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禁止全國小學教授英文 避免「西方文化入侵」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美聯社)伊朗一名資深教育官員表示,伊朗已經禁止小學教授英語。據東森新聞雲報導,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稱,過早的學習英文為「西方文化」的入侵開闢了道路。伊朗國立高等教育委員會負責人納維德-阿德姆(Mehdi Navid-Adham)當地時間周六晚間對國家電視臺表示,「政府和私人小學把英文教學列為正式課程將違反法律與條規。」儘管如此,發言中並未指出私下教授英文是否違法。
-
伊朗禁小學教英文,哈梅內伊稱過早學為西方文化入侵開闢道路
伊朗禁小學教英文,哈梅內伊稱過早學為西方文化入侵開闢道路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海外網1月8日電 伊朗一名資深教育官員表示,伊朗已經禁止小學教授英文。
-
伊朗小學禁止教授英文 擔心文化入侵
伊朗小學禁止教授英文 擔心文化入侵時間:2018-01-08 19: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伊朗小學禁止教授英文 擔心文化入侵 據英國《衛報》報導,周六,一名伊朗高級教育官員稱,該國已禁止在小學教授英語課程。
-
煽動叛亂結束後 伊朗禁止全國所有小學教英語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在持續一周的抗議示威結束後不久,伊朗政府1月6日下令禁止全國所有小學教英文。 伊朗政府高等教育理事會主席梅赫迪(Mehdi Navid-Adham)周六晚(6日)通過官方電視臺宣布,政府和私人小學把英文教學列為正式課程將違反法律與法規。不過,英語仍是初中和高中的課程。
-
遭西方文化入侵?伊朗政府拿小學英語課開刀
圖為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海外網1月8日電 伊朗反政府示威持續多天,當局多次指責該事件是西方勢力煽動。伊朗一位高級官員表示,高等教育委員會宣布禁止所有在公立及非公立小學就讀的學生學習英語,任何學校向小學生教授英語的行為都將違反法律法規。
-
雙語:伊朗禁止全國小學教授英語
伊朗一名高官表示,伊朗已經禁止小學教授英語。目的在於避免西方文化入侵。對此,你怎麼看? 伊朗剛剛禁止了小學的英語教學,據稱,原因是早年應當被用來增強學生們在波斯語和伊朗伊斯蘭文化的技巧。
-
小學開始奠定伊朗文化基礎?伊朗禁止小學教英語
伊朗一名主管教育的高級官員6日晚說,伊朗禁止小學教英語。 伊朗高等教育委員會主管邁赫迪·納維德-阿扎姆當天告訴伊朗國家電視臺,在公立和非公立小學的正式課程中開設英語課違反法律和規章。 「小學教育是為學生奠定伊朗文化基礎的地方。」納維德-阿扎姆說,政府可能還會禁止開設屬於非正式課程的英語班。
-
這個國家,小學禁止教英文,跨年示威,是因「境外勢力」在作祟?
伊朗要禁止小學教英文了!原因是為了避免「西方文化入侵」。
-
伊朗剛剛宣布停止學習英語!改用這國語言!
: 金十數據 舉報 文|金十財經 伊朗在這些年裡被西方國家打壓怕了
-
西方制裁鬆動 西方遊客赴伊朗達前所未有高峰
伊朗核問題最終協議期限11月24日已日益臨近,伴隨著與西方關係的緩和,伊朗國內正悄然發生變化。在該國著名的旅遊古城伊斯法罕、設拉子等地,記者看到當地的旅遊業隨著外國遊客紛至沓來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峰。 伊朗導遊瓦蓋菲操著流利的義大利語,正為30多名義大利遊客講解伊朗古城伊斯法罕的歷史和文化。
-
伊朗欲挑戰英語「霸權」:結束國內壟斷 考慮改俄語
據悉,在今年初,伊朗為了防止西方「文化入侵」,已經禁止了小學生上英語課。《德黑蘭時報》報導截圖報導稱,上周,巴塞伊在莫斯科與俄羅斯國家杜馬教育和科學委員會主席尼科諾夫(Vyacheslav Nikonov)的會談中宣布,「伊朗政府的教育政策是要終結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壟斷地位,用其他外語替代,特別是俄語」。
-
伊朗欲挑戰英語「霸權」:廢除第二語言地位 考慮改俄語
【文 觀察者網/張晨靜】為了廢除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在伊朗的壟斷地位,該國當局又出手了。 據《德黑蘭時報》報導,當地時間20日,伊朗教育部長穆罕默德·巴塞伊(Mohammad Bathaei)表示,伊朗正在考慮用包括俄語在內的其他語言,作為該國學習課程中的第二外語。 據悉,在今年初,伊朗為了防止西方「文化入侵」,已經禁止了小學生上英語課。
-
1941年佔領伊朗的蘇聯,為何在5年後,全面撤離伊朗?
然而伊朗,這卻是一個例外,因為1941年伊朗被蘇聯佔領後,又能在1946年讓蘇聯全線撤離,避免了成為蘇聯一部分的下場,這可真的是令人難以置信。一,二戰時期的伊朗歷史上的伊朗也輝煌過,那時候的他還叫波斯。
-
中國漢語遭英文單詞入侵 可能失去獨立語言地位
漢語遭英文單詞入侵 國際譯聯副主席黃友義聲稱,如「okay、bye-bye、mod-ern、guitar」一類的英文詞彙正溜進日常漢語,帶來不少問題。 伴隨著對外開放和現代化進程,中國正努力控制西方文化和語言向內流動。西方名牌在國內激增,英語電視節目隨處可見,大量學生想學習英語。「一些人認為使用外國詞彙能表現他們頭腦開放和國際化,但是我不這樣認為。」黃稱,「相反,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語言樹立信心。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指望別人尊重你。」
-
從不許喝粥引發的思考,西方的文化入侵已到如此地步,細思極恐!
始於1915年的這場運動拉開大幕的時候,腐朽沒落的清王朝剛剛滅亡四年,中國的老百姓也好,知識分子也罷,幾乎都是以近乎病態的狂熱態度,用仰望的姿勢觀察著那個貌似完美先進,仿佛能包治百病的西方文明,在他們眼裡,自己之所以遭受了那麼多的苦難,都是萬惡的傳統文化造的孽,不僅中醫成了愚昧的代名詞,到了幾乎被取締的地步(此次疫情中中醫藥的良好表現不知洋奴們作何解釋?)
-
"不要東方, 不要西方, 只要伊斯蘭":伊朗革命40年談
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對伊朗問題的探討,至少應從40年前那場舉世皆驚的革命說起。▍伊瑪目復臨?1979年2月1日,一架噴氣式飛機降落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在眾人的簇擁下,一位身穿黑袍、頭戴纏頭的老人走下了飛機。來自伊朗全國各地和各個階層的人群綿延機場到市區道路沿線兩側18公裡,歡迎這位老人的車隊。
-
澎湃思想周報|伊朗疫情中的民間行動;西方人為何抗拒戴口罩
在數天憂慮的氣氛中,政府的姿態顯得遊移不定,但是當高官們開始逐一病倒後,最高領袖霍梅尼開始在國家電視臺上發表全國講話,感謝一線醫務工作者為抗擊新冠病毒所做的努力。自那之後,政府的反應發生了明顯變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眾的緊張和不信任。地方官員開始逐日公開死亡和感染的人數,並在自己管轄的城市設置路障以防止漫不經心的度假遊客踏足。航空公司卻斷了絕大多數國內航班。儘管存在著阻礙,全國各地的商店傾力上貨。
-
只因西方文化入侵
只因西方文化入侵當提到「黃色」,很多人心中肯定就想歪了,認為小編要開始講低俗段子了。其實,在中國古時候,黃色一直被當成是尊貴的顏色。很多清史劇中,皇帝的所有裝飾品基本上都是金黃色的。這自然不是因為黃色代表低俗,而是因為黃色代表尊貴。清朝不但皇帝用黃色的東西來裝扮自己,還命令要求百姓不允許私用黃色,否則會被定為謀反罪。
-
伊朗特使稱美國和伊朗衝突源於文化差異(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伊朗駐國際原子能機構特使阿里·蘇丹尼耶17日向媒體表示,同美國等六國舉行的會談將成為一個真正的、新的「機會之窗」。蘇丹尼耶還表示伊朗已準備好消除美國對其核問題的疑慮,並重申伊朗不懼制裁威脅、不會放棄和平開發核能的合法權利。
-
伊朗的尷尬日常:小販以為伊朗是座城市
伊朗最後一位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講過兩個有趣的故事。他生於1919年,童年時被送往瑞士的貴族學校。一天早晨,推著裝滿奶瓶的小車來學校賣牛奶的小販,突然問巴列維來自哪個國家。巴列維回答:「從波斯來的。」對方接話:「噢,我很熟悉波斯,它是美國的一個城市。」這位瑞士人對於伊朗如此無知,少年王儲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