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啤酒小燒烤,奶茶雪糕小龍蝦。直到準備穿回我的牛仔褲時,終於我才發現夏天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跡。
痛定思痛,我再一次準備減肥。這次,我決心走上科學減肥的道理,科技助力減肥,小肥肉拜拜!
首當其衝,我需要的就是一個體脂秤!科學減肥嘛,減脂增肌,沒點高科技哪兒說得過去。
火速下單,新設備到手還沒到手,就先被各種網絡測評平臺迎頭痛擊:
上個廁所,體脂率就降低了;
與專業儀器差距始終保持在10%以上,
最大居然超過50%;
一瓶礦泉水下肚,體脂率上升,
再次論證了「喝水都胖」人群的真實性;
單是體脂一項數據尚且如此,體脂秤上其他五花八門的數據又靠不靠譜?
體脂秤究竟是為我們帶來了真正的便利,還是「智商稅」呢?
到底要不要退單……看來非得經過了一番研究了,它的功能和原理到底有哪些,來抄答案——
體脂秤
體脂率
健康數據
減脂必備
值得購買度:★★★★★
當前體脂秤主推功能
核心功能:測量體脂率
水分、肌肉量、蛋白質含量等基礎數值
身體年齡、標準體重、肥胖等級等判斷
基礎代謝率與各項數據的評判標準
體重早已不再是減肥健身人群關注的唯一指標,近年來,有關體脂率的重要作用被反覆提及。
而家用體脂秤作為獲取這一身體數據的最簡單途徑,被越來越多的購買使用。
市面上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體脂秤,是否真的如宣傳所說,能夠為我們準確的提供各項身體健康數據?
首先,家用體脂秤是如何得出體脂率的?答案是,使用「生物電阻抗法」
具體而言,就是利用機體各種成分導電性不同的特點:瘦體重和脂肪的含水率不同,電阻也不同,通過測量電極之間的電阻率,可以大致計算出機體成分的數據。
這種測量方法在實際使用中存在很多不定因素,環境的溫度、溼度以及人體的進食和飲水都會對電阻變化產生影響。
這種影響在實際測評中也得到了印證。
有評測機構用17款不同品牌的體脂秤與專業儀器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結果發現:
測量存在確實一定偏差
測量過程中,體脂秤與專業儀器測量體脂的偏差率最大竟達到了53.28%。從數據上看,體型偏胖的人使用體脂秤測的會更準些;體型偏瘦的人,BMI 指數會更準些。
結果受外在條件影響
身體的水分狀態對體脂秤有較大影響。志願者喝兩瓶水或抱一桶水進行測量,體脂率都會有相應的升高,上過廁所之後,體脂又會出現降低的現象。
建議規範使用
想要獲得相對準確的結果,建議像測體重一樣,早上排便、空腹,穿貼身衣物上秤,同時保持腳部乾燥。
▲ 以上評測數據來自「老爸評測」
了解了這些,還要不要買體脂秤?
家用體脂秤誤差始終存在,只能反映趨勢
如果追求準確的數值,顯然當前的家用體脂秤難以滿足需要。尤其當你是個「瘦子」,體脂秤的誤差可能會被進一步放大。
除了體脂外,體脂秤所得到的五花八門的測量數據大部分是根據所輸入的身高年齡等數據和測量到的體重、體脂通過公式計算所得,並不是直接測量的結果,僅存在參考價值。
雖說如此,但總的來說,家用體脂秤還暫且算不上是「智商稅」產品。
選對了牌子、按照建議的使用規範使用,以了解變化趨勢為目的,體脂秤的體脂數據還是具有一定反應趨勢的參考價值。
這裡有份體脂秤選購指南,請查收
體脂秤選購
選購體脂秤前可以對比各大測評機構公開數據,有助於選擇相對準確、性價比更高的品牌款式。穿襪子也能測出體脂的「體脂秤」、同樣重量就同樣體脂率的「體脂秤」都是智商稅!千萬要避開。
了解了選購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運動周邊」永遠不能直接帶來運動效果,認清他們起的輔助作用。即使購買的行為會在某種程度上督促你運動,但這種督促維持的時間和效果都有限,要做好預算,謹慎理性購買。
最後提醒大家,在運動過程中不要盲目追求體脂等身體數據,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祝大家都能收穫理想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