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擅長數學嗎?袁亞湘院士這樣說……

2020-09-11 光明網

今年高考分數公布後,有媒體通過對2020年「高考狀元」的統計和對比分析發現,媒體所公布的2020年高考狀元共44人,其中,女生有24人,佔高考狀元總人數的54.5%,其中,在新高考不分文理的四個省份中,男女生各佔一半。另外,重慶、湖北、貴州、河北的文理科狀元都是女生。可見,不論文、理,女生都佔領了「大半壁江山」。這一數據也讓很多人切實感受到,女生們真是「越來越優秀」了。

但面對女生們所取得的紮實的優異成績,仍然不時有教育機構、教育工作者等持有這種觀念:「女生學不好數學」「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

對此,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前理事長袁亞湘院士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應消除這種偏見,通過鼓勵促使女生們樹立起學好數學的自信,並希望在年輕一代熱愛數學的女性中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女數學家,為我國數學學科專業發展乃至世界數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袁亞湘院士。來源「中科院之聲」微信公眾號楊天鵬 攝

記者:您如何看待社會上存在的「女生不擅長學數學」等諸如此類的觀念。在您看來,男女生在學習數學方面是否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是否體現出在學數學方面具有某種性別優勢?

袁亞湘:我認為「女生不擅長數學」是偏見。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著名的女數學家,如古希臘的希帕提婭、18世紀法國的索菲·熱爾曼、19世紀俄國的柯瓦列夫斯卡婭和德國的埃米·諾特,以及20世紀英國的卡特賴特。

18世紀法國女數學家索菲·熱爾曼

在現代,也有不少著名的女數學家,如美國的多貝西,她的最著名的貢獻是如何建立緊支撐的離散正交小波,該發現被用於圖像壓縮,包括JPEG 2000標準中的多貝西小波。多貝西還曾擔任過國際數學聯盟的主席。

美國數學家英格麗·多貝西。來源:「復旦大學」微信公眾號

另外,還有伊朗的女數學家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她曾在1994年、1995年連續兩年獲得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並於2014年獲得菲爾茲獎。

我國也有不少著名的女數學家,比如復旦大學的胡和生院士、清華大學的王小雲院士。還有一些女數學家雖然不是院士,但也在研究工作中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如從事運籌學研究的桂湘雲教授、研究微分方程的肖玲教授、研究計算數學的黃艾香教授等,這些都是老一輩女數學家的傑出代表。

王小雲院士(人民網記者 張啟川 攝)

在我們這一代,女數學家的代表性人物是吉敏,她是首位獲得傑出青年基金的女數學家,也是首屆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的獲得者,曾獲得過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

我認為,在學數學這件事上,不同性別之間沒有本質差異。就指導學生的方式方法來說,男女生也沒有特別的差異。只不過可能因為女性承擔著更多的家庭責任等因素,再加上在常人眼裡數學這門學科太難學,所以,不少人認為女生應該選擇輕鬆的專業以方便照顧家庭。這是世俗的觀點和社會對女性存在特殊要求等一些對女性的不利因素,導致了在數學研究領域中,男性所取得的成績相對更大,而並不是女性真的不適合數學。

記者:您教過的數學專業的女學生們,她們對數學有著怎樣的熱愛和追求?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是否也會受到一些傳統刻板觀念的影響?

袁亞湘:我的學生中有不少女生,有的在科研工作方面非常突出。比如上海交通大學的範金燕教授,她在非線性方程組和完全正矩陣優化等研究中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曾榮獲中國女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

範金燕(來源:央視網)

我想,一些偏見以及女性所處的家庭、社會、職場等環境,多少會對女性的學業和事業有些影響,但在我的學生中,大部分女生還是做得挺不錯的,感覺她們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記者:如何激發女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潛能?

袁亞湘:任何人學習任何一門科目,最重要的是自信、能獲得鼓勵。不管男生還是女生,能得到老師、家長的鼓勵,能激發出學習的興趣,就能學得好。但是,如果老被人暗示「你不行」,自己也會覺得不行,也就沒了學習興趣,沒了學好的勁頭。

所以說,正是因為社會、家庭等普遍存在的「女生學不好數學」的偏見,以及正面的鼓勵不夠,導致一些女生在數學這門科目上缺乏自信,針對這方面我認為,社會輿論可以做得更好。

記者:如何消除數學學習領域中的性別偏見,鼓勵更多女性自信邁入數學等領域的學習、研究?其中的關鍵是什麼?

袁亞湘: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社會輿論中消除「女生不適合學數學」這種偏見,要在公眾中廣泛宣傳,讓大家明白,能否學好數學跟性別沒有關係。

另外,我們要給女性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考慮到年輕女性因生育等會影響到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成長、發展,要在機制體制等各方面給她們一些特別的政策支持,來彌補她們所承擔的更多的家庭責任、義務等,從而幫助她們更好地成長。

最重要的是,家長、老師和社會輿論,都應該對女生給予更多鼓勵,促使她們明白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讓她們對數學這門學科更感興趣、更有自信。

記者:請您對那些對數學感興趣、熱愛數學、希望在數學領域實現個人價值的女生給予一些鼓勵和建議。

袁亞湘:通過這幾年高考我們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省份的高考狀元,特別是越來越多理科高考狀元的桂冠都由女生摘得。首先,我要對這些取得優異成績的女生表示祝賀。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優秀女生喜歡和熱愛上數學,因為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也是所有科學的基礎。也希望在年輕一代熱愛數學的女性中能夠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女數學家,為我國數學學科的發展乃至世界數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另外,我還想提醒一下,希望青少年要明白,數學是否能學好,是看數學嚴謹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解決一些抽象問題的能力是否很強,而不是簡單停留在哪個學習階段是否取得高分。也就是說,就算小學階段加減乘除算得很快,也不代表到了中學、大學還能學好數學。

為什麼很多孩子在初級階段數學學得很好,到了中、高級階段就不行了?就是因為沒理解到數學的本質真諦,沒能實現邏輯思維、抽象推理這些能力的提高。

要想學好數學,最重要的是有興趣、有好奇心、有好勝心;要不斷地學習新東西,不斷地對一些新的數學問題感興趣,去研究它,去琢磨它,去解決它,這才是學好數學的真諦。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韻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袁亞湘院士:數學漫談》科普報告
    在此全民抗疫、共克時艱的特殊時期,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將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邀請多位數學界知名院士專家進行科普講學,為大家帶來數學有關的學術盛宴
  • 袁亞湘院士:數學學習,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是不對的!
    袁亞湘: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袁亞湘:以稚子之心探數學之美
    曾有這樣一種觀點:「三流學校看論文數量,二流學校看論文的影響因子,一流學校不對論文發表提要求,而頂尖大學則非常強調教學。」
  • 袁亞湘院士在中關村開講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
    袁亞湘,中共黨員,中共十九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當選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美國數學學會首屆會士、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會士,現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
  •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訪問同濟並開展學術交流
    12月3日,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袁亞湘院士到訪同濟。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黨委副書記徐建平與袁亞湘院士會晤。陳杰對袁院士到訪同濟表示歡迎,感謝他多年來對同濟大學及同濟數學學科的支持。陳杰強調了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厚重理科」在同濟學科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袁亞湘感謝同濟的熱情邀請,他表示,非常高興來到同濟開展學術交流。同濟數學近幾年快速發展,得益於學校的重視和關心。
  • 中科院袁亞湘院士與清水縣師生代表座談交流
    繼23日在軒轅大劇院舉行科普專題報告會後,7月24日,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袁亞湘應邀與清水縣師生代表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座談交流活動。清水一中、六中、三中、五中校長、數學教師和學生代表60餘人參加座談交流。
  • 袁亞湘:莫把數學當語文來教
    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袁亞湘。   袁亞湘:對數學來說,大學的知識才是真正為未來打基礎的。小學初中別看刷那麼多題,基本上沒學到多少東西。大學4年學的東西比中小學12年學習內容的總和還要多。面對如此大的學習強度,大學不努力,怎麼學得過來?更重要的是,雖然都叫數學,大學學的內容跟中小學學的內容本質上不一樣,這樣一來很多孩子就不適應。
  • 「農民」院士袁亞湘的高考經歷丨院士憶高考
    現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候任主席。從事運籌學研究並取得了系統成果,在信賴域法、擬牛頓法、非線性共軛梯度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曾獲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數學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傑出貢獻獎、首屆馮康科學計算獎、中國數學會陳省身獎、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蘇步青獎。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袁亞湘院士:高質量期刊建設要有信心,紮實走好每一步
    會議期間,院士、高校校長、期刊編輯、學術領導等行業專家為中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9月24日,人民網圍繞本屆論壇主題,對袁亞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數學》主編)進行一對一專訪,對中國期刊的現狀及未來發展進行了分析與展望。
  • 袁亞湘院士:科研立足應用,基礎科學研究必須有的放矢救!
    推薦閱讀:點相應標題,即可跳轉閱讀     袁亞湘院士:黃金分割與優化 | CSIAM網絡科普講座袁亞湘院士《數學漫談》報告全文(word)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周晶)「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
  • 袁亞湘:樂天派數學家
    袁亞湘履職與從事數學研究的態度十分相似,「要帶著批判的眼光看世界,不被條條框框束縛,通過不斷實踐,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袁亞湘簡介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最優化計算方法的構造、理論分析以及應用。
  • 中科大校友、中國數學會理事長袁亞湘當選國際組織主席
    10月1日,中科大校友袁亞湘正式出任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向國慶七十周年獻禮了!」在天安門前國慶70周年閱兵觀禮臺上看完閱兵典禮後,他發出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 袁亞湘院士:晚兩三年高考 生活也徹底不同
    現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候任主席。從事運籌學研究並取得了系統成果,在信賴域法、擬牛頓法、非線性共軛梯度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數學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傑出貢獻獎、首屆馮康科學計算獎、中國數學會陳省身獎、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蘇步青獎。201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袁亞湘院士《數學漫談》報告全文
    點擊上方藍字「和樂數學」關注我們,查看更多歷史文章。設為星標,快速讀到最新文章。2020年3月14日,在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舉辦的網絡科普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帶來題為「數學漫談」的主題報告。以下是根據直播視頻整理的報告,供大家學習參考。
  • 女報評論〡女生學不好數理化?張朝陽此言差矣
    將張先生關於「女生學不好數理化」的視頻反覆看了幾遍,不得不說,作為一個理工科專業的高材生,張先生的「邏輯」卻有些「感人」。依其所言,女生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女生學不好數理化是因為長得好看,老被人看,女生就要回看,就發現與人交流比看枯燥的數學公式有意思多了,就……學不好數學了。
  • 2020年了 為何還有人認為女生不擅長數學?
    (原標題:2020年了,為何還有人認為女生不擅長數學?) 「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日前,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名為《男生女生學數學》的教輔材料。還有網友指出,出版社在微信公眾號文章中使用了「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這樣的標題,是在變相強調「男生數學能力強於女生」,有性別歧視之嫌。面對爭議,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8月19日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該套書即日起終止出版。
  • 中國科學院大學試水本科班院士授課—新聞—科學網
    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席南華決定和學生聊聊他們的意見,「上學期有學生認為講課速度太快,也有的說例題講得少了一點,還有的說課件沒有上傳……」末了,他把第二條單拎出來說,「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上學期的期末考試試卷,給你們補一節『例題』課。」   屬於本科生的院士課,就這樣開場了。
  • 國科大:多位院士從科研一線走上本科講臺—新聞—科學網
    在報告結束後,袁亞湘院士又一刻不休地趕回了北京,準備周三上午的課程。 這就是著名數學家、中國數學會原副理事長、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歐美同學會留英分會會長、中國運籌學學會理事長袁亞湘院士忙碌的一天。
  • 2020年了,為何還有人認為女生不擅長數學?
    「男生數學能力強於女生」,有性別歧視之嫌。男生真的比女生更擅長數學嗎?那麼男生真的比女生更擅長數學嗎?讓我們來看一看這方面的一些研究結果。在烏倫貝克1996年的一篇論文中,她曾這樣寫道:「因為我們是女性,所以被告知不能研究數學……我喜歡做我這件不被支持的事情,這是一種合法的反叛。」
  • 女生學不好數理化,張朝陽你是認真的?
    女生被人看沒有心思學數學,那語文英語呢?女生學不好數學是因為長得好被人看,男生就沒有長得好被人看的?男生就一定能學好數理化?——作為清華理工科專業的高材生、網際網路界卓越的企業家,張朝陽的言論讓人大跌眼鏡,其背後邏輯更是奇葩。女生真的學不好數理化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