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廈門海關關員藉助海峽兩岸海關首度攜手開發的「兩岸海關電子信息交換系統」,迅速為一票來自臺灣,貨值達160.31萬元人民幣的玻璃基板完成申報工作,標誌著「兩岸海關電子信息交換系統」在廈門海關順利運行。 系統運行首日,廈門海關共為31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項下享受關稅優惠的貨物辦理通關手續。 「有了這個系統,ECFA貨物就像有了『電子身份證』一樣」,廈門海關隸屬高崎機場海關審單關員小姜介紹道,「通過這個系統,我們在核對ECFA項下貨物原產地證書等信息時,可以看到臺灣海關實時傳過來的電子數據,在提高通關速度的同時,也有效地避免了持假證或其他不規範現象。進口企業也可藉助該系統了解貨物原產地信息的真假,便於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原產地證書是企業享受ECFA優惠關稅待遇的重要憑證, 「兩岸海關電子信息交換系統」上線後,兩岸海關可實現原產地證書等數據的實施傳輸、比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