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少年考研歷程,沉迷遊戲卻考上北大碩士,他如何甩掉遊戲癮?

2020-12-11 騰訊網

由於大學期間課程壓力小,很多大學生尤其是普通高校大學生沉迷遊戲,有的人玩遊戲佔據了大量的休息時間,從而影響學業,導致掛科。你可能會說你們班裡可能還有那些整天打遊戲,成績還特別好的同學。然而這只是表象或者個例。

在西南石油大學,有這麼一位看似普通的大學生,大學期間沉迷遊戲掛科8門,最後卻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他是如何甩掉遊戲癮的呢?

一位網癮少年的考研歷程

他的名字叫何穎,是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系一名普通的大學生。大學期間,他每天花在遊戲上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由於遊戲癮極大,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大二的時候,何穎成績全班倒數、掛科8門。

後來他哥哥對他說:「如果你把自己打遊戲的時間都用來學習,那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該名同學可能意識到自己在遊戲這個虛擬世界浪費了太多時間,於是下定決心甩掉遊戲癮,拿起課本發奮學習。

他卸載了電腦和手機上的所有遊戲,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刻苦學習,因為他明白,自己由於沉迷遊戲已經落後了別人一大截,他必須將一切的時間和意志專注於學習。

考研期間,他基本上每天11個小時都呆在圖書館專心學習,要知道,曾經的網癮少年若沒有足夠的毅力是很難在圖書館專注學習11小時的。最終他通過非同一般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學研究生。

眾所周知,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頂尖的高等學府,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和學術大牛,要想考上北京大學的研究生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人甚至考了幾年都沒有考上。而西南石油大學的這位同學,在大一大二沉迷遊戲並且掛科8門的情況下,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順利考入北大,可想而知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他的同學和老師都佩服他的毅力。

遊戲上癮成因

玩遊戲為什麼會上癮呢?

我們都知道,每一款優秀遊戲的背後,都有幾百上千的優秀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傾盡畢生所學,只為誘導你一步步把遊戲玩下去,把錢充進去。每一次升級都有金光,每一次擊殺都有讚揚。徽章系統讓你為過去感到榮耀,分數系統讓你為現在感到榮耀,排行榜系統讓你嚮往未來的榮耀。遊戲裡面各種獎勵機制讓你感覺很有成就,但這是虛無的成就。

遊戲的魅力太大了,人很容易上癮,在遊戲面前,自控力就是個笑話。可以說,遊戲設計者是世界上最精通自控心理學的人群。

遊戲和各種新聞資訊類的產品一樣,都是通過給你提供最容易獲得的爽感,來霸佔你的時間,收割你的金錢。

如果你覺得:打遊戲可以鍛鍊智力,並不一定是壞事。那你真是太天真了。遊戲,其實就是一個製造上癮的機器。

即使用一些強制手段隔絕了遊戲,比如買一臺配置差的電腦,你也總能鬼使神差地換一個可以玩的遊戲玩。連連看和俄羅斯方塊,都能消磨你一上午的時間。

為什麼一個人在大學期間特別容易對遊戲上癮呢?

因為你有大把時間,卻不知道要幹什麼。枯燥的書本知識不能讓你快樂,水水的社團活動不能讓你快樂,愛情不能讓你感到快樂,最能讓你快樂的東西,就是遊戲和影視劇。

如何甩掉遊戲癮?

你無法改變遊戲和影視劇本身的成癮性,全世界最聰明的算法工程師和產品經理,設下重重圈套,就是為了讓你上癮賺你錢。你能做的,還有有很多方法去甩掉遊戲癮。

換一個環境,比如,常去圖書館。我們都知道,環境對人的影響極其大,如果在宿舍,其他人都在玩遊戲,你也會很容易地陷進去,玩起遊戲來了。而如果你去圖書館,周圍的人都在學習,你如果不學習都很愧疚不是嗎?這就是環境的力量。積極發展興趣愛好,找尋更有意義的事情你可能喜歡看影視劇,那你乾脆看美劇學英語,這不是很好嘛?你可能愛好打球、愛好繪畫手工等等,這些 都可以甩掉遊戲癮。想想沉迷遊戲的後果,讓自己感到恐懼你能改變的,是你所在的環境,更具體點,是你每天24小時的度過方式。用更有意義的事情填滿自己的時間,你就不會想到去打遊戲了。

相關焦點

  • 四川18歲網癮少年,考上清華2次北大1次,無奈去看心理醫生
    0118歲的網癮少年2007年的時候,關於一則網癮少年放棄復旦大學通知書的故事,受到了很多人關注,這個人就是來自四川的張非。18歲的張非因為貪玩,父親將她送到職高上學,但是讀了一年書的張非突然醒悟,認為讀書才是出路,所以和父母商量後重新回到了普通上學。
  • 網癮少年掛8科績點1.08,考研逆襲北大完成救贖,你怎麼看呢?
    初來乍到,沒有了高中時期的老師家長的管束,再加上上了大學父母給買了電腦,何穎一下子得到了自由,仿佛想把高中時期沒有打的遊戲時間都補回來,每天都在宿舍打遊戲,有時候打遊戲的時間甚至超過10小時,為了打遊戲,他既不去上課,也不學習大學的知識,儼然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網癮少年。
  • 「電競勸退」興起背後,是「網癮少年」家長的無奈與押注
    另外他已經接過五六單生意,都是家長付費讓他「勸退」自家沉迷網路遊戲的孩子,「我不是機構,所以精力也有限,想安排你最好儘早決定。」當問及具體的「勸退」效果如何,如果無效是否可以退款時,Jay只是避重就輕的說道,具體效果要看個體,他只能盡力而為,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隨時選擇終止服務,「費用肯定是不退的,所以請謹慎考慮。為了孩子,我覺得這點兒錢還是值得的。」
  • 孩子沉迷遊戲不愛學習?善用「阿倫森效應」,輕鬆幫娃戒掉遊戲癮
    孩子這一玩,好傢夥,就一發不可收拾,各大熱門遊戲都成了孩子的「心頭好」,遊戲越打越有癮,孩子也日漸沉迷在網路遊戲之中。直到這次,老劉發現他兒子居然在一款遊戲裡瘋狂買裝備,一下子花了他微信裡的2000元,他這才發現大事不好,孩子已經完全迷上遊戲了。老劉開始後悔,四處打聽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助孩子戒掉遊戲癮的好辦法。有!充分利用「阿倫森效應」,讓孩子戒掉遊戲癮。
  • 真實事故:考上大學後每天打十個小時遊戲,最終卻考上北大研究生
    今天分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他就是來自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軟體工程2014級的學生何穎,考上大學後每天打十個小時的遊戲,天天逃課,最後卻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何穎同學在高中時學習也很拼命,但在他眼中,高中苦了這麼多年,大學就應該好好放縱一下自己,進入大學以後,從第一次逃課很緊張很害怕,發展到後來逃掉一整天的課程都不擔心;從一天兩個小時的遊戲時間,發展到一天沉迷遊戲十個小時;從第一次掛科很自責,發展到可以因為想睡覺而不願意去考試,最終掛了八門課。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幫兒子戒掉網癮
    不少家長吐槽: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手機遊戲,現在上課也手機,網癮越來越大了,還有很多偷偷玩遊戲。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們自制力差,抵制不了遊戲的誘惑,常常會沉迷手機遊戲,打罵都不管用。那麼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成功幫兒子戒掉網癮。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馬雲的方法你不妨試試,一招幫娃戒掉網癮
    不少家長吐槽: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手機遊戲,現在上課也看手機,網癮越來越大了,還有很多偷偷玩遊戲。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們自制力差,抵制不了遊戲的誘惑,常常會沉迷手機遊戲,打罵都不管用。那麼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妨試試馬雲的方法,一招成功幫兒子戒掉網癮。
  • 在網吧玩遊戲住了4年,卻以647分考上大學的小夥,現狀如何?
    導語:很多人都覺得,學習和貪玩一定是衝突的,都認為愛玩遊戲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就一定很差。實際上,大部分的情況下是這樣的,但是也不是絕對的,有些孩子雖然愛玩遊戲,甚至是上了癮,但是卻也不會因此耽誤學習。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在網吧玩遊戲住了4年,卻以647分考上大學的小夥,他的現狀如何?
  • PDD回憶初中時被送去戒網癮,青少年沉迷遊戲家長該如何?
    *圖片來源鳳凰新聞客戶端 他是中國元老級的LOL職業選手,未曾退役的他曾被海內外職業選手公認為世界最強上單;他血氣方剛,幫助IG成功逆襲LPL。如今的電競偶像卻也袒露初中時期曾因沉迷遊戲被父親「騙「到行走學校訓練8個月,從四川大英徒步走到江蘇。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想真正幫他戒掉「遊戲癮」,家長要這樣做
    針對不同的群體,設計遊戲的人給予不同的「獎勵」,比如:首先用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動畫吸引人的關注,然後利用遊戲裝備、遊戲排名等「獎勵模式」誘惑人沉迷其中,所以無論小孩、大人都是無法抗拒的。但是對於很多沉迷在遊戲中的孩子來說,究其根本並不是遊戲吸引了他,而是當他開始產生「厭學」情緒,或是在學習中產生了挫敗感時,卻在遊戲中得到了慰藉。
  • 兒子沉迷遊戲,父親:你玩得太低級我帶你玩高級的。兒子成功戒癮
    他告訴我,他曾經也跟大多數的小男生一樣,痴迷遊戲,但他爸爸僅用幾句話,就幫他戒除了遊戲癮,十年過去了,他再沒碰過遊戲!而且還讓他愛上了學習。他父親這招真的很管用,適用於大部分的小男孩。今天分享給大家。12歲時,我非常沉迷摩爾莊園和開心農場,一有空就忙著偷菜、搶車位。
  • 《王者榮耀》出新規:限制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網癮少年有救了?
    因此,要求遊戲企業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約束,也成了以未成年人家長為主的「反遊戲」群體的共同呼聲。為了說明遊戲的危害性,有人甚至提出了「大國可以無網遊,但不能無少年」的觀點,認為為了避免青少年沉溺於網路遊戲,這個行業都應該被取締。02-「阻斷式」治療,真的有效嗎?
  • 《寶可夢》發展史(一)網癮少年沉迷遊戲竟製作出世界頂級ip
    網癮少年撰寫攻略結識大佬 1983年,一個名為田尻智的網癮少年成功考入了東京都高等工業專科學校。此時,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都不會想到。
  • 孩子沉迷遊戲危害大,教你如何戒掉網癮
    在現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幾乎人手一臺手機,而孩子沉迷網路遊戲,也是因為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有很多家長都忽略了沉迷遊戲的這個問題,沉迷遊戲不僅對他們的智力有影響,還對他們身體健康有一定危害。孩子沉迷遊戲的危害第一如果過早的接觸網路遊戲
  • 孩子沉迷打遊戲不一定是「網癮」
    經過交流,醫生發現這個叫小宇(化名)的孩子問題不簡單,不是媽媽認為的「網癮」,而是得了抑鬱症。媽媽倒了一肚子苦水,表示對兒子的「網癮」無能為力。 經過一番交流,醫生得知,因為父母忙於工作,平時只看到孩子打遊戲,卻沒發現孩子其實一年前就因為學業壓力開始出現情緒低落的「喪」狀態,不願意交流,成績下降,心煩易怒。「不想跟人說話,打遊戲可以打發時間。」小宇說。
  • 2020考研:從網癮少年到清華大學計算機學碩士初試第一的心路歷程
    直到,我開始沉迷遊戲。沉迷遊戲,那是與普通玩遊戲完全不同的體驗。何為沉迷?舉個例子吧。我曾經吃住在網吧長達一個多月,秋衣進網吧,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寒冬。室友見我總不回宿舍,便報告導員說我失蹤了,全系久經搜尋無果,便通知了我遠在安徽的父母,當他們千裡之外趕來的時候,卻撞見了因花光生活費不得不回到宿舍的我。
  • 他天賦異稟,四度考取名校,因沉迷遊戲多次退學,如今痛改前非
    提到張非,一定有不少人不知道他是什麼人,但是在看過他的傳奇經歷之後,大家難免會覺得:這個人,真牛!那麼,張非他究竟有著如何的傳奇經歷呢?下面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天才的故事吧!然而驕傲的張非並不想前往復旦大學學習,他認為「復旦非我願,只有清北才是我的目標」,因此張非以清華、北大作為自己的目標,選擇了在第二年復讀。張非在後來三度考上清華北大,兩度因為沉迷遊戲而被校方開除時間過的很快,一年的復讀時光很快就結束了。張非他在第二次參加高考後,果真考取了北京大學。
  • 誰家沒個網癮少年,看高考狀元如何對抗網癮
    湖南雙胞胎高考狀元上熱搜,兩個孩子一個考上了清華,一個考上了北大。又是一對「別人家的孩子」。當被問及學霸的秘訣時,兩兄弟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遠離電子產品。去年有媒體針對68名高考狀元及其家人進行了專題採訪,他們的家庭教育和自身都有一個相似點:高度自律。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深度分析「阿倫森效應」,讓孩子戒掉遊戲癮
    這對網路遊戲一方來說,非常有利;但對父母們來說,無異於噩運的開始。 因此,今天我們不妨來認識一下什麼是「阿倫森效應」,以及在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時,家長應如何更好地運用它,幫助孩子走出遊戲癮。 開篇提到的大哥家三個小孩如此沉迷遊戲,正是網路遊戲讓他們舔了 「棒棒糖」甜的一面。 但作為想制止孩子玩遊戲的父母,在遊戲這上面本應讓孩子多舔一舔「棒棒糖」酸的一面,但為什麼也讓孩子舔了甜的一面而加速孩子沉迷遊戲? 接下來,我們從「阿倫森效應」形成機制上來具體分析下父母是如何在無意中掉入它的積極面,加速孩子沉迷的。
  • 如何幫孩子戒掉遊戲癮
    如何幫孩子30天戒除遊戲建立手機界限,如何幫孩子改善叛逆厭學,如何幫孩子衝刺逆襲中考|逆襲高考10-160分!大家好,我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 玩遊戲上癮,不但是孩子的事情,大人也會這般。家長要平心靜氣地和孩子溝通交流,激勵他講出玩遊戲的緣故,隨後對症治療,才會更好迅速地讓孩子戒除遊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