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垃圾被拒運」是堂警示課,商家必須落實垃圾分類法規

2020-12-17 北京日報客戶端

餐飲企業是垃圾製造大戶

以「拒運」倒逼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如今人盡皆知。但垃圾分類的規則是不是人盡皆守,可真要打上一個問號。從企業到個人,在這項工作上都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不僅考驗公眾的自覺性,也考驗著監管部門的執法能力。只有在執法層面動真格的,垃圾分類才能告別「雷聲大雨點小」的現狀。

6月6日,浙江杭州海底撈紹興路店因垃圾未合理分類,有汙水溢出汙染環境等現象,被當地城管局開出「垃圾拒運單」,此事引發廣泛關注。城管工作人員表示,若店家在「垃圾拒運單」開出5天內仍沒有整改到位,將聯合垃圾清運單位實施拒運。昨天,當地城管局再次到現場檢查,稱「由於該餐飲店對此前提出的問題已經整改到位,暫未發現存在垃圾分類不規範現象,本次將不對該店作出罰款、拒運等處罰」。城管局執法人員藉機提示類似企業,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今後發現垃圾分類不規範的問題,將按規定嚴格處罰。限期整改不到位,既要罰款,也要執行拒運。

海底撈作為有一定知名度的餐飲企業,除了提供精美食物之外,理應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正面引導人們去做好垃圾分類,以贏得社會的尊重。若在法律法規面前我行我素,對整個行業、整個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餐飲企業是垃圾製造的大戶,能夠主動垃圾分類的門店,目前恐怕數量並不樂觀。此次為海底撈開出「垃圾拒運單」,無疑具有警示意義,以拒收倒逼更多的商家落實垃圾分類法規。

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已經出臺強制垃圾分類的規定。實話實說,如果嚴格查處「混裝混運」行為的規定只是說說而已,胡亂處理垃圾的企業和個人利益上受不到觸動,那麼,改變固有行為習慣也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相信這次海底撈險些被拒運事件能讓公眾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警告與懲處落在實處,其他企業和個人就不敢再膽大妄為。若執法力度不一,那麼條例就會變成一紙空文,反而折損法律法規的權威和嚴肅性。

巧合的是,就在杭州城管為海底撈開出「垃圾拒運單」的同時,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破獲一起跨區非法傾倒垃圾案。嫌疑人從朝陽區裝運大量垃圾後,於夜間運至通州區宋莊鎮六合新村附近道路傾倒,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造成惡劣影響。目前,9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倒垃圾被刑拘」,因為程度不同,這樣的懲罰也就比「垃圾拒運單」更為嚴厲,但願不把垃圾分類當回事的企業和個人,能夠吸取教訓,不要存任何僥倖心理。

垃圾分類,需要人人動手。看似舉手之勞,絕非稀鬆。輕慢對待,後果嚴重。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論語 作者:侯江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海底撈垃圾被拒運?城管部門表示此前「已給足緩衝期」
    混裝生活垃圾,現場汙水滿溢……這樣的事,竟發生在杭州一個知名餐飲店內。趙鵬 攝資料圖由於垃圾分類做不好,昨天,下城區城管局文暉執法中隊對杭州海底撈餐飲有限公司紹興路分公司開出「垃圾拒運單」,從當天開始,連續4天,這家「海底撈」餐飲店將面臨垃圾無處清運的困境。
  • 天津市民如何全面落實好垃圾分類,聽社科院專家怎麼說……
    7月29日,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布天津將於12月起依法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對廣大市民來說,將垃圾分類落實到日常生活習慣中,還需要一個理解接受的過程。 那麼,如何讓《條例》更好地貫徹執行,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全民自覺?
  • [蘭州零距離]一堂有趣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課
    [蘭州零距離]一堂有趣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課 一堂有趣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課。
  • 如何正確扔垃圾?分類指南看這裡 拒不分類或被罰款
    《煙臺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2021年1月1日實施,扔垃圾這種「生活小事」變得有法可依。那麼作為普通市民到底應該如何扔垃圾?我們分類投放垃圾之後,收運體系如何避免「先分後混」呢?昨天上午,市城管局環境衛生管理中心 計劃統計科科長李春慶走進大小新聞直播間,為市民答疑解惑。
  • 南京強制分類在即,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將如何做?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場地兩側分別設置了垃圾分類知識展示區和垃圾分類互動遊戲區,商家和市民可在這兩個區域內了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體驗分類投遞樂趣。南京新街口金融商務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黃山介紹,今年以來,新街口商圈的垃圾分類工作效果顯著,成立了商圈垃圾分類自治聯盟,利用核心區20餘塊電子大屏宣傳陣地播放垃圾分類公益宣傳800餘頻次,組織城市治理、垃圾分類志願者300餘人次,發放了指導宣傳冊4500餘份。
  • 濱州垃圾分類標準出爐!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
    嚴格落實「不分類、不收運」原則,對未按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通過教育、依法進行行政處罰、拒運和納入公共信用信息記錄等方式進行強制約束,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投放準確率。 (三)分類運輸。建立和完善分類後各類生活垃圾轉運系統。轉運設施的設置應當符合環保要求和技術規範,轉運產生的滲濾液,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置。
  • 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收運體系基本形成
    2019年7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有法律法規支撐,有市民全員參與,有志願者全程引導,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濃厚。但在不少街鎮和社區,因受各種原因和客觀條件限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仍面臨一些挑戰。
  • 南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試點展開後,在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改革試點工作不斷深入,但一些制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發展的問題仍然存在:如生活垃圾分類開展城鄉不平衡,具體分類標準不明確、分類設施不完善、分類投放落實難、收運和處理作業不規範等,都亟需通過立法解決。
  • 天津:垃圾分類來了
    第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重要指示的關鍵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處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這為我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第二,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銜接法律規定的必然要求。
  • 垃圾分類「四定」模式如何落實?聽聽大家怎麼說
    福州新聞網9月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整理)垃圾分類是對子孫後代都有利的事業,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建設垃圾分類屋時,要與群眾進行充分溝通,注意科學選點;日常,要保持乾淨衛生,垃圾桶溢滿要及時清運。
  • 這五年杭州開出6145張垃圾分類罰單,背後都有什麼故事?
    「小區很多人垃圾都沒有分類,怎麼都沒見罰款呢?」最近,杭州網友「薔薇」女士向浙江在線記者反映,她所住的餘杭荊長大道西園,垃圾分類情況並不理想,但幾乎沒見過有誰被罰款。其實,杭州市對垃圾分類的「罰單」一直在開。早在2015年,杭州市就出臺了《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原標題:北京推行垃圾強制分類人民日報北京5月1日電(記者朱競若、賀勇)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5月1日正式施行,與以往顯著不同的是,《條例》對個人生活垃圾分類由倡導性上升為義務性條款,並明確了對生活垃圾混投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的處罰措施。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從此步入強制時代。
  • 實地探訪|西單商圈垃圾分類臺前幕後
    五月四日上午九點,西單商圈尚未打開忙碌模式,西單購物中心樓下的一家星巴克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垃圾分類工作:自取紙巾、吸管、糖奶的高臺上,吸管變了樣、單一的垃圾筒也換了位置。自今年4月1日起,星巴克西單華威購物中心店已經開始實施垃圾分類。與星巴克一街之隔的海底撈也已經開始了準備工作。
  • 垃圾分類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義務
    這場「習慣革命」的一大關鍵,就是廣大市民的思想動員,而這堂先導課的重中之重,就是明確垃圾分類是市民的一項基本義務,而非個人可做可不做之事。今後,堅持垃圾分類將是所有人必須堅守的行為底線,不實行垃圾分類將受到處罰。  近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文公布。
  • 安徽蚌埠市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明確分類的標準、標識、投放規則等內容,並向社會公布。建立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居民家庭實行強制「二分類」,即要求居民必須做到生活垃圾乾濕分類;鼓勵「三分類」,即在生活垃圾乾濕分類基礎上,引導居民有害垃圾單獨投放;獎勵「四分類」,即對生活垃圾細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的居民給予相應獎勵,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效果和質量。
  • 垃圾分類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基本義務
    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需要建立投放垃圾的行為約束機制,逐步改變居民隨意投放垃圾的習慣。要讓居民明確認識到,垃圾分類是每一個人作為「汙染者」對改善生存環境應盡的基本責任,也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基本義務。在建立相關法規制度,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剛性約束力的同時,還要重視黨政機關、公共機構的引領帶頭作用。
  • 垃圾分類落實處 有害垃圾「安新家」
    廢電池、廢螢光燈管、廢藥品等有害垃圾去哪兒了?為徹底打消市民顧慮,回答市民最關心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的問題,近日,路橋區環衛服務中心對路北街道士岙有害垃圾回收點進行了全面除舊建新,對有害垃圾實行「定時定點定人」收集。
  • 共同行動起來,做好垃圾分類這個「關鍵小事」
    《銅陵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於6月1日起施行,我市成為全省第二個完成垃圾分類地方立法的城市。
  • 縱觀四大城市樣板 探索垃圾分類「中國模式」,垃圾分類,固廢處理...
    除了垃圾分類激勵機制吸引力不足,居民行動力欠缺等因素,相關垃圾清運方為節約成本而對垃圾混裝混運等問題也導致了垃圾分類實效不理想。   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上海在全市範圍全面推進單位強制分類覆蓋,並於今年出臺頒布了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市內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將逐步實現「不分類、不收運」。
  • 推動垃圾分類由新時尚成為好習慣
    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修訂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從明年1月1日起在全省推行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這是一次把握時代脈搏、回應群眾關切的修訂,滿足了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全省垃圾分類工作的迫切需要,對廣東因地制宜分層次推進垃圾分類、推動垃圾分類由新時尚成為好習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