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2020求職季找到好工作,我總結了四個關鍵點

2021-02-14 北師少年


作者 | Sean Ye  來源 | 瞎說職場(HRInsight)

第 228 篇原創文字,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 4000 字,建議閱讀時間 9 分鐘

2020年的應屆畢業生數量是874萬

在應屆生就業越來越難的大趨勢,再加上疫情突襲 ,更是讓這個求職季雪上加霜。

別說應屆生,就連資深的職場人,也很難找到合適機會。

最近我聽到很多悲觀的聲音,我能理解這種體驗,我也經歷過。

今天希望借一個成功案例的分享,給大家帶來一點好運,或許更多的,也有一點啟發。

我的實習生,雙非一本,拿到了快手的offer,周一入職

當著她的面,我也是實話實話。

「如果只看她的履歷,不會感覺到她是個特別優秀的小夥伴。」

她考研失敗後,臨時在春招前開始求職。

在我面她的時候,她只有一段不知名公司的實習經歷,加上在學校運營公眾號的經歷。

她的簡歷很不顯眼。

之所以決定面試她,是因為她做了一個很細緻的工作:

她把自己的作品都放在了簡歷裡。

我看了一下,還挺有趣的文字風格,所以想面試了解一下。

因為疫情,我們做的電話面試。這對學生們來說,非常不容易,很難展現自己的優勢。

她也不例外。

但在面試末尾,在我問到:你對我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她表現出了一個新人應有的興奮勁和可愛之處:

她說要給我寫知乎的風格提點「建議」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What?一個知乎沒寫過啥的學生,給我提建議,合適嗎?」

但作為一個招聘官,我的第二反應是:「撿到寶了」。

我從來不缺少有執行能力的實習生或者下屬。

這種員工我稱為「牙膏型」員工,你去擠他,他給你出活。

但是你不擠他,他不會自發的去做事。

這對普通實習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大部分企業用實習生都是用來打雜的。

讓你安排會議室,你就安排吧;

讓你處理Excel表格,你就處理吧;

讓你下載數據,哦,你沒有權限,那我教你一遍如何申請……

但我要的小夥伴不同,我希望小夥伴們能夠給我提建議,能夠主動站出來告訴我她的想法,她認為怎麼做是對的。

每一個對產品和業務有思考的員工,不管是不是實習生,都值得我珍惜

事實上,從她提給我的絕大部分建議中,我可以看出,她花了很長時間研究知乎,對知乎的產品形式是有思考的。

面試結束後,我看看一起面試的另一位同事,幾乎是異口同聲:「就是她了。」

實話實說,我也收到過985/211學生的簡歷,也面試過復旦、財大、人大的學生,但這個小夥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不算完。

面試時給我提建議的看似莽撞的姑娘,卻在入職後,變得特別好學


她知道我有10多年的人力資源背景。

所以毫不害羞的找我諮詢各種職業規劃問題,甚至會在周末打電話給我諮詢自己的職業發展。

我也很清楚,以我現在的情況,我不可能招一個正式員工,只能招實習生。

那麼各取所需,實習生總要畢業求職,我有經驗,分享給她幫她一把;她在職期間努力工作,幫我一把。

她是一個非常會利用資源的小夥伴。至少充分利用了我的知識。

在工作外,她會定期和我分享她的面試進度,會問我「在面對不同的面試官如何回答問題」。

當然,即使很優秀,她依然面臨很大挑戰,雙非一本,加上錯過秋招,沒有太多知名企業的實習經歷。

她是6月30日結束學生時代。

但是在兩周前,她還沒有確定的offer。

後來,她接到一個offer,問我該不該籤下。

我了解了一下:某某A輪人力資源網際網路的初創公司,需要一個產品經理。

我知道她手裡還有進程中的快手面試。

我給的建議是:絕對不要在快手面試徹底結束前,和這家公司籤offer。

「甚至,就算是快手的offer沒來,你要做的也應該是繼續找工作,絕對不要去所謂的人力資源網際網路。」

恕我直言,人力資源+網際網路,除了頭部的招聘平臺外,至今為止就沒有產出什麼靠譜的業務模式。

加上這家公司獵頭公司背景,還是A輪,一年後產品做不下去,讓你轉獵頭,你轉還是不轉?

我能從她的回覆中聽出猶豫,聽出擔心:

今年就業難,面了好久才有一個offer。如果拒了就找不到其他公司了。如果快手不給offer怎麼辦?

我其實想說的是:

第一份工作太重要了,寧可多等幾天,也不要把自己廉價的賣了。你可以一直實習或者兼職,直到找到好的offer。

但是轉念一下,覺得我這樣說不合適。

感覺要一直把她作為實習生壓榨,顯得自私。

於是,我讓她先找快手HR了解一下面試反饋,同時表達一下對快手的熱愛。

端午節前,在畢業前幾天,她終於拿到了快手的offer,成為了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一線運營。

當然,這也只是職場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並不是說拿下快手的offer就能平步青雲了。

但對她來說,依然是很重要的成績。

我很為她開心。

講述她的經驗,也能給小夥伴們帶來運氣。

除了運氣之外,這個姑娘在有些地方的做法,我認為是值得借鑑的:

簡歷

 

姑娘的履歷實話實說,並不算顯眼。但是她很有心的設置了一個「作品展示」的板塊,所有的作品能直接看到文案、圖片和視頻。

拿著PDF,我就能夠直接了解她過往的作品。

相比之下,我面試過很多出色的小夥伴,也有很不錯的作品。

但大部分學生都是在面試時,我提出「你有沒有XX方面的作品,是否可以發給我看看?」然後才發給我的。

他們並沒有意識到:

「簡歷裡放作品,可以提升拿到面試機會的機率。」

對於做網際網路運營的小夥伴來說,大家都會提到網感

這是一個很虛的詞彙,大家也很難清晰定義什麼是網感,大意就是知道什麼樣的內容能夠更好的在網際網路傳播。

但作品是能夠反應「網感」的:

這些都是網感的證明。

這個姑娘意識到了這一點,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了簡歷裡,讓面試官可以輕鬆查閱。

這是她的簡歷可以吸引面試官的重要原因。

好了,同樣的問題拋給圍觀的小夥伴們,無論你是學生還是資深職場人:

當你投遞你的目標崗位時,放上什麼樣的作品,可以提升你的面試成功率?

面試

現在全網數不清的面經分享,感覺能講的都講完了。

但是,別人的成功案例一定會適合你的面試嗎?全盤照抄面經,一定能拿下offer嗎?

我個人,和大部分HR一樣,其實是挺反感面經流的。因為一天面試4場,如果每個小夥伴來都說差不多的話,問差不多的問題,我是無法判斷誰更優秀的。

對於應屆生來說,尤其是這樣。

應屆生求職,你需要展示出應屆生的朝氣來。


我這位實習生姑娘,打動我的方式,是給我提建議。

讓我瞬間意識到:

她看了我寫的東西,研讀了我的知乎回答,她是一個有想法的人

面經,不可能把我們打造成一個有想法的人。

面經,往往提供給大家的是最不犯錯的回答,而不是最特別最出色的回答。

如果我要從10個面試者裡篩掉2個,留下8個,面經流可能能生存;

但是如果我要從10個面試者中篩出來1-2個人留下,那麼面經流就會顯得很平庸,無法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曾在過往文章裡,列出了典型的面經流容易犯的錯誤,回復「錯誤」,閱讀這篇文章。

送上一句我很喜歡的名言:

簡歷上的優秀成績和能力,讓我們拿到面試機會;但讓我們留下來拿到offer的是個性。Talent will get you in the door, but Character will keep you in the room.

充分利用資源

 

一開始是因為疫情隔離,姑娘也就是在老家上班,幫我處理一些數據和文檔。

但是這姑娘真敢給我打電話諮詢職業發展。

大部分我的實習生或下屬並不會做這件事。

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擔心打攪我了,還是單純的害羞。

甚至,他們有時候會在離開後說:「現在回想過來當時為什麼沒問你的建議……」

但這個姑娘是第一個在還沒見我真人的時候,就勇敢提問的。

我不排斥。

我很欣賞這樣的小夥伴。

雖然職場很殘酷,但是職場上依然有很多願意幫助你們的前輩,前提是你們要開口提問。

我們是你們的資源。

有些人會在一杯咖啡後開口;

有些人會在你給他一些工作支持後開口;

有些人如我,只要你問我就願意幫忙。

請開口提問,對你們來說,向前輩提問,毫無損失。

最多是前輩不搭理你,你面子受損。

再說了,不搭理你也可能是忙著幹其他事情,錯過了你的消息,你再問一遍,又不吃虧啊。

時至今日,我還會經常給年輕的小夥伴打電話諮詢他們的建議。

我們不可能迅速掌握所有知識,那麼找到那些領域內的專家,聽取他們的建議,可能是最快的學習方式。

理想絕不妥協

 

對於畢業時沒有養家壓力,反而能從家庭獲得一些支持的應屆生,我給一個略猛的藥方:

先擇業,再就業

事實上,先就業再擇業這句話是有問題的。

如果你今天因為不好找工作,先湊合就業了;對不起,2年後想擇業,依然難有機會。

寧可拖到最後一刻再籤offer,甚至等到畢業後接著找合適的崗位。

也不要在因為就業形勢太差,早早滴把自己給隨便賣了。

第一份工作是最為重要的,它幾乎決定了我們未來職業發展的高度,決定了我們未來跳槽的難度。

我曾多次提到過:第一份工作選錯了,對職業發展有多大影響?

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選錯了,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才勉強挽回了一些。

如今接到有一種「我已經做錯了該怎麼挽回?」的職場諮詢,讓我很有感觸:

大學沒實習,畢業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
做了三年不喜歡的工作,想重新開始薪資也想漲,怎麼辦?
小公司做了幾年,想去大公司無門,怎麼辦?

能怎麼辦?

職場路是一個個關鍵節點組成的。

第一份工作是最為重要的節點之一,選擇錯了,一定會付出代價,就會被同齡人甩開。

你只能盡力彌補,但失去的時間,你永遠補不回來。

◆ ◆ ◆ ◆ ◆

這些年來我看到很多優秀的小夥伴脫穎而出的案例。

這些小夥伴的共同點是:

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敢於表達;

為了職業發展敢於要資源,不妥協於現狀。

在就業環境尤其艱難的今天,這個實習生小夥伴的案例,或許可以幫到大家。

越是困難的環境,就越需要敢於去爭取機會爭取資源。

我列出了一個應屆畢業生求職時需要充分準備的求職流程,希望能幫到小夥伴們。

◆ ◆ ◆ ◆ ◆

最近,一直在評論區遇到各種提問的小夥伴。

今年對於職業發展來說,的確是艱難的一年。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提問,每一篇文章下,我會隨機抽出一位小夥伴添加微信,看看我能否解答他的一個問題。

希望能幫到大家。


 

Sean擁有10多年的人力資源行業經驗,先後供職於全球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Randstad和諮詢公司Mercer。工作之餘,Sean的身份還包括第一財經/南都周刊/領英專欄作家,知乎人力資源優秀回答者。公眾號:瞎說職場(HRInsight),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求職迷茫時,我該如何選擇工作?
    ——來自網絡很多求職者想在2020年春節求職以期獲得一份高薪工作,但是受疫情的影響,諸多求職者的內心更加沒有底氣,突然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求職了。就連剛剛上班的獵頭也說,上班是上班了,但沒有職位,也約不到企業和候選人……一位職場人給老王留言,自去年11月份被裁員,一直沒有找到好工作。
  • 應屆生求職Tips:如何才能找到心儀工作?
    來源:金融小夥伴來源:BOSS直聘(ID:bosszhipin)根據教育部公開的數據顯示,2020年應屆畢業生高達874萬,再創新高。然而,左手是寫不完的畢業論文,右手是拿不出的工作offer,2020年怎一個難字了得!
  • 求職戰「疫」 | 只要你夠努力,「疫下之季」也可以是你的收穫季!
    難」求職季。現在這種情況要不還是準備考研吧想考公務員或者去當兵看看計算機系2020屆物聯網工程專業畢業生李家濠跟我們分享了他的求職之路的各種心酸,總結了他求職之路遇到的各種陷阱,他如何轉變心態,最後成功逆襲收到一份國企offer。
  • 「我不想找工作了」:求職恐懼,如何破局?
    一位來深圳的讀者@山東人在深圳 留言說:「我自己現在對於求職找工作非常恐懼,我工作14年,按理說也是」前輩」了,但是越是這樣,我就越抗拒學習求職,也比較抗拒來自企業和面試官的否定。比如,我前幾天去面試的時候,有個面試官說我們數據做的不好,還說「你們怎麼維護收支平衡?」這個話,我就氣不打一處出來。
  • 誤區四:畢業生求職一份簡歷打天下
    面對激烈競爭,大學生究竟該如何「過五關斬六將」?對此,記者採訪了多位職業規劃師及高校畢業生,為求職者們指點迷津。積極的心態和充足的準備最終幫助我找到了好工作林敏(某世界500強日化用品公司銷售經理)問:求職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答:大學生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可能永遠無法得到機會的垂青。
  • 如何寫好工作簡歷中的求職意向?
    小編針對職場中許多求職者在求職意向上的錯誤書寫,導致面試的失敗,經過總結,以下是錯誤的對工作的意圖:例如:客戶服務,行政和高級管理人員完全無關的工作目標,它出現在簡歷,沒有針對性,這會給HR信息:申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混亂,或者沒有規劃。
  • 大學生求職故事:找準自我 找到工作
    好不好?為此,本報記者聯繫了三位今年六月份畢業的大學生,聊聊他們的求職故事。他們畢業於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也曾體驗求職的艱難,但最終憑藉自身的努力找到了工作。他們的求職經歷可能會給那些還在努力找工作的畢業生,以及準備找工作的在校生提供一些借鑑。
  • 求職季,刷網站投簡歷以外,還有這9個辦法幫你找到更合適的工作|...
    招聘網站是求職的第一步,但也要摸清每家服務背後的事春節過去了一個月,和春風和煦的天氣一起漸漸升溫的,還有每年「金三銀四」的跳槽季。 的音頻直播相對來說好一些,畢竟播主的門檻要高一些。你可以在這找到比如面試技巧、轉行經驗等等內容。類似的,上也有不少資深的業內人士,回答過關於職場的各類問題。知乎 Live分答隨著場次的增多,知乎 Live 也變成了一個商城,過往的直播 Live 都可以購買回聽。知乎也對這些音頻做了分類整理,你可以在「職業」這個分類下找到求職相關的直播。
  • 畢業季營銷怎麼做?復盤2020年經典案例,我總結出如下四點
    本文作者復盤了2020年畢業季的成功營銷案例,看看這些案例成功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又是一年一度的畢業季,而今年尤其特殊。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打了成千上萬學子們一個措手不及,這半年不僅僅見證了歷史,更是滿滿的遺憾,同時還要直面史上最難就業季。
  • 2020年847萬應屆畢業生上熱搜:「史上最難求職季」來襲,應屆生畢業...
    前段時間,教育部發布消息稱2020年將有874萬應屆畢業生上了熱搜,很多人紛紛感慨還好畢業早。今年,一邊是疫情對就業的不良影響,一邊是就業需求與求職競爭的不斷增加,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網上甚至有專家稱,今年是「史上最難求職季」。
  • 三位求職成功畢業生自述 找工作如何找到「真愛」
    已是新年之初,校園求職進入倒計時。所有的高校畢業生都已被自然地劃分成了兩撥:一撥仍在四處奔波,另一撥則已徹底「解脫」。來自河北某高校的應屆生郭楠恰巧是後一種,「覺得自己這麼快就找到工作,真是挺幸運的」。  然而,對外說是幸運,背後的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曉。現在每天看著仍在求職苦海中奮力掙扎的戰友,郭楠突然意識到自己過關的背後又似有幾絲「必然」。
  • 寫好年終總結的7個關鍵點
    但其實,許多部門每周、甚至每日都會開例會,而例會上的總結恰恰是年終總結時可以參考的素材。因此,一份好的年終總結不是臨陣磨槍、拍拍腦袋就能成就的,它其實也需要日常的積累和進行階段性總結。只有把平時的總結做好了,才能「多快好省」地寫出一份到位的年終總結。 那麼,如何寫好一份年終總結呢?
  • 畢業季遭遇失業季,如何通過面試獲得心儀的工作?
    失業後的人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夠儘快找到一份能夠養家餬口的工作。每年的6月畢業季來臨,各高校的大門開閘放水,含辛茹苦奮鬥了十幾年的學子們,即將湧入廣闊的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畢業了的學子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夠儘快找到一份與專業匹配的工作。
  • 三位求職成功畢業生自述:找工作如何找到「真愛」
    來自河北某高校的應屆生郭楠恰巧是後一種,「覺得自己這麼快就找到工作,真是挺幸運的」。  然而,對外說是幸運,背後的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曉。現在每天看著仍在求職苦海中奮力掙扎的戰友,郭楠突然意識到自己過關的背後又似有幾絲「必然」。  就讀於河北某高校新聞傳播專業的碩士生郭楠,將在今年6月畢業並邁入職業生涯,但想起幾個月前的求職經歷,至今仍覺得有點「步步驚心」。
  • 金三銀四就業季 這些找工作的小貼士務必收好-面試,簡歷,投遞,求職...
    東方網記者李佳敏4月3日報導:金三銀四已過一半,你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了嗎?不論你是即將踏上社會的「新鮮人」,還是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社會人」,一份貼心的就業指南,總能讓你在求職路上少走彎路。  今天,東方網小編就為你奉上一系列就業小貼士,收藏好,找工作就靠它啦。
  • 大學生找工作難?人生導師李開復的3個技巧,讓你走出求職困境
    大學生找工作難?人生導師李開復的3個技巧,讓你走出求職困境不是找工作難,是你找工作難!人生導師告訴你怎樣順利拿到公司offer。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科技的進步,社會對於勞動力的要求可謂是日益多元化。義務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推廣,大學生的人數逐年增多,一些求職崗位的競爭壓力也在逐年攀升。
  • 對比這兩本寫作書,我總結出寫好文章的3個關鍵點
    對於寫好文章來說,寫作不僅靠練習和功力,也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閱讀寫作類相關書籍,能夠幫助我們掌握基礎寫作技巧,總結梳理寫作中的問題,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中講到,寫文章通常需要回答四個問題: 一是,我們應該做什麼?二是,我們應該如何做?三是,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
  • 對比這兩本寫作書,我總結出寫好文章的3個關鍵點
    對於寫好文章來說,寫作不僅靠練習和功力,也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閱讀寫作類相關書籍,能夠幫助我們掌握基礎寫作技巧,總結梳理寫作中的問題,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中講到,寫文章通常需要回答四個問題:一是,我們應該做什麼?
  • 墨大學姐:我,有PR,差點沒找到工作
    圖/Tara學員Offer而正是秋招的經歷,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己在求職過程中的2個致命問題…相信這也是大多數澳洲留學生畢業求職的時候,會遇到的最大問題:首先,面試前需要比別人做更多的Research,去提前了解投遞的公司的文化和投遞崗位的工作內容。其次,面試的時候也是「底氣不足」,不確定面試的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所有的不確定因素堆疊在一起,讓我非常焦慮,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找到了DBC。
  • 找工作,3個月無音訊?4招卡住關鍵點,迅速入手心儀工作
    然而,3個月的新鮮勁過後,各種貸一起壓上來,自身的「五險一金」沒有著落的時候,便會出現莫名的恐慌,找工作,找好的工作,找可以立刻、馬上賺錢的工作,會不由自主地成為頭等大事。那麼,如何在盡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心儀、公司滿意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