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一個很「平等」的國家。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獨立宣言》。之後在美國憲法及其修正案等法案,又對公民的平等權利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人人生而平等」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的國家。
美國又是一個「不平等」的國家。且不說建國之初,公民要擁有一定的財產才有選舉權,而黑人的選舉權是南北戰爭後才獲得的。
憲法修正案第十五條[1870年批准生效] 第一款合眾國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種族、膚色或以前的奴隸身份而否認或剝奪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
而女性的選舉權,則是1920年,美國建國一百四十多年後才獲得,比很多歐洲國家都晚。
憲法修正案第十九條[1920年批准生效]合眾國或任何一州不得因性別而否認或剝奪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
而針對黑人的歧視性法律,直到1964年通過的《民權法案》才全部廢止,也就是說,在建國近二百年之後,美國獨立時喊出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口號,才完全在法律上得到落實。
然而,即便經過近二百年的發展,各種人等的不屈鬥爭,美國在法律上落實了「人人生而平等」,但在現實生活中,美國人的等級現象卻根深蒂固,而且不同等級之間,涇渭分明。
美國社會的等級形成有著非常複雜的原因。美國是世界上最大最徹底的移民國家,其幾百萬原住民印第安人現在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保留區(因而本文不將印第安人歸於任何一個等級,因為他們基本生活在一個國中國,不與美國社會發生關係),而主要的美國人都是從世界各地移民而來,由於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民族、母國等錯綜複雜的因素,形成了美國不同的等級構成。而其中宗教信仰對等級的影響甚至超過種族,信仰基督教的人在美國更容易出人頭地,當年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嘉樹(宋查理)本是一個在船上打工的窮小子,但因為信仰了基督教,得到教會賞識與幫助,才得以晉升到精英階層。在美國,一個人如果不信仰基督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很難進入主流社會(猶太人例外,因為猶太教與基督教屬同源,且猶太人富有而團結)。
美國第一等級:日爾曼語系裔及法裔
美國是由一批英格蘭撒克遜人建立起來的,作為建國元勳,他們在美國佔據核心地位是自然而然的事。而西歐、北歐如德國、荷蘭、瑞典等,與英國在歷史上淵源極深,語言相近,彼此認同感非常強,所以他們是美國的第一等級。法國雖然與撒克遜人不是同一語系,但一方面法國18世紀是歐洲文明的中心,另一方面當年法國對美國獨立戰爭幫助很大,所以法裔的地位也相當高。但是美國的法裔數量很少,而且極少在政壇發展,主要在文化與經濟界,著名的杜邦集團老闆就是法裔。
而同屬第一等級,英格蘭後裔新教徒處於塔尖地位,英倫三島另外的蘇格蘭和愛爾蘭則處於塔中,其它西北歐地方處於塔底。
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以來(截至2017年為241年),前43任總統和第45任總統川普均為白人男性(主要為英格蘭裔、蘇格蘭裔,愛爾蘭裔6人、荷蘭裔3人、德裔3人),除甘迺迪是天主教徒外,其它均是新教徒,只有一個歐巴馬是非裔,但他也是一名新教徒。
1789年至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產生17名首席大法官,其中14名白人新教徒,3名白人天主教徒。
美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總統林肯,其祖上從英格蘭北部農村移民到美國維吉尼亞州
從以上數據,就可見一斑。在美國,西北歐的白人後裔,而且最好是新教徒,才能成為美國政壇頂尖人物,而歐巴馬這樣的特例,恐怕以後再難出現。
美國第二等級:猶太人
美國有猶太人600萬,只佔美國總人口的2.3%,但他們在美國經濟、輿論、學術等方面的影響卻非這個比例所能體現,由此派生出來的對政治的影響也非同小可。
愛因斯坦,美國猶太人的傑出代表,同時被美國、德國評為歷史上最傑出人物之一
猶太人與"富有"是聯繫在一起的。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佔一半,美國百萬富翁中猶太人三居其一。福布斯美國富豪榜前40名中有18名是猶太人。
猶太人是出色的銀行家、律師和娛樂業巨頭,這些行業為他們帶來了滾滾財源。猶太人中的金融業巨子數不勝數。曾掌管美國經濟命脈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與挑起亞洲金融危機的投機大亨索羅斯均是猶太人。在律師界,華盛頓與紐約最著名的律師事務所中有40%的合伙人是猶太人,我們熟悉的黑石集團CEO蘇世民也是猶太人。
美國政治家、各界名流,都要結交好猶太人,這不僅因為他們富有,還因為他們控制著美國大量的權威媒體。比如《紐約時報》、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的老闆都是猶太人,紐約時報的老闆,那可是美國總統的貴客,不籠絡好這些媒體,人家時不時給你爆點負面新聞,那對任何名人都是致命的打擊。
美國第三等級:其它歐洲白人後裔
美國白人主要來自於三大塊,一塊是西北歐的日爾曼語系,一塊是南歐的拉丁語系也包括雖然不屬拉丁語系但歷史和地緣均與其聯繫緊密的希臘,一塊是東歐及俄羅斯的斯拉夫語系,也包括說突厥語的土爾其。從宗教信仰來說,拉丁語系大多信奉天主教(希臘是東正教國家),斯拉夫語系大多信奉東正教(捷克、波蘭等西斯拉夫語系國家信奉天主教,土耳其主要信奉伊斯蘭教),雖然同屬基督教,但南歐的天主教與西北歐的新教信徒更親近一些,加上他們又多同屬北約和歐盟國家,所以拉丁語系國家移民在美國的地位要略高於斯拉夫語系國家移民。而原東歐國家中,信奉天主教後來加入了歐盟的如波蘭、捷克的移民,哪怕屬於斯拉夫語系,也要高於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移民。
朱利安尼,紐約前市長,義大利裔
美國第四等級:拉美裔
拉美裔從廣義上來說,包括來自歐洲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義大利人、法蘭西人等拉丁語族以及他們與美洲原住民等的混血後代。但實際上,從歐洲移民來美國的拉美裔地位明顯高於從中美和南美移民到美國的拉美裔。因為一方面,中美和南美的拉美裔很多是黑人或者印第安人混血,接近於有色人種,另一個原因當然是其母國在文化與國際地位上難與母國是歐洲的移民比,所以地位也低很多。此處所說的拉美裔是指從中美和南美移民的拉美裔。
索託馬約爾,美國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大法官,其父是波多黎各人
這些人多從墨西哥、古巴、巴西等地移民過來,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通用西班牙語和英語,主要信仰天主教,以墨西哥裔美國人為主。2017年在美國居住的墨西哥裔人口約3460萬,佔美國人口的11.22% 。
現在美國的拉美裔雖然膚色上與白人接近,但在收入與教育水平上卻與黑人接近,因而也最容易和黑人結盟,共同參與各種政治抗議活動。
美國第五等級:黑人
撒克遜人移民到美國後,主要在南部諸州種植棉花、甘蔗等經濟植物,以及開採礦山,而這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於是在歐洲本就已經存在的黑奴貿易順理成章的發展到美國。從16世紀開始,奴隸販子從非洲的西非、剛果、安哥拉等地,劫運了大批黑人奴隸到美洲。
黑人在美洲,經歷了數百年的屈辱歷史,無數奴隸被種族主義者殘酷剝削與虐待。當時,在奴隸主看來,黑奴不算是人,而只是一種與馬和牛類似的動物。
經過黑人自身和有人道主義思想的白人的長期反抗,1861~1865年南北戰爭後,從法律上廢除了奴隸制度,但直到1964年的民權運動,黑人才獲得了完全平等的法律地位。
但針對黑人的歧視,一直是美國抹之不去的陰影,這也是美國的一處政治火藥桶,經常成為美國爆亂的誘因。1992年洛杉磯大騷亂,最近明尼波利斯市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乃至世界性騷亂,均因種族歧視而引起。
客觀的說,美國確實有著嚴重的種族歧視歷史與深厚的社會根源,黑人在歷史上也確實深受種族歧視之苦。不同等級之間的歧視是一種世界性的現象,但因為美國是一個開放的多元性國家,又一慣標榜平等與自由,這個問題就顯得尤其突出。
歐巴馬,美國首位非裔總統
其實,今天美國黑人在政治上已經獲得了很高的地位,黑人中的精英在很多領域大顯身手,奧馬巴甚至成為第一個非裔總統,但黑人的社會整體地位仍然很低,總是感覺到受歧視,這裡面更重要的是黑人自身的問題。缺乏文明的根基與民族的傳統,使得黑人在文化教育上重視不夠,缺乏現代社會最需要的規則意識,自由散漫,因而在職業發展上很不順利,主要從事一些低端的勞力工作。如果不在群體精神上做大的改觀,那即使進行再多的反抗,黑人的社會地位恐怕也難以提高。
美國第六等級:亞裔
亞裔是指具有亞洲血統的公民,在美國主要包括了華裔、韓裔、印度裔、菲律賓裔等。移民時間多為20世紀四五十年代後,截至2017年1月亞裔佔美國人口5.4%。
亞裔之所以地位最低,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人數少。
在美國四大族群(白人、拉美裔、黑人、亞裔)中,佔的比例最低。
第二,不團結。亞裔之間,由於來自於不同的母國,不僅不團結,甚至因母國的歷史矛盾而互相敵對。比如華裔、韓裔與日裔之間,別說共同爭取權利,能和平相處就不錯了。不象黑人,雖然來自非洲不同的地區,但他們在被販賣時,原來的地方還只是部落,不存在國家與民族之間的衝突,所以大家只有一個黑人的共同身份。而拉美裔母語相同(基本上是西班牙語,即使葡萄牙語與西班牙語也屬同一語系,非常相近),宗教信仰相同,都信奉天主教,自然容易彼此認同。
第三,亞裔普遍具有隱忍,不愛鬧事的特徵,這在以華裔為主的中華文化圈中表現得最明顯。
亞裔遇到不公正待遇時,往往選擇忍辱負重,自己努力。所以亞裔雖然是美國社會地位最低的,卻是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人均收入最高的群體。
根據統計網站Statista的2018年數據,2016年亞裔美國人家庭收入中位數為81431美元,白人家庭收入中位數為65041美元,西班牙裔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7675美元,非裔家庭收入中位數為39490美元,亞裔美國人的家庭收入中位數是黑人家庭的二倍還多。
黑人通過群體抗爭改變命運,亞裔通過個人奮鬥改變命運。
曾任美國商務部長的駱家輝是華裔的傑出代表
同為亞裔,其實地位也不相同,這和母國的文化與政治、經濟地位有關,和母國與美國的關係有關。日裔、韓裔、印裔、菲律賓裔相對略高,華裔居中,而如苗裔、穆斯林地位會更低一些(原因大家都明白的)。
以上,就是美國人三六九等的大致情況。當然,美國是一個講政治正確的國家,也是一個尊重個人奮鬥的國家。等級是一個客觀情況,個人努力還是最重要的,各個等級各種群體中,都有通過自身努力晉身美國主流社會的個人。比如華裔中,不也湧現了趙小蘭、駱家輝這樣美國政壇的高級官員嗎?
反用一句名言:沒有完美的社會,只有不斷追求完美的個人。
作者:秋風中的野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