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鹼組成及含量測定

2021-02-23 吉大化院分析化學實驗室

實驗目的

1.學習混合鹼的組成及其測定方法。

2.了解「雙指示劑法」的意義

基本原理

採用HCl標準溶液對混合鹼進行滴定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學的課程中是極具代表性的。混合鹼是Na2CO3與NaOH或NaHCO3與Na2CO3的混合物。以HCl標準溶液滴定混合鹼的試液,當到達第一個化學計量點時其化學反應是: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反應產物為NaHCO3和NaCl;

繼續用HCl滴定到達第二個化學計量點時反應式為:

NaHCO3 + HCl === H2CO3 + NaCl

                                         └→CO2↑+ H2O

因此在實驗中,可根據試樣中各產物的變化,選用兩種不同的指示劑,分別指示第一、第二化學計量點的到達,根據兩種指示劑變色時所消耗HCl的體積,計算出混合鹼中各組分的含量,即「雙指示劑法」。

在第一個化學計量點,溶液的pH由HCO3-的濃度確定。若Na2CO3的濃度不是很稀,求得溶液中H+ 濃度和pH值為:

 (mol/L)

pH=8.31

因此可採用酚酞作指示劑,終點時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記下所消耗HCl標準溶液體積V1。由於≈104,差別較小,導致第一化學計量點的突躍不太明顯。為了準確判斷第一終點,通常採用NaHCO3溶液作參比或使用混合指示劑,如甲酚紅百裡酚藍混合指示劑,它的變色範圍是pH 8.2~8.4,指示劑酸色為黃色,鹼色為紫色,第一個終點到達時,溶液由紫色變為粉紅色。

在第二個化學計量點處

 [H+]sp2 =  =  = 1.3 × 10-4   (mol/L)

pHsp = 3.9

即此時的pH為3.8~3.9,可以選用甲基橙或溴甲酚綠為指示劑。記下滴定所消耗的體積為V2。

在混合鹼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劑用HCl滴定至第一個終點時,若被測試液中含有NaOH則完全被中和,含有Na2CO3則被中和一半,轉化為NaHCO3,此時所消耗的HCl量為兩者之和;加入甲基橙,繼續用等濃度的HCl滴定至第二終點,所消耗HCl量或者為被測試液中含NaHCO3的量,或者是其與試樣中Na2CO3轉化為NaHCO3後兩者所消耗HCl量的總和。因此在「雙指示劑法」實驗中,可以根據酚酞終點消耗HCl的體積V1和甲基橙終點所消耗的HCl的體積V2定性地判斷混合鹼的組成,並能定量計算出各組分的含量。

當V1>V2時,試樣為Na2CO3與NaOH的混合物,Na2CO3所消耗的體積為2V2。而中和NaOH時所消耗的HCl量應為(V1–V2),故計算NaOH和Na2CO3組分的含量應為:

當V1<V2時,試樣為Na2CO3與NaHCO3的混合物,此時V1為中和Na2CO3至NaHCO3時所消耗HCl溶液的體積,故全部Na2CO3所消耗HCl溶液體積為2V1,中和NaHCO3所用HCl溶液體積為(V2–V1),計算式為:

式中:M為摩爾質量,c為HCl溶液濃度,ms為分析試樣質量。

當V1=V2時,試樣只含有Na2CO3。

標定HCl常用的基準物質有兩種:無水碳酸鈉(Na2CO3)和硼砂(Na2B4O7·10H2O)。Na2CO3的優點是易提純,價格便宜;缺點是摩爾質量較小,具有吸溼性,使用時應預先在270~300℃加熱焙燒,並保存於乾燥器中;硼砂具有摩爾質量大、吸溼性小等優點,但由於含有結晶水,在相對溼度較小時易風化而失水。實驗選擇無水Na2CO3為基準物質標定鹽酸的濃度。

在測定樣品的實驗中,要求對5次測定結果進行檢驗,判斷是否有可疑值存在,如果有,應捨棄可疑值後再求濃度的平均值。可疑值的取捨採用格魯布斯(Grubbs)檢驗法,其檢驗步驟如下:

1.將標定實驗結果由小到大進行排列:c1,c2,……,c5 。

2.求其平均值。

3.求其濃度的標準偏差s。

4.計算統計量G:

假設c1為可疑值,則 

假設c5為可疑值,則 

5.判斷:根據具體要求選定顯著性水平α,查Grubbs 捨棄界限G值),可得Gα,n值,將上述計算的G值與表中Gα,n進行比較,當G<Gα,n,被檢驗數值並非可疑值,可保留;當G>Gα,n,被檢驗數值認為是可疑值,應捨棄。

實驗中選定顯著性水平α=0.05,實驗平行標定5次,n=5,查附表14,G0.05,5=1.67,當計算值 G>1.67,被檢驗數值應捨棄;當計算值 G≤1.67,被檢驗數值應保留。

檢驗結果:若c1和c5均可保留,HCl濃度可取其平均值;若c1或c5檢驗後應捨棄,處理的方法是:① 補充HCl標定數據後重新檢驗;②用剩餘的4個數據在進行檢驗,即取4個數據的平均值,計算標準偏差,檢驗c2或c4是否合格。

實驗步驟

一、配製0.1mol/L HCl溶液

使用濃鹽酸配製300mL0.1mol/L HCl溶液,計算出應取的體積數。按計算量量取的濃鹽酸溶液,倒入細口瓶中,加入純淨水,立即蓋上塞子,搖勻備用。

二、標定HCl溶液

按HCl溶液濃度和滴定誤差要求估算Na2CO3稱量質量。

採用差減法於分析天平上準確稱取Na2CO3基準物,置於小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溶解,定量轉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搖勻備用。

移取20.00mLNa2CO3溶液置錐形瓶中,加入2-3滴溴甲酚綠指示劑,用待標定的HCl溶液滴至溶液由藍色變為黃綠色即為終點,記錄所消耗HCl溶液的體積。

根據消耗HCl溶液的體積和稱量Na2CO3基準物的質量,計算HCl溶液的濃度。如此,計算各次標定結果的相對偏差。相對偏差應≤±0.2%,否則需要重新標定。將相關實驗數據填入表4-2-1中。

三、樣品測定

採用差減法準確稱取混合鹼試樣0.29~0.33g,於250mL的錐形瓶中,加20~30mL水溶解,加5滴混合指示劑,用HCl標準溶液滴至溶液由紫色變為淡粉(與參比溶液對照),記錄消耗HCl溶液的體積數V1。再加入3滴溴甲酚綠指示劑,繼續用HCl溶液滴至溶液由藍色變為黃綠色為終點,記錄總體積數V2,平行測定5次。根據格魯布斯檢驗決定數據取捨。

實驗數據處理

1.

表4-2-10.1 mol/L HCl 溶液的標定

實驗項目

1    

2

3

m(Na2CO3)/g




V(HCl)/mL




c(HCl)/(mol/L)




(HCl)/(mol/L)




di




dr/




        註:

2. 

表4-2-2混合鹼中各組分含量的測定

實驗項目

1    

2

3

5

6

ms /g






V1(HCl)/mL






V2(HCl)/mL






(1)

(1)






di






dr/






(2)

(2)






di






dr/






註:

實驗用品

分析天平,燒杯(100mL),容量瓶(250mL),移液管(20mL),滴定管,錐形瓶(250mL)。

HCl(0.1mol/L),無水Na2CO3基準物質,混合鹼試樣,溴甲酚綠指示劑(0.1%的20%乙醇溶液),甲酚紅—百裡酚藍(0.1g甲酚紅溶於100mL 50%乙醇中;0.1g百裡酚藍溶於100 mL 20%乙醇中,0.1%甲酚紅∶0.1%百裡酚藍=1∶6),酚酞指示劑(0.2 %)。

思考與討論

1.分別取樣標定和一次取樣配製溶液後取幾份標定各有什麼優缺點?

2.嘗試使用格魯布斯檢驗法檢驗全組同學的樣品含量數據。

相關焦點

  • 空氣組成和氧氣含量的測定(提高)
    2.掌握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裝置、操作方法以及誤差分析。3.認識純淨物、混合物的概念,並能從物質的組成上區分純淨物和混合物。【要點梳理】要點一、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氣的成分(高清課堂《空氣組成和氧氣含量的測定》)  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
  •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7-02 21:57 一、原理根據葉綠體色素提取液對可見光譜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計在某一特定波長測定其吸光度
  • 尿素中鐵含量測定條件研究
    利用優化後的測定條件對尿素中鐵的含量進行測定結果為2.04mg/kg。該方法操作簡便,節約分析成本,且準確度高,精密度好,適用範圍廣泛。關鍵詞:尿素;分光光度法;鄰菲囉啉;鐵含量鐵(Fe)參與葉綠素的生產,一些對鐵元素需求較大的植物,缺鐵主要表現在葉綠素含量低導致葉片變黃。
  • 鋼中碳含量測定方法,7種!
    目前分析金屬中碳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燃燒法,發射光譜法,氣體容量法,非水溶液滴定法,紅外吸收法及色譜法等。由於每種測定方法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而且測定結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碳的存在形式、氧化時碳能否釋放完全、空白值等,所以同一種方法在不同的場合準確度有一定差異。本文整理了目前金屬中碳的分析方法、樣品處理、所用的儀器及應用領域等內容。
  • 空氣的主要成分及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如何選擇可燃物?綜上所述,選擇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是比較理想的選擇。B、硫磺在空氣中能夠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新的氣體,不能用於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選項錯誤。C、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或者一氧化碳氣體甚至是兩者的混合氣體,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新的氣體,不能用於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選項錯誤。D、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新的氣體,不能用於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選項錯誤。故選A。
  • 第三節 比色分析應用示例——鐵的含量測定
    第三節 比色分析應用示例——鐵的含量測定   一、原理   應用比色分析測定溶液中伯的含量有硫氰酸鹽顯色法、磺基水楊酸法及鄰菲羅啉顯色法等各各種方法。現以磺基水楊酸法為例介紹鐵的含量測定。   在不同酸度下,Fe3+和磺基水楊酸生成組成不同的配合物。
  • 二苯胺法測定DNA含量
    二苯胺法測定DNA含量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1-18 23:46 二苯胺法測定DNA含量【實驗目的】
  • 中考化學填空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只需掌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的藥品選擇要求,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和誤差分析分析即可。【例題展示】例題8(2017來賓)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如圖所示:(l)燃燒匙內盛放的藥品是 。
  • 原子螢光法測定地表水中汞的含量
    【摘要】本文對原子螢光法測定地表水中的汞含量實驗進行了分析,對相關實驗參數進行了優化。實驗結果表明,運用本方法對地表水水質進行測定,提取效率高、損失少、方法穩定,且實驗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率均滿足相關要求。
  • 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測定
    通過實驗了解土壤有機質測定原理,初步掌握測定有機質含量的方法既注意事項。能比較準確地測出土壤有機質含量。二、方法原理在加熱條件下,用稍過量得標準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機碳,剩餘的重鉻酸鉀用標準硫酸亞鐵(或硫酸亞鐵銨)滴定,由所消耗標準硫酸亞鐵的量計算出有機碳量,從而推算出有機質的含量,其反應式如下:2K2Cr2O7+3C+8H2SO4→K2SO4+2Cr2(SO4)3+3CO2+8H2O        K2Cr2O7+6FeSO4+7H2SO4
  • 液相色譜儀測定食品添加劑富馬酸含量的方法
    一、液相色譜儀測定食品添加劑富馬酸含量的方法摘要:用液相色譜儀在選定的工作條件下,通過色譜柱使試樣中各組分分離,用紫外檢測器檢測,外標法定量,計算試樣中富馬酸或馬來酸含量。二、液相色譜儀測定食品添加劑富馬酸含量的試劑材料:1、氫氧化鈉溶液:20g/L。2、磷酸溶液:量取1ml±0.02ml磷酸於10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甲醇,加水稀釋至刻度,再經0.45um濾膜過濾。
  • 最新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及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紅磷燃燒耗氧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實驗原理:利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將集氣瓶內氧氣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使密閉容器內壓強減小;在大氣壓作用下,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即為減少的氧氣的體積。
  • 原子螢光法測定水環境中汞含量
    【摘要】汞(Hg)是水體環境監測的必測項目之一,原子螢光法作為一種簡單且靈敏度高的分析技術能夠滿足水環境中汞的測定需要。基於此,本文探討原子螢光法測定水環境中汞含量,通過對儀器條件、標準系列、載流、還原劑的選擇等原子螢光分光光度法關鍵實驗參數進行優化,測定飲用水源地中汞含量。結果表明,該方法的精密度和準確率均獲得滿意結果,滿足了分析要求。
  • 造紙黑液和紙漿快速測定矽含量新方法
    1.木漿黑液的鹼回收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而草漿黑液的鹼回收技術尚處於研究應用階段,草漿黑液之所以難於處理,就在於其矽含量是木漿黑液的10-50倍。如何降低矽含量,已成了有效處理草漿黑液的關鍵,人們正致力於研究開發各種降矽技術,如二氧化碳法、石灰法、硫酸鎂法等。  在這些研究中,必須準確無誤地測定研究對象中的矽含量,多年來人們都採用了傳統的重量測定法。
  • 實驗四 考馬斯亮藍G-250 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一、目的1.學習和掌握考馬斯亮藍G-250 測定蛋白質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本方法的具體應用條件和範圍
  • 電位滴定法測定首飾中銀含量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探討
    通過分析手動電位滴定法測定首飾中銀含量的操作步驟,分別從樣品前處理、
  • 標準曲線法測定紡織品中鄰苯基苯酚含量的研究
    標準曲線法測定紡織品中鄰苯基苯酚含量的研究 2014-02-16 10:42:00 來源:中國紡織信息網 作者:董君亞質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