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
一、《朱一的枯燥生活》粉絲超千萬,只因一次未被放在心上的小視頻
說到《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相信粉絲們也是非常熟悉了,現在非常火爆,但是就這樣的一個現象級短視頻系列,曾經也是歷經坎坷才問世的。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的「男一號」朱亙在視頻中以一個多金的大佬形象出現,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他也是,同時他也是這個視頻背後的「金主」。而這個視頻的導演、編劇、策劃、配音等等都是由同一個人完成的——張策。可以說,張策是這個視頻火的最重要原因,是核心競爭力。
但張策宣布離職,我們先暫且不討論他離職的原因,當時張策給朱亙第一個自己創作的視頻時,朱亙半個月都沒有將視頻上傳,後來張策跟朱亙建議說把這個視頻改為《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可能是因為領導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所以過了半個月才將視頻上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個視頻收到了不錯的反響。
隨後第二期、第三期陸續推出,視頻也逐漸的被人們所熟知,其中的一期《一塊勞力士的回家之路》火爆,播放量高居第一,使這系列的視頻上升到了又一個高度,隨著視頻一期一期的更新,已經積累了上千萬的粉絲,可以稱之為一個不一樣的「網紅」,在很高的人氣下,朱一旦團隊的廣告費也來到了一個不錯的高度。
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變味了,原來靈魂人物離職了。
在一段時間的停更之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終於出了新的一期,但是老粉卻明顯的感覺到「沒內味」了。原因也得到了揭曉:《朱一旦的枯燥生活》靈魂人物張策離職了。
一個出色的導演、編劇可以說是一個節目的靈魂,張策自身的才華讓這個短視頻系列看起來在網上眾多的短視頻中與眾不同,還有他獨特的配音令人慾罷不能。雖然他沒有在臺上露面,但是讓這個節目真正火起來的,是張策。很多粉絲看完了新一期節目後,很多人表示「爺青結」,因為換了一個導演和編劇讓很多人覺得完全沒有張策做的出色,看起來沒有那麼的精彩了。
之所以粉絲們會這樣認為,是由於張策的創作風格非常鮮明。張策小時候家庭一般甚至可以說是貧窮,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他用最大眾的視角去觀察這世間的一切現象,而且從一系列的視頻中不難看出,張策和朱一旦都是或者至少有一個是周星馳的粉絲,因為作品風格十分相像,而且在視頻中多處曾向星爺致敬。
「黑色幽默」是很多人評價張策的風格,他可以用喜劇的方式將這社會上的一些不合適、不合理的現象表現出來,卻讓觀眾們在笑中對自己或者對社會反思,一個好的創作者,作品從來都不只是娛樂。
三、有本事的人,打工或者創業,都不愁沒飯吃。
張策的離職有不少人說是因為兩人在利益分配的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人們合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利益,張策撐起了這個作品的大半壁江山,但是據說只有正常的工資和提成,這自然讓張策想要去追逐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多的利益。從張策的故事中,職場人可以獲得一些啟示。
首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贏得謀生技能。
我們都很明白,一個人只要有核心技術,才能在職場上生存下去,而且到哪裡都不會被淘汰。張策特有的才華和高效的創作力,證明了他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以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人物。
在《朱一的枯燥生活》火以後,張策保持著大概一天半一個視頻的創作力,這是非常誇張的,據張策的妻子所說,家中桌子上放的都是自己給張策買的營養品,張策為了創作頭髮都快熬白了,而且在大夏天張策都會感覺到冷。
其次,打造自己的口碑,才有自己的人脈。
人脈從哪裡來?很多人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大多數人生來並沒有含著金鑰匙,也沒有得天獨厚的人脈資源,那麼就註定了我們沒有資格獲得人脈嗎?不,我們還可以通過我們的口碑去獲得人脈。
張策來淄博後談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朱一的公司,在雙方談妥以後,張策就開始全力以赴的創作,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不僅僅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是為自己的以後積累口碑,在自己想要跳槽或者被迫跳槽的時候,自己積累的口碑給自己帶來更多的人脈,可以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最後,抓住機會,才能真正成功。
如果說努力是你辛勤耕耘的一片地,那麼機會就是你苦苦等待的一場雨。我們有人會抱怨自己的時運不濟,沒有機會,所以才埋沒了自己的能力。這是錯誤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但是有的機會是明顯的,有的機會是隱晦的,我們要有一雙善於發現機會的雙眼,而且要抓住機會,才能一飛沖天。
張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上大學時他是一個獸醫專業的大學生,看起來與短視頻和創作相差甚遠,但是他從那時起就愛上了短視頻,而且在畢業後,也正是短視頻蓬勃發展的時期,他抓住機會並且爆紅網絡,獲得了成功,這一切離不開他的努力,但是需要一個好的機會。
沒有誰是可以一帆風順下去的,但我們如果掌握了核心技術並且把握住機會,那麼就會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和底氣。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