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年度教師吳又存:用一輩子上好一門思政課

2020-12-15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剛剛過去的暑假,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幾乎沒有休息。作為全國優秀思政教師代表,他一直受邀在全國各地進行教書育人心得的宣講。今年3月18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在京召開,吳又存成為湖北省唯一發言的教師代表。他說:「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要讓思政課情真意切、發自肺腑、激情澎湃,為學生成長成才亮起一盞指路明燈。」

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 彭年 攝

從教26年來,吳又存潛心鑽研教育教學方法,從青少年身心特點出發,以情育情,以智啟智,精心策劃每一次課,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創新課堂形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思想品格。他常說:「要讓思政課有意義、有意思、有力量,用一輩子時間上好課,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善用情景式教學

激發學生興趣

吳又存是全國優秀政治教師、省特級教師,他的思政課注重調動興趣、緊貼現實、結合實踐。尤其是每屆新生的第一節思政課,他往往不講課本知識,而是採用情景表演、小組討論、案例解剖等方式,啟發學生思考思政課與個人成長成才的內在聯繫,為學生打開興趣之門。在課堂上,他經常通過吟誦詩詞增強思政課的畫面感,在課堂上點燃「詩情畫意」。

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 彭年 攝

教學中,吳又存注重挖掘教材蘊涵的情感因素,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激情。在講授「孝敬父母」時,他會用「母親走街串巷賣冰棒、賣饅頭供他上學」的真實經歷切入,往往使學生們潸然淚下。

他將「時政演講」等創新形式引入課堂,讓學生們在課前5分鐘輪流上臺演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能夠進行辨別分析,同時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課後,他經常布置「為父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這類實踐性作業,將孝心教育引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實際行動中。

在循循善誘中

「立德樹人」

今年3月底的一節課上,講到法治部分時,吳又存提到了一個案例:一名大學生出於好奇心將硫酸潑向動物園裡的黑熊。他在回顧事件時說:「這孩子在實驗室意外被硫酸灼傷,才想到去試試『皮厚』的熊怕不怕硫酸。你們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多麼嚴謹的思路啊。」吳又存的話一出,學生們發出陣陣笑聲。這時,他突然話鋒一轉道:「正是這件事告訴我們,科學思維的前提一定是法治思維。」

用這類輕鬆詼諧的方式教學,是吳又存在課堂上常用的技巧。他的課件中,有幾張「慣偷日記」的圖片,小偷筆下「不能好吃懶做」「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記錄令課堂上笑聲不斷。吳又存此時還不忘調侃說:「小偷不可怕,就怕小偷有文化。」

案例背後,是吳又存對學生終生發展的思考。「學生要成才,首先要『成人』。」他說,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既應該明確「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又要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傳遞信念和價值,在循循善誘中讓學生對精神力量、人生價值和生活態度有切身的感悟。

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 彭年 攝

帶著學生一起

「仰望星空」

打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編者一欄裡就寫著吳又存的名字。但每次備課時,吳又存還是要按照每個章節的內容,不斷在網上搜索最新的、合適的案例加入教案中。他說:「教材是固定的,但身邊事每天都是新的。要讓學生課上聽得進去,就要用最新的故事觸動他們。」

教學之餘,吳又存經常反思一個問題:很多人對思政課、思政教師的印象就是刻板、灌輸、死記硬背,甚至不少老師自己都默認了這種教法。「思政課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邊緣課程,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課程。」因此,在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吳又存堅持用自己總結的「三個不能做」來警醒自己:不能做「貝多芬(背多分)」,不能做「趙先生(照本宣科)」,更不能做「吳先生(誤人子弟)」。

在與其他老師交流時,吳又存經常說:「思政課是鑄魂育人的課,就是要像這樣從日常生活入手,盡力讓課堂素材真實、講述情感真切,真正讓學生能感同身受。」在他看來,把課上活與「向課堂要分數」並不矛盾,鮮活的課堂讓學生沉浸其中,反而能帶來更好的成績。「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既要腳踏實地教書,也要帶著學生們仰望星空。」吳又存引用一句歌詞說,「一直以來,我最想問學生們的問題就是,『有沒有那麼一節課,能讓你忽然想起我』。」

【編輯:彭向東】

相關焦點

  • 把思政課上成學生最喜愛的課——記湖北省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
    活動名稱:2020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編號:34 姓名:吳又存他親身示範為學生樹立標杆,用才藝把理論演繹得活色生香,把思政課打造成學生最喜愛、最受益的課程,在潤物無聲中踐行立德樹人行為世範,投身抗疫一線6月3日,面對還沒完全複課的武漢市逾百萬大中小學生,吳又存主講了一堂特別的課:「同上一堂思政課——戰『疫』青年說」現場宣講。
  • 武漢優秀教師分享教育故事,弘揚抗疫精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記者彭年 攝)「昨天收看了總書記在抗疫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今天在這裡慶祝這個非同尋常的2020年教師節,作為一名武漢教師非常激動。」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教師禹誠是武漢市「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也是2016年武漢市年度教師。
  • 「思政論壇」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文章中強調,「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學生,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思政課質量,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對於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意義重大。
  • 她30多歲就已評上副教授!是思政課精英教師,科學研究中的超能手
    她率先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成為了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改革的帶頭人。「如何做好新時代的思政課老師?」馮婷始終思考著這個問題。思政課是一門讓莘莘學子們受益並且學會做人的課程,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培根鑄魂的事業。馮婷時刻提醒著自己,責任重大。她認為思政課必須摒棄原有的「灌輸」和「死記硬背」,需要通過精神力量傳遞生活態度和人生價值。
  • 邯鄲叢臺區表彰十大思政課年度教師表彰會
    首屆叢臺區十大思政課教師年度人物——叢陽小學校長肖雲感慨地說。和肖雲一樣,還有九位老師評為思政課年度人物,他們有的是學校的校長、副校長,有的是團支部書記、大隊輔導員,有業務科室專職人員,也有一線專兼職思政課教師......
  • 清華大學李蕉在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做思政課教學交流
    本期「名師講堂」由學校教師發展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舉辦,也是京南大學聯盟馬院共同體共建共享的有效舉措。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兼職思政課教師,以及來自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的思政課教師30餘人參加了報告。報告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吳愛萍主持。 報告分為教學示範課和思政課教改經驗交流兩部分。
  • 武漢蔡甸教育局,舉辦中小學2020年思政課,教師專項培訓
    今日上午,武漢市蔡甸區教育局舉辦中小學2020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項培訓,切實加強意識形態正確把控,深入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力爭在蔡甸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
  • 「三格三度」:思政課教師強化基本素養的現實觀照
    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講「準格」  政治要強是思政課教師必備素養的核心,規定了新時代思政課的政治方向。思政課最大特點就是鮮明政治性和價值導向性。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決定事業的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作為思政課老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定的理想信念。
  • 思政工作者|貴州理工學院楊立傑:堅守思政課教師的初心與使命
    面對國家的期待和思政課發展的現實困境,楊立傑老師的做法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聚焦課堂內容讓配方更精良,豐富教學方式讓工藝更精湛,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讓包裝更時尚。在她的課堂上,最鮮活的時事熱點、校園的大事小情、學生身邊的疑難困惑都有可能成為楊老師精心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對思政課內容深奧枯燥無味無用的印象有所改變,學生的抬頭率、點頭率也得到了提升。
  • 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文章中強調,「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學生,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思政課質量,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對於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意義重大。
  • 【思政論壇】講好思政課要有「術」、「學」、「道」
    作者:田建軍 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金秋時節又是一個開學季,《求是》雜誌以《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題,首次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去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的主要內容
  • 發揮教師主體作用,講好思政課
    2020年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它指明了新時代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方向,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供了行動遵循,令人振奮鼓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堅持「八個統一」講好思政課
    講政治是思政課的首要要求,政治性是課程的根本屬性,政治認同是思政學科的首要核心素養,對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是政治要強,「在馬言馬、在馬信馬」。可見,思政課是一門旗幟鮮明的政治課,這是該課程區別於其他課程的本質屬性。但思政課絕不等同於宣傳工作,講政治也不是空洞的說教,馬克思主義理論講授更不是簡單的灌輸。
  • 武漢市15.8萬初一初二學生今日複課
    該校思政課特級教師吳又存圍繞《無堅不摧的中國力量》主題,給全體同學上了生動的開學第一課。解放中學學生尹文靜說:「開學我是很激動的,可以跟老師互動,可以看見我們可親的同學,這種氛圍學習氛圍會更好,從抗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很多的英雄,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把握當下,不負韶華,向英雄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武漢東湖學院:建設符合「六要」標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9月1日,正值全國學校開學之日,《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這篇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18日召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 復旦大中學生同上一門思政課 重溫百年五四上海第一鐘聲
    復旦大中學生同上一門思政課 重溫百年五四上海第一鐘聲東方網 朱貝爾 唐風立2019年05月06日 15:47     東方網記者朱貝爾、唐風立5月6日報導:百年前的今天,復旦國文教授邵力子伴著洪亮的校鐘聲,集合復旦同學,聲援北京「五四運動」……今晨8點30分,復旦中學校園內的「五四上海第一鍾」再次敲響,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與復旦中學的師生們共同舉行主題班會,同上一門思政課
  • 三大創新讓學生愛上思政課
    教育專家認為,要講好思政課,就要選好思政課教師,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有人形象地打了個比方:思政課教師配備,要「留得住親兒子」「招得來好女婿」「引得來金鳳凰」。「留得住親兒子」,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學院優秀畢業生留下來,還要吸引最優秀的人才來就讀馬克思主義專業,讓最優秀的馬克思主義專業學生留下來做思政課教師。
  • 長理思政教師藍茵茵獲評央視2018年度十佳「最美教師」
    長沙理工大學思政教師藍茵茵獲評央視2018年度「最美教師」新湖南客戶端9月11日訊 (通訊員 喻玲 記者 胡澤匯)9月10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教師節特別節目《2018年度「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長沙理工大學思政課教師藍茵茵被評選為10名全國最美教師之一。
  • 武漢市年度教師人選公示
    長江日報訊(記者劉嘉)8月14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布公示,擬定武漢市吳家山中學數學教師劉族剛為2020年武漢市年度教師人選。為培養「四有」好教師,促進教育家型教師的發展,2015年起,武漢市開展「年度教師」評選,每年選出一名教書育人模範。
  • 中北大學召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郭豔霞)9月14日,中北大學黨委書記沈興全主持召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該校黨委副書記雷鋒斌出席。相關部門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及教師代表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