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程 * 李明濱 中俄文化共辯「禮義」

2021-02-23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10月29日下午

南京文投集團旗下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報恩講堂「國學精髓十二講」

第三講正式開講

著名國學大師、報恩講堂院長龔鵬程先生

北京大學俄文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明濱先生

共同闡述

「禮義」


現場座無虛席

龔鵬程先生傾力打造的這12堂課程,涉及報恩、仁愛、禮義、誠信、孝敬、學習、行善、不朽、自由、天道、生生、中和12大模塊,統之有宗,會之有元,以生活的學問為宗旨,讓學問能落實於現代生活之中。

 今日,以禮義為主題的第三講中, 龔鵬程認為,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一說,如今,禮義之邦變成了「禮儀之邦」。這一錯誤在各種媒體中觸目皆是,大有積非成是、愈演愈烈之勢。在「百度」上輸入檢索項「禮義之邦」,你會找到612萬條 「禮儀之邦」,而幾乎找不到「禮義之邦」。 

其實在歷代文獻中「禮義之邦」的用例很多,而「禮儀之邦」並無一例。明確以「禮儀之邦」指稱「中國「,是1938年一個署名現世寶的人在上海小報《現世報》第6期提到的,後來逐漸流行起來。 

而事實上,儀只是禮的儀節、形式,內涵比禮義狹隘甚多、層次也不及。因為只有以禮義作為道德標準,重視品節,推崇為正義而獻身的操守,中國才被稱為「禮義之邦」。這樣的禮義之邦也才是足以自豪。若僅是注重行禮儀式的「禮儀之邦」,則徒有其表。

龔鵬程老師金句:有很多地方說禮壓抑了人的情感。其實正相反,禮本於情,是表達感情又調節感情的。

報恩講堂秉持「傳承純正國學」的理念, 「讓純正國學走近家門」,針對學員個人發展和整體社會需要,每期邀請海內外國學大家、名師,進行複合式宣講,是報恩講堂的一大特色。在之前的幾次講座中,原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原歌德學院院長、著名漢學家阿克曼,都曾在報恩講堂講臺上,與學員分享心得。將會有幸聆聽哪位重量級嘉賓的現場點撥,成為每期開講前學員所關心的話題。如在上一講中,來自東南大學的 40多名外國留學生就慕名前來聽課。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對這場純粹的國學講座很感興趣,全程認真聆聽。來自俄羅斯的美女留學生索非亞來中國時間不算長,完全聽說這樣的國學講座對她來說還有點困難,不過她認為,在一堂課上能見到兩位東西方文化大師,已然很榮幸。

而第三講,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的著名學者李明濱先生。 

李明濱先生,歷任北京大學俄文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擔任中俄(蘇)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普希金研究會會長。獲1999年俄羅斯文化部普希金獎章,2016年獲國際中國文化研究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研究方向為中俄比較文學和蘇聯國情學的他,從俄國和歐洲歷史角度審視「禮義」,將看待原屬於中國本土的「禮義」視野又擴散至世界性的角度,著重討論傳統「禮義」與他國傳統的共通之處。他與龔鵬程教授的討論引發現場觀眾的強烈關注和熱烈探討。

李明濱老師金句:關於傳統,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歷史較悠久的國家都比較願意去討論。對於一些歷史比較短的國家來說,他們可以傳承的東西比別人少,但這就激勵了他們去創新。

龔先生表示,如今中國不僅是人口大國,更是經濟大國、科技大國,然而文化卻難以展現大國魅力。各地區雖爭相開設國學培訓,或分支分科,或純粹讀經,或填鴨教育,在功利主義和國學快餐化的擠壓下,正宗國學與商業騙局難以分辨,無法闡「國學」之真義,更難以讓學員學到有用之學。而報恩講堂秉持「傳承純正國學」的理念,不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學術清談,而是貼合於每個人的生命,以改造現實生活世界,「讓純正國學走近家門」,針對學員個人發展和整體社會需要,每期邀請海內外國學大家、名師,進行複合式宣講,為喜愛國學、想學國學的人們指出正確的道路,讓學員能夠真正領會國學真諦,傳承國學精神。

報恩講堂推出的「國學精髓十二講」,是龔鵬程教授用60年時間傾力打造的12堂課程,課程內容涉及報恩、仁愛、禮義、誠信、孝敬、學習、行善、不朽、自由、天道、生生、中和12大模塊,統之有宗,會之有元,以生活的學問為宗旨,讓學問能落實於現代生活之中。課程重點在於闡述報恩文化、導引社會價值觀,點明學員人生與社會之方向。

本次課程學制為1年,每月開講1次,每次2—3小時,每堂課將由龔鵬程教授親自主持。據了解,本次課程共招收了300位真正熱愛國學的學員。

針對「國學精髓十二講」課程,報恩講堂將不僅為學員打造高質量、高層次的學習交流圈,而且會不斷整合資源,組織國學精英會,打造最具活力的精英經濟、文化經濟共同體,讓學員更多受益。

相關閱讀

報恩講堂 | 首講「報恩」 座無虛席(這裡有筆記!)

德國著名漢學家阿克曼對話龔鵬程談「仁愛」

龔鵬程個人簡介

千年國學,且看今朝——龔鵬程先生的國學十二講


報名方式

1、網絡報名:景區官方微信號「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2、電話報名:025-52657821、025-52657817 

出於文物、遺址保護和設備維護需要,每月最後一個周一,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將閉館一天。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景區營業時間為9:00-17:30(16:30停止售檢票,17:30閉館)。


特別提醒

大報恩寺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提請廣大遊客在遊園過程中文明觀瞻

小提示:為省去您的排隊時間,您可以關注」報恩聖地「官方服務號,點擊「暢遊聖地」中的「門票預訂」即可進行門票購買。

通過官方自媒體(網站、官方微信)購票的遊客,可刷二維碼直接入園,免去您去售票廳排隊購票的煩惱!

溫馨提示:開園後每日參觀人數較多,我們會對70歲以上老人一直實行免票參觀政策,請合理安排時間,錯時參觀。我們始終在這裡等您!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李明濱教授獲評中俄人文交流領域作出貢獻的中方十大傑出人物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李明濱教授獲評在中俄人文交流領域作出貢獻的中方十大傑出人物。李明濱教授多年來致力於中俄兩國文化傳播和交流,長期從事俄羅斯文學、俄羅斯國情學與中俄比較文學的教學和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在俄蘇》、《中國文化在俄羅斯》、《中國與俄蘇文化交流志》、《俄羅斯文化史》、《俄羅斯文學史》、《俄羅斯漢學史》、《中國文學俄羅斯傳播史》、《俄羅斯文學的靈魂——託爾斯泰》等,主編高校教材《蘇聯概況》、《獨立國協國家文化國情》等。
  • 龔鵬程:文化經典離我們並不遠
    這其中,臺灣著名學者、教育家龔鵬程先生所著的《向古人借智慧――如何閱讀中國文化經典》則系統地推薦了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叢書,並分別從思想、文學、宗教、生活、人生哲學、藝術六個方面來進行個性化的解讀,他的書突破了國內現有同類圖書中,選題多半集中在思想方面的單一局面,也一反常規圖書推薦的教條面孔,而是用一種深入淺出的生動文本向讀者推薦了31本中國古代的經典讀本。
  • 中俄文化傳播使者「安德烈·伊萬諾維奇」攜手長江鋼琴「奏響中俄...
    中俄文化傳播使者「安德烈·伊萬諾維奇」 攜手長江鋼琴奏響「中俄友誼之聲」 ▼ ▼ ▼ 俄羅斯鋼琴名家奏響「中俄友誼之聲」 國際嘉賓共話偉大友誼
  • 專訪龔鵬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究竟來自哪裡?
    「文化自信」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中國人曾以五千年悠久的文明為自豪,也曾在積貧積弱中將落後的原因歸結於中國傳統文化,回顧中國百年傳統文化的流失和重建,您有何評說?龔鵬程:俗話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一般人的個性也是這樣。在他不發達、沒辦法的時候,老是怨天、恨地、罵爹娘。
  • 龔鵬程:國學是讓人聰明的,而不是變傻
    所以,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道路上,選擇一個好老師至為重要。 在國學學術界有一個段子:有龔鵬程在,聽眾便在;龔鵬程一走,聽眾也就跟著散了一大半。 可見他在學術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龔鵬程自小隨老師夜讀《論語》、《孟子》、《千家詩》等。
  • 專訪龔鵬程先生:書院的教育
    2004年起龔先生定居大陸,先後任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主任、龔鵬程國學院院長、杭州馬一浮紀念館館長。
  • 薦讀 || 學問大家龔鵬程,是學術圈裡的漏網之魚還是吞舟之魚?
    (一)我從湯一介先生的文字裡,第一次「觸電」龔鵬程。  十幾年前,我在湯一介先生北大二十四樓南門書房裡,看到了龔鵬程老師的《四十自述》。這本書的序言為湯先生所作。在文字中,我讀到了湯先生視野裡的「龔鵬程」。  後來我得知,湯先生與龔鵬程老師相識很早。
  • 龔鵬程先生吉林書法展將於2020年10月25日舉辦
    轉自/吉林美術館【壹】《儒者工書——龔鵬程書法作品展》主辦單位:>吉林省美術館展覽地點:吉林省美術館(吉林省民間工藝美術館)展覽時間:2020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龔鵬程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 論龔鵬程之經學思想
    本文作者:簡逸光-福建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副教授近來有以「當代孔孟」來描述龔鵬程先生的稱號,此乃從「天下第一才子」之後又衍出新的文化符號。龔鵬程先生主編《讀經有什麼用》叢書經學的來處,源自孔子,能與這個根源相應,發展出來的生命才是一貫的。「孔子」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符碼,代表著文明、文化與復禮興教的象徵。「孔子」在意義上超過歷史上的「真實孔子」,但反過來說,這些都是從孔子開展出來,都是孔子的一部分。
  • 龔鵬程|中西文化的合與分
    《史記.平原君虞卿傳》注引鄒衍語曰:「辯者,別殊類使不相害,序異端使不相亂,抒意通旨,明其所依,使與人知焉,不務相迷也」。把辯或辨的方法,就是分異分類,所謂別殊類、序異端。區而別之以後,各為之抒意通旨,說明它的依據何在,使其不同釐然可辨,不致於混淆。這就是分的工夫。強調分、辯或辨,名家墨家最甚。
  • 中俄文化交流畫家精品展在京開幕
    中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在推動兩國全方位合作發展、促進人民相互理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越來越被俄羅斯社會各界廣泛理解、認同和支持的背景下,中俄兩國文化交流的規模、層次、水平不斷提升,成果豐碩,形勢喜人。
  • 黃維樑讀龔鵬程《文心雕龍講記》:仿佛上了一堂小型中國文史哲通識課
    《講記》共十五講,是他在北京大學講課的記錄。各講的標題順序為:《文心雕龍》導讀;劉勰其人;劉勰生存之時代;經學禮法社會中的文論;文論中的經;文學解經的傳統;《文心雕龍》的文;劉勰的文學史觀;文學史與文學史觀;文字-文學-文化;《文心雕龍》文體論;《文心雕龍》文勢論;《文心雕龍》與《文選》;《文心雕龍》與《詩品》;文心餘論。
  • 龔鵬程 出版座談答問
    精通中國文學、中國史學、中國哲學、中國宗教,是當代享譽海內外華人世界的頂級學者和著名思想家,常以孔子自比、自勵。曾獲臺灣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傑出研究獎等。2004年起,任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龔鵬程自幼才華橫溢,而且精通武術、書法,深廣的學力貫通古今、融會中西,人稱當今天下「第一才子」,每年著述約一百萬字。
  • 「敬守禮義」——曹志明《國學經典》書畫展亮相泉城
    1月20日,一場以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書畫作品展覽,在濟南市美術館開展。作為迎春特展,書畫家曹志明以多年創作的《國學經典》百件作品,亮相濟南市美術館。長期從事國學傳播的曹志明以「敬守禮義」為主題,通過書畫創作,拜謁聖賢先哲,傳播優秀國學,呈現出近年來書畫創作的別樣維度。全國各地的書畫愛好者,齊聚展覽開幕式現場,從作品中體悟國學精神,在展覽裡重溫禮義規範。圖為曹志明介紹自己的書畫作品。
  • 環球網對話龔鵬程談端午節:歷史上未必有屈原這個人?
    學者龔鵬程認為,包粽子、划龍舟是祭奠屈原,這是後來附會到這個節日裡來的,是從南朝梁代《荊楚歲時記》以後開始的。而愛國詩人屈原這個稱謂和形象,其實都是後來形成的。而歷史上關於屈原的理解其實還不止這一個荒謬的認識需要澄清。
  • 《荀子》|淺談荀子的禮義和性惡善偽
    荀子認為,墨翟、慎到、莊周作為墨家、法家和道家這三派的代表人物,分別忽略了文化修飾、賢德品格和人類需求的重要性,而儒家卻能夠通過文飾以成就功用,以賢德成就刑法,以人道參配天地,所以儒學才代表了道之全體。反過來看,重視文化修飾、道德培養和人道需求,也就是荀子所理解的儒學特質。
  • 黑河學院中俄科技文化藝術產業園揭牌成立
    9月3日,作為第三屆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一個重要觀光景點,黑河學院中俄科技文化藝術產業園正式揭牌成立。據悉,第三屆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於9月4日至5日在充滿異域風情的黑河舉辦。黑河市副市長陳曉傑(左)與黑河學院黨委書記王剛(右)共同為中俄科技文化藝術產業園揭牌。
  • 2019「中俄鄉村之戀」中俄油畫藝術家雙人展在京啟幕
    (邊銘希文)12月7日下午,2019「中俄鄉村之戀」中俄油畫藝術家雙人展在俄羅斯烏拉爾(北京)藝術展覽館正式啟幕。本次雙人展由俄羅斯大使館、俄羅斯烏拉爾(北京)藝術展覽館、山西陽泉美術家協會、江蘇鹽城美術家協會主辦。展期自2019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
  • 龔鵬程 │ 陰陽交泰 大吉大利
  • 罵人對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看懂的都是高水平!
    對聯,是中國文化中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平仄協調,一字一音。它最是講究語言的藝術,題材雅俗共賞,往往能使人在感受到語言美的同時,意外收穫一份趣味!對聯相較於文章有小、巧、精的特點,相較於詩歌有靈動精悍的優勢,所以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間,對聯就成為一種高雅的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