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溫州一線醫生隔離病房內過生日,兒子給他寫了一封信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您一個人都吃些什麼呢……,您想我了嗎?」

  在信裡,兒子用簡單樸實的言語,透著對醫生爸爸的關心。這是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夏曉東,這天收到的一封特殊來信。

  原來,連日來堅守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夏曉東已經與10歲的兒子和愛人分開了近一周的時間。

  除夕之夜,是他的生日,本應闔家團圓,他卻選擇在醫院度過。見不到爸爸的兒子,熬不過思念,於是寫了一封祝福信。

  除夕晚上,兒子把寫好的信交給媽媽,讓和爸爸的晚餐放在一起送過去。「我在電視上看到醫生自願去武漢支援,這時我真正懂得了醫生的偉大性和重要性……」在醫院忙碌了一天後,看到稚嫩的孩子的筆觸,夏曉東醫生動容了。

  作為醫院呼吸內科醫師,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後,他火線上崗,第一時間就投入到隔離病房的工作,作為負責人,除了一線診治病人之外,夏曉東醫生還要參與優化流程、入科培訓、電話協調等管理工作。

  疫情突如其來,其實剛接到任務時,他還來不及和家人交待。他把愛人和兒子送到丈母娘家裡後,自己專門去超市儲備了速食食品,以便有更多時間投入到工作中。

  夏曉東醫生表示,自己在隔離病房一線,面對此次疫情,已經做好了長期奮戰的準備,雖然家人對他非常支持,但也充滿了擔心。他希望家人們以及更多市民能夠放心。「救死扶傷,挽救生命,這是我們醫護人員的職責。」

  同夏曉東醫生一樣,目前堅守在溫醫大附二院隔離病房一線的有20多名醫護人員,與疫情作戰、與病魔作戰。

溫醫大附二醫隔離病房一線的醫護人員們

  該院的5名醫務人員,馬萍、胡丹紅、項飛、王密芳、張曉隆醫生與浙江馳援武漢的醫療隊一行,已於26日凌晨抵達武漢。

【你有多美】溫州一線醫生隔離病房內過生日,兒子給他寫了一封信-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5506001

相關焦點

  • 千年一遇對稱日過生日 隔離病區兩代醫護人許願
    90後的護士王步珍坦言,第一次沒有家人和朋友一起過生日,也是第一次在隔離病房裡過生日。王步珍說,儘管沒有家人的陪伴,但和戰友們一起點上生日蠟燭,閉上眼睛許下心願,在戰友的祝福下,生日也非常有意義,終身難忘!  1990年出生的王步珍在2010年到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參加工作,馬上就是第10個年頭。
  • 「爸爸不是故意不給我過生日」9歲兒子給抗疫一線的爸爸寫了封信
    今天,朋友圈裡的一封信讓人淚目。這是一封特別的信,是9歲兒子生日這天給湖北抗疫一線爸爸寫的信。文中的爸爸是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叫王永彬。他是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目前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工作。
  • 泰州醫生寫下日誌,隔離病房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確診病人全部好轉出院後,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合影。王蕾供圖□本報記者王蕾「我問過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會選擇到戰役的最前方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的那種渴望很簡單,我是個醫生……」這段話來源於泰州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一位醫生的工作日誌。
  • 醫護日記|隔離病房前,大家穿著防護服唱生日快樂歌
    萬家燈火團圓之際,有一群人他們「逆行」向前,放棄假期,放下家庭,堅守在臨床第一線。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早日戰勝疫情,守衛人民健康。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
  • 2月29日,12歲兒子終於過生日,武漢抗疫一線的媽媽防護服上寫……
    今天是4年一度的2月29日,也是浙江第四批醫療隊隊員、浙大二院金琪護士12歲兒子李俊翰的生日。 出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小夥子難得過一次生日。算一算,這是他出生後的第3個生日。 但這次的「大生日」,媽媽卻不在他身邊。
  • 醫護人員在隔離病房為92歲婆婆過生日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2月17日,在由石首市人民醫院牽頭的石首市雙創隔離觀察第六病區,醫護人員和92歲高齡杜婆婆一起唱起了生日歌,祝福老人92歲生日快樂。杜婆婆因無明顯誘因出現心悸、胸悶伴咳嗽,於2月11日在石首市人民醫院就醫,門診行CT檢查示發現雙肺有「小結節」,因有武漢接觸史,醫院以「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將杜婆婆收治隔離病房。
  • 舍小家為大家——記淶源縣中醫院隔離病房的點滴
    為保障全縣人民的健康,不讓新冠病毒肺炎在淶源縣蔓延,淶源縣中醫院按照上級指示迅速建立隔離病房,於1月30日開始接收從湖北以及武漢回鄉的人員。為了確保隔離工作的迅速開展,護理部主任孫龍波、外科醫生李永吉、急診科護士長王巍以及骨科醫生李曉亮第一時間主動向院領導請願,成為第一批進駐隔離病房的醫務人員。
  • 「你有多美」「媽媽,醫生都蒙著臉,到底誰才是爸爸呀?」
    趙富明是湖南省胸科醫院綜合門診的醫生,今年春節一直堅守在臨床一線。趙富明的丈夫是長沙市一醫院(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的一名醫生,一直奮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救治工作的一線。孩子們哭著要爸爸的時候,趙富明只能忍住眼淚給兒子講,你們的爸爸很快就會回來的,他在做著很重要的事。
  • 兒子10歲生日,父親為何發來狠話?「為父更不應苟且偷生,為汝等所...
    楚天都市報2月17日訊(記者劉俊華 通訊員 韓毅 聶玉蘭)17日,是宜昌小朋友程至誠10歲的生日。但是爸爸卻沒有陪他一起度過,只是託媽媽轉來一封信。信裡說:「為父更不應苟且偷生,為汝等所恥笑。」這對父子已經有半個多月沒見了,為什麼父親在兒子生日之際寫來這樣的狠話呢?
  • 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晚上10點多,王凱醫生的盒飯已經冰涼 由於晚上下班後,從醫院到酒店有一段距離,10點半才到酒店,6點鐘準備的盒飯,已經冰涼了,有醫生只得泡了一盒方便麵。 然而醫院方面認為本院的護士太累了,要把隔離病房的護理工作全部交給廣東省援助醫療隊。 後來經過討論,劉桂容護長一行8人進入病區工作,從下午3點直到晚上9點才下班,她們在病區內持續6個小時的繁重工作。
  • 傲雪的「梅」更豔,淬火的鋼更堅---記固鎮縣首位隔離病房護士長杜梅
    作為固鎮縣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固鎮縣人民醫院的所有醫務人員首當其衝、晝夜不停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今天,讓我們再次聆聽發生在「神秘地帶」——隔離病房的故事,感受一下病房裡給我們的感動。一患者從武漢回來,出現發熱,咳嗽症狀,來我院發熱門診就診,經檢查,體溫37.6度,肺部感染,醫生擬對該患者進行隔離觀察。患者質疑的問:「我體溫不算高,為什麼要隔離。」醫生對患者進行解釋:「由於你從武漢回來,目前有肺炎症狀,有可疑流行病學史,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你需要進行隔離觀察。」患者最終答應了隔離治療。可進入隔離病區的第二天,因為心理充滿恐懼和擔憂,又出現情緒低落,煩躁,拒食。
  • 14天治癒4例病患 溫州「十七英雄」火線戰「疫」
    近日,在浙江省溫州市中心醫院南白象院區(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隔離病區內,醫生蔡玉偉通過醫院內部視頻向院領導申請再「戰」一回合,而此時他已經戰鬥了整整兩周。14天前,溫州發現浙江全省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治療任務落在了溫州傳染病定點醫院——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肩上。蔡玉偉等17人臨危受命,成為第一批進駐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
  • 二進隔離病房後,他再次申請上前線
    兩進隔離病房,兩次申請再上戰場,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9名,身處救治一線戰疫35天,與家人分別時間共計63天……這些數字的背後是,青島市胸科醫院蘇海濤醫生的默默付出。住院9天後,他沒等痊癒就返回了工作崗位。胸一科劉玉峰主任說,看到他帶病堅持工作我們都很心疼,都勸他回家休息兩天再上班,可他卻說科室醫生少,不能加重同事們的負擔。蘇海濤平時就對同事非常照顧,今年春節排班時,他主動選擇小年和除夕的夜班,好讓同事們過個團圓年,沒想到因為抗擊疫情,他除夕前就進駐了隔離病房。
  • 探秘醫大一院、瀋陽六院隔離病房……令人淚目!
    臘月二十二是爸爸的生日,臥床不起的爸爸盼望著我去給他過餘生為數不多的生日,家人也正等著我吃團圓飯。剛要出門,接到院裡緊急籌備成立發熱門診的電話,將在最短的時間內開診。作為一名經歷過甲流、禽流感的傳染科護士長,我深深懂得任務的緊迫性,沒有猶豫,放下背包轉身便投入到籌建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工作。
  • ...在一線的白衣天使,也是錯過孩子生日的媽媽,讓我們來聽她們的故事
    隨著武漢關閉離漢通道,社區管控不斷加強,直到3月27日她才回家看到兒子。和兒子分開的日子,只能依靠短暫的視頻通話見到他。兒子過生日那天,因為蛋糕店都沒有開門,程珊珊想在網上訂一個生日蛋糕,因為無法配送,也沒能如願。正好同事在網上團購到了一些麵包,她讓公公到醫院來給兒子帶回去了一個,算是有了生日禮物。
  • 兒子給媽媽的第一封生日祝福信
    在「戰疫」最前線,他們身著白衣戰袍和死神賽跑,他們是逆行無畏生死的「白衣天使」,同樣也是父母、妻子、丈夫、兒女……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熊慧是一名護理文職人員,來到武漢抗疫一線的第16天恰好是她的生日,兒子侯浚翔第一次通過寫信的方式遙祝媽媽生日快樂。
  • 「想吃烤山藥」,他把網絡熱詞寫在防護服上,一頭扎進隔離病房
    重症患者在其他科室病情惡化加重時,他會診接收二話不說,立刻協助搶救和組織轉運,一切以患者為中心。他身上有一股鑽研刻苦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同事和患者家屬對他倍加信任,出現問題經常第一時間就找到黃康,即使他不當班,很多危重患者的家屬也迫切希望黃康擔任主管醫生。他就是這樣一個靠譜的人。
  • 隔離病區裡的生日祝福:「祝你生日快樂!我們繼續加油!」
    2月14日,在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隔離病房裡,患者餘女士不知道,一場專門為她準備的驚喜正在悄悄降臨。 當值班醫護人員將鮮花送到她的病床前時,餘女士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連連向醫護人員道謝:「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還有人記得今天是我的生日!」
  • 寫給兒子18歲生日的一封信
    (2017年)寶貝兒子,今天是你18歲生日,是你人生的一個重要分界線。昨天你還可以說自己是一個孩子,而今天你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成人。成人意味著什麼?甘肅高考狀元報考清華,並給清華校長寫了一封信,而清華非常重視,也很嚴肅很誠懇地給這個考生回了一封信,估計中國好幾億人都看了這兩封信。可能你已經看了,如果沒看你可以看看。清華回信是: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有很多普通人的思維是:這個考生考取清華,他終於苦盡甘來了。
  • 疫情期間 媽媽五十歲生日,等待回歸的兒子 寫給高三兒子一封信:
    今天,是我的生日,五十歲生日,老公專門請假給我過生日,可是我卻一點都不高興 ,兩個孩子,卻只能一個陪我,是我莫大的遺憾。可是儘管隔離的日子扼制了疫情的進展,但緊張的日子並沒能阻擋家庭戰爭的爆發。我們家爆發了父子戰爭,已經達到了要斷絕父子關係的地步,已經整整五天了,作為媽媽的我,焦慮,難過,氣憤,無味懼全,生日之際,寫給在奶奶家不回家的兒子的一封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