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吐槽了一下香港人好像不介意用語音談正事,後來在Facebook上跟朋友們越聊越多,結果我發現了一個以前從來沒有意識到的恐怖故事:原來有很多以中文為母語、平時也使用中文溝通的香港人,並不會打中文。因而用語音/chinglish輸出反而變成了一種必然選擇。
這件事太嚴重了!對於一個寫字為生的人來說,我心目中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事了。在網絡作為主要生活平臺的數位時代,不會打字簡直就是被剝奪了表達能力。而香港人打字普遍使用的語音輸入法、手寫輸入法、以及基於筆畫的倉頡/速成輸入法——這些東西給粵語中文使用者造成的表達障礙,放到更大的社會維度和時間維度上,其結果一定是災難性的。
更不用說其他的問題了:由於粵語的口語和書面語是兩套系統,再加上筆畫輸入法的不便,所以導致香港人在打字的時候普遍習慣用同音字替代正確的字。並且大量同音字已經逐漸替代了正確的字,很多時候人們已經遺忘了正確的字到底是哪一個。要知道,表達形式上的越發簡化,最終一定會反過來作用於表達內容上的簡化。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普通話上,我估計愁得頭髮都掉光了。我不知道香港人怎麼能夠平靜接受。
昨天有朋友說應該推廣粵語拼音。據我觀察,香港人對於粵語拼音是有抗拒心理的彷彿這是屬於北方的政治產物似的。而且就算真的有了粵語拼音輸入法又怎麼樣呢?粵語九音,同樣的字母串對應的中文字是比普通話四音更多的。就這麼一點點表達效率上的差距,最後的結局——我指的是語言本身以及使用這個語言作為載體的文化的結局——都有可能天差地別。
我想我幾乎可以下一個悲觀的結論了:粵語這門語言,會因為言文不一致(表達內容上的問題)和輸出效率低下(表達形式上的問題)這兩大障礙,在文化的數字時代(請注意這個前提),最終甚至不用北方的外力介入(我沒說北方沒有介入),在一段時間內(北方介入的話估計就五十到一百年)走向自我消亡,成為中國普通方言的一種。到時候爭論粵語是否是一種語言可能會是非常可笑的事——語言沒有了傳承下去的生命力,要一個地位來做什麼?
這是我基於現狀闡發的問題和推論,不是我的政見。有不同意見請針對我提出的問題(比如不符合事實,我很願意知道),或者針對我做出的推論(比如哪裡有可能的邏輯斷裂)。
歡迎討論。
作者:磐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