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隨著各行業開工,用工也迎來旺季,臨沂市舉辦了多場招聘會,為供需雙方搭建平臺。近日,記者走訪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務市場了解到,節後招聘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
不少企業拉開節後「搶人大戰」,普通白領、一線普工、高校畢業生這些就業群體又是怎樣的求職心態?哪些行業最缺人手?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招聘會現場
招聘企業 求職的多,合適的少 部分崗位仍陷「用工荒」
「想找什麼類型的崗位?」「有意向留個電話嗎?」……2月28日,臨沂市助推新舊動能轉換暨婦女就業創業專場招聘會舉行,招聘會現場,不少招聘人員手持宣傳單走入人群中,用各種福利吸引著求職者的目光。
「算上年前,我參加了五場招聘會,企業共招十幾人,到現在合適的也就兩三人吧。」吉春江在一家保險公司從事招聘管理,他坦言,這幾場招聘會前來諮詢應聘的人不少,但真正合適的並不多,「在我看來,年輕人不能獨當一面,有經驗的又留不住。我們現在最需要的還是有技能有經驗的人才。」
與吉春江一樣在求職人群中「尋人才」的還有王女士。「由於企業規模擴大,現急需員工。你看,我們的福利還是不錯的:生日祝福禮、每年兩次員工旅遊,每位員工每月發5斤雞蛋……」王女士告訴記者,由於企業從事高端裝飾品銷售,因此需要女性銷售人員居多,可前來應聘的多以應屆畢業生和年齡較大的求職者為主,總是招不到特別合適的。
記者採訪招聘企業了解到,為吸引優秀人才,不少企業除了基本的五險之外,都拋出各種人性化福利,從目前來看,一線工人流動性不大,企業銷售人員需求量大,而技能人才難求。
求職者 節後尋工,各懷「心事」
有工作、有經驗者再求職:希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小姜是一名80後,從事會計行業已多年,2月28日,她來到招聘會現場,想找一家更理想的單位,「我現在在義堂鎮一家公司做會計已兩年多了,感覺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我現在有經驗,也取得了會計師職稱,想換一家有實力,能提供發展空間的公司。」
小姜在招聘會現場轉了一圈,最後在一家大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留下了履歷,她看重的除了薪資待遇外,更希望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記者採訪的幾位求職者中,有不少人是未離崗來找工作,他們不僅考慮工資水平、工作環境、休息時間等福利待遇,更傾向於企業文化及能否給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
高校應屆畢業生:先把學本事放到第一位
記者從市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管理辦公室了解到,招聘會上,高校應屆畢業生佔了求職者的很大比例。
22歲的梁繼康在淄博市一所學校學的機電專業,剛畢業就跟其他兩位同學一起前來應聘。「剛畢業,對工資沒啥具體要求,先學學經驗吧,只學了理論,實戰還欠缺。」梁繼康很坦誠地說,隨後在一家汽車銷售企業留下了個人資料。
「今年,很多畢業生在初入職場時,把工資待遇排在其次,想要先學本事的佔了多數。」一位企業招聘人員也認為,在眾多企業中找到適合自己並且發揮特長的崗位尤其重要。
部門 招工難、就業難矛盾仍在但較往年有所緩解
「節後用工供需兩旺。」市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市人力資源市場有100多個展位,年後的招聘會很多報名較晚的企業搶不到展位,每天都有十幾家單位排隊。
此外,製造業、加工業等第二產業用工較為穩定,返崗現象較為明顯,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換崗頻繁也成為今年節後用工的一個特點,不僅如此,從企業招工情況看,薪資水平也較去年增加了5%。而招工難和就業難的機構性矛盾依然存在,但較往年有所緩解,這也與供求雙方適應市場新發展新情況有很大關係。
技術強、業務好最受青睞
來自蘭山的尋先生今年特別幸運,因為技術強、業務好當天就上崗了,回到了生產一線。
「當天也是碰巧,過完年沒事我出來轉轉,沒想到被看中了,這也是意料之外的。」提起當天的情況,今年38歲的尋先生高興地說。據他介紹,他以前幹過司機,學過電焊,做過建築工,還在板廠帶過班組,「這麼多年了,參加過多次培訓,也獲得過證書,還曾因技術創新,獲得過獎勵。」
尋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家裡事情比較多,以前他在自己家門口——蘭山區方城鎮石灰埠村附近的一家板廠上班,邊上班邊照顧家裡,「以前孩子小,還要接送啥的,忙不開;現在孩子大了,已經上初中了,不需要再接送了,我就想出來碰碰運氣,沒想到還不錯。」
「上有老下有小的,誰不想多掙點。」提起這次被求職的經歷,尋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招聘會上有好幾家企業想聘用他,後來他選了半程的一家企業,「我之所以選擇這家企業,一個待遇不錯,另一個是距離家也不是太遠,來回也方便。他們主要看中了我的經驗和技術。現在我已經上班了!。」
提醒 節後用工季當心招工陷阱
春節過後,返城求職人員開始增多,往年這個時候總有一些求職者被不法分子趁虛而入!為此小編整理了幾類招工詐騙手段,提醒廣大求職者提高警惕
收取服務費後故意刁難
一些中介部門用誘人的招聘啟事吸引應聘人員,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後稱職位已滿,只剩偏遠、工作環境差的崗位,或承諾儘快聯繫合適單位。一般應聘者無暇長久等待,只好自認倒黴。
【民警提醒】 對於先讓交報名費、培訓費的招工方,要提高警惕。
網絡設好陷阱要求轉帳
由於網絡信息量大、範圍廣,提供了很大的求職空間,成為越來越多人優先考慮的求職途徑。一些網絡騙子也就乘虛而入,編織各種招聘陷阱,誘騙求職者把錢存入指定的帳戶以達到詐騙目的。
【民警提醒】通過網際網路方式應聘的,要首先確認該單位的真偽,不要被那些誘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貿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銀行帳號匯錢。
打著虛假旗號招搖撞騙
一些不法分子打著虛假單位的旗幟,在人員流動量大的熱鬧地段租賃臨時辦公地點,以豐厚的待遇條件為誘餌進行招聘,在騙得多人上當交納報名費後,立即攜款逃之夭夭。待應聘者找上門來時,才發現早已是人去樓空。
【民警提醒】 求職者應到正規的人才市場選擇有工商營業執照的正規勞務中介單位,在應聘過程中應留意招聘地點是否固定或正規。
警方提醒
一、不輕易相信。面對各種「幸運」別激動,仔細核實清楚是否確有其事,根據種種案例顯示,「餡餅」往往是陷阱;
二、不透露個人信息。如果涉及相關部門,可以撥打官方公布的熱線電話核對,不隨意給不明人員匯款,凡是涉及錢物的問題,多留個心眼,保護好自身的財物安全;
三、要提高警惕。隨著科技的進步,網上交易越來越多,詐騙手段也越來越隱蔽,打開連結、登錄網址、回復簡訊、下載軟體都可能感染病毒,威脅網銀安全。只要涉及到錢,冷靜面對,多留個心眼,不妨多諮詢別人,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任騙子花樣百出,我不貪不信,腳踏實地,人人都提防,想騙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