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高考賦分制下,我們該何去何從

2020-08-08 北京中小學升學指南

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好!
北京中小學升學指南今天來和大家聊一下2020年高考,對目前讀小學的娃們有什麼啟示。

我的觀點,僅代表個人。如果有家長與我的意見相左,歡迎和我一起討論。

一、新高考賦分制

高考成績剛出爐的那幾天,「高考總分700+」的消息鋪天蓋地。

今年700人數80,遠超去年的24人。

這是教改帶來的顛覆性改變。詳見下面兩圖。

今年北京的高考娃們經歷了很多,新冠肆虐,自招改強基、線上教學,高考延期。以上因素必然會影響一些娃的高考成績,但從宏觀角度來說,18年8月份北京市教委正式施行的教改帶來的顛覆遠超前者,而改變也不僅僅是700分人數的爆發式增長。

1、 文科生佔盡優勢

大家都知道傳統強校都是理科強校,但是今年除了人大附和清華附,其餘學校成績都出現一定幅度下滑。

以今年化學為例,題目簡單,所以可能出現了賦分遠低於卷面分的情況(下面會以具體分數舉例解釋)。顯然的例子就是,一些化學強校例如十一學校成績下滑明顯。

再從微觀層面看一下頂尖牛娃的選科。家長們一般所理解的牛娃,一般是理科非常好。那今年的高分牛娃選了什麼?

今年的狀元王淇穎來自人大附,選了物理、歷史和地理。除了物理,其餘兩科為文科。

探花又是一個女同學鄧芮萱選了物理、歷史和政治,同樣是文科。

以上都似乎在昭示著,「牛娃」理科不佔優勢,賦分制下文科先行。

2、 為什麼文科生受益?

選理科的牛娃們更多,競爭太激烈。例如化學選考比例高達74%,而歷史和政治只有40%和31%。

給大家舉個具體的例子。


假設一個娃今年選考了化學,卷面96分,但因為選考化學的學生本來理科就好,而且人數很多,所以他排在10%,只能以91分計入總分。而另一個孩子,政治卷面考了90分,但選考政治的孩子相對較弱,牛娃較少,所以他反而排在了1%,這樣子就以100分計入總分。所以卷面分低的孩子,賦分後的總分反而更高。


一句話總結一下,就是文科考生選考的科目即使卷面得不到高分,但因為參加這些科目的孩子相對較弱所以賦分就可以得到高分。

這就是賦分制給文科生帶來的隱性收益。

二、那麼賦分制下孩子培養何去何從?

1、 現在的小學生是否要多抓文科?

前兩天的人大附的早培篩選題似乎跟著新教改的風,開啟了「文綜考試」,開始考察孩子的記憶力和傳統文化。

那麼海澱的點招標準會不會在今後發生變化?會不會不再以奧數為唯一標準?

雖然無法預測,不過從每年高考牛娃的語文分數來看,都非常高。

另外,自招改為強基,憑高考分數入圍。除了那批最頂尖的娃們,可以走冬令營和英才班保送路線,其他競賽娃們可能無法在競賽上孤注一擲(風險和成本過高)。

以往五大學科競賽的省一在各高校幾乎已經可以橫著走了,直接降分錄取是很輕鬆的事情。但今年的強基計劃改變了這一局面,它以高考分數做入圍校測條件,讓無數競賽生辛辛苦苦考的省一省二全部白費,甚至國三的銅牌,都變的毫無用武之地。

對於現在的小學生,距離高考還有至少六年,家長們如果現在重新規劃,抓起文科還來得及,但是政策具體怎麼變化,是個怎樣的趨勢,我也無法預測。

三、既然強基計劃只能憑分數入圍,是否還有必要學奧數?

答案是肯定的。


1、強基計劃剛出來的時候,可謂是全網高三牛娃家長不開心。

往年自招都是競賽生在考,今年卻很大一部分是一些普通高考生在參與。這就導致了很多高考生方面的家長和同學有下面這種問題產生,「如果我們這些普通學生當中摻雜了一些省一省二,怎麼可能考得過別人?」

正是因為這種入圍「遊戲規則」的制定,導致強基計劃的兩大參與主體都認為自己沒戲。競賽生認為自己入圍沒戲,高考生認為自己校測沒戲的情況。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全網不開心」。

然而規定說憑高考成績入圍,但從沒規定數學競賽的人只能選擇破格入圍。

所以學競賽的娃們也要放寬心。


2、 學競賽的目的不再是獲獎破格入圍,而是為了在普通入圍之後的校測當中獲得一個不錯的分數。

一個恰當的競賽獎可以在面試的時候加分,一段競賽學習過程能讓你在筆試上做出題目來。競賽無用是脫離頂尖大學錄取規則的人無腦說出來的話。強基相比自招雖然有很多不同,但是絕大多數高校的校測考試形式和往年的自主招生是一樣的。自招的題目大家都清楚,沒有一定的競賽基礎很難殺出重圍,不學的話,入圍也是炮灰。

隨手放兩道今年的北大強基計劃數學題,沒學過競賽怕真是沒法下筆。

只有極少數的頂尖牛娃才能走保送路線。然而為了點招和長遠的高考規劃,學習奧數仍然非常有必要,不過我建議追求廣度而非深度,畢竟孤注一擲的成本太高。

相關焦點

  • 2020年北京高考採取賦分制的特點分析及應對策略
    本文北京教育網官方公眾號信息整理2020年高考改革,分析基於「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轉換方案。 賦分制是高考改革中被師生「吐槽」最多的一項政策,其實,這是為了配合其他重要改革的無奈之舉。 某次考試:學生A歷史80分,在全北京市排名1%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100分。學生B物理80分,在全市排名37%—43%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76分。
  • 賦分制—新高考最大的BUG(深度長文)!
    很多制度在設計時初衷很理想,但一旦實施就會遇到各種問題,甚至和初衷相悖——正如新高考的賦分制。因此,深入理解了制度設計的的優缺點,才能深刻把握選擇的方向。2020年3月10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將實行化學科目保障機制,保障比例為25%。
  • 山東新高考首年,政史地組合缺席高分段,賦分制不背這個鍋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本人指導志願8人壓線,4人壓位次進檔錄取;4人壓1分,1人壓2分,3人壓3分......2020年山東新高考,457名之前,681分以上,幾無純文考生!賦分制出了問題麼?關於賦分制的詳細規則,限於篇幅,不再做詳細論述,讀者可翻閱本頭條號2019年10-11月的若干文章。我們在這裡把幾個賦分制的基本觀點重新闡述一下:1.賦分制科目考生的賦分,與試卷難易程度無關,與考生功能人數多寡無關,僅取決於考生在全體考生中位次百分比。無論試卷難易,最終所有選考該科目的考生,該科目的賦分成績,按照下圖所示曲線規律分布。
  • 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新高考到底怎麼算分?
    隨著2020高考落幕,屬於2021考生的新高考時代即將來臨!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賦分制閃亮登場了!B等級,當次考試該科目B等級所對應的卷面分區間為80~61;查表1,可知B等級的等級分賦分區間為82~71。
  • 新高考賦分制,需家長重視!
    新高考賦分制,需考生重視!將來:誰更值錢?分分都能能牽動千家萬戶家庭的心,都能成為變數】1、實事證明,除了中、高考試分數,還是中、高考分數,每一分都值成千上萬不等,新高考賦分制實施後,分將更重要,一分之差位次就有可能相關幾萬,將不現進神話,新鮮事,將成為常態。尤其是偏科的考生,將會是噩夢。
  • 高考選科賦分制是否公平
    吉林省2020年高二、高三分文理科:理科(理化生);文科(政史地),理科生考試的科目都一樣, 吉林省新高考模要實行3+1+2模式。3為語數外3科,1為物理、歷史2選1,2為剩下4科選擇2科作為選考科目。每一科目高考試題難易程度、學科性質是不同的,直接比較分數欠妥,因此出現了賦分制這一方法。 在說賦分制這一方法前要先說下有關省排名的問題。報志願時一個重要的參考就是一分一段表,此表是查看自己在省內排位,根據排位選擇學校和專業。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今天「新高考前沿」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賦分制,以及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賦分制公平嗎以新高考3+1+2模式為例,賦分模式一共分為A、B、C、D、E五個檔次,賦分起點為30分,每個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2%,原始分按照數學公式,轉換到100-86,85-71,
  • 新高考下怎麼選科?以及理解賦分制的含義。
    關於新高考改革已經實行了很長時間了,最早的像是上海,浙江。然後接著是北京,湖南一些地方。現在很多省份已經陸陸續續的實行新高考了,所以這篇文章將告訴你新高考怎麼選擇,以及賦分制的含義。新高考下,不變的是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將延續以前的卷面分。卷面分是啥?就是沒有任何附加分或減分的試卷分值,也就是純粹你自己所考出來的分數。這個在以前分文理的情況下,是用非常得當。
  • 什麼是新高考「賦分制」,如何理解等級賦分,哪些考生有優勢?
    文|娟娟lu教育隨著新高考政策的不斷推進,考生和家長對新高考的「賦分制度」更為關注,因為考生的「分數」高低直接影響著可以報考什麼等級的高校,但是對於賦分,大家的了解並不全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什麼是新高考賦分制?
  • 新高考賦分制下「最佳」選科組合,專業覆蓋多,拿高分很容易!
    相比「3+3」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選科的組合數量減少了很多,這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是一個好事,畢竟選科難度要比「3+3」模式低得多,但其實無論哪種高考模式,選科依然很重要,選科相當於提前選擇了未來的專業,選科結果不僅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習重心、學習壓力,同時因為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
  • 新高考賦分政策下,學校該何去何從
    2020年開始,國家逐步推行全新的高考制度,取消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轉而用學生自主選科的模式進行代替。新高考制度具有公平性、科學性、自主性的特點,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要求學生加深對自身的認識,了解自己的個性、愛好、能力特長,以便未來對自身學習的專業和工作的職業,能做出正確的抉擇。但同時也為學校和老師增加了負擔,考場安排、成績報表、成績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將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也為學生了解自身成績增加困難。
  • 2020年高考考試政策又變了!新高考賦分制怎麼算比例!
    2020年高考考試將會有什麼變化? 變化一、考試難度與2019年持平或者繼續升級。 新高考賦分制怎麼算比例 高考賦分制什麼意思,新高考如何換算等級賦分。
  • 天津高考賦分制是什麼意思?80分真的有可能變成100分嗎?
    2020年是天津高考改革後的第一次考試、招生、錄取工作已順利結束,但留給大家的思考也有很多。為便於理解,我們假設天津高考的某一門學科只有100名考生選考,他們的原始成績和最後的賦分成績如下:雖然第一名比第二名多考了5分,但由於這兩名同學排名都在前2%,所以賦分之後,兩名同學的最終成績都是100分。同理,第3-5名的同學的卷面成績雖然都沒有達到97分,但依據賦分規則他們的最終成績都是97分。
  • 別把新高考3+1+2模式賦分制和3+3模式賦分制混淆在一起
    江蘇新高考關於化學選科討論截圖筆者昨天的關於化學到底該不該選的內容下有近200評論主要集中在這幾點:1、對新高考賦分制的擔憂下面我覺得有必要對兩種賦分制進行一個比較說明,給還沒有弄清楚賦分制的朋友釋疑2、3+1+2新高考的賦分模式:投射賦分法(投影賦分法)在官方說明中,這種模式下的賦分也叫等級賦分,為便於大家區分於3+3模式下的等級賦分法,我給它取了一個更為貼切的名字:投射(投影)賦分法。
  • 原始分高24分,賦分成績一樣?尖子生的新高考賦分制
    新高考改革後一大重點就是「6選3選考」成績按照排名賦分制。什麼樣是賦分制呢?就是把你的原始分數,按照排名分配等級,然後給你一個等級分。有高三教學經驗的教師都清楚,這種情況很常見,但悲催的是,從95分到86分的這些人在賦分制下均被賦為100分,即滿分。而老師們都清楚,95分考生的實際水平是遠遠高於86分考生的水平的,兩者甚至根本不在一個水平區間上。
  • 新高考如何計算分數,教你讀懂等級賦分制!
    高考新政發布之後,新高考賦分制這個概念也逐漸被人們所知,在此之間,還有走班、排課、選課等,但「賦分制」始終是核心,那麼什麼是賦分制呢?賦分制又叫做等級賦分制,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計算成績,用來統計選考科目的成績。
  • 讓浙江省教育廳廳長下臺的英語高考「加權賦分」,到底是何方神聖?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改革的直接產物,在此之前大家都知道高考採用原始分來記錄考生的高考成績,卷面成績是多少高考成績就是多少。但是在新高考自由選科的方案公布之後,由於不同學科的難度存在差異,為了預防高難度學科無人選,低難度學科扎堆選這種極端的情況出現,等級賦分制就應運而生了!
  • 江蘇高考新政策,讓你愛恨交加的賦分制
    從2021年開始,江蘇高考採取「3+1+2」的模式,此消息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憂,眾說紛紜,不管大家願意與否,新的政策還是落地了。為了跟全國接軌,同時葆有江蘇教育特色,展現在教育上的創新和自信,本次改革後總分750分,是不是很熟悉的分數?多年前程老師考試那一年也是750的總分。
  • 北京有考生賦分竟然低於卷面分近20分,如何應對新高考?
    事實上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以來,賦分製作為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產物就出現了。有人說,高考賦分制已經成了歷年高考的最大變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北京的新高考改革始於2017年,北京與上海、浙江、天津一起決定採取「固定等級比例賦分制」改革試點,2020年高考考生就迎來了改革後的第一場高考。
  • 新高考地區等級賦分制詳解
    網校導讀:目前為止高考改革已經進行了三批,這三批一共有14個省份進行參與,分別是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遼寧、重慶、河北、湖北、湖南、江蘇、福建、廣東。14個省份共採用六種賦分制度,分別為21級、5等11級、5等21級、5等8級、標準分和五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