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寶媽都會選擇母乳餵養,母乳除了營養價值高,還很經濟、方便,,並且對寶寶提高免疫力、促進大腦發育等也很有幫助。而且母乳餵養還有利於母嬰之間的感情交流,有利於建立親子間的情感親密度。作為過來人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母乳餵養的那些事兒。
母乳餵養可以提高寶寶的智商?
有研究表明,對6歲左右的孩子進行智商測試後發現,從小通過母乳餵養的孩子智商比非母乳餵養的平均高出7.5分。而且,智商水平與母乳餵養時間長短也有一定關係,母乳餵養時間越長,孩子智商越高,具體的差異性會在寶寶6個月到15歲期間逐漸有所表現。
主要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比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RA),能有效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另外,母乳中牛磺酸含量是牛奶的10~30倍,對嬰幼兒腦部發育有特別作用,是最天然純粹的智力補充劑。
母乳餵養注意事項
一、儘早餵養
分泌乳汁的過程是一次完整的神經反射,吮吸時刺激性越大,乳汁分泌得就越多,給寶寶哺乳時間越早,有助於孕媽產後開奶,奶水更充足。產後半小時是開奶的最佳時間。
二、採取正確哺乳姿勢
1、摟抱式
也稱搖籃式,是最簡單常見、使用次數最多的姿勢。媽媽把寶寶摟在懷裡,將其頭部置於一隻手的手肘上,手臂環繞寶寶身體,另一隻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寶寶高度正好與媽媽哺乳部位平齊。
2、足球抱式
這種姿勢適用於乳頭內陷、扁平的寶媽,餵奶時媽媽把寶寶放於自己身體一側,並用同側胳膊肘撐住寶寶頭部,手把頭頸處扶好,另外一側手把哺乳處託住,進行餵奶,這樣有利孩子叼緊乳汁分泌部位,避免滑出。
3、側臥抱式
適合剖腹產的寶媽,能防止餵奶時寶寶不小心對傷口形成壓迫,使媽媽感到輕鬆也便於哺乳。主要方式是媽媽側臥在床上,頭枕在一隻手臂上,讓寶寶與自己面對面臥著,嘴巴正好在自己哺乳處的高度,另一隻手臂撐住孩子背,手扶住頭,這樣媽媽感覺不累,寶寶也吃得好,吃得飽。
三、科學餵養
每次哺乳時,兩側吮吸部位要交替進行,先使用一側餵,等奶水吸完後再換另一邊,並且再次餵奶之前,要優先選擇上一次還沒有吸乾淨的那一邊,等完全被寶寶吸淨再換另一邊。
如果寶寶吃飽了,但媽媽還有餘奶,可以把剩餘的奶水擠出存放起來,不僅能促進乳汁分泌,還能防止哺乳部位受到堵塞,引發脹痛或炎症。
母乳是新生寶寶最營養、最全面、最安全、最理想的食物,富含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如果新媽媽的健康狀況良好且乳汁充足,那麼母乳餵養是最佳的餵養方式,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寶媽也不要過於擔心,現在市面上的優質配方奶粉,都含有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素,成分親和人體,像我朋友就是母乳不足,給寶寶喝的優博瑞慕配方奶粉,採用全乳清蛋白配方,添加了DHA、ARA、牛磺酸、膽鹼、葉黃素等9種營養素,還含有5種核苷酸,不僅能夠為寶寶提供科學均衡的營養,還有助於寶寶增強抗病能力,她家寶寶特別壯實,很少生病。
母乳餵養的寶媽儘量做到以上幾點,讓寶寶吃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