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趨勢大盤點,下一個10年我們將何去何從?

2020-12-27 騰訊網

2019年進入倒計時。回首過去的十年,以學習者為驅動的教育革命正悄然發生。在這一年裡,英國著名教育培訓機構發起了一項「全球學習者調查」,從各國教育制度、教育方式、科技對教育的影響等多個方面展開調查,覆蓋全球19個國家。調查顯示,傳統教育方式正面臨極大挑戰,而混合式、組合式、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將成為人們的新選擇。

新千禧年的第二個十年即將和我們告別。這十年裡發生的事情,有情理之中的,也有出乎意料的。但有一點值得肯定——這十年是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來,社會和經濟變革最為急遽的十年。信息技術、產業革命、全球化浪潮和政治因素深刻影響著我們的世界,尤其是教育和工作,以學習者為驅動的教育革命正在悄然發生。

人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建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才能應對複雜多變的世界和未來生活的挑戰。英國著名教育機構培生集團2019年組織了一次「全球學習者調查」,調查揭示全球未來教育的真相和趨勢。

1

教育依然重要,其變革勢不可擋

培生集團,全球領先的教育機構之一,一直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習改變生活!」。培生集團委託具有五十多年問卷調查經驗的哈裡斯調查公司開展了「全球學習者調查」,調查覆蓋世界上19個國家,包括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南非、印度、歐盟(英國除外)以及拉美的部分國家。

這些國家的一萬餘名學習者在線參加了問卷調查,他們的年齡在16歲到70歲之間,除了年齡之外,調查的對象還考慮了性別、城鄉、種族、婚姻、家庭收入、社會背景等因素,從而使調查更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此次調查聚焦「學習者」主題,問題內容涉獵甚廣,主要圍繞如何評估所在國家的教育制度、對於未來職業和工作的期待、科技對教育和自身學習的影響等等展開。

幾乎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習者都認為,教育的重要性無可置疑。同時認為,他們獲得教育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他們不再依賴傳統的、世世代代沿襲的學習和教育方式,而是採取更靈活、混合式和自主式的方法。

調查者表示,他們擁抱現代技術和在線學習,青睞在職業生涯中擁有更多的軟技能培訓和碎片化的學習。

很多人還認為,知識經濟時代下,在校學生應有更多的機會在虛擬實境的情境裡學習,成年人將更多地進行在線學歷培訓和疊加式、微型化的技能學習。

原因在於,傳統的職業生涯路徑已經完全過時,課堂上的知識和傳統的教育方式遠遠不能滿足職業發展的需求。虛擬實境的情境具有場域感,使得他們能夠在課堂上「真實」處理現實世界的問題,而且終身學習將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將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正如培生集團執行長John Fallon在報告前言中所說的:「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更為廣闊的教育生態系統,滿足人們對教育的需求,擁抱經濟變革帶給職業和學習的變化。」

2

自助式教育方式正在重塑教育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傳統的教育方式正在面臨極大挑戰,人們對於正規教育的信心日漸動搖。相當一部分受訪者認為他們並不能從傳統教育的方式中獲益很多,今天的教育已遠遠落後於這個時代,如果繼續沿襲傳統的模式,那培養出來的人將不能適應社會變化和職場需要。

無獨有偶,美國暢銷書《The Self-driven Child》作者、臨床神經心理學家William Stixrud組織的多種研究顯示,孩子上大學的情況和今後在經濟或專業領域內是否成功不「掛鈎」,甚至與孩子今後的人生是否獲得滿足與快樂也毫無關聯。

臨床神經心理學家 William Stixrud

隨著現代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方式變得越來越多。在教室裡聽老師上課、「耳提面命的」的教育方式將不再是人們唯一的選擇。人們有機會自己決定學習方式,「自給自足」的自助教育方式將成為趨勢。那些非正式的教育方式正在成為個人教育經歷不可或缺的部分。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相信,自助式的教育方式將變得極其普遍,尤其是當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需要知識更新時。這就意味著,一個終身學習型社會將真正出現: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混合式、組合式、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還有一種自助式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家上學」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家上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受到社會關注。到了八十年代,美國各州逐步通過修法或者消極認可的法律形式,認可了「在家上學」這一行為。尤其在美國,很多家長對現有教育體制感到失望,於是選擇了逃避,讓孩子在家上學的比例越來越高。

在關於教育重要性的問題上,參與調查的中國人中

高達96%的人認為,教育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

有93%認為,教育在塑造和成就他們自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85%的人認為,如果有選擇的話,還是希望能夠上大學深造;

這三個數字是所有參與調查的國家中最高的。這一點與中國人重視教育、崇尚耕讀的傳統分不開,也是當下人們對於子女教育重視和焦慮的折射。

3

一成不變的職業一去不復返了

在以往職場上,人們常常是「一紙在手,一技旁身,擇一業而終」,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張文憑,有點學校裡學的技術,就能一生高枕無憂了。

知識經濟的到來,傳統的、單一的職業路徑已成了「昨日黃花」。學習者需要的是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世界的教育,這就意味著他們將不斷學習,而且碎片式的學習將成為主流,並且這種學習將是工作驅動和變革驅動下的學習

《奇點臨近》《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三本書同時揭示了一個可能性,人工智慧正以加速度的發展方式前進。這種變化將造成傳統的工作崗位、工種,甚至行業會不斷消失,新的崗位、新的工種和新的行業將不斷崛起。

一份由美國企業家委員會提供的報告預計,未來幾年將有12種工種消失,包括計程車、郵政、造紙、固定電話、手機、信用卡、錢包、電影院、有線電視、快餐店員工、保險等。

還有一份對全球9個行業內跨國公司1300萬名員工進行的大數據調查發現,如今65%的小學生長大後將從事目前尚未出現的職業。參與此次調查的人們深刻認識到了這樣的變化和趨勢:

70%的人認為「一輩子為一個僱主工作」的觀念已經落伍;

84%的人認為個人的職業將完全不同於上一輩父母或者祖父母的工作;

超過一半的人願意每隔幾年通過學習新的技能更換工作,職後教育和學習成為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投資。

4

希望有更多機會在虛擬和數碼的場景中學習

科技正在進入各行各業,影響和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教育行業也不例外,正在極力擁抱科技。從在線學歷培訓到人工智慧教學,從智能化設施到大數據,教育變得觸手可及、輕易可得,而且科技對教育的影響呈現出捲入化和全覆蓋的趨勢。

很多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在虛擬和數碼的場景中學習

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技術的發展為學習者提供了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得他們能夠身臨其境般地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提供獨特的學習體驗。

虛擬和數碼技術的另一個好處是,學習將變得非常便捷、容易,成本很低。學習的邊界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和延伸,並不再局限於課堂和校園。

如果說翻轉課堂、可汗學院、視頻學習等是在線學習1.0版本的話,那虛擬實境情境學習和數碼學習將成為在線學習的2.0版本。

與傳統的在線學習相比,虛擬場景學習的互動性、趣味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更為明顯,學習者能夠在觀察、操作、觸摸中學習。學習者在虛擬場景中學習知識、應用知識、解決類似現實生活的問題更符合學習的本質,更能培養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對文憑的認識正在發生改變

在傳統觀念裡,高學歷或名校畢業文憑是獲得好職業或者生活幸福的敲門磚,所以人們常常將上大學或者接受正規教育作為謀求職業的重要途徑。但調查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認為,即使沒有正規的學歷或者正規的教育經歷,也無礙他們找到工作。

今天很多國家的職業正在對那些沒有上過正規大學的人開放,尤其是具有良好職業培訓經歷的人。因為,很多傳統的中學和大學課程忽視了時代的發展,課程內容與時代脫節,未能教授學科領域最新的知識;而那些最新的職業培訓恰恰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課程設置和內容比較靈活,能將專業領域內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識納入教學大綱,及時反映職場需求。

資訊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遠超個人學習知識的速度,沒有一個人在學校裡能夠窮其精力學習到所有知識。科技發展正在重新塑造各行各業,人工智慧正在取代許多傳統的職業和崗位,越來越多簡單、重複勞動的崗位在退出歷史舞臺。很多學習者認為,軟技能比信息化、自動化等技術重要得多。軟技能是指人的創造力、創新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習能力,學校更應該培養這些技能和能力。

對於軟技能的重視越來越成為各國教育的共識,發展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就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一致行動。

《自品牌》一書中說到:「軟技能才是核心競爭力。只有我們懷有永不放棄的心態,積極主動地踐行,善於聆聽外界的聲音,才能快速成長,與時俱進。」

6

終身學習將成為未來社會的趨勢

人們獲得工作技能的方式很多,如學歷教育、學徒制、職業教育、職後培訓等等。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印度、巴西和拉美地區通過培訓等方式獲得工作技能的比率要遠遠高於美國和英國。原因在於,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產業受到現代技術和自動化的影響更大,傳統產業已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正在成為這些地方的趨勢。人們只有通過市場化的職業培訓,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適應職場變化的需求。這一變化從調查結果中可以得到明顯的印證。

高達67%的中國受訪者說:在過去的兩年中,對在職學習和培訓的需求很強烈,因為兩年前的工作環境與現在的工作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如果不再學習的話將被職場淘汰,或者發展受到阻礙。

65%的人不再認可「到時退休」的想法,他們認為這一觀點已經過時。很多人願意犧牲休息時間和放棄愛好從事一些兼職工作,甚至創業,或者從事第二職業。

「工作不退休」也就意味著「學習不結束」。終身學習將成為他們延續職業生涯或者開拓職業路徑的保障。

7

網絡霸凌是全球學習者面臨的挑戰

說起校園安全,人們常常會想到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欺凌者依仗身體上的優勢,用暴力或者語言欺負弱小者。但另一種看似虛無,實則傷害很深的欺凌也在頻頻發生:網絡欺凌。

根據2015年美國政府網報告,在全美範圍內,約有21%年齡在12-18歲的青少年經歷了網絡欺凌。在英國的一項調查中,參與問卷調查的47%年輕人表示,自己曾收到過惡意評論,62%的調查者承認自己通過手機APP發布過惡意評論。

網絡欺凌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青少年正面臨的問題。

參與此項調查的學習者認為,網絡霸凌給受害人造成心靈創傷、心理扭曲以及嚴重抑鬱,成為校園安全和學習生活繞不開的沉重話題。很多人坦言,由於校園網絡欺凌更多發生在校園人際間,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習者對於學校學習的信心。

相對多的受訪者認為,由於種種原因,今天校園的安全係數比20年前低多了。這一數字在美國最為突出,高達84%,在中國最低,48%的比例。

很多人認為,由於校園欺凌、網絡欺凌和社交媒體導致了學校學習環境變得惡劣。認同這一觀點的比例高達平均70%。

儘管很多人認為社交媒體有助於推進全球化和互聯化。但是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洲,很多人認為社交媒體給學習帶來了消極影響,而不是積極影響。

這是一個信息豐富但人們疏於分辨的時代,社會媒體通常會放大我們的想法、言論和動作,並使我們忽視其他不同的觀點和視角。如何培養學習者的信息素養,引導學習者在網絡空間學會尊重他人、辨析信息真偽,並謹慎、理性地對待網絡暴力是教育者和網絡監管者共同面對的任務。

相關焦點

  • 線上藝考趨勢下,藝考生們該何去何從?
    除了技術上的bug的無奈,這屆藝考生還遭受了報考學校錄取規則的改變和調整:線上藝考的形式下,很多高校將錄取條件調整至「按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這對那些將很多精力與時間花費在藝考上的學生而言,無謂是一個降維打擊,藝考生們的備考節奏被完全打亂。
  • IT桔子:2015年在線教育創業投資趨勢盤點
    本文是IT桔子沙龍46期(北京):2015在線教育創業探討活動中,IT桔子數據分析師夏西唯的主題演講,演講內容是基於IT桔子資料庫盤點2015年在線教育創業投資趨勢
  • 農二代的我們將何去何從?
    也許地區不同,農村的風貌會有所差異,像山東省的一些農村已徹底荒蕪,滿村見不到一個人影,年老年少的都進城了。只留下那一望無際的麥田和一塊西瓜地,似乎在延續著農業社會的生活圖景。相比之下,陝西關中地區農村境況就好多了,由於交通的便利,水果產業的發達,讓農村尚有一絲生氣和發展動力。但未來仍面臨著不少現實問題,當前最緊迫且值得考慮的問題就是:未來誰承接父輩手上的鋤頭,誰來耕作我們世代的土地?
  • 邏輯狗分享 | 教育行業年終盤點:STEAM很尷尬,AI+教育要成就下一個十年
    細看數據,這一年教育行業的確迎來了一個爆發式的上升期:這一年中,編程貓11月獲1.2億元B輪融資,同月愛樂奇獲3750萬美元D輪融資,CC視頻獲2.08億元C輪融資,乂學教育獲1.5億追加投資,藝朝藝夕教育集團獲1.6億元B輪融資,智課教育獲2億元B+輪融資;10月極課大數據獲1億元B輪融資,阿卡索外教網獲近億元B+輪融資,作業盒子獲2億元B+輪融資;
  • 美國商學院的MBA教育將何去何從
    來源:中國經營報美國商學院的MBA教育將何去何從文/魏欣曾幾何時,很多職場精英的願望是進入美國商學院就讀MBA(工商管理碩士),並在畢業後順利進入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從事高薪工作根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的數據,從2008年到2014年,MBA畢業生的平均起薪只輕微上漲了4%,到達12.7萬美元。但是同期兩年制MBA的平均總學費卻增加了44%,到達10.4萬美元。史丹福大學MBA總學費甚至達到了14.5萬美元。雖然學生們認為兩年的學習帶來了個人發展、人際交往技能和職業道德方面的提升,但是他們仍然認為薪資收入的增長應該是MBA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
  • 2020年全球市場重要事件盤點展望2021年新冠疫情常態化下的市場趨勢
    2,英國脫歐:英國脫歐的貿易談判,在歷經10個月的緊張談判後,終於塵埃落定。12月24日平安夜當天,詹森政府對外宣布,英國與歐盟之間達成了脫歐協議,為英國民眾送上了一份聖誕大禮。英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現全面的政治和經濟獨立。據英國政府的官方聲明中稱,「我們已經收回了對金錢、邊界、法律、貿易和捕魚水域的控制。」
  • 2020年高考——高考賦分制下,我們該何去何從
    探花又是一個女同學鄧芮萱選了物理、歷史和政治,同樣是文科。以上都似乎在昭示著,「牛娃」理科不佔優勢,賦分制下文科先行。 2、 為什麼文科生受益?選理科的牛娃們更多,競爭太激烈。例如化學選考比例高達74%,而歷史和政治只有40%和31%。給大家舉個具體的例子。
  • 線下中小型教育機構的未來該何去何從?網校加盟已成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對於人才的需要以及一直以來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推動著教育方式的不斷更新,線上教育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然而,我國長期以來存在的教育資源不平衡這一問題使很多地區無法達到預想中的線上教育模式。
  • 「AI+教育」風頭正盛,誰會是下一個巨頭?
    此次調整,可以看出百度教育將進一步轉向To B,重視教育與AI、智能雲的整合。2019年10月29日,騰訊教育正式發布全新升級的智慧校園2.0版本,定位於「工具和助手」,打通學校、政府、機構全鏈條,依託整體的教育布局對外提供全場景的智能化服務。阿里則以「釘釘」為抓手入局教育。
  • 樓市逐漸復甦下,備好這份2020深圳10區新房大盤點(下)
    接著昨天發布的深圳10區新房大盤點上部【樓市逐漸復甦下,備好這份2020深圳10區新房大盤點(上)】,今天來講講下部5個區。 近期樓市政策一天一個「突發」,兩天一個「重磅」,不管深圳樓市是否會跟進出臺相應的支持性政策,深圳住房依然不缺的就是需求!樓市需求雖然會遲到,但不會缺席。樓市逐漸復甦下,我們可以先了解這份2020年深圳10區新房大盤點,包括170個目前在售的項目以及170個潛在入市的項目,提前做準備。
  • 「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學教育該何去何從
    新時代呼喚教育新方針,新形勢改變學科新定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新聞行業內出現更多的新工種和就業機會,不少學校也越來越重視新聞與傳播學科建設。「新文科」背景下新聞與傳播教育究竟該何去何從?7月25日,由河南大學主辦的「新文科背景下的新聞與傳播教育」高端論壇在雲端順利召開。
  • 下一個「鶴崗」在哪裡——2018年全國人口流動地圖大盤點
    在上一篇人口專題《「嬰兒潮」不再,「光棍潮」來襲——未來30年中國人口的五大趨勢》裡,我們從時間維度預測了我國人口的演變趨勢,而本篇我們將從區域維度出發,觀察近期人口在地理位置上流向的新變化。哪些城市在流入,哪些在流出?流動人口連續四年下降,是否真的存在人口普遍返鄉的現象?我們不妨一起來盤點下2018年全國人口遷徙的全景圖。
  • 【盤點】基因編輯胚胎將何去何從?
    本文中小編就基因編輯胚胎相關進展進行了盤點。我們該何去何從?爭議或將再度升溫!倫理框架下的實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助理研究員王承志是國內最早對此次事件公開發表評論的人之一。黃軍就等人研究使用的是醫院丟棄的有問題的胚胎,這些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被廣泛使用。而知情人士也向記者透露,他們的實驗是在倫理委員會批准的框架下進行的。
  • 樸新教育《2019年SAT考試趨勢報告》發布:SAT仍是美國名校的「敲門...
    8月25日,由樸新教育編寫的《2019年SAT考試趨勢報告白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本報告是繼《2018美國大學(本科)錄取白皮書》、《2018年託福白皮書》之後的又一重磅力作。不過,近期有關SAT考試的傳聞不斷,如芝加哥大學宣布「取消對2019年秋季入學的學生SAT/ACT考試成績的要求」;美國TOP30大學有27所宣布不再要求SAT的寫作成績等等。弱化標化考試對於錄取結果的影響仿佛日益成為今年美國大學招生政策的一大趨勢。那麼對此,一向以標化見長的中國學生該何去何從?SAT考試又是否真的不再是申請中的重要參考項目呢?
  • 外媒盤點10大2019聖誕熱銷產品,我們該用什麼姿勢看
    那麼哪些產品適合在聖誕季進行推廣銷售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下外媒盤點的聖誕節10大熱銷商品,再結合谷歌趨勢,可以幫你更好的布局2020年的聖誕季。1、毛絨帽(beanies)在寒冷的冬天毛絨帽基本是家庭必備,再添加一些時尚、聖誕等元素。根據谷歌趨勢我們可以看到每年的臨近聖誕都是暴漲的搜索量。
  • 下一個「鶴崗」在哪裡?2018年全國人口流動地圖大盤點
    在上一篇人口專題《未來30年中國人口的五大趨勢》裡,我們從時間維度預測了我國人口的演變趨勢,而本篇我們將從區域維度出發,觀察近期人口在地理位置上流向的新變化。哪些城市在流入,哪些在流出?流動人口連續四年下降,是否真的存在人口普遍返鄉的現象?我們不妨一起來盤點下2018年全國人口遷徙的全景圖。
  • 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線上線下融合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2011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已達574.9億元,2014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突破了千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增長至突破2000億元,達到了2089.1億元,同比增長28.1%。
  • 5分鐘了解2021年幼教行業10大發展趨勢!(校長必讀)
    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開端,也是後續教育的基礎。轉眼間2020年已經結束了,在2021年,幼教行業的發展有哪些新的趨勢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幼教行業在2021年的10大發展趨勢,助力校長們2021突破困境,創新增長~2021幼教發展趨勢1、政府扶持,政策向學前教育偏移 2020幼兒園產業結構穩定:80%左右是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剩下20%為中高端民辦園。
  • 馬雲看好的3大行業,未來10年,或將成為最賺錢風口!
    馬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雖然不懂技術,不會營銷,靠獨到的眼光,讓阿里在多個領域遙遙領先。  那麼作為普通人來說,如果想要抓住下個10年的賺錢機會,不妨看看馬雲對未來做出的3個判斷。  1、大健康領域的機會  2、農村與農業的未來  3、零售業的新機會
  • 未來餐飲的5大趨勢!輕食將成為主流發展趨勢
    這幾年,餐飲行業不斷地面臨改革和創新,隨著網際網路餐飲模式的興起,不斷地衝擊著傳統餐飲模式,另一方面,加速了餐飲行業整體結構呈現整合趨勢,為市場碰撞出一個又一個機遇和挑戰。 市場上很多傳統餐因循守舊,不願意順應時代發展而做出改變,因此慢慢走向了衰落,進而倒閉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