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這是《聖經》中描寫一個行淫時被抓的婦人和耶穌的故事,在當時以色列的國家,文士和法利賽人享有很高的地位,他們主要的職責是教導以色列百姓遵守上帝的律法,在他們心中,百姓是一群無知又罪惡的人,只有他們才配稱為上帝的選民,因此當有一個人站出來指責他們的罪孽的時候,他們對耶穌恨之入骨。於是抓了一個行淫的婦人,這個人明顯犯了罪,如果耶穌是正義之人,必然要按照摩西的律法處死這個女人,但由於當時的以色列是羅馬的殖民地,他們沒有權利給犯人行使死刑。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試探,無論你怎樣做,最後都會得罪一方,要麼是嚴守律法的猶太人,要麼是他們的統治者羅馬人。耶穌巧妙地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呢?」我們知道,有權利審判別人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法官,他有這個權利,宣判犯人是否有罪,這些文士和法利賽人再怎麼猖狂,他們也知道自己不是法官;另一種是完全無罪之人,可是當時的場景是從老到少,所有人都一個一個的出去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也知道自己有罪,既然大家都有罪,你有什麼權利審判別人呢?就像偷東西的小偷審判無理打人的人,這有什麼公平可言呢?最後的結局是這個婦人得救了。
昨天聽了一本書《紅字》,給我很大的啟發,普瑞蘭因為和牧師發生婚外情,被教會的領袖押到絞刑臺,她的胸前貼了一個大大的紅字,民眾看到這個罪惡的女人,瘋狂地向她扔菜葉,爭先恐後地唾棄她,嘲笑她,普瑞蘭如同一條死狗站在絞刑臺上,可是她絲毫不畏懼,還把紅字完全顯露出來,她知道自己是個罪人,這是她理當承受的,所以無怨無悔。而這群百姓呢?覺得自己比普瑞蘭聖潔,就站在道德制高點去審判她,侮辱她。幾個月之後,城裡發生了瘟疫,所有人都在逃避,只有普瑞蘭勇敢地站出來,幫助那些患病的人生存下去。難道一個人是好是壞,因為一件事就定死在十字架上嗎?況且普瑞蘭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丁梅斯,她的情人,為了他,普瑞蘭可以放棄一切,忍受一切,這麼偉大的愛為什麼要被唾棄呢?
暑期火爆的《陳情令》裡面,有一句話非常好: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別人經歷的我們不了解,就沒有資格去評判。每個人活著都那麼辛苦,為什麼不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呢?願我們都能謹記: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審判別人,謠言止於智者,不亂說不謠傳,才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