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他被《明史》列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其實早年嚴嵩並不得寵,他在明武宗正德年間就已經入仕為官,卻不受到重用。直到嘉靖中晚期才被嘉靖皇帝委以重任,成為了首輔。
為什麼嚴嵩不受明武宗重用,嘉靖卻要對他委以重任呢?因為這兩個皇帝行事風格完全不同。下面我們就來細細分析一下。
一.正德皇帝時期
1.正德的喜好
正德皇帝喜歡武術,好遊樂。宦官劉瑾投其所好,每天進獻歌舞,角鬥等把戲,獲得了正德皇帝的信任。以劉瑾為首的宦官,把持了朝政,權傾朝野。
正德年間,朝綱敗壞,國力開始下降。此時嚴嵩才剛剛為官,年僅25歲資歷尚淺,也沒有擔任要職,所以正德也看不到寂寂無名的嚴嵩。
想要在朝廷升官進爵,需要熬幾十年甚至更久。還沒等嚴嵩熬出頭,正德皇帝就不在了,所以嚴嵩沒有機會受到正德的重用。
2.嚴嵩的健康問題
嚴嵩雖在弘治末年,考中進士,但是不久就告病回家了。所以正德年間,嚴嵩沒有建功立業,也就談不上,得到正德的寵信了。
3.嚴嵩的特長
嚴嵩的父親一生沒考取功名,但是對權力又很感興趣,因此從小就培養嚴嵩,讓他讀書學習,最終考取了進士。
但是明武宗喜武不喜文,嚴嵩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自然也得不到明武宗的青睞。當時,嚴嵩只是一個地方小官,自然也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
二.嘉靖皇帝時期
1.嘉靖的喜好
等到嘉靖登基,他與先皇明武宗不同,有兩個喜好,一是愛面子,二是信奉道教。
長年得不到朝廷重用,嚴嵩也不甘心,於是他開始研究升官之道。他為了能夠得到嘉靖的重用,就開始獻媚。
他知道嘉靖追求長生不老之術,於是他不惜一切代價幫嘉靖建造齋宮秘殿。中途遇到建造費用不夠的問題,他就逼迫大臣和百姓出錢。這勞民傷財的事情,導致了民怨紛紛。
嘉靖祈禱時,需要青詞,而嚴嵩就很擅長寫青詞,這個特長使嘉靖對他另眼相看。嚴嵩受到信任,自然把大量的時間都傾注到寫青詞上。以至於外敵入侵時,他都不聞不顧,繼續寫青詞。
大臣們十分著急,為了抗敵之策,去和嚴嵩商討。而嚴嵩卻以要寫青詞為由,拒絕與官員們見面。在嚴嵩的心目中青詞的重要性高於一切,因此人們都諷刺他為「青詞宰相」。
由此可見,嚴嵩為了討好嘉靖,已經到了瘋狂的狀態。無獨有偶,嘉靖也為了長生不老,耳目閉塞,也到了瘋狂的地步。
君臣二人都只在乎自己的個人利益,完全不管國家未來和人民死活。可想而知,當時的明朝多麼腐敗。
2.嚴嵩的經歷
嚴嵩有一個熱衷於權力的父親,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又及其深遠。因此嚴嵩也成為了一個貪戀權勢的人。
正德年間,嚴嵩看見宦官對皇帝投其所好,能夠獲得信任,於是他也想效仿。但苦於不擅長武學,嚴嵩得不到正德皇帝的寵信,只好去攀附權貴。雖然他也巴結了不少權貴,但畢竟這不是嚴嵩最想要的。
但也得益於這些權貴,到了嘉靖年間嚴嵩開始升官了,這樣他離皇帝也越來越近。他經過觀察,也對嘉靖皇帝有了許多了解,於是投其所好得到嘉靖的信任,成為了首輔。
雖然嚴嵩的為官之路並不平坦,但是他堅持自己的想法,在嘉靖身上他實現了目標。但他一葉障目,權力薰心,導致禍國殃民,成為明朝的大奸臣。
然而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後來嚴嵩也在權力鬥爭中,敗下陣來,不僅自己被免職,兒子也因貪汙受賄而被斬。
上天欲將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嚴嵩利慾薰心,不折手段求上位,結果是殃及了子孫,還留下萬年的罵名。
嚴嵩的經歷也告訴我們,為了獲得領導賞識,昧著良心拍馬屁,而不顧大眾利益,必將害人害己。然而現代社會中,拍馬屁求上位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
比如,我之前工作過的公司,就有一個員工非常攻於心計。他想上位,於是經常給領導送禮,還接送領導上下班,可謂虔誠。後來,領導果然升他做了經理。但是他沒有工作能力,只會拍馬屁。
結果部門任務完不成,領導被老闆罵,他也被撤職了。他自覺沒有臉面繼續待在公司,就辭職了。
「拍馬屁」是一把雙刃劍,也許你會從中獲得一些好處,但也一樣會被其所傷。
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應該走正道,而不是投機取巧走捷徑。使用旁門左道得來的東西,無論是金錢還是地位,都不會長久的。
就像嚴嵩,靠拍嘉靖馬屁上位,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還不是一樣被顛覆,遺臭萬年。
而歷史上這些人物和事件,也是一面鏡子,讓我們來參照自己的行為,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必須要行端坐正,否則將會重蹈嚴嵩覆轍。
參考文獻:
《明世宗實錄》
作者介紹:
蕭邦:喜歡中國歷史,對歷史人物、事件有獨到見解。希望通過文字還原歷史的真相,揭開歷史中鮮為人知的秘密。了解歷史,掌握現在,擁有生活的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連結:
1個挽救了明朝命運的人,卻未受到嘉靖的重用,其原因令人唏噓
曹操更喜歡曹植,為什麼卻把王位傳給了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