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上午, 陝西省西安市惠賓苑賓館會議室,全國「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項目總結推進會」進入錄像課展示環節。中山市一中李聞老師的性別平等教育高中專題課「當職業遇上性別」播放時,與會者都看得投入,觀後反響也很好。廣東省婦兒工委辦劉巧慧主任表示,這節課特別真實,生動鮮活,還開玩笑說:「老師也很靚仔。」
雖然李老師這節課我已經看過很多次,也頗有信心,但大家的好評還是讓我感到不少安慰和些許輕鬆。
籌備這次會議時,國務院婦兒工委辦領導希望中山出錄像課,我一口就答應下來。雖然國務院婦兒工委辦近三年已經在中山開了兩次現場會,中山的老師提供過5個課例,我還是很珍惜這樣難得的展示機會。
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中山先行先試,教師上的好課也不少。記得2017年底的觀摩交流會上張立副主任曾說,「每一次中山的課都會帶來些新東西」,那這次我們帶去什麼新東西呢。想到目前各地的課基本沒進高中,那我們就出高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課吧。
2016年10月我聽過中山市一中高中部許映霞老師上的「TA的生涯選擇誰說了算」,基礎不錯;後來,李聞老師不斷改進,上了這節「當職業遇上性別」。
跟老師一起改好教學設計,但第一次錄課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毫不客氣地說,「這樣的質量是拿不出手的」。
於是,再聽試教,當面研磨,著力讓教學語言更精煉,讓學生的活動更充分,拍攝技術也要跟上。第二次錄課有了一個飛躍。
課上好了,還要讓人看得好。課堂活動與課件展示恰當切換,全景近景合理銜接,使教學思路清晰,視覺效果良好,心理專業的李聞老師親自動手剪輯,費了好多功夫。我不斷挑刺,還調侃他,「不會視頻編輯都不敢當心理老師」。
知道老師們工作都忙,對這節課反覆打磨,百般挑剔,我心裡也有些不忍,但想著此事值得去做,做了就要做好。課不好,就很難讓人們理解支持性別平等教育。
這節好課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學生身上,實實在在地解決學生成長中面臨的真實問題,充分體現了我大力提倡的「問題導向」的性別平等教育課堂教學模式。
問題導向教學就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發現性別問題。
高中生將先後面臨考試科目、大學專業、未來職業的選擇,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選擇都受到了性別的限制。這些問題不是教師直接告知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從統計數據和自己做的職業歸類中去發現。中共中央黨校李慧英教授稱讚這節課題目就起得好,「當職業遇上性別」,會怎麼樣呢,沒有直說,讓學生去探索。
問題導向教學就要引導學生運用社會性別工具分析性別問題。
職業選擇與發展的性別限制是怎樣造成的呢?教師通過「不同選擇」的職業故事巧妙引入性別刻板化印象的概念,幫助學生展開分析。不僅分析他人,還藉助貝姆性彆氣質量表分析自身。在職業性別歸類中引入一個「共享區」,學生將之前認為男性或女性擅長的職業一個個移到「共享區」並說明理由,有認同,有爭辯,分析由此不斷深入。
問題導向教學就要引導學生樹立性別平等觀念解決性別問題。
隨著分析的深入,再藉助突破性別限制職業人的榜樣力量,性別平等觀念逐步樹立起來。最後,學生嘗試突破性別刻板化印象,討論交流「我的選擇」。當然,性別問題解決不可能「一課而就」,需要在生涯規劃的具體實踐中逐步綜合地加以克服。
不少人總以為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是沒事找事,高中是升學重地,閒事免生。這節課讓人們看到藉助性別視角,會發現被忽略的成長問題;開展性別平等教育,能克服難解決的教育問題。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杜秀芳教授談到自己也在做生涯規劃教育,她認為這節課不僅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意義重大,也為生涯規劃教育開拓了思路。
看來這節好課對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有獨特價值。性別平等教育給教師增加了一件事,更開闢了一條路,一條促進專業發展的新路。
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要不要做,要怎樣做,這節好課最直接的價值,就是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者做了生動而明確的解答。
【性別平等教育101】2019.1.11
附:「當職業遇上性別」教學設計
設計:中山市第一中學 李聞 林志華 許映霞 黃珊珊 韓闖
執教:中山市第一中學 李聞
一、設計理念
新高考政策施行後,針對高中生的生涯教育日趨重要。性別刻板化印象制約著學生正確生涯觀的形成,給學生選科、選專業和未來職業定向帶來諸多限制。因此,開展性別平等教育,幫助學生制定生涯規劃時突破性別限制,很有必要。本課力求以職業與性別為突破口,幫助學生全面思考性別與生涯規劃的關係,在發展性別平等觀念和能力的同時,拓寬生涯規劃視野,增長生涯規劃潛力,提升生涯規劃質量。
二、教學內容
5.6制定生涯規劃不受性別限制(《中山市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指導大綱》)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職業選擇中的性別刻板化印象,樹立職業選擇中的性別平等觀念。
2.情感目標:體驗職業選擇中突破性別局限的真實感受,增強學生突破性別刻板化印象的內在動力。
3.行為目標:促進學生在自我的生涯規劃中突破性別刻板化印象,重新審視自我的生涯規劃。
四、教學對象
高一年級。
五、教學準備
課前組織學生完成貝姆性彆氣質量表;職業卡片若干;A3白紙若干張。
六、教學過程
1.引入活動——「火眼金睛」
PPT呈現一張國家領導人(圖片中男性、女性領導人各一名)著正裝出席外交活動的圖片。請學生發現兩位領導人西服紐扣的差異。
教師小結:這種差異體現的是一種「男女有別」的職業性別文化。對於我們,職業服裝的這一性別差異或許無關緊要,但職業選擇和發展方面存在的很多性別差異,我們恐怕就不能掉以輕心了。
2.展開階段——發現性別差異
(1)請學生閱讀圖表「浙江新高考選科結果」,並說出圖表中數據呈現的特點。
【引出觀點】更多的男生選擇物理,更多的女生選擇政治,高中學科選擇存在性別差異。
(2)請學生閱讀圖表「大學專業選擇結果」,並說出圖表中數據呈現的特點。
【引出觀點】男生比例最高的學院全為理科學院,女生比例最高的學院全為文科學院,大學專業選擇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3)活動:職業歸類
邀請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將社會上普遍認為更適合某個性別的職業放到相應的表格中,請學生分享「從對職業的分配結果中看出社會對男性和女性各有怎樣的職業期待」。
職業包括:護士、幼兒教師、秘書、婦產科醫生、海軍陸戰隊隊員、工程師、公司總裁、國家元首、心理諮詢師、律師、時尚設計師、消防警察、軍隊指揮官、乘務員、飛行員、金融分析師、科研人員、法醫、搬運工人、刺繡師、舞蹈家。
【引出觀點】職業選擇同樣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4)小結過渡:從高中學科到大學專業再到工作職業,無處不存在選擇的兩極化性別差異,呈現出很明顯的性別界限。那麼,是否真的就應當如此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看看幾位「不同的人」。
3.深入階段——分析性別刻板
(1)觀看一段兩位男性和三位女性講述自己職業感受的視頻《「不同」的選擇》,請學生分享觀後感。
【引出觀點】很多職業並沒有嚴格的性別界限,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勝任。但是認為男女有別的觀點依舊普遍存在,這種觀點就是性別刻板印象。
(2)認識性別刻板印象及其消極影響
性別刻板印象是對某種性別簡單而固定的看法。性別刻板印象會局限我們對他人和自己的認識。對他人容易導致態度存在偏見,例如看到某個男生喜歡洋娃娃會認為「怪異」;對自己則會局限自我認識,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縮小生涯規劃的空間。
(3)理解性彆氣質多樣化
首先介紹貝姆性彆氣質量表,然後現場統計各類性彆氣質類型的人數百分比。基於現場統計的本班結果,請學生分享對結果的理解。
【引出觀點】性彆氣質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兼具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只是程度不同。性別刻板印象應該突破。
(4)職業共享
在第二階段活動3中職業分配表格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共享區」,將認為可以「共享」的職業移入中間區域,並說明原因。
【引出觀點】不存在所謂男性優勢女性優勢,也沒有所謂「專屬」於某個性別的職業。如果從事某一個工作不擅長,這只是個體差異,並非性別本身的不足。
(5)突破性別刻板的職業人
依次向大家介紹碧桂園董事長楊惠妍,NASA首席飛行員Holly Ridings,亞丁灣護航編隊特戰隊員宋璽,「南丁格爾獎」得主—巴桑頓珠,時尚設計師吳季剛,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博士生導師郎景和。
認識到他(她)們的職業選擇和發展突破了性別刻板印象。
(6)請學生思考,能否找到一個專屬於男性或女性的工作。
【引出觀點】很難找到一個真正專屬於某個性別的職業,再次提醒我們自己進行生涯規劃時,要敢於突破性別刻板印象。
4.總結階段——不受性別限制
(1)活動「我的選擇」:在接下來的學科、大學和專業的選擇中,如果有來自性別刻板印象的挑戰,你會怎麼做?每個學生在紙上完成「當職業遇上性別,我將 」的填空,並分享。
(2)教師總結
當職業遇上性別,樹立性別平等觀念,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當職業遇上性別,接納最真實的自我,看見它,走進它,實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