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特徵!證明孩子已經被寵壞,父母要及時糾正避免危害孩子一生

2020-08-26 Matt老師家庭教育

Hello,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那些被寵壞的孩子!


2013年,一起刑事案件引發網絡熱議,不是因為案件有多麼複雜,而是嫌疑人的家庭背影。李天一,一個出生在藝術家庭的孩子,他的父親是著名的歌唱家李雙江,老一輩人沒有不知道的。而他的母親夢鴿同樣是一名歌唱家,還是國家一級演員。

就是這樣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卻因為失敗的家庭教育最終導致犯罪並被判10年。一個人有多少個10年,李天一是1996年出生,出事時僅為19歲,10年之後已到而立之年,整個青春時期全部都在牢獄中度過,而導致這一些的最終原因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之所以講這個案例是因為,李天一是典型被寵壞的孩子,李雙江60多歲才有的這個兒子,所以對孩子疼愛有加。母親夢鴿更是極度溺愛,無論孩子犯了什麼錯,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想辦法為孩子推脫,甚至利用上自己的背景和人際關係。

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造就了李天一任性、目中無人、胡作非為的性格和做事風格,也為後來的犯罪埋下了罪惡的基礎,7年過去了,李天一是否能夠真的改過自新?他的父母是否真的認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並為之悔恨,這還不得而知,但是這個案例將成為很長一段時間裡教育上的反面教材。

有些家長會認為,「我們都是普通家庭,孩子就是寵一些也不會像他們一樣,是不是有點小題大作了」。家長們,你們真的這樣認為嗎?


matt老師講案例

關於寵壞孩子的案例有很多都是發生在普通家庭中,寵愛、溺愛和家庭環境好壞沒有直接關係,但是被寵壞的孩子卻都有可能發生同樣的事,這一點是真實存在的。

曾經一起綁架殺害人質的事件也是震驚全國,犯罪實施人都是未滿18歲,其中最小的僅為15歲。公安大學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後來的調研中發現,之所以孩子會做出這麼嚴重的行為,其原因就在於小時候過度寵愛以及缺乏必要的管教。

所以,不要小看現在對孩子的寵愛似乎沒什麼影響,但當孩子有了這些特徵表現的時候就說明已經被寵壞,如果再不及時管教,那麼對孩子就是一種傷害了。


被寵壞孩子的三大特徵——

1.任性、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

這樣的孩子只要稍不如意就會發脾氣,大吼大叫、摔東西、罵人,甚至動手打人,無論對方是自己的母親還是長輩,張口就罵、抬手就打,母親除了躲避、閃躲之外沒有一點阻止舉動,只能聽之任之。

2.沒規矩、沒禮貌,更不懂尊重他人。

「謝謝」、「請」、「可不可以?」這樣的話從來不會在這些孩子嘴中說出來,他們只會把「我要這個」、「趕緊給我」、「老不死的」,無論對誰說話,尤其是自己的父母、長輩,從來說話都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表現,更不懂什麼叫尊重他人,情商極低,以自我為中心。

3.講條件、威脅,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只要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管貴賤就一定要到手。如果家長不給,就會威脅父母,比如,「你要是不給我,我就把電視砸了」,如果家長不信的話,孩子真能做的出來。更有甚者,他們是用生命在威脅自己的父母,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控制父母,以滿足自己不斷的需求。

如果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這些特徵的苗頭,這時就一定要進行管教,否則當孩子大一些時,家長再想管難度非常大。

所有的管教一定要在6歲之前進行,「三歲看小、六歲看老」,這話的確反映、總結了孩子的真實情況。可以這麼說,如果家長在孩子6歲之前沒能讓孩子在這幾方進行管教的話,那麼,在孩子12歲左右時,父母想管教時幾乎沒有可能,而在孩子14歲以後就有可能做出嚴重危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

matt老師劃重點

有些家長總覺得這話有些危言聳聽,首先任何人都不要抱著僥倖心理,覺得自己家孩子還是很好的,不會做出出格的事,這樣的想法不要有。其次,防患於未然,一旦有苗頭就要馬上改正,不能放任自流。

所以,家長可以通過這三步對孩子進行調教。

第一步,坦白錯誤,如果家長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就無法去管教孩子。

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目的就是首先讓家長調整自己,也就是說,當父母發現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時,就要第一時間改正。所以,家長要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寵愛已經過度,要承認這是個錯事,而不是敷衍了事。

家長能夠坦白自己的錯誤,這對孩子來講就是做出一個優秀的榜樣,否則,父母是得不到孩子的認可與尊重的。

第二步,制定規矩,堅持原則,不要給孩子講條件的機會。

父母的底線都是一步一步被突破的,剛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只用了哭鬧就突破父母的原則,後來就變本加厲,家長一次又次妥協,直到無力承擔。

講條件是無用的教育方法,因為你開出的條件永遠滿足不了孩子的意願,而孩子只要稍微威脅一下家長就舉手投降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沒有任何方法去解決那些下不了狠心、堅持不了原則的父母。

第三步,獎罰結合,讓孩子在行動中懂得什麼是正確。

講大道理起不到任何效果,所以要立規矩,同時配合獎罰機制。孩子做的對的地方一定要獎勵,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做錯的地方也一定要懲罰,「疼了才知道記住」,如果孩子總是挑戰紅線,那只能說明還不「疼」。

強調一點,「疼」可能不是靠棍棒,孩子最在意的才是最能讓他感覺到「疼」的。

寵愛孩子本身沒有錯,自己的孩子沒有不寵的,但凡事都要有一個度,一旦過分、過度,所有的好事就都會向著一個壞的方向前進,所以,及時收回那些過度的寵愛,不要將來讓孩子和自己都後悔。

今天講的是:那些被寵壞的孩子,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最近發現了頭條的搜索功能很強大,有很多方便快捷的小工具:

比如家庭教育,點擊下方卡片搜索「家庭教育」立刻就能查!


相關焦點

  • 孩子「沒教養」的三大特徵,如果你家孩子出現,請家長及時糾正
    導讀:孩子「沒教養」的三大特徵,如果你家孩子出現,請家長及時糾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沒教養」的三大特徵,如果你家孩子出現,請家長及時糾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被寵壞的5個徵兆,家長不及時糾正會毀了孩子一生!丨爸媽必看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西陵區教育局」關注我們童認知世界總是從身邊開始、從生活開始,兒童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是家長在生活中培養孩子良好性格、品性與習慣的教育。但現實情況是,不少家長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卻忽視了最為關鍵的性格與能力培養,導致孩子完全被寵壞了!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不及時糾正,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這些被寵壞的孩子有哪些特徵?我們一起來對照標準自檢下。
  • 孩子如果有這些特徵,就證明孩子已經開始自卑了,父母要及時幫助
    導讀:孩子如果有這些特徵,就證明孩子已經開始自卑了,父母要及時幫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如果有這些特徵,就證明孩子已經開始自卑了,父母要及時幫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有這5個特徵,是被寵壞的徵兆,不能再慣著!
    文丨悠悠愛孩子,不能嬌慣溺寵,要有分寸,不要把孩子寵成「熊孩子」還不自知。下面這5個特徵,是孩子被寵壞的徵兆,家長們千萬不要再繼續慣著。做事先談條件,說明在孩子心裡缺乏主人翁的心態,更缺乏責任感。孩子有這種徵兆,家長若不能及時給予糾正,反而還慣著,容易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沒有責任心,好吃懶做的人,長時間這樣下去,毀的還是孩子的人生。
  • 孩子被寵壞的這幾個特徵,一旦出現,父母就該警惕了
    接下來這裡舉例了幾個孩子被寵壞的特徵,如果孩子出現了這幾個特徵,哪怕不是被寵壞的小孩,都要及時更正。孩子剛出生,宛若一張純潔的白紙,那麼在孩子幼年之際,家長要給孩子樹立規矩,規定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如果家長不樹立規矩,放縱孩子自由的話,孩子不講規矩的習慣會越來越多,甚至難以改變。
  • 5個信號,也許你正在撫養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媽媽要及時扭轉它
    「他家孩子真是被寵壞了!!!沒家教!!!」這是父母最不願聽到的一句話,有時候在公眾場合更是感覺無地自容,甚至惱羞成怒!然而,他們往往是對孩子過度放縱的罪魁禍首。「為了避免孩子因發不停地牢騷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慣性思維,爸媽要保持在一段時間不屈服於孩子的需求。」家庭諮詢師LCin博士Erin Leyba建議。根據史波克博士的《嬰兒與育兒》一書,爸媽還應該自查自己對孩子抱怨的態度。您可能正在使用一些您的孩子可以發現並利用的迴避,猶豫,順從或內的表達。
  • 孩子出現這4個特徵,多半是被寵壞的跡象,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很多教育專家都曾提出,父母不能太寵溺孩子,這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為孩子誤入歧途埋下隱患。一個被父母寵壞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例子。一想到要孩子被幼兒園趕出去,皓皓媽媽就感到後悔不已,皓皓在幼兒園的種種表現,其實都是父母太寵溺孩子造成的。
  • 你的孩子被寵壞了嗎?被寵壞的孩子常有的4個特徵,中一個也不行
    我們常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但並非越多越好。父母對子女的愛也要有分寸,過分的愛就是溺愛,反而會害了孩子。 高爾基曾說過一句話;「愛自己的孩子,那是一隻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教育孩子才是為人父母該做的事。」
  • 這四大信號透露出孩子從小的性格缺陷,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
    但是,怎麼去要,該不該要,能不能要?父母有責任讓孩子理解這些問題!簡而言之,父母幫助孩子將責任轉移給他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逐漸習慣了這種思維方式,無論發生什麼,他們犯的任何錯誤始終都是別人的問題,自己的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 孩子有這三個特徵,父母一定要重視,不及時糾正長大很難有出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小孩時候的良好品行加以正確引導,就會成為未來發展的有力因素,但是一些不良行為如果不及時幹預和糾正,那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很不利影響,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一定要重視,不及時糾正長大很難有出息。
  • 「玻璃心」的孩子有這些特徵,若家長不趁早糾正,娃將來要吃大虧
    導讀:「玻璃心」的孩子有這些特徵,若家長不趁早糾正,娃將來要吃大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玻璃心」的孩子有這些特徵,若家長不趁早糾正,娃將來要吃大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
    導讀: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現這5種行為,說明沒教養,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時糾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孩子身上有這些特徵,多半是「心術不正」的表現,家長要趁早糾正。老郭家的孩子從小就愛吹牛,愛炫耀自己的老爸是大老闆,很有錢。媽媽也是一家超市的老闆,自己家有花不完的錢,誰要是想要花錢,只要說一聲,就可以給你,打白條都可以。
  • 如果孩子有這3個行為,說明孩子被寵壞了,家長要及時糾正
    被父母寵愛的孩子,都是幸福的。但是也要把握分寸,畢竟,寵愛過了頭就是溺愛。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3點行為之一,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隨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孩子拿來要挾父母的籌碼也越來越大。
  • 孩子不合群的四種因素,了解清楚,父母才能及時糾正
    似乎在成年人的世界當中,不合群已經成為了一種良好的習慣。但是在孩子的世界中,不合群不僅不能夠透露出孩子身上任何特點,相反還從側面表達出孩子的心理狀況,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其實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合群,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融入到其他小夥伴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白哪些原因導致孩子造成這種局面。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愛把這「3句話」掛嘴邊,父母要及時糾正
    可隨著時代的改變,別說孝順父母了,不贍養父母,打罵父母,遺棄父母已經都成為見怪不怪的事情了。正所謂三歲看老,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表現出不孝順的徵兆,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當孩子產生這樣心理的時候,就要正面對他進行引導,及時糾正他的錯誤心理。所以,當孩子說什麼錯話時需要及時制止並教育他。
  • 孩子兩面派,原因很明確,父母應當擔起責任及時糾正
    這種情況已經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象,讓很多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三五年都見不到父母一面。即使每天都與父母見上一面的孩子,也是很少與父母交流。這兩種情況的父母都是在其位不謀其政,當孩子已經接受了家裡長輩的教養方式和習慣後,就會很不習慣和不喜歡父母的教養方式,導致孩子形成兩面派的性格。
  • 孩子被老人寵壞的幾個表現,父母做好四點,讓娃回歸正軌
    ,只是孩子乳臭未乾、不諳世事,爺爺奶奶早已飽經風霜,為何不及時糾正錯誤,反而縱容他們的錯誤行為呢?,一旦錯過最佳教育時期,孩子的性格、脾氣定型後很難更改,如果你發現孩子存在如下表現,可能已經被寵「壞」了,要趕緊挽救。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孩子吃飯有這些「臭毛病」,是「情商低」的表現,父母要及時糾正
    可是對於一些小孩子來說,他們可能並不懂什麼是餐桌禮儀,而這種禮儀也與父母平時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平時的時候,父母要注重孩子的餐桌禮儀,在父母培養的過程中,孩子的教養以及情商都會有所提升。曾經一位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的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過:「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有這些「臭毛病」,父母要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