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那些被寵壞的孩子!
2013年,一起刑事案件引發網絡熱議,不是因為案件有多麼複雜,而是嫌疑人的家庭背影。李天一,一個出生在藝術家庭的孩子,他的父親是著名的歌唱家李雙江,老一輩人沒有不知道的。而他的母親夢鴿同樣是一名歌唱家,還是國家一級演員。
就是這樣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卻因為失敗的家庭教育最終導致犯罪並被判10年。一個人有多少個10年,李天一是1996年出生,出事時僅為19歲,10年之後已到而立之年,整個青春時期全部都在牢獄中度過,而導致這一些的最終原因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之所以講這個案例是因為,李天一是典型被寵壞的孩子,李雙江60多歲才有的這個兒子,所以對孩子疼愛有加。母親夢鴿更是極度溺愛,無論孩子犯了什麼錯,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想辦法為孩子推脫,甚至利用上自己的背景和人際關係。
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造就了李天一任性、目中無人、胡作非為的性格和做事風格,也為後來的犯罪埋下了罪惡的基礎,7年過去了,李天一是否能夠真的改過自新?他的父母是否真的認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並為之悔恨,這還不得而知,但是這個案例將成為很長一段時間裡教育上的反面教材。
有些家長會認為,「我們都是普通家庭,孩子就是寵一些也不會像他們一樣,是不是有點小題大作了」。家長們,你們真的這樣認為嗎?
關於寵壞孩子的案例有很多都是發生在普通家庭中,寵愛、溺愛和家庭環境好壞沒有直接關係,但是被寵壞的孩子卻都有可能發生同樣的事,這一點是真實存在的。
曾經一起綁架殺害人質的事件也是震驚全國,犯罪實施人都是未滿18歲,其中最小的僅為15歲。公安大學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後來的調研中發現,之所以孩子會做出這麼嚴重的行為,其原因就在於小時候過度寵愛以及缺乏必要的管教。
所以,不要小看現在對孩子的寵愛似乎沒什麼影響,但當孩子有了這些特徵表現的時候就說明已經被寵壞,如果再不及時管教,那麼對孩子就是一種傷害了。
被寵壞孩子的三大特徵——
1.任性、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
這樣的孩子只要稍不如意就會發脾氣,大吼大叫、摔東西、罵人,甚至動手打人,無論對方是自己的母親還是長輩,張口就罵、抬手就打,母親除了躲避、閃躲之外沒有一點阻止舉動,只能聽之任之。
2.沒規矩、沒禮貌,更不懂尊重他人。
「謝謝」、「請」、「可不可以?」這樣的話從來不會在這些孩子嘴中說出來,他們只會把「我要這個」、「趕緊給我」、「老不死的」,無論對誰說話,尤其是自己的父母、長輩,從來說話都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表現,更不懂什麼叫尊重他人,情商極低,以自我為中心。
3.講條件、威脅,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只要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管貴賤就一定要到手。如果家長不給,就會威脅父母,比如,「你要是不給我,我就把電視砸了」,如果家長不信的話,孩子真能做的出來。更有甚者,他們是用生命在威脅自己的父母,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控制父母,以滿足自己不斷的需求。
如果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這些特徵的苗頭,這時就一定要進行管教,否則當孩子大一些時,家長再想管難度非常大。
所有的管教一定要在6歲之前進行,「三歲看小、六歲看老」,這話的確反映、總結了孩子的真實情況。可以這麼說,如果家長在孩子6歲之前沒能讓孩子在這幾方進行管教的話,那麼,在孩子12歲左右時,父母想管教時幾乎沒有可能,而在孩子14歲以後就有可能做出嚴重危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
有些家長總覺得這話有些危言聳聽,首先任何人都不要抱著僥倖心理,覺得自己家孩子還是很好的,不會做出出格的事,這樣的想法不要有。其次,防患於未然,一旦有苗頭就要馬上改正,不能放任自流。
所以,家長可以通過這三步對孩子進行調教。
第一步,坦白錯誤,如果家長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就無法去管教孩子。
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目的就是首先讓家長調整自己,也就是說,當父母發現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時,就要第一時間改正。所以,家長要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寵愛已經過度,要承認這是個錯事,而不是敷衍了事。
家長能夠坦白自己的錯誤,這對孩子來講就是做出一個優秀的榜樣,否則,父母是得不到孩子的認可與尊重的。
第二步,制定規矩,堅持原則,不要給孩子講條件的機會。
父母的底線都是一步一步被突破的,剛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只用了哭鬧就突破父母的原則,後來就變本加厲,家長一次又次妥協,直到無力承擔。
講條件是無用的教育方法,因為你開出的條件永遠滿足不了孩子的意願,而孩子只要稍微威脅一下家長就舉手投降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沒有任何方法去解決那些下不了狠心、堅持不了原則的父母。
第三步,獎罰結合,讓孩子在行動中懂得什麼是正確。
講大道理起不到任何效果,所以要立規矩,同時配合獎罰機制。孩子做的對的地方一定要獎勵,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做錯的地方也一定要懲罰,「疼了才知道記住」,如果孩子總是挑戰紅線,那只能說明還不「疼」。
強調一點,「疼」可能不是靠棍棒,孩子最在意的才是最能讓他感覺到「疼」的。
寵愛孩子本身沒有錯,自己的孩子沒有不寵的,但凡事都要有一個度,一旦過分、過度,所有的好事就都會向著一個壞的方向前進,所以,及時收回那些過度的寵愛,不要將來讓孩子和自己都後悔。
今天講的是:那些被寵壞的孩子,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最近發現了頭條的搜索功能很強大,有很多方便快捷的小工具:
比如家庭教育,點擊下方卡片搜索「家庭教育」立刻就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