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的經典名句,警世恆言

2020-12-12 騰訊網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也叫《太史公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譯文: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為人民而死);有的比鴻雁的毛還輕(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而死)。

原文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報任少卿書》 原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2、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譯文: 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穫。 出自《晏子春秋》,《史記·淮陰侯列傳》引用:「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3、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譯文: 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句是: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譯文: 好藥雖然是苦的,但是只有苦才能治病,忠實的勸告往往都是不順聽的,但是卻對我們的行動有好處。 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留侯世家》。原文:沛公入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為天下除殘去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5、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譯文: 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 出自《史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原文:國學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6、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譯文: 那些稱王侯拜將相的人,難道就比我們高貴嗎? 出自:《史記 陳涉世家》原文選段: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

7、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譯文: 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決定了千裡之外戰場上的勝利。 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8、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譯文: 羽毛雖輕,堆積多了也可以把船壓沉;一大堆不重的東西,堆積多了也能壓斷車軸;眾人異口同聲的言論,能夠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毀謗,積累下來也足以致人於毀滅之地。 選自《史記 張儀列傳》。戰國時期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們憑自己如簧之舌,遊說於各諸侯國之間,或合縱以抗秦,或連橫以破六國,影響極深。真可謂:「人言可畏」。它告訴人們,壞事雖小,如不加以制止,任其滋長,就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與此類似的論述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有積小善成大善,才能成就一個理想的人生境界;相反,小惡不斷,小惡積累多了,必定會成為大惡,徹底毀掉一個人。

9、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譯文: 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 出自《史記·管晏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背景:描述春秋時期,管仲擔任齊相主持政務後,與百姓同好惡,流通貨物,積累資財,使得齊國很快走上國富兵強的道路。管仲所說的「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也成為齊國自強求富的指導思想。

1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譯文: 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志向呢!出自《史記陳涉世家》原文: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1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譯文: 能做的人不一定會說,能說的人不一定會做。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

12、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譯文: 幹大事不必顧及小的禮節,講大節無須躲避小的責備。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文「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

13、鑑於水者見面之容,鑑於人者知吉與兇

譯文: 用水照自己,可以看見自己的面容,借鑑別人的經驗可以知道吉利與否。 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君之功極矣……如是而不退,則商君、白公、吳起、大夫種是也。吾聞之,『鑑於水者見面之容,鑑於人者知吉與兇』。《書》曰『成功之下,不可久處』。四子之禍,君何居焉?」

14、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譯文: 賣力耕作,不如逢個好年景;善於做官,不如碰個好官運。 出自《史記·佞幸列傳序》:「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相關焦點

  • 司馬遷《史記》中的十大名句,內含大智慧,值得收藏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稱為「二十四史」之首,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史記》中那些富有大智慧的經典名句。
  • 讀《警世恆言》摘記,帥哥不只是帥,主要是有才
    《警世恆言》(明)馮夢龍北方文藝出版一、錢青第七卷《錢秀才錯佔鳳凰儔》中的錢青,「此人飽讀詩書,廣知古今八歲既能屬文,十歲便嫻詩律,下筆數千言,倚馬可待。人都道他是李青蓮再世,曹子建後身。」總之,書中數卷,每寫到俊男,不光誇其俊俏的外表,還要重點美言主人翁的才學,善詩律,能書文之類。
  • 李白的名句,杜甫的名句,白居易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李白,杜甫,白居易合稱唐代三大詩人,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詩詞裡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白居易《放言》8、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白居易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白居易《長恨歌》10、一看一斷腸,好去莫回頭。
  • 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等名句去哪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 黃豔 舒越)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這篇已陪伴國人近60年的課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50條經典名句,選自中小學生必讀國學名著,飽含人生「大智慧」!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語文老師整理的50條經典名句,選自中小學生必讀國學名著作品,建議家裡有中小學生的,幫孩子存下來,把這些經典名句多讀幾遍,不僅對語文學習有幫助,也會從中讀到人生的「大智慧」!小學和初中高中的語文中,都會有對國學經典的學習和考察,讓孩子從小掌握經典的文化作品,非常重要。
  • 這篇流傳2000多年的經典已被移出課本,但這幾個名句該讓孩子知道
    對於編撰語文教材的專家來說,最頭疼的是幾千年文壇,老祖宗留下的經典太多了,到底怎樣的古詩詞應該入選課本,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對於老師們來說,頭疼的是一些比較大人化的詩詞,該如何以一種更合理的方式教給孩子們,比如失戀詩、約會詩。而對於家長們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或許是自己以前背過、學過的古詩詞,如今孩子們是否依然在學。
  •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二十四史之首絕非浪得虛名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二十四史之首。《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司馬遷,字子長,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
  • 10句《挪威的森林》裡的經典名句,句句戳心,發人深思
    為了讓喜歡村上春樹的人們更多的了解其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裡的經典名句,編者特意精選了其中的10句經典名言名句,以供喜歡村上春樹及其作品的人們學習分享!村上春樹經典名句之一:村上春樹經典名句之二:村上春樹經典名句之三:
  • 【國學】十人百句經典名句
    老子的十大經典名句:  孟子的十大經典名句:  李白的十大經典名句:  杜甫的十大經典名句:  陸遊的十大經典名句:
  • 中國古今名人的十大經典名句,太難得了!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9、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梅花》  6、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7、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詠石榴花》  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甘露歌》  9、自古驅民在誠信,一言為重百金輕。《商鞅》  10、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北山》
  • 《史記》經典的9句名言,句句經典,古人智慧值得收藏!
    讀歷史,繞不開《史記》。無論我們看到何種書單或是名人推薦,必有《史記》。魯迅給它最高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是中國正史第一部,二十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它是司馬遷畢生之作,用人物傳記的寫法,小說的口吻講述,這裡整理一些史記中20句經典名言分享給大家。今天,聞道歷史觀挑出《史記》中的9句經典,如果你讀懂,一定受益終生。1、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 王維的名句,劉長卿的名句,張祜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王維、劉長卿、張祜詩詞裡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1、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雨霖鈴》6、十裡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縱遊淮南》7、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 《集靈臺·其一》8、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嬋娟。《箏》9、斜日庭前風嫋嫋,碧油千片漏紅珠。
  • 千古名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其實上句更經典,卻鮮為人知
    這要考察「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句話的出處,它來源於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三言二拍》中的《喻世明言》第十三卷,張道陵七試趙升一章。但鮮為人知的是「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這一千古名句還有上半句,而且上半句更為經典,那就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 徐志摩的名句,顧城的名句,海子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徐志摩、顧城、海子詩詞裡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林徽因的名句,冰心的名句,楊絳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林徽因,冰心,楊絳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林徽因,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1、答案很長,我準備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你準備要聽了嗎?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素材積累:《二十四史》經典名句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素材積累:《二十四史》經典名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寧夏華圖分享「二十四史中的經典名句」,大家可以轉發收藏,作為申論學習的素材。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凝結為一句句至理名言。一部《二十四史》,幾千年的興衰變遷,都記錄其中。   1、義感君子,利動小人。——《晉書·符登傳》   【釋義】   道義可以感動君子,利益可以打動小人。
  • 經典古文名句120句!
    (《詩經·衛風·湛奧》)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從屈原那些經典名句來看他讀過什麼書,愛過什麼人,遊過那些地?
    屈原的名句內容大約可分為以下幾種:一、表達作者堅持獨立人格,絕不放棄的名句。屈原知道三偽文學是糟粕,十分注重人格的獨立和自由,名句不少:1、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史記屈原賈生列傳》9、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離騷》10、聞赤松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屈原《離騷》11、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屈原 《離騷》12、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 《史記》中10句經典名言,以史為鑑,看完受益匪淺!
    《史記》作為「二十五史」之首,包蘊萬千,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司馬遷歷經14年之久,嘔心瀝血之作,記錄了自黃帝時代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豐富的思想內涵給了後世人無數啟迪,而以下這10句《史記》中的經典名言,更是句句透徹,能讓我們以史為鑑
  • 《史記》中的16句經典語錄,放大你的人生格局!
    《史記》,亦稱《太史公書》,開中國紀傳體通史之先河,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1.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出自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出自漢·司馬遷《史記》。應當作出決斷時而不決斷,最後反而給自己招來禍害。3.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出自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飲酒過分了,就會昏亂失禮;行樂過頭了,就會轉化為悲哀,萬事都是如此。4.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