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三人行大隊」在西祠胡同上爆料稱,前幾天他去南京市第一醫院幫家人拿藥,本來2元錢掛個簡易門診就可以的,可他排了15分鐘隊後,簡易門診號卻掛完了。工作人員告訴他,簡易門診也是要限號的。
「三人行大隊」說,他後面一位老人本來也想掛簡易門診開點藥,後來也只能花12元錢掛了個普通門診。他十點多鐘離開時,簡易門診已經大門緊閉。當他撥打醫院諮詢電話質疑「才十點多,診室內就沒有人」時,對方讓他去找醫務部門。
9月26日下午,另一位患者去南京市第一醫院掛簡易門診時,也遭遇了同樣的情況:才下午4點鐘簡易門診就「無法掛號」了。這位患者說,作為城南一家大醫院,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醫院不同於商業機構,用限號這樣的方式把患者排除在門外,會加重看病難。」
簡易門診,因為可以直接開藥給病人帶來方便,又被稱為方便門診。醫生一般需要根據以往診療記錄才可以開處方,包括藥品和簡單的檢查,頗受慢性病人和長期固定用藥的老年病人歡迎。輿人了解到,不少市民都有過類似掛不到號的「尷尬經歷」。此外,還有患者反映不少醫院方便門診醫生太少,導致排隊時間太長,現實情況如何?輿人為此進行了實地走訪。
13日,輿人來到南京市第一醫院,大約排了20分鐘隊之後花2元錢掛了一個簡易門診號,而普通門診的掛號費(診療費)為12元、中醫15元。雖然剛過9點,這裡的簡易門診已經掛了100多個號。掛號人員告訴輿人,醫院簡易門診的確實行限號,掛完就沒有了。
在診室,輿人看到一位女醫生正在忙著開處方。在診室旁邊,一塊「簡易門診須知」的牌子上面寫明,「簡易門診是為長期服藥暫時不需要診療的病人取藥方便開放,為限號限時服務。」按照導醫人員的引導,輿人在刷卡機上刷號排隊,前面尚有十幾位患者排隊等待。導醫人員告訴輿人,從周一到周五,簡易門診的患者就沒有少過。該院門診部一位工作人員說,鑑於近日患者反映的人多號少問題,醫院已經將上午限號數量由200多個增加到320個,下午為180個;如果上午患者人多,在平時一個醫生的基礎上,醫院會再安排一個醫生「臨時加強」,「但仍然需要限號,為的是引導部分患者去區級醫院或社區醫院。」
隨後,輿人又來到位於漢中路上的江蘇省中醫院,同樣也花了2元錢掛了一個號,10點不到,簡易門診的號已經掛了接近400個。掛號人員稱,醫院一般每天上午限號500個。當問及這些號能否滿足患者需求時,這位掛號人員說,有時候的確會出現掛不到號的情況,「人多的時候9點鐘就掛完了,而且不會加號,只能花15元錢掛其它科了。」
在三樓簡易門診,輿人看到門口都是排隊等待叫號的人,裡面有兩位醫生基本上是一個接一個地開著處方。門口有掛著醫警牌子的工作人員維護著秩序,「方便門診平時人都是這麼多」,醫警說。
一位呂女士掛的是430多號,她說她經常來掛簡易門診,掛完號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了,「周一周二的時候排隊時間會更長。」
大約11點剛過,輿人看到有人已經掛到了500號,正在就診的是480多號。此時,離11點半醫院掛號截止時間還有20幾分鐘。「兩個醫生一上午開500個號的處方,已經算是極限工作量了。」醫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輿人。
對於方便門診人多號少掛號難的問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很多患者集中到大醫院取藥,大病去大醫院、小病去小醫院(社區醫院)的分級診療制度實施起來並不理想。一方面有些患者反映大多數小醫院藥品不全,很多慢性病、特殊病的藥都沒有;另一方面,基於對社區醫院的信任程度,很多患者選擇了大醫院為定點診療醫院;此外,省公費的一些患者也大多選擇了省人民醫院和省中醫院等省級醫院作為定點,這也導致了大醫院人滿為患。
在南京市鼓樓醫院,輿人則有了另一番體驗。16日上午8點多,輿人在這裡看到,每層樓的人工掛號窗口都排了長隊。掛號工作人員告訴輿人,這裡一般都可以滿足掛號需求。在5樓的方便門診,輿人發現診室裡有4臺電腦兩位醫生,每個醫生排隊的只有四、五人,一位王醫生告訴輿人,該院方便門診共有4個醫生,且中午不停診,有醫生值班。
鼓樓醫院門診部主任宋偉在接受輿人採訪時說,鼓樓醫院的方便門診並沒有實行限號服務,但是對可以在方便門診開處方的範圍做了限定,比如精神類、皮膚科、口腔科等有些專科的藥就須到專科去開,即使是慢性病,如糖尿病人用的胰島素也需要去專科,省公費醫療患者也不能在方便門診就診;在醫生安排上,為緩解候診排隊,每天基本上有3個醫生,同時中午還安排一位醫生連班,既減少了開藥排長隊現象,又可以滿足對方便門診有需求的病人。
輿人了解到,去年8月,雲南、山東等地的一些醫院相繼宣布取消方便門診,其理由說是為了更好地引導病人去社區醫院,旋即引發爭議。對此,宋偉主任坦言,如果把病人「硬往社區醫院趕」,也不太現實,因為患者確實有需求,而且小醫院確實存在一個藥品不全的實際問題。他說,對於醫院人多排長隊的情況,可以通過挖掘潛力增加開方醫生、改革就診範圍來解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周廣立