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是指烹飪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大豆油、棕櫚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子油、山茶油、橄欖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那麼,吃什麼油呢?下面介紹10種常見的食用油,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挑選,也可以說說,你們都喜歡用什麼油。
1、大豆油
消費指數:5星
烹調方式:燉煮菜,低溫或小於200℃烹調
大豆油是世界上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也是我國北方居民的主要食用油之一,富含卵磷脂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減緩記憶力衰退,市面上的大豆油大多是精煉油,適合炒菜。質量越好的大豆油顏色越淺,為淡黃色,清澈透明,且無沉澱物,無豆腥味,溫度低於零攝氏度以下的優質大豆油會有油脂結晶析出。
2、菜籽油
消費指數:5星
烹調方式:不宜涼拌
菜籽油,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食用油,一般呈深黃色或棕色,是我國主要食用油之一。優質菜籽油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僅次於橄欖油,平均含量在61%左右。此外,菜籽油所含有的對人體有益的油酸及亞油酸含量居各種植物油之冠。
3、棕櫚油
消費指數:4星
烹調方式:耐熱性好,適宜煎炸
棕櫚油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穩定性較好,不容易發生氧化變質,煙點高,故用作油炸食品很合適。可將棕櫚油進行分提,使固體脂肪與液體脂肪分開。其中固體脂可用來代替昂貴的可可脂作人造奶油和起酥油;液體油脂用作涼拌或烹飪用油,其味清淡爽口。
4、花生油
消費指數:4星
烹調方式:煎炒烹炸,200℃以下的高溫皆可
花生油有生榨和熟榨之分,生榨的花生油顏色一般是呈淺橙黃色;熟榨花生油則呈深橙黃色,二種皆較為清新而透明。花生油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適宜於大眾補鋅。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另外還含有軟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飽和脂肪酸19.9%。純正的花生油一般在氣溫3℃以下時凝結而不流動,如果摻有豬油或棕桐油,在氣溫10℃時就開始凝結而且不流動。
5、玉米油
消費指數:3星
烹調方式:適合快速烹炒、煎炸食品,調拌涼菜香味宜人
玉米油,又叫玉米胚芽油,是從玉米胚芽中提煉出的油,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85%。玉米油色澤金黃透明,清香撲鼻,特別適合快速烹炒和煎炸食品。在高溫煎炸時,具有相當的穩定性,油煙少、無油膩,既能保持菜品原有的色香味,又不損失營養價值。另外,玉米油而也適合用來調拌涼菜。
6、葵花籽油
消費指數:3星
烹調方式:一般炒菜即可,不宜煎炸
葵花籽油,是從葵花籽中提取的油類,油色金黃、清明透亮,有些令人喜食的清香味,是歐洲人、俄羅斯人的主要食用油。葵花籽油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和豐富的維護人體健康的營養物質,所以國外被譽為「保健佳品」、「高級營養油」或「健康油」等。
7、橄欖油
消費指數:2星
烹調方式:涼拌做湯,炒菜油溫低於190℃
橄欖油主要分為初榨橄欖油、精煉橄欖油、果渣油三大類,橄欖油富含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還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
8、核桃油
消費指數:2星
烹調方式:低溫烹飪或直接調用
核桃油是將核桃仁通過榨油、精煉、提純而製成,色澤為黃色或棕黃色,營養價值豐富,具有卓著的健腦效果及保健功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理想的高級食用烹調油。核桃油清香自然,口感清淡,讓食物更加美味,增加食慾;更適合寶寶嬌嫩腸胃吸收。
9、茶油
消費指數:1星
烹調方式:炒菜、涼拌均可
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稱,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純天然高級食用植物油,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純淨,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茶油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保質期長,煙點高耐高溫,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易於消化吸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有助於預防三高。
10、芝麻油
消費指數:1星
烹調方式:涼拌、蘸料或做湯
芝麻油,又叫香油、麻油,是從芝麻中榨取的油脂,優質芝麻油一般呈棕紅、橙黃或棕黃色,無混濁物質,芝麻香味濃鬱,無異味,有濃鬱的炒芝麻香味。無論涼菜、熱菜還是做湯,芝麻油都堪稱點晴之筆。芝麻油含特別豐富的維生素E及亞油酸,是最原生態的油脂,但炒菜時油溫不宜燒得過高,以免營養物質散失。
看完了10種常用食用油的介紹,你家裡都吃過什麼油,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