互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分工協作,交流討論,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即合作式學習.小學數學《程課標準(實驗稿)》把合作學習置於非常突出的位置,並把"學習與他人合作,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作為目標之一。合作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被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接受並用於教學實踐。筆者執教五年以來,多次在講聽公開課觀摩課後,與諸多同行進行深入探討,發現不少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理解不夠準確,在教學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及點:

1、合作小組分組不合理   許多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都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但由於諸多原因,如班級人數太多,致使小組容量過大,教師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裡頓時熱鬧起來,你一言我一語。有的學生乘機做小動作,並沒有按教學的目標執行,有想法的同學說起來沒人聽,沒想法的同學嘰嘰喳喳,沒有用心去聆聽別人的思維過程。另外,在分組時,主要以學習成績為標準,按成績高低均勻分組,沒有照顧學生的性格差異。成績較好的同學有的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只善於思考,沒有起到組織全組同學交流討論的作用,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效果。   2、小組分工不明   有的教師只是簡單的把幾個人分成一組,讓成績好的當小組長"管著"其餘組員,成員分工不明,互無責任,關係鬆散,沒有共同的凝聚力、向心力、競爭力、責任心,沒有組織協調者,誰想發言就發言,你一言我一言語各抒己見,討論缺乏頭緒,抓不住中心問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更無從談起。   3、課堂節奏太快,學生無時間合作交流   有的教師上課過分追求形式完美,課本內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諸多輔助性內容練習,教師的"一環緊扣一環",緊鑼密鼓的快節奏上課,往往使學生對一個問題還來不及思考安全,來不及交流討論,教師就已提問,迫的學生只是交換補充答案,根本沒時間去探討思維過程與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真正關注學生的合作情況,沒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是合作學習流於形式,走了過場。

4 教師的評價簡單,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許多教師提問時往往只從一組中選取成績好的學生回答,以該同學的回答作為對小組的依據,沒有顧及其他學生組員是否有同樣的想法,從而是合作學習變成了一個人代表一個組,其他同學只是附和沒有真正積極地參加進來,久而久之,不少學生從思想上附和而過,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   以上幾個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違背合作學習的初衷,筆者經過反覆的實踐,並結合在市骨幹教師培訓會上的啟迪,認為應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1、分組 科學 ,搭配合理   我所執行的班級有64人,在與班主任教師的共同商討研究下,採取了4人一組分組方法,若人數太多會致使部分同學沒時間發言,沒辦法和別人交流,小組成員搭配致意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組間同質"即各小組不用成績學生比例男女比例大體適當,並隨成績的變化而做動態調整,使各小組公平競爭;"組內異質"不僅只各組成員間學生成績差異,更要注重學生的家庭環境差異,使小組分組時合理混合搭配。以利於學生的優勢互補,相互幫助,力爭最大限度發揮小組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受益。

2、分工明確,及時合理   合作式學習,交流式學習時通過群體多邊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職責的互動性學習,分組分責時,我採取一個成績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讓你組長,負責分配在合作學習中的任務,發言順序, 總結 匯報及事宜,且應在平時對組長進行行之有效的指導,從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條不紊、既省時、又高效。這樣的操作使得學生在輕鬆學習、愉快學習後取的優異成績,通過成績,體驗學西快樂質感,由快樂而積極主動,形成一良性學習循環,另外各族設置一個中心發言人,負責整理總結本組各成員在學習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績,階段性進步及收穫結果以便及時向老師和全班做出總結性匯報。還有,在小組剛剛成立之時,應加強對各組長的及時、有效的指導,使其小組合作學習時避免亂糟糟,雜亂無序,使其穩健 發展 ,如時間充分可安排幾個組在教師"手把手"式指導,是組員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從而使小組合作交流更有效,更有操作性。   3、內容難度適當   我們所設置的合作學習內容,要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學生既可以解決問題,又不很輕易地完成,必須經過一定的動腦思考、交流才能獲得。最初設立小組時,教師可適當設置相應的學習梯度臺階,先輕鬆的而又經過合作才能獲得成功體驗,穩定住小組的集體性,在經歷一個階段之後要注意臺階過多的問題,減少臺階,使學生感到獨立學習有一定難度,合作學習有很大收穫使學生能自覺的融入到學習中去,從而自覺尋取他人的幫助合作與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義、有價值,學生才會有興趣,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才不至於走過場,流於形式。

4、評級 科學 ,激勵充分   小組合作學習是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學生的回答是全體成員交流合作的結果,代表著小組的成績,所以,教師既要提成績好的學生也要體成績一般或成績差的學生,既要提結果,更要提過程,比如開始是怎樣個人持有不同觀點,怎樣應觀點不同而爭辯,最後如何形成統一意見。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評定小組成績,這樣做,就能使學生懂得合作學習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勵學生主動合作,互相幫助,從而帶動成績差的學生,將個人力量凝聚成團體精神。為了使評價公平合理,對同一問題應由個組成績相當的同學回答,避免組間競爭,應評比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結果帶來學生對教師的異議。   5、教學重結果更重過程   現階段小學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教學要以人的發展為前提,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學會合作,學會傾聽與表達,學會幫助別人,學會是別人得到幫助。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從合作學習的過程出發,考慮如何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如何引導學生交流,而不是單純的強化訓練、鞏固,要關注教學過程中因內容調整而使教案為動態的"教案",使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對學生的一丁點成績,一丁點進步也要及時鼓勵。內容要設計的少而精,給學生以足夠的交流時間。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教學及學習方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緊要使用,更要結合我們及我們的學生實際選擇有效地應用到 教育 教學工作中去。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對學習方式的影響
    目前,在小學學科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方法已達成共識,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於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在學生需要學習的所有學科和活動中都有合作學習,然而數學嚴謹而強烈的邏輯性和抽象性使小學生:感到枯燥和困難。
  • 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有什麼要求
    1、學生自主學習現代教育的特點充分體現了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不僅說明了教學的目的,而且表明學生在掌握方法之後能夠獨立獲得知識,尋求發展。在教學中,給予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主動探索新知識的學習主動性,是對學生自身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而更容易可以掌握問題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因此教師應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積極思考的良好素質。2、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被稱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因為他可以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素質。
  •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學方式的轉變
    自全面推行新課程課改實驗以來,我校老師一直圍繞 「新課程改革」進行教學實踐研究,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是一種教學形態,集中表現為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實施新課程改革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
  •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課堂教學的設計原則
    因此,在具體開始合作學習時,我們必須把握一個重點,那就是課程的進度如何安排。比如說,課堂中哪一個具體的環節具體時間的花費是需要重點把握的。其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明確哪些內容使用合作學習是必須的,具體要花費多長時間進行合作學習。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適當的時機介人到合作學習當中。如思考環節出現無法解決的難題時,就是使用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
  •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考點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1、語文課程的定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2、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考點二】小學數學課程標準1、定位:體現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2、總體目標: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度。3、內容目標: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際與綜合應用。
  • 小組合作學習操作參考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公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二、小組分配    1、分配原則:同組異質、異組同質。
  •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案例「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第五冊第43頁例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學目標]第一,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探索通過相互交流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第二,讓學生逐漸意識到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計算的方法,還來源於生活。學好數學,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其學習興趣。[教學重點]掌握將乘法與加減法結合起來的計算問題。
  • 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中期報告
    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中期報告課 題 名 稱: 《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批准號: 課題承擔人 : 所 在 單 位 : 》課題實施情況,布置近期工作,然後課題組成員匯報交流《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各學段實施過程;最後XX作總結講話。
  •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第一部分 前言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 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語文學科小組合作學習專題匯報活動
    學以致用,探索求真 ——中和小學語文學科小組合作學習專題匯報活動四川行知教育網訊:「沒有永遠的博學,只有永遠的學習;沒有永遠的聰明,只有永遠的思考;沒有永遠的智者,只有永遠的學者。」和美教師的學習一直在路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以及當前構建生本課堂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搭建了提高效率的平臺。為了使合作學習更加有效,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 指尖上的數學 上橋南開小學「超腦麥斯」課程讓合作成為習慣
    11月13日,臺灣數學名師王聖昌給重慶市沙坪垻區上橋南開小學校4年級學生帶來的一堂「超腦麥斯」創意思維數學課。課程不僅巧妙設計了各項任務,還充分地把課堂交給學生,在指令不斷被完成的過程中,悄無聲息地培養起學生的合作意識,讓觀摩老師們受益匪淺。
  • 德州經開區尚德小學裡的「別樣」小組合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常學藝 通訊員 董九雪 張雪芳 陳英超近些年,課程改革如同一縷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乘著這縷春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袁橋鎮尚德小學的「別樣」小組合作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當今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形式,不僅能培養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等方面的能力,還可以營造一個開放、平等、融洽的學習氛圍。」尚德小學校長朱增峰介紹,改革後的課堂是鮮活的有趣的,不僅讓孩子們找到了快樂成長的空間,也讓老師們堅定了教育的理念與發展的方向。
  • 教師招聘考試之新課程小學數學學習評價
    1.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你對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認識。答: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是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 [文章互動]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熱點分析
    雖然增加了現實幾何的內容來充實幾何課程,但以降低對學生思維水平的要求為手段,來適應大眾數學的潮流,這是否意味著數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是值得思考的。初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呈現出比小學階段更嚴重的趨勢,後進生所佔的比例較大,特別在初中二年級表現得尤為明顯。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
  • ...智力落後兒童 數學教研組 小學數學教材 新課程標準 珠心算...
    直到上世紀90年代,珠算還是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的一項內容,但在之後被取消。專家研究發現,珠算不僅是可靠的計算方法,還是智力開發的很好載體,甚至有助於智障兒童的康復。為此,專家呼籲,珠算能否重歸小學課堂?
  •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檢測試題及答案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檢測試題及參考答案一、填空題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 2、 工具性 與人文性 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 城關一小開展「小學新課程標準」專題培訓
    為了提升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加強教師對專業課程標準的解讀和運用,城關一小於2020年3月31日,開展了主題為「小學新課程標準」的專題培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教務處要求全體教師在各自家中進行學習。本次培訓內容以語文和數學的課程標準為主,根據學科不同, 培訓分為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和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培訓。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主要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內容有課程性質與地位、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內容有總體目標與內容和學段目標與內容;第三部分「實施建議」,內容有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建議。
  •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檢》測試題及答案二
    【導讀】《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檢測試題及參考答案一、填空題 1、語文課程地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地語文素養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地特點 、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方式 、努 成功學員:
  • 《小學數學教學裝備配置標準》的內涵與教育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落實課標要求,建立適合新課程標準實施的義務教育學科教學裝備,進而有力支持和推動課程改革,滿足當前和未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核心素養的要求,教育部組織專家修訂發布了義務教育階段6個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 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與合作
    ,而是應當根據所教學知識、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創建多樣化的合作形式、合作活動,讓小組合作更加靈活,讓學生始終保持合作學習的新鮮感。例如,開展合作遊戲,舉行如「單詞王」的遊戲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搶答教師念出的單詞,答對得多的小組勝利,以競賽帶動學習。又如,開展合作表演活動。在小學英語課本中有很多情景故事、情境對話,在教學時,教師就可讓小組內成員分別扮演情景故事中的角色,分組表演,再由其他小組評價該組學生表演水平,指出表演的不足,從而實現組間合作,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