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目的
1.學習混合鹼的組成及其測定方法。
2.了解「雙指示劑法」的意義
基本原理
採用HCl標準溶液對混合鹼進行滴定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學的課程中是極具代表性的。混合鹼是Na2CO3與NaOH或NaHCO3與Na2CO3的混合物。以HCl標準溶液滴定混合鹼的試液,當到達第一個化學計量點時其化學反應是: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反應產物為NaHCO3和NaCl;
繼續用HCl滴定到達第二個化學計量點時反應式為:
NaHCO3 + HCl === H2CO3 + NaCl
└→CO2↑+ H2O
因此在實驗中,可根據試樣中各產物的變化,選用兩種不同的指示劑,分別指示第一、第二化學計量點的到達,根據兩種指示劑變色時所消耗HCl的體積,計算出混合鹼中各組分的含量,即「雙指示劑法」。
在第一個化學計量點,溶液的pH由HCO3-的濃度確定。若Na2CO3的濃度不是很稀,求得溶液中H+ 濃度和pH值為:
(mol/L)
pH=8.31
因此可採用酚酞作指示劑,終點時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記下所消耗HCl標準溶液體積V1。由於≈104,差別較小,導致第一化學計量點的突躍不太明顯。為了準確判斷第一終點,通常採用NaHCO3溶液作參比或使用混合指示劑,如甲酚紅百裡酚藍混合指示劑,它的變色範圍是pH 8.2~8.4,指示劑酸色為黃色,鹼色為紫色,第一個終點到達時,溶液由紫色變為粉紅色。
在第二個化學計量點處
[H+]sp2 = = = 1.3 × 10-4 (mol/L)
pHsp = 3.9
即此時的pH為3.8~3.9,可以選用甲基橙或溴甲酚綠為指示劑。記下滴定所消耗的體積為V2。
在混合鹼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劑用HCl滴定至第一個終點時,若被測試液中含有NaOH則完全被中和,含有Na2CO3則被中和一半,轉化為NaHCO3,此時所消耗的HCl量為兩者之和;加入甲基橙,繼續用等濃度的HCl滴定至第二終點,所消耗HCl量或者為被測試液中含NaHCO3的量,或者是其與試樣中Na2CO3轉化為NaHCO3後兩者所消耗HCl量的總和。因此在「雙指示劑法」實驗中,可以根據酚酞終點消耗HCl的體積V1和甲基橙終點所消耗的HCl的體積V2定性地判斷混合鹼的組成,並能定量計算出各組分的含量。
當V1>V2時,試樣為Na2CO3與NaOH的混合物,Na2CO3所消耗的體積為2V2。而中和NaOH時所消耗的HCl量應為(V1–V2),故計算NaOH和Na2CO3組分的含量應為:
當V1<V2時,試樣為Na2CO3與NaHCO3的混合物,此時V1為中和Na2CO3至NaHCO3時所消耗HCl溶液的體積,故全部Na2CO3所消耗HCl溶液體積為2V1,中和NaHCO3所用HCl溶液體積為(V2–V1),計算式為:
式中:M為摩爾質量,c為HCl溶液濃度,ms為分析試樣質量。
當V1=V2時,試樣只含有Na2CO3。
標定HCl常用的基準物質有兩種:無水碳酸鈉(Na2CO3)和硼砂(Na2B4O7·10H2O)。Na2CO3的優點是易提純,價格便宜;缺點是摩爾質量較小,具有吸溼性,使用時應預先在270~300℃加熱焙燒,並保存於乾燥器中;硼砂具有摩爾質量大、吸溼性小等優點,但由於含有結晶水,在相對溼度較小時易風化而失水。實驗選擇無水Na2CO3為基準物質標定鹽酸的濃度。
在測定樣品的實驗中,要求對5次測定結果進行檢驗,判斷是否有可疑值存在,如果有,應捨棄可疑值後再求濃度的平均值。可疑值的取捨採用格魯布斯(Grubbs)檢驗法,其檢驗步驟如下:
1.將標定實驗結果由小到大進行排列:c1,c2,……,c5 。
2.求其平均值。
3.求其濃度的標準偏差s。
4.計算統計量G:
假設c1為可疑值,則
假設c5為可疑值,則
5.判斷:根據具體要求選定顯著性水平α,查Grubbs 捨棄界限G值),可得Gα,n值,將上述計算的G值與表中Gα,n進行比較,當G<Gα,n,被檢驗數值並非可疑值,可保留;當G>Gα,n,被檢驗數值認為是可疑值,應捨棄。
實驗中選定顯著性水平α=0.05,實驗平行標定5次,n=5,查附表14,G0.05,5=1.67,當計算值 G>1.67,被檢驗數值應捨棄;當計算值 G≤1.67,被檢驗數值應保留。
檢驗結果:若c1和c5均可保留,HCl濃度可取其平均值;若c1或c5檢驗後應捨棄,處理的方法是:① 補充HCl標定數據後重新檢驗;②用剩餘的4個數據在進行檢驗,即取4個數據的平均值,計算標準偏差,檢驗c2或c4是否合格。
實驗步驟
一、配製0.1mol/L HCl溶液
使用濃鹽酸配製300mL0.1mol/L HCl溶液,計算出應取的體積數。按計算量量取的濃鹽酸溶液,倒入細口瓶中,加入純淨水,立即蓋上塞子,搖勻備用。
二、標定HCl溶液
按HCl溶液濃度和滴定誤差要求估算Na2CO3稱量質量。
採用差減法於分析天平上準確稱取Na2CO3基準物,置於小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溶解,定量轉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搖勻備用。
移取20.00mLNa2CO3溶液置錐形瓶中,加入2-3滴溴甲酚綠指示劑,用待標定的HCl溶液滴至溶液由藍色變為黃綠色即為終點,記錄所消耗HCl溶液的體積。
根據消耗HCl溶液的體積和稱量Na2CO3基準物的質量,計算HCl溶液的濃度。如此,計算各次標定結果的相對偏差。相對偏差應≤±0.2%,否則需要重新標定。將相關實驗數據填入表4-2-1中。
三、樣品測定
採用差減法準確稱取混合鹼試樣0.29~0.33g,於250mL的錐形瓶中,加20~30mL水溶解,加5滴混合指示劑,用HCl標準溶液滴至溶液由紫色變為淡粉(與參比溶液對照),記錄消耗HCl溶液的體積數V1。再加入3滴溴甲酚綠指示劑,繼續用HCl溶液滴至溶液由藍色變為黃綠色為終點,記錄總體積數V2,平行測定5次。根據格魯布斯檢驗決定數據取捨。
實驗數據處理
1.
表4-2-10.1 mol/L HCl 溶液的標定
實驗項目
1
2
3
m(Na2CO3)/g
V(HCl)/mL
c(HCl)/(mol/L)
(HCl)/(mol/L)
di
dr/‰
註:
2.
表4-2-2混合鹼中各組分含量的測定
實驗項目
1
2
3
5
6
ms /g
V1(HCl)/mL
V2(HCl)/mL
(1)
(1)
di
dr/‰
(2)
(2)
di
dr/‰
註:
實驗用品
分析天平,燒杯(100mL),容量瓶(250mL),移液管(20mL),滴定管,錐形瓶(250mL)。
HCl(0.1mol/L),無水Na2CO3基準物質,混合鹼試樣,溴甲酚綠指示劑(0.1%的20%乙醇溶液),甲酚紅—百裡酚藍(0.1g甲酚紅溶於100mL 50%乙醇中;0.1g百裡酚藍溶於100 mL 20%乙醇中,0.1%甲酚紅∶0.1%百裡酚藍=1∶6),酚酞指示劑(0.2 %)。
思考與討論
1.分別取樣標定和一次取樣配製溶液後取幾份標定各有什麼優缺點?
2.嘗試使用格魯布斯檢驗法檢驗全組同學的樣品含量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