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格三度」:思政課教師強化基本素養的現實觀照

2020-12-27 網易

2020-12-24 16:04:59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資訊

舉報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先。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不可替代。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後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等重要會議部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發表重要講話。2020年第17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思政課教師隊伍的重要作用,指出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課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不僅為思政課教師上好課指明了前進方向,更為新時代建設好教師隊伍提供了根本遵循。

  

  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思政課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肩負著青少年理想信念引路人、立德樹人主力軍、守正創新開拓者的使命擔當,在實際行動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對於引導青少年提升自我、夯實信仰,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發揮著重要作用。

  講「準格」

  政治要強是思政課教師必備素養的核心,規定了新時代思政課的政治方向。思政課最大特點就是鮮明政治性和價值導向性。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決定事業的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作為思政課老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定的理想信念。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鑄魂育人,以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為準格,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其次是要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只有自身的理論知識過硬,才能講得有底氣,講深講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課教師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感召學生,突出思政課的政治引導功能,做可信的思政課教師。

  講「風格」

  思維要新是思政課教師必備素養的關鍵和樞紐。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首先,堅持價值觀引導和知識性傳授相結合。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一定的學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科學思維方法,辯證客觀全面看待問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其次,堅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思政課要常講常新,緊跟時代步伐,挖掘現實素材,塑造自身的講課風格,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一次備課一輩子都適用。要跟蹤學科學術動態,了解新觀點,掌握新信息,不斷更新豐富知識。堅持在創新中提高、在改進中加強,及時豐富教學手段、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改善課堂教學質量,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講「品格」

  人格要正是思政課教師必備素養的根本前提和保障。有人格,才有吸引力。立德樹人、鑄魂育人,首先教師自己要有良好品性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自覺修身修為,才能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只有教師塑造好自己的人格,才能培養塑造學生的人格。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講品格的老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更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人師」。欲使學生信其道,教師必以人格魅力感染、情感價值溝通使之親其師,做可敬的思政課教師。

  有「溫度」

  情懷要深是思政課教師必備素養的情感要求。一是要有家國情懷。思政課的特殊性決定了思政課教師應有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擔當精神,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思政課老師心裡始終要裝著祖國和人民,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二是要有親和力和感染力。理論課是理性深刻的,但容易枯燥生硬;而人的情懷是感性且溫暖的。講好思政課不能生搬硬套,而應在講解中注入感情,以真情實感打動學生、感染學生。思政課教師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對教育、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學生,做樂為的思政課教師,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

  有「廣度」

  視野要廣是思政課教師必備素養的知識要求。首先是知識面要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思政課教師除了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之外,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哲學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廣博知識。其次是視野要廣,橫向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縱向要有歷史視野,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思政課教師要關注時代、關注世界、關注社會,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技術邏輯講清楚相關問題,從各個方面汲取養分、豐富內涵,以寬廣的知識視野、歷史視野、國際視野把知識講明白、講清楚、講透徹。

  有「尺度」

  自律要嚴是思政課教師必備素養的自律要求。思政課教師要處處嚴於律己、嚴以修身,要有言行一致的高度思想覺悟。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就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夠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 把握尺度不僅體現在課堂授課中,課下時間也要時時刻刻、方方面面嚴格要求自己;不僅在現實生活中,在網絡虛擬空間也要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知行合一。要自覺主動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在把握好尺度的基礎上,做好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理論闡釋、對外宣介,不能害怕出錯而不敢、不願、不能發聲,要做一個敢為、有為、能為的思政課教師。

  思政課老師「三格三度」的基本素養是一個緊密聯繫的邏輯體系。講準格、有溫度屬於政治素養層面的要求;講風格、有廣度屬於理論素養層面的要求,講品格、有尺度屬於道德素養層面要求。其中,政治素養規定了政治方向,理論素養是根本基礎,道德素養是重要保障。思政課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貫穿六個基本素養,才能不斷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實效性。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葉本乾 殷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北京林業大學「三個強化」有序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全覆蓋
    印發《關於教師黨支部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對黨員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支部促進課程思政作出明確要求。將課程思政作為教師黨支部書記培訓班的專題研討內容,統一思想認識。專門設立課程思政專項經費,對相關課程教材、教學資源、師資培訓、教學團隊、教學改革研究等提供支持和保障。  強化教育教學改革,為課程思政建設搭建有效實施路徑。
  • 孫蚌珠:思政課因材施教 讓理論照進現實
    來源標題:思政課因材施教 讓理論照進現實  如何將「一帶一路」倡議落到實處?為什麼說「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5月28日,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孫蚌珠的思政課上,北京大學工學院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4名同學走上講臺闡述觀點並接受同學提問。
  • 中北大學召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郭豔霞)9月14日,中北大學黨委書記沈興全主持召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該校黨委副書記雷鋒斌出席。相關部門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及教師代表參加座談。
  • 抓好心理教師的「六個度」推動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建設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課程思政建設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全面推動高校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建設,既是對《綱要》的落實,也是形成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必需之舉。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建設絕不是將「心理」與「思政」簡單地嫁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心理健康教師持續付出努力。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本文從深刻認識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現實意義出發,系統分析了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困境、學科—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繫,以及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基本內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總體目標,提出了基於核心素養的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策略,並討論了如何將核心素養落實到專業思政全過程和課程思政各環節。
  • 蘭谿市小學思政教師素養提升班開班啦
    11月12日,為了推進蘭谿市「三愛三立」思政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小學教師全方位育人水平,蘭谿市教育局開設的小學思政教師素養提升班開班了。 高老師從跳出「教書匠」思維、全局看待思政課的價值;站在「教書匠」立場、認真審視思政課的現狀;定位「道德與法治課」老師、全力打造思政魅力課堂三個方面的內容出發
  • 發揮教師主體作用,講好思政課
    2020年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它指明了新時代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方向,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供了行動遵循,令人振奮鼓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教師是做好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
    多學科教師共同來到課堂,聯袂授課,讓不同學科話語拓展大學生看問題的角度、高度和深度。第二,教師精巧設計教學內容。每堂課密切關注現實問題,通過環環相扣的話題導引,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之中。第三,教師精妙闡釋文化自信。通過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政資源,增進學生政治認同和文化自信。第四,教師精確提升學生的獲得感。
  • 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
    圍繞加強思政工作、意識形態工作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委常委會多次專題學習,深入研究,落實舉措。黨委書記和校長帶頭參加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班子成員根據分工共同推進。二是堅持把強化協同配合作為辦好思政課的堅實保障。
  • 錘鍊思政課教師必備的授課素養
    然而,在現實教學中,一些政治理論研究專業科班出身、學富五車、造詣深厚的思政課教師,卻往往在課堂上「敗」給了學生,生澀的論點、過時的事例、枯燥的語句、古板的解說,活生生地把學生逼成了刷屏族、低頭族、手機控、昏睡族、逃課族,有些教師甚至不得不通過「點名」「刷臉」來「控制」學生的到課率。
  • 讓思政課變得越來越鮮活
    以前談及有些思政課,老師不愛講,學生不愛聽,課堂枯燥無味,其中一個原因是未能以學生為本,不能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沒有兼顧學生的關注點、興奮點、共鳴點,讓他們感覺不解渴。因此,思政課要直面學生困惑,讓學生認同和信服,不僅要以理服人,還要以情感人,打造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金課」。思政課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 河南理工大學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紀實
    強化頂層設計:讓所有教師都挑起「思政擔」為構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育人體系,河南理工大學積極做好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以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統領課程思政建設目標,以項目化為抓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建立由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學院、基層教學單位、教師四級縱向聯動機制,加強部門橫向協同,形成了學校辦好、教務處管好、教師教好、學生學好的「四好」課程思政育人模式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隨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近年來,實施課程思政逐步從部分高校在「點」上的探索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界在「面」上的共識。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理論工作者有必要從學理上明晰「課程思政是什麼?課程思政為什麼?課程思政怎麼幹?」這三個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
  • 蘭州大學: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蘭州9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馬富春)記者今天從蘭州大學獲悉,為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蘭州大學建立了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工作制度,進一步推動思政課建設和發展。在日前召開的蘭州大學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啟動會議暨集體備課會上,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要求:全體校領導要迅速轉變角色、進入角色,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認識助教工作、做好助教工作;全體校領導與思政課教師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在助教過程中與思政課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解決好思政課「講什麼、怎麼講、為什麼講」的問題;要強化組織領導和條件保障,確保校領導為思政課教師做助教工作落到實處
  • 長沙理工大學堅持「三聚焦」 貼緊落實思政工作主體責任
    二是強化理論研究。學校先後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校內宣講團,並成立全國第一家專門從事「社會主義有點潮」的研究與諮詢服務的「社會主義故事傳播」研究中心,目前已被遴選為湖南省重點智囊機構。十八大以來,理論研究組成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學校改革發展的戰略與現實問題,在光明日報、經濟日報、黨建等權威報刊發表理論文章近百篇。三是強化理論宣講。
  • 著力發揮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中的主體作用
    彭吉軍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目標定位、體制機制、實施主體、激勵保障等多方面內容,課程思政建設要取得成效,關鍵在發揮好專業課教師的主體作用。促進教書育人職責的回歸。教書和育人是教育教學活動中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是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引領的統一,因此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發揮主體作用,有利於扭轉「教書」與「育人」脫節的突出問題,促進專業課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回歸。擴大課程思政建設的覆蓋面。
  • 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在復旦大學,3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示範課程、2門「中國系列」課程、13門綜合素養課程、28門已融入「思政元素」的專業課程,初步構建起多層次互補、有機融合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正日益顯現。
  • 新時代高校思政理論課要有「四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具體到思政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上,就是要把握好「政治的高度」,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涵。一是政治立場要堅定。高校思政課是傳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理論陣地與實踐陣地,思政課教師必須堅持「在馬言馬,在馬學馬,在馬信馬,在馬傳馬」的原則,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觀察形勢,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主陣地。
  • 強課先強師!一年間,上海加速打造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引導學生扣好...
    上海不斷強化思政課專兼職教師配備的舉措,使得近三年上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每年增長百餘人,思政課教師崗位備受青睞,不少教師從其他學院轉到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 「教學」與「競賽」並舉,讓好的思政教師成就好課堂 在師資團隊數量上「補缺」完備後,下一步,上海將通過以學促教、以賽促教等方式,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完成師資團隊整體素養上的「提質」。 大中小一體化貫通,在貫通的同時保證質量,是上海思政課師資團隊素質培養的一大鮮明特點。
  • 五部門:小學低中年級應配一定數量專職思政課教師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現就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出如下意見。一、準確把握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時代要求1。現實緊迫性。中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