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黯淡憂不傷》,今天我們講的是:明代的嚴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在嘉靖朝混到首輔的位置
嚴嵩正式為大學士,那一年他已經60多歲了,嘉靖也已經做了20多年的大明皇帝了。嚴嵩明白,他能到這個位子,是因為「老天爺」賞口飯吃,這個老天爺便是嘉靖。
能在嘉靖朝混到首輔的位置,還控制朝堂多年,嚴嵩當然不是個簡單人物。
要說嘉靖皇帝,也是個厲害人物。大禮議之後,他不斷的打壓分化文官,拉一派,打一派,讓底下的大臣爭鬥,自己漁翁得利。
所以嚴嵩懂這個道理,表明上位高權重,實際上哪怕一件最小的事情,也得讓嘉靖滿意才行。由於嚴嵩聽話,嘉靖也欣賞他這種做事態度,所以嚴嵩能夠把持內閣多年。
當然嚴嵩也不傻,他也有自己的為官之道。遇到大事,他要麼讓手底下的尚書做決定,要麼讓嘉靖自己做決定。
當然,若是說嚴嵩只是因為一味媚上,只會寫青詞逢迎嘉靖,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嚴嵩祖上是個官宦之家,宋朝的時候出過戶部員外郎,明朝的出過四川布政使。不過到了他曾祖輩分的時候,便家道中落了。
嚴嵩家境甚至可以說還非常貧寒。王世貞說他「降生小家子」。十六歲的時候他父親去世了,他便由母親一個人撫養,多虧了自己祖父才能夠長大成人。祖父也是對他寄予厚望的,畢竟他「宗孫生,聲氣靈矣」。
嚴嵩讀書也是有天賦的,小時候便是個神童。在當時的江西分宜,很多人願意培養他這個神童,不收他的學費。
當時嚴嵩勤奮好學,知縣曹忠非常欣賞他,讓嚴嵩和自己的兒子其學習。
嚴嵩科舉也是順利的,一步步走來,26歲中了進士,後來又成了庶吉士,光耀了自己家的門楣。要知道他們家三代人,已經七八十年沒有人有功名了。
明朝的時候科舉很重要,只有中了進士才能做翰林,做了翰林才能入內閣。一個人沒有科舉的功名,官場上是走不遠的。
嚴嵩中的科舉成就是非常高的,當時整個大明朝才303個進士,庶吉士不過20人。
在當時,一個人做了庶吉士,可以說未來必定前途一片光明。內閣的首輔李東陽、內閣大臣都說嚴嵩「鹹偉其才」
嚴嵩時期的大明朝的確不怎麼樣,當然嚴嵩也有責任。不過嚴嵩名聲是幾個首輔中最差的,幾百年來,他都是大奸臣。相對來說,徐階就比他好多了。
主要原因還是嚴嵩在自己掌權期間,大肆打壓言官,製造了很多冤假錯案。徐階就聰明多了,支持言官,保護言官,為了贏得了名聲。
其實,嚴嵩做的事情和徐階和好不了多少,那個時候嘉靖如此做皇帝,誰都改變了什麼。
本文由百家號《黯淡憂不傷》發布,轉載請標明百家號《黯淡憂不傷》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