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腫道麻】抗氧化劑與活性氧在腫瘤中的複雜相互作用

2020-12-24 騰訊網

編譯:湯潔;審校:張軍,繆長虹

活性氧(ROS)在組織內穩態、細胞信號傳導、分化和存活中發揮重要作用。2020年,Isaac S. Harris等人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題為《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Antioxidants and ROS in Cancer》的綜述,介紹了ROS的類型及其在促癌和抗腫瘤中的作用,並討論了對腫瘤發生過程中內源性和外源性抗氧化劑的最新進展,以及轉錄因子NFE2相關因子2(NRF2)異常激活抗氧化程序對腫瘤發生和轉移的影響。現介紹如下:

背景

ROS是指包含並參與活性氧電子轉移的分子,在組織內穩態中發揮重要作用,調節信號傳導、分化、促進細胞損傷和死亡,其水平受細胞抗氧化防禦系統的嚴格調控。雖然ROS通常聚在一起,但ROS是一類不同的分子,對細胞過程的影響複雜,既有促癌作用,也有抗腫瘤作用。活性氧的不同形式、來源和主要目標見圖1。

圖1:活性氧種類(ROS)

超氧化物

作為由分子氧與線粒體電子傳遞鏈複合體I/III經電子轉移反應得到的一類物質,超氧陰離子(O2-)活性中等。在超氧化物歧化酶或不涉及酶作用的情況下,其很容易被歧化成過氧化氫(H2O2)。由於其帶有負電荷,因此無法經膜擴散。此外,某些類型的細胞(如中性粒細胞)也能夠通過NADPH氧化酶產生大量的胞外O2-。在細胞中,它能夠直接作用於鐵-硫(Fe-S)簇進而釋放出Fe。此外,O2-還可與一氧化氮(NO)反應生成過氧亞硝酸鹽(ONOO-)。而ONOO-與蛋白質反應能夠導致胺基酸的氧化或硝化,引起DNA雙鏈斷裂,誘發脂質發生過氧化反應。

過氧化氫

作為機體O2-的代謝產物,儘管H2O2同樣具有中等活性。作為內質網(ER)中氧化蛋白質摺疊過程中的一種代謝產物,H2O2也可由Ero1產生,可經膜擴散,是蛋白質氧化反應的主要活性氧參與者。低水平(1-10 nM)的H2O2在氧化氧化還原信號中起重要作用,而高水平(100 nM)會引起氧化應激。

過氧自由基

由於O2-和H2O2均為中等活性,因此大多數源於ROS的細胞損傷均是由其代謝產物所引起。其中,氫過氧自由基(OH·)由H2O2生成,是所有ROS中活性最強的代謝產物,在芬頓反應中能與鐵離子(Fe2+)反應生成OH·。此外,O2-還可通過將Fe3+還原為Fe2+來促進OH·的形成。

脂質過氧化物

由於含有碳碳雙鍵(不飽和鍵),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含有對脂質過氧化反應極為敏感的活性氫原子,對胞內脂質雙層的完整性非常重要。OH·能引發脂質過氧化,導致脂質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自由基形成,與PUFA在增殖反應中反應生成過氧化脂質。過度的脂質過氧化與鐵依賴的細胞死亡形式之間存在密切相關相,即所謂的「鐵死亡」。

活性氧的促腫瘤作用

ROS通過氧化核酸鹼基來誘導DNA損傷。修復這些改變的鹼基會導致突變。輻射是最廣為人知的活性氧來源之一,也是腫瘤發生發展的一大誘因。ROS還可通過影響蛋白質功能來改變細胞過程(見圖2)。ROS的作用與蛋白質氧化程度密切相關。溫和的氧化反應過程能夠促進細胞信號傳遞,通常是可逆的,允許蛋白質活性和信號網絡快速變化。過度氧化會導致末端氧化(磺酸)和蛋白質功能完全喪失。雖然不可逆的半胱氨酸修飾對蛋白質功能有害,但可逆的修飾可以在應激期間起保護作用。由於蛋白質修飾能夠通過激活抗氧化劑(KEAP1)或代謝(GAPDH、PKM2)程序來促進ROS代謝,因此能夠在適應氧化應激中發揮關鍵性作用。此外其他可逆的修飾也可內源性發生,包括結合作用和穀胱甘肽基化,既可保護蛋白質免受末端氧化,又可改變它們的功能以促進新陳代謝重連。

圖2:氧化蛋白修飾

內源性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是指一類能夠參與ROS清除過程的酶或輔助因子(見圖3)。其中最豐富的內源性抗氧化劑是代謝輔因子穀胱甘肽(GSH)。作為三肽,GSH通過兩步過程合成。第一步,穀氨酸-半胱氨酸連接酶催化亞基(GCLC)催化穀氨酸和半胱氨酸發生縮合反應;第二步,穀胱甘肽合成酶(GSS)與甘氨酸結合形成三肽。雖然半胱氨酸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這一途徑的限速代謝物,但穀氨酸和甘氨酸也可限制穀胱甘肽的合成。穀胱甘肽是穀胱甘肽S轉移酶(GST)和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清除活性氧的輔助因子。GST和GPX酶由多個家族和異構體組成,並且尚不清楚每種酶的確切靶標。除了依賴於GSH的抗氧化系統外,硫氧還蛋白(SRX+TXN)抗氧化網絡還能再生出一類對H2O2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過氧化物氧化還蛋白酶(PRDX)。與豐度較高的GSH代謝物不同,TXN是一種小蛋白抗氧化劑,含量較低。TXN體系可還原PRDX的二硫鍵,而SRX則可以對PRDX(其被過氧化為亞磺酸)進行還原。不同但高度同源的PRDX和TXN蛋白定位於線粒體或細胞質,但每個亞細胞系統的相對重要性以及它們之間的串擾尚不清楚。氧化型GSH和TXN均由還原酶以NADPH為電子供體再生。無論是正常組織還是惡性組織中,這些途徑都是互補的。氧化損害能夠起到促進GSH和TXN系統中酶表達過程,表明它們之間在緩解氧化應激方面可能存在協同作用。

內源性抗氧化劑在腫瘤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發生的階段。抗氧化劑通過阻止ROS誘導的DNA氧化和隨後的DNA損傷,在預防腫瘤發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抗氧化系統參與致癌物的解毒,因此其在阻止ROS誘導的腫瘤發生中的直接作用尚不清楚。相比之下,抗氧化蛋白在腫瘤進展中能夠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圖3:抗氧化劑類型

內源性抗氧化劑對腫瘤發生的預防作用

通過對ROS的清除,抗氧化劑可在預防機體損傷或癌變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GPX在多種模型中已被證實防止致癌物和ROS誘導的腫瘤發生。其中,在小鼠結腸癌模型中,抑制GPX3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發生。SOD2表達降低的小鼠均存在更高的DNA損傷和腫瘤發病率。同樣,TXN體系的作用也與上述物質相類似。PRDX1的丟失會導致DNA損傷積累和老年小鼠腫瘤發病率的增加。PRDX1作為PTEN的還原劑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而PRDX6的缺失則會加速HPV8誘導的皮膚癌發生。GSH和TXN可共同起到腫瘤預防作用,而氧化DNA的積累足以促進小鼠腫瘤發生。在沒有任何致癌因素的情況下,恢復DNA中8-氧代脫氧鳥嘌呤的OGG1的丟失能導致小鼠出現自發性肺癌。因此可以看出,內源性抗氧化劑在腫瘤預防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內源性抗氧化劑對腫瘤進展的支持作用

GPX能夠在腫瘤進展過程中有效清除ROS的產生,尤其GPX4可通過抑制脂質過氧化和鐵死亡而發揮其重要作用。細胞的鐵死亡過程涉及多個子過程,包括使用抗氧化劑輔助因子泛醌(CoQ10)的GSH非依賴性途徑。經歷上皮-間充質轉化(EMT)的耐藥腫瘤細胞對鐵死亡更為敏感。TXN體系的組成部分,如TXN和TXNRD1,能夠促進腫瘤生長。PRDX1和PRDX4在惡性腫瘤組織中的表達升高,有助於腫瘤的生存,PRDX6過表達還會加速惡性腫瘤進展。超氧化物代謝產物同樣在腫瘤進展中起重要作用,通過銅螯合劑抑制SOD1可以阻止肺腫瘤的發生;靶向TXN或SOD1抗氧化系統會損害O2-暴露後肺癌細胞的存活。因此,內源性抗氧化計劃將為支持腫瘤的進展和生存能力提供重要的支撐。

外源性抗氧化劑

動物研究常使用外源性抗氧化劑來治療腫瘤,並分析胞內ROS物質在各種腫瘤過程中的因果作用。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外源性抗氧化劑為N-乙醯半胱氨酸(NAC)。接受NAC處理的試驗組個體能夠通過防止DNA氧化和隨後的突變事件來抑制由p53缺失導致的淋巴瘤和肺癌的生長。此外,NAC還能起到擾亂HIF1a穩態以及幹擾肝細胞異種移植瘤的作用。最近涉及NAC的研究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腫瘤的發生。通過補充外源性NAC能夠促進包括黑色素瘤和肺癌在內的多種基因工程小鼠腫瘤模型的發生、進展和轉移。然而補充NAC對細胞氧化還原狀態的影響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雖然NAC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促進穀胱甘肽的合成,但其抗氧化功能的主要實現途徑是產生硫化氫和蛋白質過硫化。重要的是,蛋白質過硫化物可以被還原以再生未修飾的硫醇。

一方面,抗氧化劑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自身會發生氧化反應,另一方面,抗氧化劑具有非依賴效應,均使得探究其確切功能變得十分複雜。作為常見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或抗壞血酸)可通過飲食攝入並吸收。最近的研究表明,維生素C會自動氧化成脫氫抗壞血酸(DHA),從而增加細胞內的氧化應激。此外,維生素C還可以通過促進TET2的活性而祈禱負向調節造血幹細胞(HSC)的功能的作用。如前所述,NAC可以產生H2S,影響代謝和信號通路。綜上所述,在使用外源性抗氧化劑以分析和解釋細胞內活性氧對腫瘤生物學的影響時必須持謹慎態度。

活性氧解毒在腫瘤中的異常激活

在多種腫瘤類型中,抗氧化轉錄因子NRF2的異常激活是細胞抗氧化程序促腫瘤作用最有利證據。NRF2的水平受到其與KEAP1的關聯限制,KEAP1以NRF2為靶標進行蛋白酶體降解。在細胞暴露於氧化或電應激後,KEAP1上的半胱氨酸殘基被修飾,導致NRF2泛素化和NRF2積聚受損。NRF2促進抗氧化系統中許多基因的轉錄。NRF2的積累在腫瘤中很常見,表明抗氧化防禦的增強在腫瘤形成過程發揮作用。NRF2在不同類型腫瘤中積聚的機制各不相同,NRF2和KEAP1的突變破壞了NRF2的正常降解。肺癌患者體內存在NRF2外顯子跳躍導致KEAP1結合域缺失的情況,同時癌基因驅動的轉錄可以增加NRF2表達的水平。啟動子甲基化、p62介導的螯合作用以及富馬酸和甲基乙醛修飾導致的KEAP1失活同樣會導致NRF2的積累。

目前,研究人員已針對NRF2在腫瘤發生特定階段的作用進行了詳細分析(見圖4)。NRF2與癌基因驅動的肺癌的發生和發展以及p62驅動的胰腺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之間存在密切相關性。此外,KAEP1缺失增加了由KrasG12D/p53缺失或PTEN缺失和Myc驅動的肝腫瘤負荷驅動的肺腫瘤模型中的腫瘤負擔。NRF2的激活與ROS水平的降低和DNA氧化損傷以及代謝過程的激活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相關研究已經證實,NRF2在抗氧化防禦和增殖過程方面涉及多個代謝途徑,其中包括PPP和絲氨酸的生物合成,因此其在腫瘤進展的某些階段可能在抗氧化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此外,NRF2的激活會導致系統性半胱氨酸發生廣泛變化,這表明NRF2對新陳代謝的影響可能並不局限於直接的轉錄靶標。

圖4:NRF2在不同癌變階段的複雜作用

「論腫道麻」點評

ROS對腫瘤轉移的影響複雜,且存在一定的矛盾。研究證明,在很多情況下ROS均能促進腫瘤轉移。相反,細胞從細胞外基質(ECM)中分離會導致氧化應激,從而限制循環中的生存,抗氧化劑具有保護和促進轉移的作用。NRF2對轉移的影響具有高度背景依賴性,並且其可能會受到組織類型、NRF2劑量以及ROS依賴和獨立效應的影響。在相同的組織和遺傳環境中,KEAP1功能喪失所產生的影響及影響程度也可能依賴於環境。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了解特定的LEAP1突變或NRF2激活程度對腫瘤的生長和進展是否存在不同的影響。

綜上所述,摒棄ROS和抗氧化劑對腫瘤生物學影響的「一刀切」觀點,將有助於調和這些分子在不同研究中似乎相互矛盾的許多影響。本研究的觀點也與最近的相關研究相一致,即存在具有不同功能的活性氧池。NADPH氧化酶衍生的ROS可促進腫瘤細胞增殖,而TIGAR缺失引起的ROS則作用相反。NADPH氧化酶產生細胞外O2-,而TIGAR通過支持PPP來保護細胞內免受ROS的傷害。此外,未來在針對抗氧化劑機制解釋以及全身基因敲除進行的研究中,需要考慮抗氧化劑程序在微環境中的作用。研究已證實,這些細胞群的功能既依賴於抗氧化程序,也依賴於活性氧的產生。與此同時,要明白ROS在細胞中的有益或有害作用並不一定相互排斥。隨著基因篩選技術以及基因組技術等分析方法的進步,人們對對活性氧和抗氧化途徑的複雜性的理解一定會逐步加深。

編譯:湯潔

審校:張軍,繆長虹

原始文獻:Harris IS, DeNicola GM.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Antioxidants and ROS in Cancer. Trends Cell Biol. 2020 Jun;30(6):440-451.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論腫道麻」系列回顧:

178.適者生存:骨髓源性抑制細胞如何在惡劣的腫瘤微環境中生存

176.抑制外泌體PD-L1可誘導全身抗腫瘤免疫和記憶功能

175.腺苷代謝:腫瘤治療的新興概念

174.靶向調控糖代謝增強免疫治療:間歇性禁食和熱量限制的循證依據

173.腫瘤的「免疫評分」

172.硫化氫調節髓源性抑制細胞功能而發揮抗腫瘤作用

170.靶向腫瘤轉移:將腫瘤細胞轉變為脂肪

169.生長因子信號通路中的癌基因擴增使腫瘤依賴於膜脂重塑

166.T細胞共刺激的代謝效應在抗腫瘤免疫中的作用

165.ERAS與結直腸腫瘤術後併發症

159.術前應用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可降低乳腺腫瘤轉移風險:一項II期臨床隨機對照試驗

158.手術應激與腫瘤進展

157.隔日禁食:一種安全的熱量限制替代方案

156.補充GM-CSF和阻斷PD-L1可減少膀胱癌術後局部復發

155.靶向代謝調節免疫反應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

相關焦點

  • Nature:活性氧ROS實際上可能抑制腫瘤生長
    抗氧化劑能清除細胞中的ROS,也被用來治療癌症。而這一發現表明抗氧化劑可能造成的害處要比好處大---造成併發症,而不是阻止疾病發生。諾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一名癌症生物學者Zachary Schafer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這是一項傑出的和非常有意義的研究,進一步表明ROS在腫瘤發生過程中所起的雙重作用」。
  • 線粒體代謝:腫瘤治療靶點
    線粒體ETC滿足腫瘤細胞的生物能和生物合成需求 TCA循環除了在支持腫瘤細胞合成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外,還在某些腫瘤背景下產生致癌代謝物。儘管大多數腫瘤細胞包含功能性線粒體,但仍有一小部分顯示出TCA循環中蛋白的突變從而導致致癌代謝物的積累。
  • 吃「抗氧化劑」真的能延緩衰老嗎?(上)-虎嗅網
    人們認為,自由基會破壞人體中的各種分子,從而導致衰老,因此從外面補充各種「抗氧化劑」可以起到抗衰老作用。但是,衰老的活性氧理論可能並不完全正確,「抗氧化劑」的作用也不一定是正面的。再加上這個理論形象易懂—— 「活性氧」是「壞」的,「抗氧化劑」是「好」的——這樣的想法幾乎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那麼,人體內的活性氧物質是怎樣產生的呢?活性氧的產生是命中注定人體中有多種化學反應可以產生活性氧,產生活性氧的地方主要是在線粒體中。
  • 身體麻和腫是什麼意思
    身體麻和腫是什麼意思呢?中醫裡面常喜歡說這麼一句話,叫做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如果我們的身體循環是通暢的,嘛呢就不會出現酸麻腫脹痛的感覺,但是為什麼不通,就會有酸麻腫脹痛的感覺呢?麻是什麼意思?氣血沒送過來,就會感覺到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蹲在那兒的時候,你會忽然發現腿很麻,為什麼呢?因為你蹲下來之後膝蓋彎曲,氣血過不去了,這個地方就會出現暫時性的失覺,身體的警告就是麻。那為什麼會腫呢?
  • Developmental Cell:想要傷口好得快,也許活性氧有幫助
    該結論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生物學家發現的,「活性氧」——包含氧氣的化學活性分子,如過氧化物,通常被稱為自由基——在實驗性動物秀麗隱杆線蟲體內自由基對皮膚傷口癒合是非常重要的。在一篇發表在10月13日出版的《細胞發育》雜誌中,研究人員發現,線粒體自由基生成不僅是皮膚傷口癒合的必要因素,也增加了活性氧(ROS)種類的水平,實際上也可以使傷口癒合得更快。
  • 後鞏膜葡萄腫是「腫瘤」嗎?
    後鞏膜葡萄腫是「腫瘤」嗎?,急切地問道:「醫生,我的眼睛裡長腫瘤了嗎?一般來說眼軸長為26~27 mm者中,後鞏膜葡萄腫發生率較小。而在軸長為大於33mm者中,可高達8%以上。在B超檢查圖片中看到後面的球壁不是均勻弧形,而是呈錐形,在報告中往往會打上後鞏膜葡萄腫的診斷。因此當您拿到這樣的B超報告,不必驚慌。這不是腫瘤,而是提醒您已成為病理性近視患者。
  •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腫瘤|腫瘤微環境|內質網|-健康界
    活性氧:內質網中的蛋白質摺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個細胞器的氧化還原狀態。細胞內活性氧(ROS)的積累對外界條件的反應或由不同的信號事件引起,可以極大地擾亂內質網蛋白表達。低pH:癌細胞利用有氧糖酵解作為中心代謝途徑,從而產生乳酸,降低周圍微環境的pH值。
  • Cancer Cell:與惡魔共舞的活性氧自由基
    2015年7月6日/生物谷BIOON/--低濃度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可以觸發癌細胞的產生,但是因為這些氧自由基的存在,癌細胞也變得更加脆弱。在最新一期的《Cancer cell》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中,Harris和他的同事們,通過增加普通細胞內的氧自由基應激壓力,發現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產生和腫瘤的發展。因此,有策略地針對細胞內的抗氧化自由基系統,可以為癌症治療提供新的方向。低濃度的活性氧自由基可以改變部分蛋白的結構。
  • 睡眠不足可通過腸道中活性氧的積累導致死亡
    睡眠不足可通過腸道中活性氧的積累導致死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14:21:45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Dragana Rogulja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可通過腸道中活性氧的積累導致死亡
  • 獨特的抗氧化劑——艾地苯醌(上)
    艾地苯醌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它能抑制脂質過氧化,保護細胞膜和線粒體免受細胞新陳代謝所帶來的氧化損傷,即防禦內源性老化。紫外線輻射(UVR)產生的活性氧(ROS)在光致癌變和環境誘導老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過程也稱為光老化或外在老化。些研究稱,紅外輻射和可見光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這類損害。
  • 經常有酸、麻、腫、痛、癢的感覺,是怎麼回事?分別暗示啥問題?
    有時候小毛病,比大病還折磨人,身體酸、麻、腫、痛、癢,就是生活中常見的小毛病。若能了解其中原因,對預防它們的出現是很有好處的,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藏在這些小毛病背後的原因。為什麼會酸?麻又是怎麼回事?麻最能想到的就是血管,人的血管不好了,就會有麻木感,比如血管堵了,血液粘稠了等。老年人四肢發麻就很常見,其原因大致就是血管不好了。年輕人發麻,多是肢體受到了壓迫,使得四肢氣血供應不暢,而出現的麻木感。
  • Nature communication:非經典WNT受體相互作用 抑制腫瘤轉移
    近日,來自同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他們關於LRP5/6 在frizzled介導的腫瘤轉移中發揮抑制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wnt受體frizzled及其共受體LRP5/6能夠發生直接相互作用,並且這種相互作用受到LRP6胞外結構域的調節作用。
  • 腿腫伴下肢疼痛要注意 警惕骨腫瘤
    很多人都不把腿腫當回事,殊不知,腿腫疼背後,可能隱藏著一些疾病。中國人有句老話:「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指的是男人怕腳腫,女怕頭面部腫。造成腿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全身重要臟器的原因,也可能是下肢局部的原因,要詳細分析。
  • 腎不好眼袋腫的圖片
    核心提示:腎不好眼袋腫多可能是腎炎等腎功能不全的一種表現,腎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洩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分泌多種活性物質,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腎炎是由免疫介導的、炎症介質(如補體、細胞因子、活性氧等)參與的,最後導致腎固有組織發生炎性改變,引起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的一組腎臟疾病,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在慢性過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機制參與。
  • 孩子胸前腫了個包,不是劍突,那是腫瘤嗎?
    圖片來自:https://med.stanford.edu/ 但是如果這個部位之前沒發現,突然出現包塊,還會進行性的增大,長的很快,那就很嚇人了,會不會是腫瘤呢?
  • 「抗氧化劑可致癌」太武斷 維生素不可亂補
    回放:   近日,關於「藍莓、花椰菜等都無法預防癌症,甚至會增加致癌風險」、「抗氧化劑不延壽反致癌」的說法在網上傳播,顛覆了人們希望通過補充抗氧化劑防癌、防衰老的日常思維。   疑問:   抗氧化劑還能不能吃,應該怎麼吃?
  • 脖子腫一個「包」,一碰就疼,是咋回事?醫生:或是腫瘤轉移信號
    王女士如今40歲,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脖子腫了一個「包」,摸起來軟軟的,不知道到底是什麼。不過王女士有個親戚,前段時間查出了甲狀腺癌,也是脖子上腫起來一塊,王女士便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甲狀腺癌,於是趕忙去做了檢查,檢查顯示王女士脖子上腫起來的「包」只是淋巴結腫大,並不是腫瘤,王女士聽了之後,心終於放了下來。
  • 營山茶多酚抗氧化劑成分-山東西唐生物科技-邯鄲之窗
    在植物、藻類和藍菌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高輻照強度下,同樣會產生活性氧物種,但是類胡蘿蔔素作為光保護劑吸收過度強光保護細胞,①具有優良的抗氧化效果;②本身及分解產物都無毒無害;③穩定性好,與食品可以共存,對食品的感官性質(包括色、香、味等)無影響;④使用方便,價格便宜[1]。(1)抗氧化劑按來源可分為人工合成抗氧化劑(如BHA、BHT、PG等)和天然抗氧化劑(如茶多酚、植酸等)。
  • 日本研究發現:負離子是致癌活性氧的剋星
    日本研究發現:負離子是致癌活性氧的剋星 10:44  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 益膚科普丨號稱「最強抗氧化劑」的蝦青素,到底有多神奇?
    抗氧化是一個多方面的清除自由基的工作,維生素C、維生素E都是抗氧化劑,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和這些傳統抗氧化劑相比,有一種成分的抗氧化能力簡直逆天,清除自由基能力是維生素C的6000倍,維生素E的1000倍.......它就是蝦青素。蝦青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