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
因傳說屈原是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所以後人將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自古傳承至今,除了吃粽子下面這這四種食物,也不能忘記吃了,這四種食物,不僅營養美味,傳說這端午節這一天吃,能夠藉助節氣的力量,驅趕黴運,提升精氣神,從而使自己和家人一年健康順利。
第一:鹹鴨蛋
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因為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旺盛階段,再加上氣候潮溼,病蟲細菌活躍,容易引發眾多疾病。
第二: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第三:煎堆
每逢端午時節,福建晉江地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煎堆」呢?關於這個習俗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而端午節吃煎堆的食俗就由此而來。
第四:綠豆糕
根據中醫理論對二十四節氣的分析,端午節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這個時候人們的情緒波動都比較大,非常容易煩躁和憂慮,加上現在正值夏季,氣溫也漸漸高了起來,在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一些東西來緩解這一狀況。而綠豆性味甘涼,具有清熱解毒的療效,做成的綠豆糕也是口感鬆軟,非常適合在這個時候食用,能大大緩解因為陽氣過剩帶來的負面影響,能夠有效的化解及憂鬱情緒。再加之「糕」和「高」同音,有積極向上飛黃騰達的寓意,與端午節的粽子連一起又有「高中」的寓意,對於準備趕考的學子來說又是一個的美好祝願。因此在端午節吃綠豆糕就這樣被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
你還知道哪些美食,?評論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