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王振東:疫情帶來機遇和挑戰 教育是苦差事保持樂觀初心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2020年12月18日,《證券日報》以「破浪 融合」為主題,舉辦《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行業頭部企業、知名投資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在2020年疫情對教育行業市場格局產生深刻影響下,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中公教育集團CEO王振東出席並發布演講。

王振東表示,如何看待這場疫情對教育行業的影響?

我覺得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今年上半年大家也都看到線上教育風生水起、蓬勃發展,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在資本層面,我看到最近一筆對教育領域的投資十幾億美金,這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這些其實就是我們面臨的千載難逢的機遇,那麼挑戰是什麼呢?今年上半年很多線下機構日子肯定都不好過,我們都深有感觸,對於很多內功不紮實的機構,疫情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今年上半年中公的情況也不是非常樂觀,大量的考試延後了、推遲了,可以看一看第二季度的財報是虧損的,但第三季度扳回來了。但是正是因為這場疫情的到來,更加堅定了我們做教育的初衷,堅定了我們對做教育本質的理解。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機構迷失了,亂花漸欲迷人眼,開始急病亂投醫,距離教育的本質越來越遠。所以我覺得挑戰是什麼?就是能不能堅守我們做教育的初心。

總體來說,我覺得大家還是要保持樂觀的,因為逆風中更適合飛翔,通過這場疫情我們也看到到底是熱愛教育行業還是為了賺快錢,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珍惜今天還留在你身邊的這些戰友們。

談一談我對線上和線下的一些理解。

今年上半年線上確實是風生水起,做得非常不錯,投資機構也非常關注,是不是線上取代線下成為了一種可能?我覺得距離還是比較遠的。為什麼這麼講呢?這與教育教學的本質屬性相關的。中公在線上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成熟,但即使是這樣,我們現在線上的營收佔比也超不過百分之三十。

為什麼?還是剛才講的,回到教育的本質,教育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老師和同學相互之間互動的過程。現在考試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真的是特別刻苦、特別用功,巴不得老師二十四小時跟著他們,隨時有問題隨時問。所以為什麼線下這種方式學生這麼喜歡?因為更加有效,更加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我們線下收費的課單價一定是比線上高很多倍的,我們的學員是願意為了更有效果的教學方式、教學產品付費,這是現在對於中公的特點來講線上和線下的基本情況。

單純做線下當然也是有弊端的,今年的疫情當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因此我覺得只有線上和線下結合才是未來的趨勢。很多人把線上和線下對立起來,我覺得現在還不太恰當,本質上線上和線下不是一對矛盾,只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

下面談一談教育和資本的關係。

大家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教育一定是個苦差事,別想著賺快錢。教育靠的是耐心、靠的是信心、靠的是堅持、靠的是毅力。對於資本來講,可能需要快回報、高利潤的回報,其實這就是一對矛盾,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就很關鍵。我覺得教育要借力資本一定要注意:首先三觀要合,兩家對教育的規律和本身要有基本的契合度,資本的進入和退出要符合教育的規律,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資本進來以後做什麼,我覺得還是要把錢放在產品上、放在研發上、放在教學上、放在服務上、放在幫學員提高硬體軟體的環境上,而不是打廣告,不是搞人才挖角大戰,不是純粹為了買流量,你會發現風頭過去之後一地雞毛。所以說資本挺好的,但千萬別用錯,如果把資本用到真正助力教育的地方,我覺得這是資本的福報,也是教育的福報。

疫情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這次疫情終將會過去,但是未來可能還會有下一次疫情,甚至比這一次疫情更大的危機一定在前方等著我們。我覺得這次疫情給到我們的啟示仍舊是我們要回歸到做企業的本質,回歸到做教育的本質,回歸到我們的初心,築好護城河、練好內功。

首先我覺得還是要明白我們做教育自身的定位是什麼,好多的教育公司願意把自己描繪成一家科技公司,中公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始終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家教育公司。

我覺得做教育要關注研發、關注教學、關注服務,民辦的教育培訓領域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我覺得現在最大的矛盾仍舊是我們的供給和學生的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我們還不能給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個性化、更有特色的教育產品,這是最大的矛盾。

我簡單談一談中公的教育是怎麼做的,其實我們主要堅持的是四點:研發的專業化、老師的專職化、渠道的直營化和服務的精細化。

歸根到底,一個教育企業能不能做好就是看你的創始團隊、你的管理團隊在產品上、在研發上、在教學上、在服務上到底投入了多少,一天有多少時間是在辦公室裡面,在我們教學產品的一線踏踏實實幹事情,就取決於這一點。很簡單,但我覺得也很本質。

接下來講一講情懷,我覺得做教育還是要講情懷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公教育之所以能夠走得這麼遠、做到今天這個規模,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起著根本性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善良的人,就這五個字,我們把它描述得非常簡潔。

相關焦點

  • 中公教育集團CEO王振東:回歸教育本質 築好企業護城河
    本報記者 龔夢澤2020年是教育行業加速分化的一年,疫情背景下,中公教育憑藉整體平臺優勢和團隊卓越執行力,快速創建了有效的應對體系,並藉機擴大了領先優勢和行業主導能力。談及如何看待疫情對教育行業的影響,中公教育集團CEO王振東認為,機遇與挑戰並存。「今年上半年線上教育風生水起、蓬勃發展,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王振東表示,與此同時,「對於很多內功不紮實的機構,疫情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中公教育集團CEO王振東:整個行業進入良性競爭狀態 做該做的回歸...
    在資本層面,我看到最近一筆對教育領域的投資十幾億美金,這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這些其實就是我們面臨的千載難逢的機遇,那麼挑戰是什麼呢?今年上半年很多線下機構日子肯定都不好過,我們都深有感觸,對於很多內功不紮實的機構,疫情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今年上半年中公的情況也不是非常樂觀,大量的考試延後了、推遲了,可以看一看第二季度的財報是虧損的,但第三季度扳回來了。
  • 疫情為教育信息化賽道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數據來源:奧維雲網搜集整理低於市場預期,究其原因,是疫情為教育信息化賽道帶來的,既有機遇,又有挑戰。教育信息化產品的使用率急速提高。並且,教育信息化產品體驗的過程並不可逆。一旦用過相應產品,發現效果不錯,又有國家政策助推,產品使用習慣便會延續。另外,隨著教育信息化程度加深、推進速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市場機會也從關注進校本身向服務商和工具商轉移,比如 ClassIn、拓課雲、釘釘等均在疫情期間收割了大量用戶。
  • 疫情之下雙語教育面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
    寧波晚報升學通甬上APP本報訊(記者 徐葉 通訊員 黃愛芹) 為了應對疫情,各地採取了居家隔離、網上授課、延期開學等系列措施。全球交通受限,教育新模式萌發。疫情之下,寧波雙語教育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和機遇呢?本周五(4月17日)上午10點,「校長說」第六期將與市民見面。此次寧波晚報特邀寧波至誠學校雙語初中小學部校長石瑾娜,為大家作題為「疫情之下 雙語教育的挑戰和機遇」的報告。石瑾娜,哈爾濱人,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 幾萬家線下機構倒閉,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影響、挑戰、變革與機遇
    他在演講中分析了疫情給教育帶來的直接影響,並詳細闡述了他眼中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三是全球疫情爆發,導致了留學選擇與教育交流基本停滯,這給新東方等具有留學相關業務的公司帶來一定衝擊;四是教育行業出現洗牌和整合的局面,幾萬家線下教育機構倒閉,在線教育機構獲得加速發展。
  • 舉債也要分紅 中公教育的迷惑操作
    但在2020年,面對疫情的無差別打擊,線下教育行業受到重創,隨著半年報的出爐,中公教育淨利潤轉虧成了討論焦點,但考慮到疫情影響及收入確認方法,中公教育的半年報中淨利潤的虧損並不是關鍵問題所在,高估值、舉債分紅才是隱藏在報表之後的謎團。
  • 易美教育前斯坦福招生官解讀疫情下留學的機遇和挑戰
    2020年五月,易美教育在美國當地特邀易美教育招生官諮詢委員會各個高級顧問參加易講壇線上圓桌會議,就美國疫情、暴亂給美國名校申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深入探討,易美教育招生官諮詢委員會高級顧問、前史丹福大學國際生辦公室副主任布萊特女士在由易美教育主辦的易講壇線上圓桌會議上針對疫情下美國名校申請趨勢、錄取規則、機遇與挑戰等話題為廣大易美教育學子和家長答疑解惑。
  • 胡文彪談職業教育:機遇和挑戰並存
    【談初心】:初心易得,始終難尋 那還是2012年,在寧鄉橫市鎮鐵衝村有一個叫王濤的學生初中畢業,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祖孫三人靠著種田維持生活。隨著爺爺奶奶年事漸高,年邁的老人自身的生活都難以維持,生活日漸艱難。懂事的王濤從小熱愛學習,品學兼優,但因家境貧困不得不輟學打工。
  • 俞敏洪: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有哪些
    9月5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出席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分析了疫情給教育帶來的直接影響,並詳細闡述了他眼中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 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今日舉行
    本報記者 謝若琳12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在京召開。中公教育(002607,股吧)集團CEO王振東、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兼企業發展與戰略規劃部總經理柴明一等行業龍頭代表將參會並發表演講。
  • 騰訊教育年度盛典泰祺教育毛琴:保持初心,專注於管理類碩士聯考
    12月2日,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本屆活動以「共迎挑戰 共贏未來」為主題,邀請知名教育政策專家、傑出教育機構領導者、教育研究與教育投資機構、教育媒體人等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教育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教育創新和變革出謀劃策。
  • 中公教育李永新:疫情下一定不要悲觀!創業要看緣分,也要幸福
    以下為經《教培校長參考》整理的演講內容:01疫情帶給我的三點體會這次疫情,給我們生活方方面面帶來了很深刻的變化和影響,把全民都變成了大廚,把公務員都變成了門衛,把老師都變成了主播,只有孩子們依然是神獸,以前玩個手機和Ipad,還躲躲藏藏的
  • 讓學員貸款繳費,連續「清倉式」分紅,中公教育值不值2214億?
    上市之後,中公教育一路長牛,長牛的背後是各種看不懂的操作。包括「清倉式」分紅、學員貸款繳學費、帳面上大量的現金卻有大額的借貸……疫情期間,各大教育巨頭紛紛推出了線上教學模式,中公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很快中公教育就推出了「理享學」項目。
  • 中公教育-北大學堂在線教育平臺開通儀式成功舉行
    謝司長對繼續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擺好位」「守初心」「提質量」「惠大眾」的要求。  進入新時代,北京大學不斷創新在線教育模式,特別是疫情期間,全面開展在線教育,克服了新冠疫情對教育教學的挑戰,實現了教育教學有規律可持續地良好發展。後疫情時期,北京大學啟動建設北大學堂,與中公教育合作,進一步面向社會擴大教育服務,旨在能夠革新傳統教育方式和理念,實現北大優質教育資源的社會共享,為促進教育現代化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新的支撐。
  • 讓學員貸款繳費,連續「清倉式」分紅,中公教育到底值不值2214億?
    2019年2月,中公教育正式登陸A股。 上市之後,中公教育一路長牛,長牛的背後是各種看不懂的操作。包括「清倉式」分紅、學員貸款繳學費、帳面上大量的現金卻有大額的借貸…… 疫情期間,各大教育巨頭紛紛推出了線上教學模式,中公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很快中公教育就推出了「理享學」項目。
  • 疫情之下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機遇與挑戰
    說完了機遇,接下來想談一談面臨的挑戰問題。首先,在本次網絡授課的過程中,老師退出了平日裡那個督促的角色,這個角色由家庭來擔當。在開始網課教學之前,我們建立了學生群,家長群,目的是希望和家長有更好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
  • 天真藍COO彭芸:疫情為行業帶來挑戰但也帶來機遇
    在「數位化時代的品牌構建新模式」的深度對話中,天真藍COO彭芸指出,疫情為行業帶來挑戰但也帶來機遇,天真藍如今已跑出從0到1的盈利模式,未來將繼續立足品牌核心點,堅持長期主義。據介紹,天真藍以拍攝最美證件照起家,今年已是品牌創立的第10年。
  • 俞敏洪服貿會演講:教育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中新網9月6日電 9月5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出席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分析了疫情給教育帶來的直接影響,並詳細闡述了他眼中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 疫情中的在線教育:機遇與挑戰
    目前,我國的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傳統的課堂教學秩序也正在逐漸恢復,K12在線教育在「全民網課」的熱潮退去後又將回歸其原本的輔助性學習工具的角色,然而通過梳理疫情中K12在線教育的作用表現與存在的不足有助於深入理解其目前與未來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更好地促進K12在線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
  • 對中公教育的解析
    有個朋友剛過了市裡招錄公務員的考試,在準備面試,報了中公教育培訓必過班(如被錄取,學費不退,未被錄取退學費),提醒了我關注中公教育。中公教育是目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培訓的大咖, 擁有1335家直營分部和學習中心, 覆蓋全國31個省市, 319個地級市。2019年收入已經達到91.8億元, 同比增長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