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去了趟南京鐘山高爾夫。開業之前去的,配套餐廳沒全好,4家餐廳中就最貴的那家Kurogi黑木沒開,留下了遺憾。
後來我又去了趟上海,就給自己特意約了頓上海的Kurogi黑木。
嗯,南京鐘山高爾夫的黑木是上海黑木的分號,而上海的黑木則是東京黑木在海外的首店。
既然已被種下草,就應該儘快的去拔草。
吃了頓3000+的日料,總是要寫寫Report的。
我這人比較土,別說是3000+的日料了,人均3000+的餐廳我印象中自己好像都沒吃過幾頓。
黑木的本店在東京,很久以前給自己做東京攻略的時候有關注過這家。目前不是米其林吧,但曾經有連續兩年是過。
我還是挺羨慕上海的,各國知名餐廳的「中國首店」,不是放在香港、澳門,就是放在上海。例如巴黎百年甜品店ANGELINA,星巴克烘焙工坊、%Arabica烘焙工坊等。
黑木做的是懷石。我最早接觸日料的時候,也是對懷石、會席、割烹(peng)、料亭...這些名詞不太搞得清楚的。
現在好多了,畢竟最近幾年日料吃的也不少了。
紫萱曼殊懷石料理
我來稍微解釋一下這幾個名詞。當然這是我自己的理解,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懷石和會席要一起說。
懷石
懷石源自茶道,之前是給茶客們墊墊肚子而提供的小料理。
日本「茶聖」千利休認為「一汁三菜」的簡單飲食最適合佐茶。所謂「一汁三菜」,就是一道湯品、一道刺身,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這是懷石料理最初的形態,之後又逐漸變成了「二汁五菜」。
再後來,懷石料理的原料和烹飪方式也不斷豐富,漸漸演變成如今的日本正統料理代表之一。
加賀屋姊妹館「あえの風」的懷石料理
會席
懷石料理與會席料理的區別就像是茶與酒,一個清雅,一個熱烈。會席料理往往會伴以歌舞娛樂,氣氛會比較嗨。
美食、美酒、表演、唱歌、跳舞、聊天、娛樂,所有的享受都可以是會席料理中的元素。
割烹和料亭也要一起說,我覺得割烹算是廚藝的展現形式,料亭則是顯示出了用餐地點的高大上。
割烹
割烹源自《孟子·萬章上》裡「伊尹以割烹要湯」。「割」是指用菜刀切割;「烹」則是指用火烹煮。
就是你坐在廚師面前,看著他做菜。割烹一般都具有開放式的廚房,可以讓食客們在用餐的同時欣賞到廚師的烹飪技藝。割烹可以很高檔,也可以很市井。
上海鮨松野
板前其實也算是割烹的一種。
所謂板前料理,是指客人和主廚之間相隔一條長板,i主廚師面對客人完成料理。客人坐在料理臺前看廚師們做直接的料理呈現。所有的食材都要在客人面前處理。
杭州的話,紫萱的曼殊可以吃到板前。
紫萱曼殊懷石料理
料亭
傳統的日本式高級酒家,哪怕在日本屬於最高級的用餐地點。接待重要人物時,政治家、名人見面或商談一般都會去料亭。如果你日劇看得多,就知道日劇裡面什麼賄賂官員之類的,都是在料亭裡的。
料亭都有女將服務,部分日本的高級料亭還會有藝妓。
菊乃井、吉兆嵐山、瓢亭這些其實就是標準的料亭。
囉裡八嗦了一堆,還是回頭來講黑木吧。
黑木雖然是在上海寶麗嘉的一樓,但其實和寶麗嘉的關係並不大,是場地外包的餐廳。
之所以在文章裡提前把黑木和寶麗嘉的關係說明了,是因為前陣子一個美食博主自費吃了寶格麗裙樓的【堀田·小羽】,寫了表揚這家餐廳的文章。但文章中裡面提到了寶格麗,結果被寶格麗的公關問責投訴。
這年頭,自媒體妥妥的才是弱勢群體啊。
去吃之前,我對黑木的印象是貴。
如果在大眾點評上,對上海的日料做一個排序,第一名肯定是黑木。當然,這是按照價格由貴到便宜的排序。
內心裡總會是有個小願望的,就是等自己有錢了,要把最貴的那家餐廳、或者是最難定到的那家餐廳給去吃了。
去了之後,首先覺得餐廳還是挺好看的,很配寶麗嘉,畢竟寶麗嘉這個酒店我也一直覺得很好看,且價格在上海外灘是被低估的。
後來一了解,原來餐廳的設計是隈硏吾操刀的,怪不得了。
不含酒的套餐價格是2980 + 15%的服務費。如果配酒的話,好像再額外的加700還是800吧,會再給到五杯酒。
先付——白子茶碗蒸
先付(Sakizuke)就是前菜,作為開胃用的,一般會使用當季最新鮮的食材製作。
現在是冬天,天氣比較冷,所以上了一個暖暖的先付。
先付用料的原則是奢華,會在菜品中用一兩種比較珍貴的食材。給人一種被褐懷玉的感覺。
這道菜,用了河豚籽(白子)和白松露,白子是和蛋一起蒸的,白松露是後期撒上去的。不僅是開胃,還暖胃,冬天正好。
進餚——柚子釜、伊勢海膽龍蝦魚子醬
第二道就是大硬菜,又是魚子醬、又是海膽、又是龍蝦的。一般來說,直接疊加過硬的食材,是一種相對保險的做法。特別是日料上,如果沒有過硬的食材,價格也不好意思上到3000+一位。
這道菜的容器是柚子,同時柚子有酸味。如果你要增加這道菜的酸味的話,往菜上擠一些柚子汁就行了。
椀物(湯)——喉黑魚豆衣真丈湯
這份湯的亮點是加入了鰹魚一起熬湯。廚師還給我們展示了一下鰹魚,這是世界上最硬的魚。鰹魚熬湯是不會出現油花的,上好的日本高湯一般都會加入鰹魚。
お造り(刺身)——河豚、金槍魚、蟹肉、石斑魚
這道菜上來的時候挺有儀式感的,容器特別的好看,還加了一些乾冰。
金槍魚其實才是日料中最金貴的魚肉之一,之前新聞裡面總是說築地市場拍賣的時候一條三四百公斤的藍鰭金槍魚,都能拍出幾百萬的天價來。
這道金槍魚的刺身用的是魚腹部的中肥部分,肥美甘鮮。算是我最愛的刺身了吧。
河豚刺身嘗起來比一般的刺身更有韌勁和彈性,而且11月-1月正好也是吃河豚的好時間(這裡指的是海裡的不是河裡的哦,長江河豚還是3-4月應季)。
蟹肉刺身我是第一次吃,鮮嫩多汁、Q彈還略帶點清甜,簡直就是大滿足。
燒物——鵝肝芝麻豆腐
這道是黑木的特色菜,底下是燒熱的石板,最上面是針蔥,中間是鵝肝、下面是芝麻豆腐。上來的時候現場淋上照燒汁。
鵝肝肥腴、芝麻豆腐綿密,是一道打開味蕾的好菜。
壽司——金槍魚壽司
這算是一道Off Menu(菜單外食物),
用的是金槍魚的大脂,用火灼燒後捏的壽司。一口下去,驚為天人,魚脂在口腔中綻放的感覺簡直就是美爆了。
金槍魚大肥的油脂含量,是能超過50%的。用火烤後肥膩度會下降,更加合適一些。
八寸——季節八寸
八寸的意思是正式的下酒菜。懷石料理中的八寸一般會分幾個小碟分別裝。然後我去吃的時候恰逢是聖誕前後,所以整體的裝飾非常的聖誕。
這份八寸裡面有桑椹、葡萄、蝦...多種食物,每個都是一小份。可惜我只能用來下茶喝。
煮物——蕪菁蟹肉菊花
煮物一般是沒有湯汁的,蕪菁比較甘甜,正好是中和了菊花的苦味。
強餚——煙燻牛肉
強餚通常可以視作懷石料理的主菜,一般為烤制或蒸煮的牛肉、禽肉、魚等。
這份主菜是牛肉,我沒問具體是M幾的,按照吃的口感來說應該是M7或者A4級別以上的,用稻草燻過,口感豐盈還有稻香。
食事——御飯二種
因為這頓是懷石,也算是割烹。我在吃的時候是可以和廚師交流的,廚師和我說在我進店坐下來的時候,他們就燒了這兩鍋飯。這兩鍋都是給我的,我肯定是吃不完的,那麼是可以打包回去的。
一份是牛蒡蘿蔔,另外一份是蟹肉。量是真足啊。
我覺得我之所以可以在黑木吃到扶牆而出,應該就是應該這兩份飯。
鍋裡剩下的我都打包了,然後第二天的早餐也有著落了。
然後是水果、冰淇淋和甜品,這兩道並沒有太特別之處,算是吃完收工的前奏吧。
最後是抹茶,懷石料理店,茶是一定要好的,果然最後的抹茶相當棒。
這不僅算是好吃的一餐,也算是賞心悅目的一餐。
黑木採用的是割烹的形式,料理長和他的團隊就在你面前給你做菜。大家可以隨時的交流,雖然他是日本人吧,但是店員是會幫忙進行翻譯的。
因為都是現場做,每道菜的食材,也會不經意間展示在你的面前。讓你覺得雖然整頓飯花了3000+,但吃到的食材還是靠譜的。
吃完後感覺意猶未盡,同時感嘆錢真的是個好東西。有時候吃好餐廳,會讓自己更加有努力賺錢的動力。
3月份又要餐廳周了,希望餐廳周可以搞定黑木,這樣高性價比的套餐說不定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