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節後面臨用工缺口 企業將組團赴陝西招工

2020-12-22 搜狐網

  元宵節還沒過,在東莞打了6年工的胡先生就跟著老鄉來到嘉定區的外勞力管理中心登記求職。前天,嘉定區外勞力管理中心接待了100多位農民工,和胡先生一樣,他們原來在珠江三角洲打工,而今年,他們來到上海尋找職業機會。

  上海企業節後面臨用工缺口。「年後,我們嘉定外管這裡登記的1.7萬多家企業,九成以上都有缺工現象,一般企業缺工都達到20%~30%。」昨日,嘉定區外勞力管理中心負責人朱華民表示,為了緩解區內企業用工荒現象,本月底,嘉定區將組織區內25家大型企業,赴陝西寶雞招工5000人。

  閔行:七八成企業缺工

  「我們區外管所年前有1000餘個崗位登記招工,等到周一大部分企業正式開工後,來我們這裡登記用工信息的企業可能將更多。」 朱華民說,金融危機過後,上海不少復甦的企業就出現了用工缺口。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企業缺工現象特別嚴重,尤其是那些機械和加工型企業,「我們曾有個500人左右的加工企業,春節前,有100餘人辭工回鄉。節後很多人可能就不再返城了,企業主就很慌了。因為訂單在,而工人沒有了,完不成訂單就意味著損失。」

  昨日,上海閔行區外地來滬人員就業服務中心負責人也介紹說,目前僅閔行區用工缺口就有1000多個,七八成企業都有用工缺口,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目前企業紛紛將工資上漲10%~20%,卻仍然吸引不到工人。雖說工廠還不至於停工,但影響到企業生產效率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願正月十五之後,用工缺口會有所緩解。」這位負責人表示。

  嘉定:工資2000元包住宿

  「我們有心理準備的,5000人的大缺口,很可能招不滿。」朱華民表示,現在全國各地經濟勢頭都很好。如果只有1000元出頭的收入,是不會有農民工願意離鄉背井地外出打工的。所以嘉定區這次招工的崗位,工資在1800-2000元之間,還提供住宿。

  專家分析

  企業訂單多了 一時難以招到這麼多工人

  東方早報記者 單芸

  「上海用工短缺勢頭去年四季度就已出現,但就目前來看尚在正常範圍,嚴格意義上還不能稱之為『用工荒』。」上海市農民工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趙建德此前接受某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目前出現用工短缺,主要是因為去年企業在經濟危機中訂單減少,導致工廠減員,而四季度經濟形勢回暖,企業訂單多了起來,可一時難以招到這麼多工人,以致生產受到影響,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流水線甚至開不了工。

  上海之所以能吸引珠三角的農民工,嘉定區外勞力管理中心負責人朱華民分析,主要是因為上海的農民工工資和勞動維權保障政策相對完善。相對深圳之外珠三角其他地區而言,上海、浙江、江蘇等長三角地區最低工資要高一些。比如,上海現行最低工資是960元,今年4月份要提高15%,那就意味著,底薪至少是1104元,再加上加班工資,一般性普工的工資能達到2000元左右。

  此外,上海對外勞力的保護力度相對大一些。正規企業很少會出現欠薪欠保的情況,即使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撥打12333,各級政府為農民工的維權保障工作都很到位。「農民工政策和環境,是第二代農民工打工時最看重的。」朱華民表示。

相關焦點

  • 央視調查寧波招工難 用工缺口數以萬計形勢嚴峻
    這段時間應該是企業招工的集中期,在寧波工業區一些人流集中的街道路口往年都有一些小型企業停車招人,但今年已經看不到一家企業路邊招人了。往年的熱點地段都是招工搶人的戰場,今年也冷冷清清,表面上的「風平浪靜」並不意味著用工問題緩解,而是更加嚴峻。寧波市勞動就業局對226家企業做了用工調查,從調查來看,今年寧波企業對於初級勞動力的用工缺口依然數以萬計。
  • 招工隨訂單起伏 南京企業陷「潮汐式」用工困局
    工人節後返鄉不歸、工資成本不斷上漲……種種因素,讓勞動密集的製造業、軟體業等承受著招工難、「用工荒」等煩惱。本報記者在近日調查中發現,「用工荒」的大背景下,一些企業的「潮汐式」用工困局更是難以化解。  當前,在全球經濟復甦充滿不確定性、訂單不穩定的背景下,不少企業的業務量「飢一年,飽一年」,還有的企業,一年之內淡旺季接單量起伏波動很大。
  • 合肥企業招工 起薪月均3500元左右
    同日,合肥人力資源市場發布今年首季度人力資源供求報告,據悉,今春,該市企業發力招工,薪酬也是水漲船高,起薪平均已達到每月3500元左右。  本月合肥企業用工需求將有所下降  據悉,今年第一季度,合肥市人力資源市場供需進入一年的最旺季:本季度全市人力資源市場崗位需求總數為72999人次,與上季度的24137人次相比,增加了48862人,增幅為202.44%。
  • 外媒: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結束 招工難成全國現象(1)
    原標題:外媒: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一去不返招工難成全國現象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外媒稱,不少珠三角企業用工荒的背後是中西部地區經濟加速發展、就業空間加大、新生代農民工價值觀改變等時代背景。
  • 外媒: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不再 招工難成全國現象
    原標題:外媒: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一去不返 招工難成全國現象  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 外媒稱,不少珠三角企業用工荒的背後是中西部地區經濟加速發展、就業空間加大、新生代農民工價值觀改變等時代背景。另一方面,沿海地區產業結構升級遲緩、企業用工優勢不明顯、外來工權益未能得到很好保障,同樣是個中因素。
  • 走訪重點用工企業關注節後需求
    昨天,冒著寒冷的冬雨,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帶領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走訪了派克新材料、燁隆精密、永凱達齒輪等3家重點用工企業,具體了解企業需求,保證節後用工的穩定。據了解,在走訪的企業中,外來員工佔據較大比例且都有節後招聘需求。派克新材料預計今年全年需要招收100人,主要為一線技工。燁隆精密節後擬招收150名數控加工工人以提高自動化生產效率。
  • 節後"招工難"到底難在哪?
    趙澤儉:現代製造的企業,工資可以給到四千塊錢,包括五險一金,就這樣四千塊錢的工資水平,去外地招人的時候,已經沒有競爭力,在當地同樣可以掙到同等價碼的一個收入、薪酬。我們這兩年也覺得困難越來越大。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北京虎坊橋人才市場採訪,感受到的是節後勞務市場「供求兩難」的狀況。
  • 長沙縣:「雲」招聘破解企業用工難
    疫情期間用工招工成了不少企業復產復工的頭號難題。近日,為能夠切實解決企業用工難,長沙縣、長沙經開區使出「三大硬招」幫助企業招聘人才。「一對一」研判企業用工需求在企業聯絡員於志剛負責的企業中,有這樣一家企業:一面有著訂單帶來的壓力,一面又面臨著熟練技能工短缺問題。
  • 打好「組合拳」破解企業招工難
    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第八位的吳江區,是產業大區、用工大區。今年受疫情影響,區內部分企業出現了招工難問題。為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用工貴等問題,吳江區人社局打好招攬「組合拳」,積極向外拓展勞務基地,向內挖掘勞務潛力,強化公共服務和市場配置「雙輪驅動」,全力保障企業用工服務,努力為吳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 滬發布用工需求景氣指數 過半企業下半年計劃招工
    原標題:滬發布用工需求景氣指數 過半企業下半年計劃招工【新民網·最新報導】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今天發布《樂業報告》系列之《上海市2016年下半年企業用工需求景氣指數報告》。上海仲企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強分析指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涵蓋了網際網路、軟體開發、電商、通信等「網際網路+」產業的幾乎所有領域,今年上半年增加值772億元,同比增長16.5%,發展勢頭迅猛,成為拉動上海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從發展趨勢看,網際網路技術與其他產業的深度整合方興未艾,未來具有很大成長空間和發展潛力,行業發展必將釋放出更多的用工需求。
  • 商州區就業服務中心為重點企業招工牽線搭橋
    12月18日,商州區就業服務中心和區縣域中小企業園區管委會在區級標準化創業中心組織區內各人力資源機構召開重點企業招工動員會,全力為入駐中小企業園的商洛薛和巷電訊元件有限公司、陝西酌水知源實業有限公司、華盛衣紡三家重點企業解決招工難題。
  • 重慶五大筆電企業招工大戰 工資與沿海持平
    節後用工市場招人大戰提前爆發了。24日,記者從市重點產業人力資源管理公司獲悉,雖然春節假期還未完全過去,但從23日大年初五起,我市五大筆電企業就提前兩天上班,開始為節後生產招募員工了。    「各大電子企業主要對一線操作工有較大需求。」
  • 首場公益招聘需求比2:1 企業節後招工「兩重天」
    不少出口訂單型企業吐槽「招工越來越難,甚至一上午才收到1份簡歷,很多人都回老家發展了。」然而,也有部分正在轉型的科技企業表示,「員工已基本招滿,主要青睞於經驗豐富的技工,並開出高達萬元的月薪。」    數據顯示,首場招聘會共組織信義玻璃、明輝集團、力嘉國際集團等區內206家知名企業入場,現場提供電子電器、機械、眼鏡、物流等10多個行業的各類用工崗位近7000個(其中中高級人才需求佔22.4%,技工崗位需求佔35.8%,文職崗位需求佔20.5%,生產線操作員及其他崗位需求佔21.3%)。
  • 廈門面臨新一輪用工緊缺公積金也成招工籌碼
    昨日上午,小林又帶著近300個招工名額,參加廈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舉辦的小型專場招聘會。  小林表示,工廠現在每天都得加班,實行兩班倒,她幾乎天天來勞動力市場,就希望帶充足人手回去立即上工。  相對企業的用工迫切緊缺性,前來應聘的卻廖廖無幾。小林說,「也就只能招到二三十人。」
  • 臨沂節後用工供需兩旺 部分崗位仍陷用工荒
    春節過後,隨著各行業開工,用工也迎來旺季,臨沂市舉辦了多場招聘會,為供需雙方搭建平臺。近日,記者走訪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務市場了解到,節後招聘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  不少企業拉開節後「搶人大戰」,普通白領、一線普工、高校畢業生這些就業群體又是怎樣的求職心態?哪些行業最缺人手?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網連中國]各地節後用工調查:新春招聘火爆 哪些崗位最受歡迎?
    今年各地用工和就業形勢如何?什麼崗位人才需求量最大?與往年相比呈現出哪些新變化?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記者近日分赴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雲南14個省份進行了實地調查,把脈今年求職招聘新變化。
  • 「黨建+招工」 促服務企業提質增效
    與蘄春縣共同舉辦的招工活動是開發區·鐵山區人社局開展「黨建+招工」的一個縮影。今年來,區人社局大力推進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堅持從黨建工作出發,聚焦人社主責主業,從黨建入手抓招工穩崗,成立招工穩崗黨員突擊隊,強化跟蹤服務,打出招工穩崗「組合拳」,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 西昌人力資源市場節後供需兩旺,但服務行業招工難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吳夢琳)3月17日,西昌市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會正在舉行,來自冕寧縣的徐旺逛了好幾圈,最終在3家企業登記報名銷售崗位,等著後續面試。 春節過後,西昌市應聘招聘高峰再次到來。今年,企業用工呈現什麼樣的趨勢?找工作,求職者最看重什麼?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 港南區:用工不荒 企業達產
    人社部門多措並舉解決企業用工難題,主動對接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制定了一次性吸納勞動力就業補貼、貧困勞動力穩崗補貼,介紹就業服務補助等獎勵措施,極大鼓勵轄區勞動力本地就近就業。4月22日,記者在貴港市嘉龍海傑電子科技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員工們戴著口罩正在流水線上忙著繞線、理線、包防護膠、焊錫、上套等作業,有序地進行電子元件拼裝工作。
  • 威海市人社局構建「六新」模式 精準服務企業保用工促發展
    出臺「新」政策,用工成本大幅減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新政策,對為企業批量引進勞動力或畢業生且實現穩定就業的人力資源機構和院校,每引進1人給予最低600元的一次性獎勵。積極落實失業保險金穩崗返還、一次性用工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職業介紹補貼等激勵政策,為助企招工提供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