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出現哪些情況必須馬上就醫?

2020-08-17 三湘名醫在線

初為人母的小愛,最近帶著寶寶出院回家了。這本是一件大喜事,但小愛卻變得患得患失,擔心寶寶會不會有什麼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那麼,當新生寶寶出現哪些情況時,必須到醫院就醫呢?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專家表示,當新生寶寶出現發燒、拒奶、頻繁吐奶、嘔血、便血、「睡不醒」、哭鬧難以安撫、皮膚青紫、外傷等情況時,需立即到醫院尋求醫生幫助。但是,以下幾種情況也同樣需要寶爸寶媽引起重視。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兒時期很常見,可以出現在寶寶正常發育過程中,也可以是某些嚴重疾病的外在表現。嚴重的黃疸可致腦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當寶寶皮膚呈黃色(最好在自然光線下評估),建議定期到正規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並監測膽紅素水平,評估寶寶相關風險,必要時給予適當幹預。


出生後1至2周體重下降大於7%

出生後1至2周寶寶體重有所減輕是正常的,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體重減輕超過出生體重的7%,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和諮詢。


新生兒呼吸窘迫

新生寶寶出現反常的呼吸運動(吸氣時腹部凸出而胸壁內陷)是正常的。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增快(安靜狀態下,呼吸頻率持續>60次/分)、鼻翼煽動、費力呼吸(可伴點頭呼吸、張口呼吸)、使用輔助呼吸肌呼吸(明顯肋下、肋間、鎖骨上或胸骨上凹陷)等呼吸窘迫表現,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呼吸窘迫屬於新生兒危重症,如不及時處理,可危及生命。


連續、重複且無目的性的活動

當寶寶出現連續、重複且無目的性的活動,如眼皮運動(眼皮微顫、陣發性斜視、眼球震顫、反覆眨眼)、口-頰-舌運動(反覆無進食慾望的咂嘴和咀嚼運動、常流口水、吐舌)、連續的肢體運動(踏步樣、遊泳樣動作、招財貓手勢),需警惕驚厥發作。如出現這類情況,不管有無臉色不好或呼吸運動改變,均建議醫院就診。正常的寶寶可有不規則、粗大震顫樣動作,但一般不會多次重複出現,爸爸媽媽握住寶寶肢體時動作可停止,且無肢體僵硬等感受。


不對稱的運動

比如,哭吵時面部不對稱,有些疾病在寶寶哭鬧時最明顯,如面癱和不對稱性啼哭面容;眼球運動不對稱,可能提示腦內異常;頭部喜好斜向一側,當寶寶喜歡頭斜向一側,而下頜轉向對側時,警惕「斜頸」;四肢活動不對稱,寶寶單個肢體活動減少可能是因為骨折引起疼痛或臂叢神經損傷導致的麻痺,寶寶一側身體自發性運動減少,需警惕偏癱。


先天性耳廓形態異常

耳廓畸形非常常見,如招風耳、猿耳、杯狀耳、垂耳等,不僅影響寶寶外表的美觀,還可能影響到聽力,甚至是未來的心理健康。目前,普遍認為應在生後1周內進行相應治療,超過3周後進行治療則不易達到正常耳形態,且需要較長的持續治療時間。當寶寶有類似情況,建議立即到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新生寶寶出現哪些情況,必須儘快就醫?
    當新生寶寶出現哪些情況時,必須到醫院就醫呢?大部分寶爸寶媽都是知識小達人,懂得當新生寶寶出現發燒、拒奶、頻繁吐奶、嘔血、便血、「睡不醒」、哭鬧難以安撫、皮膚青紫、外傷等情況時,需立即到醫院尋求醫生幫助。
  • 「愛優餵智育星球」別大意,寶寶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有了寶寶以後,媽媽們每天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一刻都不敢鬆懈。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如果一旦發現寶寶有什麼異常,媽媽們馬上就會進入全身戒備狀態,恨不得馬上帶娃去看醫生。其實,不用過分緊張,多了解一些關於寶寶常見疾病的處理常識,知道出現哪些問題需要及時就醫,哪些問題自己在家就能解決,就可以避免過分焦慮。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在這些常見問題中,寶寶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哪些腹瀉情況需要馬上就醫?
    哪些腹瀉情況需要馬上就醫?腹瀉就是人們常說的拉肚子,大多數人都認為沒有什麼事,吃點藥就好了,其實不然,長期性的腹瀉會打亂人的正常新陳代謝,也會擾亂腸胃功能。長期腹瀉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腹瀉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某種腸胃疾病的一種症狀。
  • 早孕期間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就醫?
    準媽媽要從多個方面保護自己和胎寶寶的健康。 通常環境毒物對前3個月的胎兒所造成的危險最大。 但如果你的出血伴隨疼痛、痙攣、並且血量較大、血色較深或是有凝結血塊等現象,就有可能是先兆流產的症狀,也有可能是宮外孕的徵兆,需要立即就醫。 早孕期間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就醫?
  • 八個月大寶寶不慎墜床頭部受傷!遇到這些情況,馬上就醫
    廣東珠海的石女士有一個八個月大的寶寶,為了寶寶能睡好,石女士給孩子買了一張床,還特地用東西圍了起來。,入院時,寶寶的意識已經明顯變差,逐漸出現昏迷的情況。經過醫生檢查,寶寶「顱內血腫」,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左右。經過2個小時的手術,醫生順利清除了寶寶的顱內血腫,目前寶寶恢復良好,已經出院。
  • 寶寶出現什麼樣的咳嗽,需要及時就醫?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一點通寶寶出現頻繁咳嗽,寶媽媽看著即心疼又擔心,就會著急的給寶寶盲目用藥或者是看醫生,寶寶出現哪些咳嗽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呢!一,寶寶在咳嗽時伴有痰喘的聲音,也就是雞鳴一樣的聲音,出現這種情況,考慮多見於百日咳、肺炎、哮喘等疾病,需要及時就醫的;二,當寶寶出現乾咳在沒有痰的情況,但是伴有高熱持續不退時,多見於支氣管炎或是肺炎,需要及時的就醫;三,寶寶咳嗽伴有濃痰或者是黃綠色痰的情況時,這種情況多見於細菌感染引起,要及時就醫治療;四,當寶寶出現發熱伴有咳嗽,伴有小狗叫的聲音時
  • 寶寶發燒、咳嗽,出現這些情況,就要就醫了!
    寶寶發燒,咳嗽等常見病出現的時候,媽媽一般挺著急的,下面給大家說一下四種常見病症的應對方法,以及什麼情況下需要急診就醫!一、發燒①低於38.5°,可採取物理降溫。可以溫水浴降溫。發燒要急診就醫的情況:1、發燒伴隨精神不佳。2、發熱超過三天。3、發熱不退,咳嗽持續加重。4、發熱同時伴隨皮疹。5、第一次就診後又持續發熱超過三天。
  • 男寶寶下身不適什麼情況需就醫
    疫情期間居家防護,男寶寶下身出現不適,哪些情況需要緊急就醫?北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給出特殊時期就醫指南。兩種尿頻區別對待家長發現孩子白天小便次數明顯增多,但每次量很少,甚至才幾滴,該怎麼辦?其實,小兒尿頻比較常見,主要分為兩類情況。一是有明確病因的情況,多見於泌尿系感染或泌尿系統畸形等疾病,這類疾病的表現除了小便次數增多,小便顏色變渾濁,往往還伴隨排尿疼、哭鬧,甚至發燒。如果出現類似的尿頻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尿常規等相應檢查。二是精神型尿頻,主要由精神因素所致,而沒有器質性病變。
  • 流鼻涕:寶寶出現這4種情況及時就醫!
    多會出現嗓子疼,且有痰(痰≠鼻涕)的症狀。一般感冒一周左右能自愈,寶爸媽可以及時清理寶寶鼻涕,保持空氣溼潤,多喝水讓寶寶舒服一點。若寶寶體溫超過38.5℃且精神不佳、咳嗽頻繁時間過長、流鼻涕情況超過兩周,就要及時吃藥就醫。
  • 流感≠感冒,寶寶出現這4種情況,抓緊就醫
    出現4種情況,及時就醫如果寶寶症狀嚴重,出現下面4種情況,別猶豫,請及時就醫。、呼吸急促等情況。但能給寶寶用,還對流感有效的藥屬實不多,到底哪些可用,哪些沒用呢?寶寶滿6月齡就可以接種疫苗;如果寶寶還不滿6月齡,家人接種流感疫苗,也能給寶寶間接的保護。
  • 全面解讀新生寶寶生理現象!這些「異常」要早就醫
    ◎新生寶寶的皮膚新生寶寶的皮膚上會覆蓋一層白色油膩的胎脂,這是一種天然護膚脂,可以防止新生寶寶皮膚缺水。新生寶寶在出生後頭幾天會出現皮膚乾燥現象,尤其是手、腳部位,這是皮膚從含水的子宮內環境到較乾燥的外環境的正常反應,這種情況會持續幾天,會在數日後消退。
  • 患者出現哪些症狀不能拖必須立刻就醫?
    患者出現哪些症狀不能拖必須立刻就醫?如果患者出現一側肢體乏力,說話不清晰,甚至神志不清, 應考慮是腦卒中發作。不要盲目餵藥,應儘快與醫院或急救中心聯繫。出現很明顯而持久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通常會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等,應考慮是突發的心肌梗死。遇到這情況,患者首先保持冷靜,馬上找家人幫忙。如果家裡沒人,那就先打「120」,然後把門打開,方便急救人員進門施救。
  • 小寶寶出現這5種情況,必須送醫院!晚一步都不行!
    如果一直睡覺,不哭不鬧,不是說明寶寶乖,而是他生病了,應儘快就醫。如果寶寶哄也哄不好,哭鬧時出現面色蒼白、表情痛苦等時,家長也應儘快帶孩子就醫。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雖說家長時時刻刻看著娃,但有時仍免不了受到「傷害」;新生兒出現了哪些情況,必須送醫院呢?
  • 新生寶寶皮膚問題大盤點!如果你家娃出現這些情況,一定不要耽擱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他們的皮脂腺、汗腺等皮膚上的腺體發育還不完全。所以皮膚就會很容易受到刺激,從而出現失水、感染的情況,除此之外,新生寶寶還會出現以下這些關於皮膚的問題,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拉肚子,爸媽更不能「盲目止瀉」,出現這些情況,考慮就醫
    因為小嬰兒語言還沒有發育,無論是出現了任何不適,都是用哭來吸引父母的,在面對寶寶出現的各類問題時,家長總是感覺頭痛不已,不知該如何是好。腹瀉是嬰幼兒高發的問題之一,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腹瀉症狀後,就盲目給寶寶服用止瀉藥物。這不僅會造成不對症治療,同時受藥物影響還會出現誤診情況。
  • 囟門是寶寶的健康「指向標」:出現這4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老人通常告訴年輕的父母,那裡叫「滷門」,不能隨便摸,不然寶寶會變笨。 於是,一知半解的父母只會小心的護著,卻不知,滷門還是寶寶的發育及健康情況的「指向標」。 前幾天,閨蜜雯雯就因此在醫院鬧了個笑話。雯雯的兒子5個月了,那天,她帶著兒子去醫院例行檢查。
  • 寶寶摔到後腦勺著地,出現什麼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
    尤其是在寶寶學走路時,磕碰是在所難免的,由於寶媽媽的粗心大意,寶寶就很容易摔倒的。再就是大一些的孩子,相互之間的玩耍打鬧,當被摔倒的孩子後腦勺著地時,寶媽媽知道後是很擔心的,這樣對寶寶的大腦會不會造成影響呢?
  • 孕晚期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那麼恭喜寶媽了,你馬上要和寶寶見面了
    其實,寶寶快要降臨時,孕媽的身體會出現發生一些「情況」,孕媽可根據這些「情況」迎接寶寶的到來。下面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孕晚期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那麼恭喜寶媽了,你馬上要和寶寶見面了。如果寶媽身上出現這種狀況,那就提前做好生產準備吧。----2、分泌物增加----臨產前幾天,下體會增多的分泌物,分泌物顏色呈現粉紅或暗紅色,比較粘稠。這是由於子宮頸管的張開所致,會出現透明或白色的粘稠狀分泌物。準媽媽無需擔心,只要勤換內褲,保持內褲乾燥舒適就好。如果出現茶色的血性分泌物,就應該及時就醫了。
  • 寶寶眼屎多、兩淚汪汪,別大意,出現這幾種情況馬上去醫院
    哪些情況該去醫院,哪些可以不用去?1.新生兒為什麼容易出現眼屎?一方面,是因為新生兒鼻淚管還在發育的過程中,鼻淚管下端的胚胎殘膜沒有退化,尚未形成正常的開口,這會直接導致淚液無法順利排出,從而在眼淚裡中水蒸發後便留下眼屎。
  • 寶寶掉床很常見,但出現這3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孩子掉床是經常發生的事,大多數情況沒有什麼事。而她發現女兒摔傷以後就急忙往醫院跑,當時沒發現孩子有什麼異樣,可是直到下午孩子開始嘔吐,嗜睡。再次去醫院檢查,那麼小的嬰兒就這樣一摔竟然腦出血,遺留下了後遺症,孩子走路有點坡腳,但語言交流成了障礙。六個月的孩子無論從床上摔下來還是走路時摔在地上都很常見的,到底需不需要去醫院檢查要看孩子的一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