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封神之戰就是這樣。天地分陰陽,凡事分兩面。封神大戰,有輸就有贏,有受到損失的,就有得到利益的。封神大戰最大損失者當屬以通天教主為代表的截教,最大的受益者則非西方教莫屬。
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應邀破除誅仙陣和萬仙陣。在此期間,他們度走了無數東方教的仙人,其中更有許多鼎鼎大名的上仙。準提道人度得孔宣、馬元、烏雲仙、三大士等知名高階仙人。接引道人則度得懼留孫,還用乾坤袋一袋收走無數紅塵仙。
懼留孫和三大士本屬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這四位金仙轉投了西方教,和他們與西方二聖的淵源有關,他們其實真算得上是與西方二聖有緣,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
三大士在闡教看似地位尊崇,卻屬於二代弟子中的較弱者,他們沒有雲中子和南極仙翁大羅金仙的修為,還在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可謂損失慘重,在此大劫中得不償失,甚至有隕落的危險。甚至緊要關頭,他們可能成為強者的棋子或放棄的對象。但西方二聖卻看中了他們的潛力,順水推舟之下度化他們西行,成為佛教的得力幹將。
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大金仙之所以加入西方教,其實是他們在封神大戰中受了西方二聖的大恩。
萬仙陣中,懼留孫不敵龜靈聖母,被其追殺,危機關頭,接引道人出現,解救了懼留孫。
龜靈聖母本為通天教主四大親傳弟子之一,為大羅金仙修為,法力修為遠超闡教十二金仙。更何況十二金仙被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
這樣看來,接引道人對懼留孫有救命之恩,懼留孫欠下了接引道人這樣一個大人情,以後投身西方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三大士也是一樣,只不過對他們有恩的是準提道人。萬仙陣中,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三者被派去迎戰截教隨侍七仙中的虯首仙、靈牙仙和金光仙。截教隨侍七仙實力都很強大,不在闡教十二金仙之下。三大士就算全勝時期,也未必是三仙的對手,更何況此時法力大損。
準提道人的出現,給三大士一個天大的機緣。他在三大士頂上一指,泥丸復開,三光迸出,瑞氣盤旋,於是三大士都現出法身,將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降伏收為坐騎。
準提道人以德服人,以恩感人,他用大神通為三大士塑造法身,比他們以前自身修煉的三花五氣更勝一籌,更讓三大士還平添強大坐騎,實力大增,一舉遠超普通金仙。有了這樣深的淵源和恩情,三大士轉投西方教也在情理之中,更何況他們也嚮往西方修煉的精妙法門。這樣一來,準提道人一下就為西方教度化了六位上仙。
這就是四大金仙投身西方教的原因。最終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仙成為西方三大士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拘留孫佛,成就了無上佛果,也算功德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