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範》的公告

2021-01-10 中國質量新聞網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18號(關於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範》的公告)

為規範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申報行為,統一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要求,海關總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範》(海關總署2018年第60號公告)進行了修訂。現將本次修訂後的規範文本及有關內容公告如下:

一、根據現行相關規定,對第三條第五項,第七條第四項,第八條,第九條第二項,第十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十四條第六項,第十五條第二項、第四項,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三十二條第五項、第八項、第二十五項、第二十七項、第二十八項、第二十九項,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九項、第十二項,第三十六條第四項,第四十二條做了相應調整和修改。

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向海關申報貨物進出境、進出區,應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貨物備案清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境內(區外)之間進出的貨物,區外企業應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保稅貨物流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貨物備案清單》比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範》的要求填制。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範》(見附件)自2019年2月1日起執行,海關總署2018年第60號公告同時廢止。

特此公告。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範.doc

海關總署

2019年1月22日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

報關單填制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在本規範中採用「報關單」、「進口報關單」、「出口報關單」的提法。報關單各欄目的填制規範如下:

一、預錄入編號

預錄入編號指預錄入報關單的編號,一份報關單對應一個預錄入編號,由系統自動生成。

報關單預錄入編號為18位,其中第1-4位為接受申報海關的代碼(海關規定的《關區代碼表》中相應海關代碼),第5-8位為錄入時的公曆年份,第9位為進出口標誌(「1」為進口,「0」為出口;集中申報清單「I」為進口,「E」為出口),後9位為順序編號。

二、海關編號

海關編號指海關接受申報時給予報關單的編號,一份報關單對應一個海關編號,由系統自動生成。

報關單海關編號為18位,其中第1-4位為接受申報海關的代碼(海關規定的《關區代碼表》中相應海關代碼),第5-8位為海關接受申報的公曆年份,第9位為進出口標誌(「1」為進口,「0」為出口;集中申報清單「I」為進口,「E」為出口),後9位為順序編號。

三、境內收發貨人

填報在海關備案的對外籤訂並執行進出口貿易合同的中國境內法人、其他組織名稱及編碼。編碼填報18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沒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填報其在海關的備案編碼。

特殊情況下填報要求如下:

(一)進出口貨物合同的籤訂者和執行者非同一企業的,填報執行合同的企業。

(二)外商投資企業委託進出口企業進口投資設備、物品的,填報外商投資企業,並在標記嘜碼及備註欄註明「委託某進出口企業進口」,同時註明被委託企業的18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三)有代理報關資格的報關企業代理其他進出口企業辦理進出口報關手續時,填報委託的進出口企業。

(四)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收發貨人填報該貨物的實際經營單位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經營企業。

(五)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填報免稅品經營單位名稱。

四、進出境關別

根據貨物實際進出境的口岸海關,填報海關規定的《關區代碼表》中相應口岸海關的名稱及代碼。

特殊情況填報要求如下:

進口轉關運輸貨物填報貨物進境地海關名稱及代碼,出口轉關運輸貨物填報貨物出境地海關名稱及代碼。按轉關運輸方式監管的跨關區深加工結轉貨物,出口報關單填報轉出地海關名稱及代碼,進口報關單填報轉入地海關名稱及代碼。

在不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之間調撥、轉讓的貨物,填報對方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所在的海關名稱及代碼。

其他無實際進出境的貨物,填報接受申報的海關名稱及代碼。

五、進出口日期

進口日期填報運載進口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的日期。出口日期指運載出口貨物的運輸工具辦結出境手續的日期,在申報時免予填報。無實際進出境的貨物,填報海關接受申報的日期。

進出口日期為8位數字,順序為年(4位)、月(2位)、日(2位)。

六、申報日期

申報日期指海關接受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受委託的報關企業申報數據的日期。以電子數據報關單方式申報的,申報日期為海關計算機系統接受申報數據時記錄的日期。以紙質報關單方式申報的,申報日期為海關接受紙質報關單並對報關單進行登記處理的日期。本欄目在申報時免予填報。

申報日期為8位數字,順序為年(4位)、月(2位)、日(2位)。

七、備案號

填報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消費使用單位、生產銷售單位在海關辦理加工貿易合同備案或徵、減、免稅審核確認等手續時,海關核發的《加工貿易手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保稅帳冊、《徵免稅證明》或其他備案審批文件的編號。

一份報關單只允許填報一個備案號。具體填報要求如下:

(一)加工貿易項下貨物,除少量低值輔料按規定不使用《加工貿易手冊》及以後續補稅監管方式辦理內銷徵稅的外,填報《加工貿易手冊》編號。

使用異地直接報關分冊和異地深加工結轉出口分冊在異地口岸報關的,填報分冊號;本地直接報關分冊和本地深加工結轉分冊限制在本地報關,填報總冊號。

加工貿易成品憑《徵免稅證明》轉為減免稅進口貨物的,進口報關單填報《徵免稅證明》編號,出口報關單填報《加工貿易手冊》編號。

對加工貿易設備、使用帳冊管理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減免稅設備之間的結轉,轉入和轉出企業分別填制進、出口報關單,在報關單「備案號」欄目填報《加工貿易手冊》編號。

(二)涉及徵、減、免稅審核確認的報關單,填報《徵免稅證明》編號。

(三)減免稅貨物退運出口,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減免稅貨物準予退運證明》的編號;減免稅貨物補稅進口,填報《減免稅貨物補稅通知書》的編號;減免稅貨物進口或結轉進口(轉入),填報《徵免稅證明》的編號;相應的結轉出口(轉出),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減免稅貨物結轉聯繫函》的編號。

(四)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免予填報。

八、境外收發貨人

境外收貨人通常指籤訂並執行出口貿易合同中的買方或合同指定的收貨人,境外發貨人通常指籤訂並執行進口貿易合同中的賣方。

填報境外收發貨人的名稱及編碼。名稱一般填報英文名稱,檢驗檢疫要求填報其他外文名稱的,在英文名稱後填報,以半角括號分隔;對於AEO互認國家(地區)企業的,編碼填報AEO編碼,填報樣式為:「國別(地區)代碼+海關企業編碼」,例如:新加坡AEO企業SG123456789012(新加坡國別代碼+12位企業編碼);非互認國家(地區)AEO企業等其他情形,編碼免予填報。

特殊情況下無境外收發貨人的,名稱及編碼填報「NO」。

九、運輸方式

運輸方式包括實際運輸方式和海關規定的特殊運輸方式,前者指貨物實際進出境的運輸方式,按進出境所使用的運輸工具分類;後者指貨物無實際進出境的運輸方式,按貨物在境內的流向分類。

根據貨物實際進出境的運輸方式或貨物在境內流向的類別,按照海關規定的《運輸方式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運輸方式。

(一)特殊情況填報要求如下:

1.非郵件方式進出境的快遞貨物,按實際運輸方式填報。

2.進口轉關運輸貨物,按載運貨物抵達進境地的運輸工具填報;出口轉關運輸貨物,按載運貨物駛離出境地的運輸工具填報。

3.不復運出(入)境而留在境內(外)銷售的進出境展覽品、留贈轉賣物品等,填報「其他運輸」(代碼9)。

4.進出境旅客隨身攜帶的貨物,填報「旅客攜帶」(代碼L)。

5.以固定設施(包括輸油、輸水管道和輸電網等)運輸貨物的,填報「固定設施運輸」(代碼G)。

(二)無實際進出境貨物在境內流轉時填報要求如下:

1.境內非保稅區運入保稅區貨物和保稅區退區貨物,填報「非保稅區」(代碼0)。

2.保稅區運往境內非保稅區貨物,填報「保稅區」(代碼7)。

3.境內存入出口監管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退倉貨物,填報「監管倉庫」(代碼1)。

4.保稅倉庫轉內銷貨物或轉加工貿易貨物,填報「保稅倉庫」(代碼8)。

5.從境內保稅物流中心外運入中心或從中心運往境內中心外的貨物,填報「物流中心」(代碼W)。

6.從境內保稅物流園區外運入園區或從園區內運往境內園區外的貨物,填報「物流園區」(代碼X)。

7.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與境內(區外)(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之間進出的貨物,填報「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代碼Y)。

8.出口加工區、珠澳跨境工業區(珠海園區)、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區)與境內(區外)(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之間進出的貨物,填報「出口加工區」(代碼Z)。

9.境內運入深港西部通道港方口岸區的貨物以及境內進出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中方區域的貨物,填報「邊境特殊海關作業區」(代碼H)。

10.經橫琴新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綜合試驗區)二線指定申報通道運往境內區外或從境內經二線指定申報通道進入綜合試驗區的貨物,以及綜合試驗區內按選擇性徵收關稅申報的貨物,填報「綜合試驗區」(代碼T)。

11.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流轉、調撥貨物,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之間的流轉貨物,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境內區外之間進出的貨物,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加工貿易餘料結轉、深加工結轉、內銷貨物,以及其他境內流轉貨物,填報「其他運輸」(代碼9)。

十、運輸工具名稱及航次號

填報載運貨物進出境的運輸工具名稱或編號及航次號。填報內容應與運輸部門向海關申報的艙單(載貨清單)所列相應內容一致。

(一)運輸工具名稱具體填報要求如下:

1.直接在進出境地或採用全國通關一體化通關模式辦理報關手續的報關單填報要求如下:

(1)水路運輸:填報船舶編號(來往港澳小型船舶為監管簿編號)或者船舶英文名稱。

(2)公路運輸:啟用公路艙單前,填報該跨境運輸車輛的國內行駛車牌號,深圳提前報關模式的報關單填報國內行駛車牌號+「/」+「提前報關」。啟用公路艙單後,免予填報。

(3)鐵路運輸:填報車廂編號或交接單號。

(4)航空運輸:填報航班號。

(5)郵件運輸:填報郵政包裹單號。

(6)其他運輸:填報具體運輸方式名稱,例如:管道、馱畜等。

2.轉關運輸貨物的報關單填報要求如下:

(1)進口。

A.水路運輸:直轉、提前報關填報「@」+16位轉關申報單預錄入號(或13位載貨清單號);中轉填報進境英文船名。

B.鐵路運輸:直轉、提前報關填報「@」+16位轉關申報單預錄入號;中轉填報車廂編號。

C.航空運輸:直轉、提前報關填報「@」+16位轉關申報單預錄入號(或13位載貨清單號);中轉填報「@」。

D.公路及其他運輸:填報「@」+16位轉關申報單預錄入號(或13位載貨清單號)。

E.以上各種運輸方式使用廣東地區載貨清單轉關的提前報關貨物填報「@」+13位載貨清單號。

(2)出口。

A、水路運輸:非中轉填報「@」+16位轉關申報單預錄入號(或13位載貨清單號)。如多張報關單需要通過一張轉關單轉關的,運輸工具名稱欄位填報「@」。

中轉貨物,境內水路運輸填報駁船船名;境內鐵路運輸填報車名(主管海關4位關區代碼+「TRAIN」);境內公路運輸填報車名(主管海關4位關區代碼+「TRUCK」)。

B、鐵路運輸:填報「@」+16位轉關申報單預錄入號(或13位載貨清單號),如多張報關單需要通過一張轉關單轉關的,填報「@」。

C、航空運輸:填報「@」+16位轉關申報單預錄入號(或13位載貨清單號),如多張報關單需要通過一張轉關單轉關的,填報「@」。

D、其他運輸方式:填報「@」+16位轉關申報單預錄入號(或13位載貨清單號)。

3.採用「集中申報」通關方式辦理報關手續的,報關單填報「集中申報」。

4.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免予填報。

5.無實際進出境的貨物,免予填報。

(二)航次號具體填報要求如下:

1.直接在進出境地或採用全國通關一體化通關模式辦理報關手續的報關單

(1)水路運輸:填報船舶的航次號。

(2)公路運輸:啟用公路艙單前,填報運輸車輛的8位進出境日期〔順序為年(4位)、月(2位)、日(2位),下同〕。啟用公路艙單後,填報貨物運輸批次號。

(3)鐵路運輸:填報列車的進出境日期。

(4)航空運輸:免予填報。

(5)郵件運輸:填報運輸工具的進出境日期。

(6)其他運輸方式:免予填報。

2.轉關運輸貨物的報關單

(1)進口。

A.水路運輸:中轉轉關方式填報「@」+進境幹線船舶航次。直轉、提前報關免予填報。

B.公路運輸:免予填報。

C.鐵路運輸:「@」+8位進境日期。

D.航空運輸:免予填報。

E.其他運輸方式:免予填報。

(2)出口。

A.水路運輸:非中轉貨物免予填報。中轉貨物:境內水路運輸填報駁船航次號;境內鐵路、公路運輸填報6位啟運日期〔順序為年(2位)、月(2位)、日(2位)〕。

B.鐵路拼車拼箱捆綁出口:免予填報。

C.航空運輸:免予填報。

D.其他運輸方式:免予填報。

3.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免予填報。

4.無實際進出境的貨物,免予填報。

十一、提運單號

填報進出口貨物提單或運單的編號。一份報關單只允許填報一個提單或運單號,一票貨物對應多個提單或運單時,應分單填報。

具體填報要求如下:

(一)直接在進出境地或採用全國通關一體化通關模式辦理報關手續的。

1.水路運輸:填報進出口提單號。如有分提單的,填報進出口提單號+「*」+分提單號。

2.公路運輸:啟用公路艙單前,免予填報;啟用公路艙單後,填報進出口總運單號。

3.鐵路運輸:填報運單號。

4.航空運輸:填報總運單號+「_」+分運單號,無分運單的填報總運單號。

5.郵件運輸:填報郵運包裹單號。

(二)轉關運輸貨物的報關單。

1.進口。

(1)水路運輸:直轉、中轉填報提單號。提前報關免予填報。

(2)鐵路運輸:直轉、中轉填報鐵路運單號。提前報關免予填報。

(3)航空運輸:直轉、中轉貨物填報總運單號+「_」+分運單號。提前報關免予填報。

(4)其他運輸方式:免予填報。

(5)以上運輸方式進境貨物,在廣東省內用公路運輸轉關的,填報車牌號。

2.出口。

(1)水路運輸:中轉貨物填報提單號;非中轉貨物免予填報;廣東省內汽車運輸提前報關的轉關貨物,填報承運車輛的車牌號。

(2)其他運輸方式:免予填報。廣東省內汽車運輸提前報關的轉關貨物,填報承運車輛的車牌號。

(三)採用「集中申報」通關方式辦理報關手續的,報關單填報歸併的集中申報清單的進出口起止日期〔按年(4位)月(2位)日(2位)年(4位)月(2位)日(2位)〕。

(四)無實際進出境的貨物,免予填報。

十二、貨物存放地點

填報貨物進境後存放的場所或地點,包括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分撥倉庫、定點加工廠、隔離檢疫場、企業自有倉庫等。

十三、消費使用單位/生產銷售單位

(一)消費使用單位填報已知的進口貨物在境內的最終消費、使用單位的名稱,包括:

1.自行進口貨物的單位。

2.委託進出口企業進口貨物的單位。

(二)生產銷售單位填報出口貨物在境內的生產或銷售單位的名稱,包括:

1.自行出口貨物的單位。

2.委託進出口企業出口貨物的單位。

3.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填報該免稅品經營單位統一管理的免稅店。

(三)減免稅貨物報關單的消費使用單位/生產銷售單位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徵免稅證明》(以下簡稱《徵免稅證明》)的「減免稅申請人」一致;保稅監管場所與境外之間的進出境貨物,消費使用單位/生產銷售單位填報保稅監管場所的名稱(保稅物流中心(B型)填報中心內企業名稱)。

(四)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消費使用單位/生產銷售單位填報區域內經營企業(「加工單位」或「倉庫」)。

(五)編碼填報要求:

1.填報18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2.無18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填報「NO」。

(六)進口貨物在境內的最終消費或使用以及出口貨物在境內的生產或銷售的對象為自然人的,填報身份證號、護照號、臺胞證號等有效證件號碼及姓名。

十四、監管方式

監管方式是以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貨物的交易方式為基礎,結合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的徵稅、統計及監管條件綜合設定的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的管理方式。其代碼由4位數字構成,前兩位是按照海關監管要求和計算機管理需要劃分的分類代碼,後兩位是參照國際標準編制的貿易方式代碼。

根據實際對外貿易情況按海關規定的《監管方式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監管方式簡稱及代碼。一份報關單只允許填報一種監管方式。

特殊情況下加工貿易貨物監管方式填報要求如下:

(一)進口少量低值輔料(即5000美元以下,78種以內的低值輔料)按規定不使用《加工貿易手冊》的,填報「低值輔料」。使用《加工貿易手冊》的,按《加工貿易手冊》上的監管方式填報。

(二)加工貿易料件轉內銷貨物以及按料件辦理進口手續的轉內銷製成品、殘次品、未完成品,填制進口報關單,填報「來料料件內銷」或「進料料件內銷」;加工貿易成品憑《徵免稅證明》轉為減免稅進口貨物的,分別填制進、出口報關單,出口報關單填報「來料成品減免」或「進料成品減免」,進口報關單按照實際監管方式填報。

(三)加工貿易出口成品因故退運進口及復運出口的,填報「來料成品退換」或「進料成品退換」;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因換料退運出口及復運進口的,填報「來料料件退換」或「進料料件退換」;加工貿易過程中產生的剩餘料件、邊角料退運出口,以及進口料件因品質、規格等原因退運出口且不再更換同類貨物進口的,分別填報「來料料件復出」、「來料邊角料復出」、「進料料件復出」、「進料邊角料復出」。

(四)加工貿易邊角料內銷和副產品內銷,填制進口報關單,填報「來料邊角料內銷」或「進料邊角料內銷」。

(五)企業銷毀處置加工貿易貨物未獲得收入,銷毀處置貨物為料件、殘次品的,填報「料件銷毀」;銷毀處置貨物為邊角料、副產品的,填報「邊角料銷毀」。

企業銷毀處置加工貿易貨物獲得收入的,填報為「進料邊角料內銷」或「來料邊角料內銷」。

(六)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填報「其他」。

十五、徵免性質

根據實際情況按海關規定的《徵免性質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徵免性質簡稱及代碼,持有海關核發的《徵免稅證明》的,按照《徵免稅證明》中批註的徵免性質填報。一份報關單只允許填報一種徵免性質。

加工貿易貨物報關單按照海關核發的《加工貿易手冊》中批註的徵免性質簡稱及代碼填報。特殊情況填報要求如下:

(一)加工貿易轉內銷貨物,按實際情況填報(如一般徵稅、科教用品、其他法定等)。

(二)料件退運出口、成品退運進口貨物填報「其他法定」。

(三)加工貿易結轉貨物,免予填報。

(四)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填報「其他法定」。

十六、許可證號

填報進(出)口許可證、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定向)、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出口許可證(加工貿易)、出口許可證(邊境小額貿易)的編號。

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免予填報。

一份報關單只允許填報一個許可證號。

十七、啟運港

填報進口貨物在運抵我國關境前的第一個境外裝運港。

根據實際情況,按海關規定的《港口代碼表》填報相應的港口名稱及代碼,未在《港口代碼表》列明的,填報相應的國家名稱及代碼。貨物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運至境內區外的,填報《港口代碼表》中相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的名稱及代碼,未在《港口代碼表》中列明的,填報「未列出的特殊監管區」及代碼。

其他無實際進境的貨物,填報「中國境內」及代碼。

十八、合同協議號

填報進出口貨物合同(包括協議或訂單)編號。未發生商業性交易的免予填報。

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免予填報。

十九、貿易國(地區)

發生商業性交易的進口填報購自國(地區),出口填報售予國(地區)。未發生商業性交易的填報貨物所有權擁有者所屬的國家(地區)。

按海關規定的《國別(地區)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貿易國(地區)中文名稱及代碼。

二十、啟運國(地區)/運抵國(地區)

啟運國(地區)填報進口貨物啟始發出直接運抵我國或者在運輸中轉國(地)未發生任何商業性交易的情況下運抵我國的國家(地區)。

運抵國(地區)填報出口貨物離開我國關境直接運抵或者在運輸中轉國(地區)未發生任何商業性交易的情況下最後運抵的國家(地區)。

不經過第三國(地區)轉運的直接運輸進出口貨物,以進口貨物的裝貨港所在國(地區)為啟運國(地區),以出口貨物的指運港所在國(地區)為運抵國(地區)。

經過第三國(地區)轉運的進出口貨物,如在中轉國(地區)發生商業性交易,則以中轉國(地區)作為啟運/運抵國(地區)。

按海關規定的《國別(地區)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啟運國(地區)或運抵國(地區)中文名稱及代碼。

無實際進出境的貨物,填報「中國」及代碼。

二十一、經停港/指運港

經停港填報進口貨物在運抵我國關境前的最後一個境外裝運港。

指運港填報出口貨物運往境外的最終目的港;最終目的港不可預知的,按儘可能預知的目的港填報。

根據實際情況,按海關規定的《港口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港口名稱及代碼。經停港/指運港在《港口代碼表》中無港口名稱及代碼的,可選擇填報相應的國家名稱及代碼。

無實際進出境的貨物,填報「中國境內」及代碼。

二十二、入境口岸/離境口岸

入境口岸填報進境貨物從跨境運輸工具卸離的第一個境內口岸的中文名稱及代碼;採取多式聯運跨境運輸的,填報多式聯運貨物最終卸離的境內口岸中文名稱及代碼;過境貨物填報貨物進入境內的第一個口岸的中文名稱及代碼;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進境的,填報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的中文名稱及代碼。其他無實際進境的貨物,填報貨物所在地的城市名稱及代碼。

離境口岸填報裝運出境貨物的跨境運輸工具離境的第一個境內口岸的中文名稱及代碼;採取多式聯運跨境運輸的,填報多式聯運貨物最初離境的境內口岸中文名稱及代碼;過境貨物填報貨物離境的第一個境內口岸的中文名稱及代碼;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離境的,填報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的中文名稱及代碼。其他無實際出境的貨物,填報貨物所在地的城市名稱及代碼。

入境口岸/離境口岸類型包括港口、碼頭、機場、機場貨運通道、邊境口岸、火車站、車輛裝卸點、車檢場、陸路港、坐落在口岸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按海關規定的《國內口岸編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境內口岸名稱及代碼。

二十三、包裝種類

填報進出口貨物的所有包裝材料,包括運輸包裝和其他包裝,按海關規定的《包裝種類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包裝種類名稱及代碼。運輸包裝指提運單所列貨物件數單位對應的包裝,其他包裝包括貨物的各類包裝,以及植物性鋪墊材料等。

二十四、件數

填報進出口貨物運輸包裝的件數(按運輸包裝計)。特殊情況填報要求如下:

(一)艙單件數為貨櫃的,填報貨櫃個數。

(二)艙單件數為託盤的,填報託盤數。

不得填報為零,裸裝貨物填報為「1」。

二十五、毛重(千克)

填報進出口貨物及其包裝材料的重量之和,計量單位為千克,不足一千克的填報為「1」。

二十六、淨重(千克)

填報進出口貨物的毛重減去外包裝材料後的重量,即貨物本身的實際重量,計量單位為千克,不足一千克的填報為「1」。

二十七、成交方式

根據進出口貨物實際成交價格條款,按海關規定的《成交方式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成交方式代碼。

無實際進出境的貨物,進口填報CIF,出口填報FOB。

二十八、運費

填報進口貨物運抵我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費用,出口貨物運至我國境內輸出地點裝載後的運輸費用。

運費可按運費單價、總價或運費率三種方式之一填報,註明運費標記(運費標記「1」表示運費率,「2」表示每噸貨物的運費單價,「3」表示運費總價),並按海關規定的《貨幣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幣種代碼。

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免予填報。

二十九、保費

填報進口貨物運抵我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保險費用,出口貨物運至我國境內輸出地點裝載後的保險費用。

保費可按保險費總價或保險費率兩種方式之一填報,註明保險費標記(保險費標記「1」表示保險費率,「3」表示保險費總價),並按海關規定的《貨幣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幣種代碼。

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免予填報。

三十、雜費

填報成交價格以外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相關規定應計入完稅價格或應從完稅價格中扣除的費用。可按雜費總價或雜費率兩種方式之一填報,註明雜費標記(雜費標記「1」表示雜費率,「3」表示雜費總價),並按海關規定的《貨幣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幣種代碼。

應計入完稅價格的雜費填報為正值或正率,應從完稅價格中扣除的雜費填報為負值或負率。

免稅品經營單位經營出口退稅國產商品的,免予填報。

三十一、隨附單證及編號

根據海關規定的《監管證件代碼表》和《隨附單據代碼表》選擇填報除本規範第十六條規定的許可證件以外的其他進出口許可證件或監管證件、隨附單據代碼及編號。

本欄目分為隨附單證代碼和隨附單證編號兩欄,其中代碼欄按海關規定的《監管證件代碼表》和《隨附單據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證件代碼;隨附單證編號欄填報證件編號。

(一)加工貿易內銷徵稅報關單(使用金關二期加貿管理系統的除外),隨附單證代碼欄填報「c」,隨附單證編號欄填報海關審核通過的內銷徵稅聯繫單號。

(二)一般貿易進出口貨物,只能使用原產地證書申請享受協定稅率或者特惠稅率(以下統稱優惠稅率)的(無原產地聲明模式),「隨附單證代碼」欄填報原產地證書代碼「Y」,在「隨附單證編號」欄填報「<優惠貿易協定代碼>」和「原產地證書編號」。可以使用原產地證書或者原產地聲明申請享受優惠稅率的(有原產地聲明模式),「隨附單證代碼」欄填寫「Y」,「隨附單證編號」欄填報「<優惠貿易協定代碼>」、「C」(憑原產地證書申報)或「D」(憑原產地聲明申報),以及「原產地證書編號(或者原產地聲明序列號)」。一份報關單對應一份原產地證書或原產地聲明。各優惠貿易協定代碼如下:

「01」為「亞太貿易協定」;

「02」為「中國—東協自貿協定」;

「03」為「內地與香港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香港CEPA);

「04」為「內地與澳門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澳門CEPA);

「06」為「臺灣農產品零關稅措施」;

「07」為「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

「08」為「中國—智利自貿協定」;

「10」為「中國—紐西蘭自貿協定」;

「11」為「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

「12」為「中國—秘魯自貿協定」;

「13」為「最不發達國家特別優惠關稅待遇」;

「14」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15」為「中國—哥斯大黎加自貿協定」;

「16」為「中國—冰島自貿協定」;

「17」為「中國—瑞士自貿協定」;

「18」為「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協定」;

「19」為「中國—韓國自貿協定」;

「20」為「中國—喬治亞自貿協定」。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內銷貨物申請適用優惠稅率的,有關貨物進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以及內銷時,已通過原產地電子信息交換系統實現電子聯網的優惠貿易協定項下貨物報關單,按照上述一般貿易要求填報;未實現電子聯網的優惠貿易協定項下貨物報關單,「隨附單證代碼」欄填報「Y」,「隨附單證編號」欄填報「<優惠貿易協定代碼>」和「原產地證據文件備案號」。「原產地證據文件備案號」為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物人或者其代理人錄入原產地證據文件電子信息後,系統自動生成的號碼。

向香港或者澳門特別行政區出口用於生產香港CEPA或者澳門CEPA項下貨物的原材料時,按照上述一般貿易填報要求填制報關單,香港或澳門生產廠商在香港工貿署或者澳門經濟局登記備案的有關備案號填報在「關聯備案」欄。

「單證對應關係表」中填報報關單上的申報商品項與原產地證書(原產地聲明)上的商品項之間的對應關係。報關單上的商品序號與原產地證書(原產地聲明)上的項目編號應一一對應,不要求順序對應。同一批次進口貨物可以在同一報關單中申報,不享受優惠稅率的貨物序號不填報在「單證對應關係表」中。

(三)各優惠貿易協定項下,免提交原產地證據文件的小金額進口貨物「隨附單證代碼」欄填報「Y」,「隨附單證編號」欄填報「<優惠貿易協定代碼>XJE00000」,「單證對應關係表」享惠報關單項號按實際填報,對應單證項號與享惠報關單項號相同。

三十二、標記嘜碼及備註

填報要求如下:

(一)標記嘜碼中除圖形以外的文字、數字,無標記嘜碼的填報N/M。

(二)受外商投資企業委託代理其進口投資設備、物品的進出口企業名稱。

(三)與本報關單有關聯關係的,同時在業務管理規範方面又要求填報的備案號,填報在電子數據報關單中「關聯備案」欄。

保稅間流轉貨物、加工貿易結轉貨物及憑《徵免稅證明》轉內銷貨物,其對應的備案號填報在「關聯備案」欄。

減免稅貨物結轉進口(轉入),「關聯備案」欄填報本次減免稅貨物結轉所申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減免稅貨物結轉聯繫函》的編號。

減免稅貨物結轉出口(轉出),「關聯備案」欄填報與其相對應的進口(轉入)報關單「備案號」欄中《徵免稅證明》的編號。

(四)與本報關單有關聯關係的,同時在業務管理規範方面又要求填報的報關單號,填報在電子數據報關單中「關聯報關單」欄。

保稅間流轉、加工貿易結轉類的報關單,應先辦理進口報關,並將進口報關單號填入出口報關單的「關聯報關單」欄。

辦理進口貨物直接退運手續的,除另有規定外,應先填制出口報關單,再填制進口報關單,並將出口報關單號填報在進口報關單的「關聯報關單」欄。

減免稅貨物結轉出口(轉出),應先辦理進口報關,並將進口(轉入)報關單號填入出口(轉出)報關單的「關聯報關單」欄。

(五)辦理進口貨物直接退運手續的,填報「<ZT」+「海關審核聯繫單號或者《海關責令進口貨物直接退運通知書》編號」+「>」。辦理固體廢物直接退運手續的,填報 「固體廢物,直接退運表XX號/責令直接退運通知書XX號」。

(六)保稅監管場所進出貨物,在「保稅/監管場所」欄填報本保稅監管場所編碼(保稅物流中心(B型)填報本中心的國內地區代碼),其中涉及貨物在保稅監管場所間流轉的,在本欄填報對方保稅監管場所代碼。

(七)涉及加工貿易貨物銷毀處置的,填報海關加工貿易貨物銷毀處置申報表編號。

(八)當監管方式為「暫時進出貨物」(代碼2600)和「展覽品」(代碼2700)時,填報要求如下: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暫時進出境貨物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233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一款所列項目,填報暫時進出境貨物類別,如:暫進六,暫出九;

2.根據《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填報復運出境或者復運進境日期,期限應在貨物進出境之日起6個月內,如:20180815前復運進境,20181020前復運出境;

3.根據《管理辦法》第七條,向海關申請對有關貨物是否屬於暫時進出境貨物進行審核確認的,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XX海關暫時進出境貨物審核確認書》編號,如:<ZS海關審核確認書編號>,其中英文為大寫字母;無此項目的,無需填報。

上述內容依次填報,項目間用「/」分隔,前後均不加空格。

4.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申報貨物復運進境或者復運出境的:

貨物辦理過延期的,根據《管理辦法》填報《貨物暫時進/出境延期辦理單》的海關回執編號,如:<ZS海關回執編號>,其中英文為大寫字母;無此項目的,無需填報。

(九)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貨物,填報「跨境電子商務」。

(十)加工貿易副產品內銷,填報「加工貿易副產品內銷」。

(十一)服務外包貨物進口,填報「國際服務外包進口貨物」。

(十二)公式定價進口貨物填報公式定價備案號,格式為:「公式定價」+備案編號+「@」。對於同一報關單下有多項商品的,如某項或某幾項商品為公式定價備案的,則備註欄內填報為:「公式定價」+備案編號+「#」+商品序號+「@」。

(十三)進出口與《預裁定決定書》列明情形相同的貨物時,按照《預裁定決定書》填報,格式為:「預裁定+《預裁定決定書》編號」(例如:某份預裁定決定書編號為R-2-0100-2018-0001,則填報為「預裁定R-2-0100-2018-0001」)。

(十四)含歸類行政裁定報關單,填報歸類行政裁定編號,格式為:「c」+四位數字編號,例如c0001。

(十五)已經在進入特殊監管區時完成檢驗的貨物,在出區入境申報時,填報「預檢驗」字樣,同時在「關聯報檢單」欄填報實施預檢驗的報關單號。

(十六)進口直接退運的貨物,填報「直接退運」字樣。

(十七)企業提供ATA單證冊的貨物,填報「ATA單證冊」字樣。

(十八)不含動物源性低風險生物製品,填報「不含動物源性」字樣。

(十九)貨物自境外進入境內特殊監管區或者保稅倉庫的,填報「保稅入庫」或者「境外入區」字樣。

(二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境內區外之間採用分送集報方式進出的貨物,填報「分送集報」字樣。

(二十一)軍事裝備出入境的,填報「軍品」或「軍事裝備」字樣。

(二十二)申報 HS為3821000000、3002300000的,屬於下列情況的,填報要求為:屬於培養基的,填報「培養基」字樣;屬於化學試劑的,填報「化學試劑」字樣;不含動物源性成分的,填報「不含動物源性」字樣。

(二十三)屬於修理物品的,填報「修理物品」字樣。

(二十四)屬於下列情況的,填報「壓力容器」、「成套設備」、「食品添加劑」、「成品退換」、「舊機電產品」等字樣。

(二十五)申報HS為2903890020(入境六溴環十二烷),用途為「其他(99)」的,填報具體用途。

(二十六)貨櫃體信息填報貨櫃號(在貨櫃箱體上標示的全球唯一編號)、貨櫃規格、貨櫃商品項號關係(單個貨櫃對應的商品項號,半角逗號分隔)、貨櫃貨重(貨櫃箱體自重+裝載貨物重量,千克)。

(二十七)申報HS為3006300000、3504009000、3507909010、3507909090、3822001000、3822009000,不屬於「特殊物品」的,填報「非特殊物品」字樣。「特殊物品」定義見《出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管理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60號公布,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84號、海關總署令第238號、第240號、第243號修改)。

(二十八)進出口列入目錄的進出口商品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驗的其他進出口商品實施檢驗的,填報「應檢商品」字樣。

(二十九)申報時其他必須說明的事項。

三十三、項號

分兩行填報。第一行填報報關單中的商品順序編號;第二行填報備案序號,專用於加工貿易及保稅、減免稅等已備案、審批的貨物,填報該項貨物在《加工貿易手冊》或《徵免稅證明》等備案、審批單證中的順序編號。有關優惠貿易協定項下報關單填制要求按照海關總署相關規定執行。其中第二行特殊情況填報要求如下:

(一)深加工結轉貨物,分別按照《加工貿易手冊》中的進口料件項號和出口成品項號填報。

(二)料件結轉貨物(包括料件、製成品和未完成品折料),出口報關單按照轉出《加工貿易手冊》中進口料件的項號填報;進口報關單按照轉進《加工貿易手冊》中進口料件的項號填報。

(三)料件復出貨物(包括料件、邊角料),出口報關單按照《加工貿易手冊》中進口料件的項號填報;如邊角料對應一個以上料件項號時,填報主要料件項號。料件退換貨物(包括料件、不包括未完成品),進出口報關單按照《加工貿易手冊》中進口料件的項號填報。

(四)成品退換貨物,退運進境報關單和復運出境報關單按照《加工貿易手冊》原出口成品的項號填報。

(五)加工貿易料件轉內銷貨物(以及按料件辦理進口手續的轉內銷製成品、殘次品、未完成品)填制進口報關單,填報《加工貿易手冊》進口料件的項號;加工貿易邊角料、副產品內銷,填報《加工貿易手冊》中對應的進口料件項號。如邊角料或副產品對應一個以上料件項號時,填報主要料件項號。

(六)加工貿易成品憑《徵免稅證明》轉為減免稅貨物進口的,應先辦理進口報關手續。進口報關單填報《徵免稅證明》中的項號,出口報關單填報《加工貿易手冊》原出口成品項號,進、出口報關單貨物數量應一致。

(七)加工貿易貨物銷毀,填報《加工貿易手冊》中相應的進口料件項號。

(八)加工貿易副產品退運出口、結轉出口,填報《加工貿易手冊》中新增成品的出口項號。

(九)經海關批准實行加工貿易聯網監管的企業,按海關聯網監管要求,企業需申報報關清單的,應在向海關申報進出口(包括形式進出口)報關單前,向海關申報「清單」。一份報關清單對應一份報關單,報關單上的商品由報關清單歸併而得。加工貿易電子帳冊報關單中項號、品名、規格等欄目的填制規範比照《加工貿易手冊》。

三十四、商品編號

填報由10位數字組成的商品編號。前8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確定的編碼;9、10位為監管附加編號。

三十五、商品名稱及規格型號

分兩行填報。第一行填報進出口貨物規範的中文商品名稱,第二行填報規格型號。具體填報要求如下:

(一)商品名稱及規格型號應據實填報,並與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或受委託的報關企業所提交的合同、發票等相關單證相符。

(二)商品名稱應當規範,規格型號應當足夠詳細,以能滿足海關歸類、審價及許可證件管理要求為準,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商品規範申報目錄》中對商品名稱、規格型號的要求進行填報。

(三)已備案的加工貿易及保稅貨物,填報的內容必須與備案登記中同項號下貨物的商品名稱一致。

(四)對需要海關籤發《貨物進口證明書》的車輛,商品名稱欄填報「車輛品牌+排氣量(註明cc)+車型(如越野車、小轎車等)」。進口汽車底盤不填報排氣量。車輛品牌按照《進口機動車輛製造廠名稱和車輛品牌中英文對照表》中「籤注名稱」一欄的要求填報。規格型號欄可填報「汽油型」等。

(五)由同一運輸工具同時運抵同一口岸並且屬於同一收貨人、使用同一提單的多種進口貨物,按照商品歸類規則應當歸入同一商品編號的,應當將有關商品一併歸入該商品編號。商品名稱填報一併歸類後的商品名稱;規格型號填報一併歸類後商品的規格型號。

(六)加工貿易邊角料和副產品內銷,邊角料復出口,填報其報驗狀態的名稱和規格型號。

(七)進口貨物收貨人以一般貿易方式申報進口屬於《需要詳細列名申報的汽車零部件清單》(海關總署2006年第64號公告)範圍內的汽車生產件的,按以下要求填報:

1.商品名稱填報進口汽車零部件的詳細中文商品名稱和品牌,中文商品名稱與品牌之間用「/」相隔,必要時加注英文商業名稱;進口的成套散件或者毛坯件應在品牌後加注「成套散件」、「毛坯」等字樣,並與品牌之間用「/」相隔。

2.規格型號填報汽車零部件的完整編號。在零部件編號前應當加注「S」字樣,並與零部件編號之間用「/」相隔,零部件編號之後應當依次加注該零部件適用的汽車品牌和車型。汽車零部件屬於可以適用於多種汽車車型的通用零部件的,零部件編號後應當加注「TY」字樣,並用「/」與零部件編號相隔。與進口汽車零部件規格型號相關的其他需要申報的要素,或者海關規定的其他需要申報的要素,如「功率」、「排氣量」等,應當在車型或「TY」之後填報,並用「/」與之相隔。汽車零部件報驗狀態是成套散件的,應當在「標記嘜碼及備註」欄內填報該成套散件裝配後的最終完整品的零部件編號。

(八)進口貨物收貨人以一般貿易方式申報進口屬於《需要詳細列名申報的汽車零部件清單》(海關總署2006年第64號公告)範圍內的汽車維修件的,填報規格型號時,應當在零部件編號前加注「W」,並與零部件編號之間用「/」相隔;進口維修件的品牌與該零部件適用的整車廠牌不一致的,應當在零部件編號前加注「WF」,並與零部件編號之間用「/」相隔。其餘申報要求同上條執行。

(九)品牌類型。品牌類型為必填項目。可選擇「無品牌」(代碼0)、「境內自主品牌」(代碼1)、「境內收購品牌」(代碼2)、「境外品牌(貼牌生產)」(代碼3)、「境外品牌(其他)」(代碼4)如實填報。其中,「境內自主品牌」是指由境內企業自主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境內收購品牌」是指境內企業收購的原境外品牌;「境外品牌(貼牌生產)」是指境內企業代工貼牌生產中使用的境外品牌;「境外品牌(其他)」是指除代工貼牌生產以外使用的境外品牌。上述品牌類型中,除「境外品牌(貼牌生產)」僅用於出口外,其他類型均可用於進口和出口。

(十)出口享惠情況。出口享惠情況為出口報關單必填項目。可選擇「出口貨物在最終目的國(地區)不享受優惠關稅」、「出口貨物在最終目的國(地區)享受優惠關稅」、「出口貨物不能確定在最終目的國(地區)享受優惠關稅」如實填報。進口貨物報關單不填報該申報項。

(十一)申報進口已獲3C認證的機動車輛時,填報以下信息:

1.提運單日期。填報該項貨物的提運單籤發日期。

2.質量保質期。填報機動車的質量保證期。

3.發動機號或電機號。填報機動車的發動機號或電機號,應與機動車上打刻的發動機號或電機號相符。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電機號,其它機動車為發動機號。

4.車輛識別代碼(VIN)。填報機動車車輛識別代碼,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道路車輛 車輛識別代號(VIN)》(GB 16735)的要求。該項目一般與機動車的底盤(車架號)相同。

5.發票所列數量。填報對應發票中所列進口機動車的數量。

6.品名(中文名稱)。填報機動車中文品名,按《進口機動車輛製造廠名稱和車輛品牌中英文對照表》(原質檢總局2004年52號公告)的要求填報。

7.品名(英文名稱)。填報機動車英文品名,按《進口機動車輛製造廠名稱和車輛品牌中英文對照表》(原質檢總局2004年52號公告)的要求填報。

8.型號(英文)。填報機動車型號,與機動車產品標牌上整車型號一欄相符。

(十二)進口貨物收貨人申報進口屬於實施反傾銷反補貼措施貨物的,填報「原廠商中文名稱」、「原廠商英文名稱」、「反傾銷稅率」、「反補貼稅率」和「是否符合價格承諾」等計稅必要信息。
    格式要求為:「|<><><><><>」。「|」、「<」和「>」均為英文半角符號。第一個「|」為在規格型號欄目中已填報的最後一個申報要素後系統自動生成或人工錄入的分割符(若相關商品稅號無規範申報填報要求,則需要手工錄入「|」),「|」後面5個「<>」內容依次為「原廠商中文名稱」、「原廠商英文名稱(如無原廠商英文名稱,可填報以原廠商所在國或地區文字標註的名稱,具體可參照商務部實施貿易救濟措施相關公告中對有關原廠商的外文名稱寫法)」、「反傾銷稅率」、「反補貼稅率」、「是否符合價格承諾」。其中,「反傾銷稅率」和「反補貼稅率」填寫實際值,例如,稅率為30%,填寫「0.3」。「是否符合價格承諾」填寫「1」或者「0」,「1」代表「是」,「0」代表「否」。填報時,5個「<>」不可缺項,如第3、4、5項「<>」中無申報事項,相應的「<>」中內容可以為空,但「<>」需要保留。

三十六、數量及單位

分三行填報。

(一)第一行按進出口貨物的法定第一計量單位填報數量及單位,法定計量單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中的計量單位為準。

(二)凡列明有法定第二計量單位的,在第二行按照法定第二計量單位填報數量及單位。無法定第二計量單位的,第二行為空。

(三)成交計量單位及數量填報在第三行。

(四)法定計量單位為「千克」的數量填報,特殊情況下填報要求如下:

1.裝入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容器的貨物,按貨物扣除包裝容器後的重量填報,如罐裝同位素、罐裝氧氣及類似品等。

2.使用不可分割包裝材料和包裝容器的貨物,按貨物的淨重填報(即包括內層直接包裝的淨重重量),如採用供零售包裝的罐頭、藥品及類似品等。

3.按照商業慣例以公量重計價的商品,按公量重填報,如未脫脂羊毛、羊毛條等。

4.採用以毛重作為淨重計價的貨物,可按毛重填報,如糧食、飼料等大宗散裝貨物。

5.採用零售包裝的酒類、飲料、化妝品,按照液體/乳狀/膏狀/粉狀部分的重量填報。

(五)成套設備、減免稅貨物如需分批進口,貨物實際進口時,按照實際報驗狀態確定數量。

(六)具有完整品或製成品基本特徵的不完整品、未製成品,根據《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歸類規則按完整品歸類的,按照構成完整品的實際數量填報。

(七)已備案的加工貿易及保稅貨物,成交計量單位必須與《加工貿易手冊》中同項號下貨物的計量單位一致,加工貿易邊角料和副產品內銷、邊角料復出口,填報其報驗狀態的計量單位。

(八)優惠貿易協定項下進出口商品的成交計量單位必須與原產地證書上對應商品的計量單位一致。

(九)法定計量單位為立方米的氣體貨物,折算成標準狀況(即攝氏零度及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體積進行填報。

三十七、單價

填報同一項號下進出口貨物實際成交的商品單位價格。無實際成交價格的,填報單位貨值。

三十八、總價

填報同一項號下進出口貨物實際成交的商品總價格。無實際成交價格的,填報貨值。

三十九、幣制

按海關規定的《貨幣代碼表》選擇相應的貨幣名稱及代碼填報,如《貨幣代碼表》中無實際成交幣種,需將實際成交貨幣按申報日外匯折算率折算成《貨幣代碼表》列明的貨幣填報。

四十、原產國(地區)

原產國(地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執行〈非優惠原產地規則中實質性改變標準〉的規定》以及海關總署關於各項優惠貿易協定原產地管理規章規定的原產地確定標準填報。同一批進出口貨物的原產地不同的,分別填報原產國(地區)。進出口貨物原產國(地區)無法確定的,填報「國別不詳」。

按海關規定的《國別(地區)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國家(地區)名稱及代碼。

四十一、最終目的國(地區)

最終目的國(地區)填報已知的進出口貨物的最終實際消費、使用或進一步加工製造國家(地區)。不經過第三國(地區)轉運的直接運輸貨物,以運抵國(地區)為最終目的國(地區);經過第三國(地區)轉運的貨物,以最後運往國(地區)為最終目的國(地區)。同一批進出口貨物的最終目的國(地區)不同的,分別填報最終目的國(地區)。進出口貨物不能確定最終目的國(地區)時,以儘可能預知的最後運往國(地區)為最終目的國(地區)。

按海關規定的《國別(地區)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國家(地區)名稱及代碼。

四十二、境內目的地/境內貨源地

境內目的地填報已知的進口貨物在國內的消費、使用地或最終運抵地,其中最終運抵地為最終使用單位所在的地區。最終使用單位難以確定的,填報貨物進口時預知的最終收貨單位所在地。

境內貨源地填報出口貨物在國內的產地或原始發貨地。出口貨物產地難以確定的,填報最早發運該出口貨物的單位所在地。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物流中心(B型)與境外之間的進出境貨物,境內目的地/境內貨源地填報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物流中心(B型)所對應的國內地區。

按海關規定的《國內地區代碼表》選擇填報相應的國內地區名稱及代碼。境內目的地還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表》選擇填報其對應的縣級行政區名稱及代碼。無下屬區縣級行政區的,可選擇填報地市級行政區。

四十三、徵免

按照海關核發的《徵免稅證明》或有關政策規定,對報關單所列每項商品選擇海關規定的《徵減免稅方式代碼表》中相應的徵減免稅方式填報。

加工貿易貨物報關單根據《加工貿易手冊》中備案的徵免規定填報;《加工貿易手冊》中備案的徵免規定為「保金」或「保函」的,填報「全免」。

四十四、特殊關係確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以下簡稱《審價辦法》)第十六條,填報確認進出口行為中買賣雙方是否存在特殊關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買賣雙方存在特殊關係,應填報「是」,反之則填報「否」:

(一)買賣雙方為同一家族成員的。

(二)買賣雙方互為商業上的高級職員或者董事的。

(三)一方直接或者間接地受另一方控制的。

(四)買賣雙方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受第三方控制的。

(五)買賣雙方共同直接或者間接地控制第三方的。

(六)一方直接或者間接地擁有、控制或者持有對方5%以上(含5%)公開發行的有表決權的股票或者股份的。

(七)一方是另一方的僱員、高級職員或者董事的。

(八)買賣雙方是同一合夥的成員的。

買賣雙方在經營上相互有聯繫,一方是另一方的獨家代理、獨家經銷或者獨家受讓人,如果符合前款的規定,也應當視為存在特殊關係。

出口貨物免予填報,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貨物(內銷保稅貨物除外)免予填報。

四十五、價格影響確認

根據《審價辦法》第十七條,填報確認納稅義務人是否可以證明特殊關係未對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產生影響,納稅義務人能證明其成交價格與同時或者大約同時發生的下列任何一款價格相近的,應視為特殊關係未對成交價格產生影響,填報「否」,反之則填報「是」:

(一)向境內無特殊關係的買方出售的相同或者類似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

(二)按照《審價辦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所確定的相同或者類似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三)按照《審價辦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所確定的相同或者類似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出口貨物免予填報,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貨物(內銷保稅貨物除外)免予填報。

四十六、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確認

根據《審價辦法》第十一條和第十三條,填報確認買方是否存在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與進口貨物有關的特許權使用費,且未包括在進口貨物的實付、應付價格中。

買方存在需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且未包含在進口貨物實付、應付價格中,並且符合《審價辦法》第十三條的,在「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確認」欄目填報「是」。

買方存在需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且未包含在進口貨物實付、應付價格中,但納稅義務人無法確認是否符合《審價辦法》第十三條的,填報「是」。

買方存在需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且未包含在實付、應付價格中,納稅義務人根據《審價辦法》第十三條,可以確認需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貨物無關的,填報「否」。

買方不存在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或者特許權使用費已經包含在進口貨物實付、應付價格中的,填報「否」。

出口貨物免予填報,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貨物(內銷保稅貨物除外)免予填報。

四十七、自報自繳

進出口企業、單位採用「自主申報、自行繳稅」(自報自繳)模式向海關申報時,填報「是」;反之則填報「否」。

四十八、申報單位

自理報關的,填報進出口企業的名稱及編碼;委託代理報關的,填報報關企業名稱及編碼。編碼填報18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報關人員填報在海關備案的姓名、編碼、電話,並加蓋申報單位印章。

四十九、海關批註及籤章

供海關作業時籤注。

 

相關用語的含義:

報關單錄入憑單:指申報單位按報關單的格式填寫的憑單,用作報關單預錄入的依據。該憑單的編號規則由申報單位自行決定。

預錄入報關單:指預錄入單位按照申報單位填寫的報關單憑單錄入、列印由申報單位向海關申報,海關尚未接受申報的報關單。

報關單證明聯:指海關在核實貨物實際進出境後按報關單格式提供的,用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向國稅、外匯管理部門辦理退稅和外匯核銷手續的證明文件。

本規範所述尖括號(<>)、逗號(,)、連接符(-)、冒號(:)等標點符號及數字,填報時都必須使用非中文狀態下的半角字符。

相關焦點

  • 海關總署發布新公告,進(出)境貨物需要填製備案清單
    1月22日,雨果網獲悉,海關總署發布關於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範》的公告。時間自2019年2月1日起執行。 公告指出,為規範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申報行為,統一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要求,海關總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範》(海關總署2018年第60號公告)進行了修訂。
  • 海關出口貨物報關單範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出口加工區監管的暫行辦法)以及其他有關海關規定,<出口加工區備案清單)適用於出口加幹區實際進出境貨物(簡稱「加工區進出境貨物』』)、出八出口加工區與國內其他地區之間的非實際進出境貨物(簡。
  • 關於調整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報文格式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便利化,根據《海關總署關於開展「兩步申報」改革試點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127號),我署調整了進出口貨物報關單申報報文格式(報關單報文格式及修改內容說明詳見附件,相關資料可在海關總署門戶網站公告欄下載)。
  • 報關單如何填制,這些細節需注意
    已在海關註冊登記的填報中文名稱、18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10位海關註冊代碼、加工生產企業登記編碼)。未在海關註冊登記的填報中文名稱、18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9位組織機構代碼,沒有9位組織機構代碼的話需要填「NO」了,空白肯定是不行的。
  • 海關總署公告2018年第23號(關於啟用保稅核注清單的公告)
    附件: 保稅核注清單填制規範 海關總署 2018年3月26日 附件 保稅核注清單填制規範 為規範和統一保稅核注清單管理,便利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企業按照規定格式填制和向海關報送保稅核注清單數據,特制定本填制規範。
  • @寧波外貿人,海關新版報關單即將啟用!這份手冊必看!
    8月起,新版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將正式啟用,原報關單、原報檢單將合併為一張新版報關單,錄入項目由原來的229項精簡融合為105項。  根據海關總署2018年第60號和61號公告,本次修改涉及4種單證:◎進口貨物報關單◎出口貨物報關單◎進境貨物備案清單◎出境貨物備案清單  另外,海關總署同步對《報關單填制規範》進行了修訂。
  • 對美關稅加徵市場化排除報關單填制官方規範,C類快件自動免加徵(附...
    2月25日,海關總署發布2020年第36號公告,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市場化採購排除通關事項進行說明,包括報關單填報規範、自動排除、稅款擔保等事項,詳情如下: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36號(關於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市場化採購排除通關事項的公告)
  • 關於調整進出境鐵路列車及其所載貨物、物品艙單電子數據申報傳輸...
    為進一步加強海關對進出境鐵路列車及其所載貨物、物品的管理,規範有關數據申報傳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運輸工具監管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96號公布,根據海關總署令第240號修改,以下簡稱《運輸工具監管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運輸工具艙單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72號公布,
  • 海關總署第245號令(關於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減...
    署令〔2020〕24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已於2020年12月11日經海關總署署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9日海關總署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79號)同時廢止。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發布
    @海關發布 12月22日發布關於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的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已於2020年12月11日經海關總署署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5個公告!海關總署都說了些啥?
    2、海關總署規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大宗商品現貨保稅交易」業務 11月29日,海關總署發布2016年第71號,規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大宗商品現貨保稅交易」業務開展,公告從29日開始執行。 三、從境外或者境內區外進入交收倉庫的大宗商品應當按現有貨物進出口規定辦理海關手續;大宗商品應當堆放在交收倉庫中的指定位置,並設置明顯標誌。 四、保稅倉單持有人應當通過公示機構對所持有的倉單進行公示,並由公示機構將倉單等信息提供給海關;交易平臺應向海關提供大宗商品交割結算價等相關信息。
  •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0號(關於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原產地電子聯網...
    現就有關事宜公告如下:一、進口申報進口貨物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簡稱「進口人」)在貨物進口時憑印度尼西亞籤發的原產地證書或者流動證明申請享受《中國東協框架協議》協定稅率的,在貨物進口時應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16年第51號(以下簡稱「51號公告」)和海關總署公告2017年第67號(以下簡稱「67號公告」)的有關規定,在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貨物備案清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暫準進口單證冊項下進出口貨物監管辦法
    (1997年10月25日海關總署發布)  第一條 為方便暫準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辦理海關手續,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科技、文化交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中國政府加入的《關於貨物暫準進口的ATA單證冊海關公約》(簡稱《ATA公約》)及其相關公約《展覽會和交易會公約》和《貨物暫準進口公約》(也稱《伊斯坦堡公約》)及其附約A《關於暫準進口單證的附約
  • 海關總署公布中國東協進出口貨物原產地管理辦法
    2003年12月30日海關總署令第108號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協會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項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原產地規則〉的規定》同時廢止。》(以下簡稱《協議》)項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促進我國與東協成員國的經貿往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協議》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工作,保障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以下簡稱《關稅條例》)及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 海關總署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寄遞進出境貨物物品監管辦法...
    為了規範海關對進出境寄遞物品的監管,促進進出境寄遞業務的健康發展,我署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寄遞進出境貨物物品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57-6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及依據】為了規範海關對進出境快遞、郵遞(以下簡稱「寄遞」)企業、貨物、物品的監管要求,維護寄遞進出境貨物、物品的通關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令(第235號)海關總署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監管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中國籍旅客進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境內公路承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企業及其車輛、駕駛員的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轉關貨物監管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保稅倉庫及所存貨物的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加工貿易邊角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釋義-第二部分 釋義 第三章 進出境貨物
    辦理進出口貨物海關申報手續,是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接受海關監管的開始,同時也是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管的第一個環節,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辦理進出口貨物海關申報手續應當採用規範的形式,這樣可以約束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或者其委託的報關人正確地履行報關手續,有利於加強監管,也有利於提高通關效率。
  • 海關總署:進出口規範申報提醒及示例
    規範申報作為海關屬地納稅人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建新型徵納關係,提高企業納稅遵從度的重要方式。 為幫助企業準確了解海關「規範申報」規定,提升進出口商品規範申報水平,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規範申報」那些事兒吧!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1985年3月7日國務院發布 1987年9月12日國務院修訂發布 根據1992年3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訂發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貫徹對外開放政策,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