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9月18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王妍)「萬裡長江是課堂,將大學辦在工地,將工程建設項目轉化為教學內容,理論和實踐要結合交替進行,強調技術技能培養,突出實踐應用,我們要繼承好他的教育教學理念。」16日,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打造的「故事長江」系列思政公開課開講,黨委書記向家文以《從萬裡長江走來,走向更遠更輝煌——長江邊的學府,工院人的家園》為題作第一講,向全體思政課教師及學生講述「長江」的故事。
「長江工程大學因水而生,從萬裡長江中走來,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所以『長江』冠名的大學。建校61年,學校培養了數以萬計水利水電人才,他們奮戰在大江南北、長江上下,為長江治江偉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向家文以學校光輝的發展歷程為脈絡,講述了學校61年來、在各個辦學歷史階段,立足水利、服務長江的故事,同時他還展示了1959年林一山就創辦長江工程大學親筆給周總理和水利水電部的報告。
「長江工程大學的校名,蘊含著『厚重的歷史、不變的初心』。第一份招生簡章名稱是『壯麗的河流、偉大的事業』。當時林一山校長提出『萬裡長江是課堂』,將大學辦在工地,要將工程建設項目轉化為教學內容,理論和實踐要結合交替進行,強調技術技能培養,突出實踐應用,我們要繼承好他的教育教學理念。」
向家文講述的第二個部分是「傳承光榮,開創未來」。「我們要以感恩之心回望過去,以再創輝煌之情面向明天。為學校謀發展,為師生創未來,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重任。61年來,歷代長江工院人凝聚了「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勇氣,質樸實在、甘於奉獻的作風,一往無前、敢為人先的膽略,直面困難、永不言敗的豪情。我們要弘揚好這種辦學精神,走好第三次創業發展新徵程,努力把學校建成在湖北有貢獻、在行業有地位、在社會有聲譽的有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
在講座最後,向家文寄語同學們,胸懷遠大理想,努力把自己鍛造成擔當民族復興偉業的時代新人;練就過硬本領,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踐行知行合一,努力把自己錘鍊成品德高尚、引領風氣的青春力量。「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哺育了華夏兒女。它蘊含的精神是一往無前、無私奉獻, 同學們要踐行 『忠誠、乾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學好文化知識,錘鍊技術技能,努力成為新時代大國工匠,為長江經濟帶建設,為長江大保護服務。」
據悉,「故事長江」系列思政公開課,是該校推進「三全育人」改革、落實「五個思政」育人,結合學校實際打造的創新思政工作品牌。向家文表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承載著我們民族昨天的記憶,彰顯著我們民族今天的精彩,寄託著我們民族美好的未來,蘊含著寶貴的、豐富的育人元素,學校因長江而生,要精心打造「故事長江」系列思政公開課這個育人工作品牌,講好長江的歷史故事、生態故事、地理故事、人文故事、建設故事,讓學生認識長江,築牢學生成長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