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職業遇上性別」教學案例評析【101】

2021-02-18 馮繼有

2018年12月27日上午, 陝西省西安市惠賓苑賓館會議室,全國「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項目總結推進會」進入錄像課展示環節。中山市一中李聞老師的性別平等教育高中專題課「當職業遇上性別」播放時,與會者都看得投入,觀後反響也很好。廣東省婦兒工委辦劉巧慧主任表示,這節課特別真實,生動鮮活,還開玩笑說:「老師也很靚仔。」

雖然李老師這節課我已經看過很多次,也頗有信心,但大家的好評還是讓我感到不少安慰和些許輕鬆。

 

籌備這次會議時,國務院婦兒工委辦領導希望中山出錄像課,我一口就答應下來。雖然國務院婦兒工委辦近三年已經在中山開了兩次現場會,中山的老師提供過5個課例,我還是很珍惜這樣難得的展示機會。

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中山先行先試,教師上的好課也不少。記得2017年底的觀摩交流會上張立副主任曾說,「每一次中山的課都會帶來些新東西」,那這次我們帶去什麼新東西呢。想到目前各地的課基本沒進高中,那我們就出高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課吧。

2016年10月我聽過中山市一中高中部許映霞老師上的「TA的生涯選擇誰說了算」,基礎不錯;後來,李聞老師不斷改進,上了這節「當職業遇上性別」。

跟老師一起改好教學設計,但第一次錄課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毫不客氣地說,「這樣的質量是拿不出手的」。

於是,再聽試教,當面研磨,著力讓教學語言更精煉,讓學生的活動更充分,拍攝技術也要跟上。第二次錄課有了一個飛躍。

課上好了,還要讓人看得好。課堂活動與課件展示恰當切換,全景近景合理銜接,使教學思路清晰,視覺效果良好,心理專業的李聞老師親自動手剪輯,費了好多功夫。我不斷挑刺,還調侃他,「不會視頻編輯都不敢當心理老師」。

知道老師們工作都忙,對這節課反覆打磨,百般挑剔,我心裡也有些不忍,但想著此事值得去做,做了就要做好。課不好,就很難讓人們理解支持性別平等教育。

 

這節好課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學生身上,實實在在地解決學生成長中面臨的真實問題,充分體現了我大力提倡的「問題導向」的性別平等教育課堂教學模式。

問題導向教學就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發現性別問題。

高中生將先後面臨考試科目、大學專業、未來職業的選擇,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選擇都受到了性別的限制。這些問題不是教師直接告知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從統計數據和自己做的職業歸類中去發現。中共中央黨校李慧英教授稱讚這節課題目就起得好,「當職業遇上性別」,會怎麼樣呢,沒有直說,讓學生去探索。

問題導向教學就要引導學生運用社會性別工具分析性別問題。

職業選擇與發展的性別限制是怎樣造成的呢?教師通過「不同選擇」的職業故事巧妙引入性別刻板化印象的概念,幫助學生展開分析。不僅分析他人,還藉助貝姆性彆氣質量表分析自身。在職業性別歸類中引入一個「共享區」,學生將之前認為男性或女性擅長的職業一個個移到「共享區」並說明理由,有認同,有爭辯,分析由此不斷深入。

問題導向教學就要引導學生樹立性別平等觀念解決性別問題。

隨著分析的深入,再藉助突破性別限制職業人的榜樣力量,性別平等觀念逐步樹立起來。最後,學生嘗試突破性別刻板化印象,討論交流「我的選擇」。當然,性別問題解決不可能「一課而就」,需要在生涯規劃的具體實踐中逐步綜合地加以克服。

 

不少人總以為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是沒事找事,高中是升學重地,閒事免生。這節課讓人們看到藉助性別視角,會發現被忽略的成長問題;開展性別平等教育,能克服難解決的教育問題。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杜秀芳教授談到自己也在做生涯規劃教育,她認為這節課不僅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意義重大,也為生涯規劃教育開拓了思路。

看來這節好課對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有獨特價值。性別平等教育給教師增加了一件事,更開闢了一條路,一條促進專業發展的新路。

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要不要做,要怎樣做,這節好課最直接的價值,就是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者做了生動而明確的解答。

【性別平等教育101】2019.1.11

附:「當職業遇上性別」教學設計

設計:中山市第一中學  李聞 林志華 許映霞 黃珊珊 韓闖

執教:中山市第一中學  李聞

一、設計理念

新高考政策施行後,針對高中生的生涯教育日趨重要。性別刻板化印象制約著學生正確生涯觀的形成,給學生選科、選專業和未來職業定向帶來諸多限制。因此,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幫助學生制定生涯規劃時突破性別限制,很有必要。本課力求以職業與性別為突破口,幫助學生全面思考性別與生涯規劃的關係,在發展性別平等觀念和能力的同時,拓寬生涯規劃視野,增長生涯規劃潛力,提升生涯規劃質量。

二、教學內容

5.6制定生涯規劃不受性別限制(《中山市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指導大綱》)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職業選擇中的性別刻板化印象,樹立職業選擇中的性別平等觀念。

2.情感目標:體驗職業選擇中突破性別局限的真實感受,增強學生突破性別刻板化印象的內在動力。

3.行為目標:促進學生在自我的生涯規劃中突破性別刻板化印象,重新審視自我的生涯規劃。

四、教學對象

高一年級。

五、教學準備

課前組織學生完成貝姆性彆氣質量表;職業卡片若干;A3白紙若干張。

六、教學過程

1.引入活動——「火眼金睛」

PPT呈現一張國家領導人(圖片中男性、女性領導人各一名)著正裝出席外交活動的圖片。請學生發現兩位領導人西服紐扣的差異。     

教師小結:這種差異體現的是一種「男女有別」的職業性別文化。對於我們,職業服裝的這一性別差異或許無關緊要,但職業選擇和發展方面存在的很多性別差異,我們恐怕就不能掉以輕心了。

2.展開階段——發現性別差異

(1)請學生閱讀圖表「浙江新高考選科結果」,並說出圖表中數據呈現的特點。

 【引出觀點】更多的男生選擇物理,更多的女生選擇政治,高中學科選擇存在性別差異。

(2)請學生閱讀圖表「大學專業選擇結果」,並說出圖表中數據呈現的特點。

 【引出觀點】男生比例最高的學院全為理科學院,女生比例最高的學院全為文科學院,大學專業選擇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3)活動:職業歸類

邀請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將社會上普遍認為更適合某個性別的職業放到相應的表格中,請學生分享「從對職業的分配結果中看出社會對男性和女性各有怎樣的職業期待」。

職業包括:護士、幼兒教師、秘書、婦產科醫生、海軍陸戰隊隊員、工程師、公司總裁、國家元首、心理諮詢師、律師、時尚設計師、消防警察、軍隊指揮官、乘務員、飛行員、金融分析師、科研人員、法醫、搬運工人、刺繡師、舞蹈家。

 【引出觀點】職業選擇同樣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4)小結過渡:從高中學科到大學專業再到工作職業,無處不存在選擇的兩極化性別差異,呈現出很明顯的性別界限。那麼,是否真的就應當如此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看看幾位「不同的人」。

3.深入階段——分析性別刻板

(1)觀看一段兩位男性和三位女性講述自己職業感受的視頻《「不同」的選擇》,請學生分享觀後感。

【引出觀點】很多職業並沒有嚴格的性別界限,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勝任。但是認為男女有別的觀點依舊普遍存在,這種觀點就是性別刻板印象。

(2)認識性別刻板印象及其消極影響

性別刻板印象是對某種性別簡單而固定的看法。性別刻板印象會局限我們對他人和自己的認識。對他人容易導致態度存在偏見,例如看到某個男生喜歡洋娃娃會認為「怪異」;對自己則會局限自我認識,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縮小生涯規劃的空間。

 (3)理解性彆氣質多樣化

首先介紹貝姆性彆氣質量表,然後現場統計各類性彆氣質類型的人數百分比。基於現場統計的本班結果,請學生分享對結果的理解。

 【引出觀點】性彆氣質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兼具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只是程度不同。性別刻板印象應該突破。

(4)職業共享

在第二階段活動3中職業分配表格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共享區」,將認為可以「共享」的職業移入中間區域,並說明原因。

 【引出觀點】不存在所謂男性優勢女性優勢,也沒有所謂「專屬」於某個性別的職業。如果從事某一個工作不擅長,這只是個體差異,並非性別本身的不足。

(5)突破性別刻板的職業人

依次向大家介紹碧桂園董事長楊惠妍,NASA首席飛行員Holly Ridings,亞丁灣護航編隊特戰隊員宋璽,「南丁格爾獎」得主—巴桑頓珠,時尚設計師吳季剛,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博士生導師郎景和。

認識到他(她)們的職業選擇和發展突破了性別刻板印象。

(6)請學生思考,能否找到一個專屬於男性或女性的工作。

【引出觀點】很難找到一個真正專屬於某個性別的職業,再次提醒我們自己進行生涯規劃時,要敢於突破性別刻板印象。

4.總結階段——不受性別限制

(1)活動「我的選擇」:在接下來的學科、大學和專業的選擇中,如果有來自性別刻板印象的挑戰,你會怎麼做?每個學生在紙上完成「當職業遇上性別,我將      」的填空,並分享。

(2)教師總結

當職業遇上性別,樹立性別平等觀念,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當職業遇上性別,接納最真實的自我,看見它,走進它,實現它!

相關焦點

  • 案例評析|康某提供虛假證言案案例評析
    案例評析|康某提供虛假證言案案例評析 2020-12-18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案例評析|高某故意傷害案典型案例評析
    案例評析|高某故意傷害案典型案例評析 2020-12-17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度|案例教學在職業倫理課程中的應用
    由於職業倫理教育關乎學生的精神養成和品格塑造,單純的知識傳授方法無法發揮作用,而案例教學在呵護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主動性,推動其熟悉了解行業、職業等背景信息,容納開放性討論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作為職業倫理教育的主要手段。
  • 情境中體驗,實踐中鞏固——《感謝和安慰》教學案例與評析
    教學難點:在情景交流中能夠抓住對方講話的主要內容,進行互動交流。教學準備:師生課前交流,做拍手遊戲,播放歌曲《感謝你》,引出感謝卡,讓學生填寫感謝卡。(評析:因為是優質課競賽,師生初次見面,所以此環節的師生互動十分必要,既拉了師生關係,又讓老師初步了解學情,也為下面的學習營造了氛圍。教育學家卡羅琳說過,「 孩子們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
  • 教學案例:利用101教育PPT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文| 廖瑞欣課堂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我們處在信息的時代,課堂教學需要注入更多新的元素,使之煥發新的活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由傳統的「認知型、灌輸型、封閉型、統一型」向「視、聽、說」的教學模式轉變。
  • 黃梅縣徐永紅等老師獲得黃岡市「性別平等教育」案例一等獎
    根據黃岡市教育局 黃岡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辦公室《關於在全市開展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優秀教學案例徵集工作的通知》(黃教函[2020]17號)精神,各縣市區、市直各學校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積極參與,經層層篩選,各地擇優推薦了「性別平等教育」優秀課堂教學案例(包含課堂實錄、教案設計、課堂設計說明
  • 當法律遇上性別,金斯伯格等人改變了什麼
    職業母親求職時事實上被貶低,僱主招工時使用「性別+其他」來進行篩選,這是否違反《民權法》,引起了最高法院第一次考慮並解釋《民權法》第七章及其「基於性別」的內涵。這是第一個故事,菲利普斯訴馬丁·瑪麗埃塔公司案(1971年)。 1965年,阿拉巴馬州。
  • 中消協公布航空服務領域十大典型案例和評析
    同時,中消協在座談會上還向社會公布了航空服務方面的十大典型案例和評析。具體如下:  票務服務  案例一 網上訂票個人信息輸錯,無法修改  旅客在網上訂購某航空公司機票,網上操作時,由於對流程不夠熟悉,付款後發現姓名中名字的部首出錯,立即聯繫航空公司要求更改,遭到拒絕。
  • 案例評析 | 華師亞星學校青年教師的CLTA教學設計:初二地理《地形和地勢》(第2課時))》
    [按]  這是一篇來自培訓現場的教學設計案例。
  •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實錄及評析
    【評析】讓學生自己提出研究的核心問題,明確學習目標。引到學生進行分類研究,注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教與學,充分貫徹和落實了全景式數學教育「教會學生怎麼學,比教學生學會什麼更重要」基本主張。師:要研究這些三角的面積,這些未知的知識,你認為以前學習過的、和它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方法有哪些?板書如下:
  • 打假聲明|《業主撤銷權糾紛精選案例——律師評析》從未折價銷售
    作者聲明《業主撤銷權糾紛精選案例——律師評析》從未折價銷售!以下這些銷售廣告統統為假,未獲授權代售!本書作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精選出三十個案例,進行評析並提出律師建議,以幫助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幫助業主全面了解和準確理解「業主撤銷權」制度。本書的出版將對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規範運行與高效運作及業主依法維權提供有益指引,對律師同行們代理該類案件及法官正確地裁決該類案件提供參考。
  •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企業實際教學案例...
    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行業指導職業院校專業改革與實踐有關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4﹞36號)精神,在全國安全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學院副院長宋元文教授主持申報的《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企業實際教學案例庫》(項目代號2014JXAL063)獲教育部課題立項。
  • 廈門市舉辦農業行政處罰案例評析暨執法文書製作規範專題培訓
    12月3日至4日,廈門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舉辦農業行政處罰案例評析暨執法文書製作規範專題培訓,市、區兩級共70名執法人員參加。培訓採用市區兩級交叉評析案卷的方式,評析人依據《農業執法文書製作規範》《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標準》《行政許可案卷評查標準》等規定,對今年全市辦理的比較具有代表性的8起案件卷宗進行評析。現場邀請了辦案經驗豐富的執法人員、公職律師、法律顧問等評析人,針對案卷中文書規範、執法程序、法律適用等內容進行案卷評析;同時,參訓人員對執法辦案中存在的爭議、疑難問題開展討論。
  • 優秀STEAM教育案例:「軟陶藝術」拓展課程
    【案例描述與評析】 (一)觸類旁通,綜合整編教材內容 構建「STEAM軟陶藝術」拓展性課程首先要在原有「軟陶藝術」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一些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與創造的學習素材,拓展學習空間。
  • 【20170416】教師考試面試優秀教學設計與評析(小學科學)
    《動物怎樣繁殖後代》教學實錄與評析教學目標:科學探究:1.知道動物的兩種基本的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2.了解一些動物特殊的繁殖方式,知道動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樣性特點;3.知道動物繁殖後代要經過雌雄的識別、交配、生產、
  • 小部分--職業素養--系列培訓課程
    【課程特色】課程將採用講解、案例分析、互動討論、音像視頻等綜合教學方法,滿足不同風格學員的學習要求,達到良好教學效果。【課程大綱】一、職業精神企業員工需要時刻樹立「職業神聖」的觀念。(2)人生與人的管理(3)人的管理與組織(4)非正式組織優缺點(5)案例分析3、應用案例與解決方案【實操與老師評析-1】:請學員根據某集團組織架構圖列舉出哪些屬於經營類崗位,哪些屬於管理類崗位?
  • 李佳琦談職業性別歧視:在職業面前,能力比性別更重要
    在最新一期的《她有情緒又怎樣》節目中,請到了「女拳王」張偉麗和「帶貨一哥」李佳琦,他們兩個人雖然在自己的行業裡已經非常成功,但卻遇到了同一個問題:職業中的性別歧視。不管他們多麼優秀,還是會遭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在很多人在印象中,都會對某個工作或者不同性別有一個定義,就是女生應該做什麼,男生應該做什麼。
  • 體育教學有效創新與應用案例(一)
    廣東省王獻英名師工作室體育教學有效創新與應用案例
  • 蔡文榮:《給教師的101個教學錦囊妙計》序言
    1993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哲學博士畢業,主修教學系統科技。曾服務於中小學、臺北市教育局、臺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等。《給教師的101個教學錦囊妙計》序言 教育工作者常自詡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應該是影響整個社會的人,但是,放眼望去,有些靈魂工程師的作品卻未必那麼令人滿意。
  • 《古代判案評析》 出版
    他們用兩年時間,翻閱古籍、查找史料,精心篩選出從漢代到清代的50個民事案例,然後用當代司法工作者的專業視角審視這些案例,著就《古代判案評析》一書。兩位作者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古代判案評析》一書,對古代官員判案加以司法評析,並試圖藉此解讀古代民事法律制度之點滴。「雖然解讀得未必準確,但希望能對今後古代法制史的解讀及當代判案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