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優餵智育星球」別大意,寶寶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2020-09-05 愛優餵成長能量站


自從寶寶呱呱墜地,它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都牽動著媽媽的心。有了寶寶以後,媽媽們每天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一刻都不敢鬆懈。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如果一旦發現寶寶有什麼異常,媽媽們馬上就會進入全身戒備狀態,恨不得馬上帶娃去看醫生。其實,不用過分緊張,多了解一些關於寶寶常見疾病的處理常識,知道出現哪些問題需要及時就醫,哪些問題自己在家就能解決,就可以避免過分焦慮。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在這些常見問題中,寶寶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1.腹瀉

腹瀉在任何季節都可能發生,表現為大便稀薄、排便頻率明顯增加,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一般的腹瀉並不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但如果孩子腹瀉還伴有下面這些症狀,就說明很有可能不是單純的腹瀉,還可能存在更嚴重的問題,要及時就醫:

1)伴有發熱、嘔吐等,疑似感染性腹瀉。

2)大便帶血或有粘液。

3)腹瀉嚴重,且口乾舌燥、精神萎靡、嗜睡、4個小時之內沒有排尿,出現這些症狀有脫水的可能。

2.感冒

感冒有多種症狀,包括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發熱等,主要是由病毒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數情況下,感冒無需使用藥物,孩子的免疫系統會和引發感冒的病毒或細菌打一場阻擊戰,當病毒全部被消滅後,感冒逐漸痊癒。但是當孩子出現以下某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1)反覆高熱,使用退熱藥後效果不明顯。

2)孩子耳朵痛,可能繼發耳部感染。

3)鼻塞、流黃綠色鼻涕,伴有頭痛、眼痛。

4)咳嗽時有明顯的痰音,並伴有喉痛、胸痛。

5)腹瀉,並出現疑似脫水症狀。

6)咳嗽劇烈、呼吸急促、喘鳴音明顯,有時伴有嘔吐。

3.磕碰到頭部

孩子出生後運動發育逐漸完善,滿滿學會了翻身、爬行、走、跑等,但是寶寶新增長的這些本領也容易讓寶寶發生危險,比如能夠自如移動後可能會磕碰到頭部。大多數情況下,輕微的磕碰不會給孩子造成損傷,家長安撫後,孩子就會安靜下來。但是,如果頭部受到撞擊後,出現以下情況之一,需要及時就醫。

1)頭皮擦傷,傷口較大,且出血較多。

2)哭鬧嚴重,難以再次入睡。

3)出現嘔吐,且不止一次。

4)嗜睡,且很難喚醒。

5)受到撞擊的部位腫脹嚴重。

6)行為出現異常,反應遲鈍,眼神渙散、迷茫。

相關焦點

  • 「愛優餵智育星球」寶寶咳嗽太揪心!日常護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家長請注意,家長請注意,又到了寶寶秋季咳嗽的多發季了,你準備好迎接這場對抗「咳嗽」的硬戰了嗎?要想KO咳嗽君,各位爸媽可要多費點心,首先就要了解寶寶咳嗽,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孩子咳嗽,先別著急用止咳藥。咳嗽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是我們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如果寶寶咳嗽不影響飲食、睡眠,以及其他日常活動,就沒必要給他用藥。
  • 寶寶出現這些表現,多半是新生兒肺炎了,寶媽別大意,及時就醫
    寶寶出現這些表現,多半是新生兒肺炎了,寶媽別大意,及時就醫剛出生的嬰兒免疫力比較弱,所以,有一點情況就會讓父母非常的著急。最讓人害怕的一種疾病,叫新生兒肺炎,但是那麼小的寶寶怎麼會得肺炎呢,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去儘早發現,而且之後怎麼去做治療。大家都應該解一下。其實新生兒肺炎沒那麼嚇人,但是也不能馬虎不重視,這是剛出生嬰兒的常見疾病,較冷時候的發病率會更高點,在新生兒生病中有一半是這種肺炎的,但是症狀是不一樣的,有一些症狀並不嚴重,吃點藥就可以,但是嚴重的話是需要入院治療的。
  • 「愛優餵智育星球」如何避免寶寶積食
    天氣轉冷,很多家長為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給寶寶頓頓大魚大肉「進補」,可往往適得其反,容易造成寶寶積食。積食在嬰幼兒時期很常見,往往由於進食過多造成消化不良。積食時寶寶睡覺易哭鬧,口腔中有異味,同時還可能出現腹脹、便秘、腹痛等等症狀。那麼,如何避免出現積食呢?
  • 別大意!寶寶總是搖頭揪耳朵?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2、耳屎過多寶寶表現:外耳道有明顯的黃褐色、粘稠油狀物或幹硬塊。耳屎過多沒有及時排出時,外耳道受刺激,產生異物感,寶寶便會出現抓耳朵的現象。一旦發現寶寶耳朵的分泌物過多,或流出液體分泌物,甚至還有臭味,就要及時帶去醫院檢查。3、內耳發育不成熟寶寶表現: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在搖晃的小床、坐車外出時總愛抓耳朵,同時還伴隨著搖頭、拍頭等行為,有時還會哭鬧或者嘔吐。
  • 「愛優餵智育星球」寶寶「秋咳」千萬不要掉這些坑裡
    孩子們在這個季節很容易出現咳嗽、皮膚乾燥、腹瀉等症狀,這些症狀中最最難以琢磨的,就是咳嗽。這個時候真是「寶寶一咳,老娘一顫」!誤區二:亂用止咳偏方有不少家長,尤其是家中爺爺奶奶這些「有經驗」的長輩,總會給寶寶安排的各種各樣止咳偏方,比如烤橘子、白蘿蔔水等等……對於這些民間流傳的偏方
  • 「愛優餵智育星球」寶寶說話晚,可能就是這些原因……
    寶寶一周歲了還不會喊「mama」,這可急壞了為娘的。是疾病?是遺傳?還是缺營養呢?下面就來解密「貴人語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每個寶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生長發育節奏,發現寶寶「說話晚」時,要先細緻分析一下,到底原因是什麼,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是自己積極改善幹預還是需要去醫院藉助醫生的力量配合幹預。一起來看看實際的養育中是否和以下的情景相似。
  • 寶寶出現什麼樣的咳嗽,需要及時就醫?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一點通寶寶出現頻繁咳嗽,寶媽媽看著即心疼又擔心,就會著急的給寶寶盲目用藥或者是看醫生,寶寶出現哪些咳嗽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呢!一,寶寶在咳嗽時伴有痰喘的聲音,也就是雞鳴一樣的聲音,出現這種情況,考慮多見於百日咳、肺炎、哮喘等疾病,需要及時就醫的;二,當寶寶出現乾咳在沒有痰的情況,但是伴有高熱持續不退時,多見於支氣管炎或是肺炎,需要及時的就醫;三,寶寶咳嗽伴有濃痰或者是黃綠色痰的情況時,這種情況多見於細菌感染引起,要及時就醫治療;四,當寶寶出現發熱伴有咳嗽,伴有小狗叫的聲音時
  • 「愛優餵智育星球」輔食添加要科學,這份寶寶輔食全攻略
    寶寶在6個月左右就應該添加輔食了,輔食給寶寶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寶寶來說,可是非常迫切需要的「補給品」,家長們可一定要重視!小寶寶的生長發育是非常迅速的,不同月齡,對輔食的要求也不一樣!那麼如何給寶寶科學地添加輔食呢?
  • 「愛優餵智育星球」想要寶寶語言早發育,這些事情要注意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這可急壞了媽媽,在排除了遺傳和疾病因素後,家長需要注意以下這些養育細節。①經常與寶寶說話和寶寶說話時聲調高、句子短、帶著感情,比如:「寶寶好棒!」。短句子可以讓寶寶更好地學習語言。寶寶對你發出聲音時,要及時給予回應。不要以為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就任由寶寶自己玩耍,不進行溝通。
  • 「愛優餵智育星球」冬天就要到
    在冬天裡怎麼給寶寶穿衣服,也成了家長們很關心的事兒。有些媽媽果然是親媽一枚,不管三七二十一,是能給寶寶多穿一件就多穿一件,能給寶寶多蓋一層就多蓋一層,真怕寶寶受到一丁點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你媽覺得你冷」!這樣就不擔心寶寶捂出痱子嗎?還是先看看寶寶在冬天的穿衣問題吧!
  • 「愛優餵智育星球」進入初冬,寶寶的衣服穿對了嗎?
    秋冬換季,天氣轉冷,這個季節是寶寶生病的高發季節,初冬怎麼給寶寶穿衣物呢?穿的太多怕熱著,穿的太少怕凍著,這些問題太糾結?今天為大家一一道來。,說明寶寶熱了,就需要減少衣物了。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房間時,要及時脫掉外衣,否則出汗時再脫就容易感冒了。從溫暖的房間去到寒冷的室外,要及時增添衣物,以防寶寶凍傷。根據天氣預報,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如果午後氣溫比較暖,早上就不要給寶寶裡邊穿太多,外邊穿個方便脫掉的保暖外衣即可。
  • 「愛優餵智育星球」寶寶深秋吃東西,這些問題要注意
    這時候,那個困擾媽媽一年四季的問題又出現了——寶寶吃點啥呢?下面就來把深秋時候寶寶飲食注意的那些事,跟您嘮一嘮。,結果就容易造成皮膚因缺水而乾燥、瘙癢,出現丘疹等症狀。這時候要在正常飲水的基礎上,多給寶寶添加一些含水豐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果寶寶出現乾咳無痰或少痰、口乾舌燥等症狀,此時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一些「潤肺」的食物,比如用應季的雪梨加銀耳熬製銀耳雪梨羹就是不錯的「潤肺美食」。
  • 「愛優餵智育星球」冬天寶寶如何保證運動量
    進入冬天,家長生怕凍著寶寶,捂得裡三層外三層,運動量也減少了,殊不知老話講,「冬眠的骨頭,春天喚不醒」,冬天更要保持寶寶足夠的運動量,才有利於寶寶健康成長。對於1歲以上的寶寶,戶外運動有利於促進寶寶新陳代謝,身體產熱增加,體溫調節能力增強,提高寶寶禦寒能力和免疫力。此外,冬天運動也有利於提高寶寶身體協調能力,促進大腦發育。戶外運動還能沐浴在暖陽下,促進寶寶骨骼的生長發育。
  • 「愛優餵智育星球」寒冷季節寶寶飲食如何安排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醫院兒科門診看病的寶寶越來越多了,秋末冬初天氣乾燥,溫度低,寶寶抵抗力較弱,很容易生病,尤其是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是這個季節的高發病。要想寶寶健健康康地度過秋冬季節,除了日常衛生、注意保暖、增強運動外,飲食安排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們重點講講寒冷季節寶寶的飲食安排。
  • 「愛優餵智育星球」你還在餵寶寶吃飯?讓寶寶自己吃飯才是王道
    當寶寶坐在餐桌前,胸前繫著圍兜,手裡握著勺子,張大嘴巴,認真地餵自己吃飯時,你一定羨慕極了。「哎呀,這個寶寶真乖,這家大人真是太省心了。我的寶寶要能這樣就好了。」再想想自己的寶寶吃飯總是要大人追在後面喂,真是傷透腦筋。別急,做好這幾點,讓寶寶乖乖自己吃飯!
  • 「愛優餵智育星球」孩子這個時候還不會說話可要小心了
    寶寶來到爸爸媽媽身邊,每天都帶給我們不同的驚喜,尤其是當寶寶會叫「爸爸、媽媽」的時刻,帶來的暖暖感動讓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了!可是每個寶寶的說話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寶寶早在6、7個月就會簡單的吐字了,有的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老人總說「貴人語遲」,沒關係!但媽媽心裡卻總是沒譜,擔心孩子是不是發育遲緩了?究竟孩子什麼時間說話才不算晚呢?
  • 「愛優餵智育星球」從「小」學會這些好習慣,孩子長大更優秀
    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不斷的給爸爸媽媽帶來各種驚喜。這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引導和付出,抓住關鍵時期,讓寶寶養成這些好習慣,會讓寶寶更優秀。0~3個月:規律生活寶寶出生1個月後,要學會區分晝夜,並養成規律的睡覺時間、哺餵時間等,形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 「愛優餵智育星球」好的飲食習慣讓寶寶順利上幼兒園
    寶寶要上幼兒園,好多事情都要未雨綢繆,比如吃飯這件事。那寶寶入託前,飲食應該如何調整呢?1、三餐要規律入託後意味著寶寶的作息時間和三餐都要規律起來,從家庭的飲食環境過渡到幼兒園健康規律的飲食所以在入託前,媽媽一定要提前調整好寶寶的作息和飲食時間,按規律就餐,這樣能讓寶寶更好的適應幼兒園。2、營養要均衡平時在家,寶寶的飲食相對隨便,媽媽們普遍會根據孩子的喜好來安排飲食,甚至大魚大肉也是家常便飯,但幼兒園的飲食就完全由不得寶寶喜不喜歡。
  • 胎兒要是出現這三種情況,就意味著缺氧了,孕媽媽別大意
    胎兒要是出現這三種情況,就意味著缺氧了,孕媽媽別大意孕育一個生命,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這個小寶寶能夠健健康康的來到世間。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報導中會看到胎死腹中的事件。為了讓寶寶能健康順利的來到人世間。胎兒要是出現這三種情況,就意味著缺氧了,孕媽媽別大意。第一個:停止生長或發育遲緩。懷孕之後,每個月都會有產檢,懷孕後期更是每隔兩周或一周都要進行產檢。孕媽媽對這些產檢也要重視,在產檢過程中,有一項是測量子宮高度,這個這個子宮高度的增長速度可以看到,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生長情況。
  • 如果寶寶手腳出現這些症狀,父母別大意,不全是正常的
    02如果寶寶手腳出現這些症狀,父母別大意有的寶寶在手腳冰涼的同時,還會伴有高燒、嘔吐或者精神萎靡等情況,那麼>父母別大意,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全是正常的。如果這些地方的溫度合適,那麼就不需要額外再增添衣物。2、發燒當寶寶手腳冰涼的時候,父母還應該考慮寶寶是不是身體出現了不適,這時應該摸摸寶寶的手心和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